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附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附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教学目标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教学要求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 (1) 了解先秦时期的王朝变迁 ‎ (2) 理解分封制(新增)、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 ‎ (3)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 ‎ (1)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 (2)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 新课导入 ‎  教师到同学中随意叫几位问他们姓什么,然后请学生代表介绍本班学生姓氏统计情况。最后教师总结: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你们知道自己姓氏的由来吗?对,我们的姓是从自己祖宗那里继承下来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与之有一定关联的“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基础达标 ‎ 1.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种立国的方式是 (A)‎ ‎                  ‎ A. 分封制 B. 王位世袭制 C. 禅让制 D. 宗法制 解析 “封建”指封邦建国,即实行分封制。‎ ‎ 2. (2012年苏州模拟卷)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的可能性最小 (B)‎ A. 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 B. 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 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 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解析 注意“可能性最小”的提示。商周时受封的主要包括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 3. (2012年镇江模拟卷)美国历史学者费正清在谈及中国古代的某项制度时说:“它依靠的是血缘或准血缘的宗法关系而非封建制度的法律原则。”下列制度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C)‎ A. 禅让制 B. 井田制 ‎ C. 嫡长子继承制 D. 郡县制 解析 由材料中的“血缘”可知谈的是宗法制,而嫡长子继承制是它的代表性内容。‎ ‎ 4. 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 A. 西周 B. 秦朝 C. 西汉 D. 宋代 解析 此处封建时代显然是指分封制,故为西周。‎ ‎ 5. 老子,姓李名耳。近年来,很多李姓人氏纷纷前往河南省鹿邑县老子故里寻根问祖。这一现象是受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影响 (B)‎ A. 世袭制 B. 宗法制 ‎ - 24 -‎ C. 分封制 D. 禅让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体现在社会生活中即寻根问祖。‎ ‎ 6. (2012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卷)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 (A)‎ A. 嫡长子继承制 B. 礼乐丧葬制 C. 婚娶联姻制 D. 功臣分封制 解析 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由材料中的“立子立嫡之制”可以判断。‎ ‎ 7.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讨论西周宗法制这一概念时出现了如下分歧,其中最准确的表述应是 (B)‎ A. 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 B. 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 C. 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关系 D. 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关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宗法制概念的理解。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宗法制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 ‎ 8. “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源于宗法制。下列对宗法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B)‎ A. 以土地和人口为纽带 B. 大宗和小宗既是兄弟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C. 大宗和小宗是绝对的 D. 宗法制的推行,缓和了西周的阶级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宗法制的理解。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大宗和小宗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A、C两项错误;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出现权力纷争,而不是缓和了阶级矛盾,D项错误。‎ ‎ 9. (判断正误,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夏朝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所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是分封制。 (B)‎ 解析 所反映的是王位世袭制,因此错误。‎ ‎10. (判断正误)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 (A)‎ 解析 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因此正确。‎ 巩固提升 ‎ 1.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C)‎ A. “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 “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解析 在分封制下,周天子是“天下共主”,诸侯必须要服从周王的政令,但诸侯也有较大自主权,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 24 -‎ ‎ 2. 《礼记·王制》中说:“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国君)为天子之同姓者十之六,天子之勋戚者十之三,前代之遗留者十之一。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与上述材料无关的政治制度是 (D)‎ A. 分封制 ‎ B. 世卿世禄制 C. 宗法制 ‎ D. 官僚政治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贵族受到分封且世代相袭,而官僚政治下,官员是由皇帝任命的,不得世袭。‎ ‎ 3. 《禹鼎》记载: 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这反映了 (A)‎ A. 分封制趋向衰落,但尚能维护王权 B. 宗法制度开始瓦解 C. 封国实力削弱,周王权力加强 D. 周王铸鼎显示权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在分封制下,周天子是“天下共主”,诸侯必须要服从周王的政令,“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材料中“噩侯反叛伐周”,反映了分封制在走向衰弱;“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的结果又说明了分封制尚能维护王权。‎ ‎ 4. 宁波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1984年离乡多年的世界船王包玉刚回到宁波访问,在天一阁看到了馆藏的《包氏家谱》,意外发现自己竟是包拯的第29代嫡孙。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 (C)‎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 C. 宗法制 D. 郡县制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宗法制的理解。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 5. 下图为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的陈家祠,是广东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装饰最精美的古代艺术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光绪十二年(1894年)建成,是当时广东省72县陈姓人氏合资兴建的合族祠堂,因接受本族各地读书人来广州应科举考试时居住,又称陈氏书院。广东72县陈姓人氏合资兴建祠堂,主要是因为(B)‎ A. 受分封制的影响 B. 受宗法制的影响 C. 西方思想的冲击 ‎ D. 清朝重视培养实用人才 解析 宗法制在同姓同宗的人群中实行,虽有大宗小宗之分,但“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永恒的,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形成了“同姓一家亲”的传统;宗法制具有凝聚族群人心、促进族群团结的作用。“广东72县陈姓人氏合资兴建祠堂”正是在“同姓一家亲”思想指导下陈姓人的自觉行为。由题干中“广东省72县陈姓人氏合资兴建”排除A、D,陈氏祠堂为传统的中式建筑,排除C。故正确选项是B。‎ - 24 -‎ ‎ 6. “烽火戏诸侯”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典故。诸侯之所以见到烽火就率兵前来勤王,主要是因为分封制规定 (B)‎ A. “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 B. “元侯(大国之君)作师,卿帅之,以承天子”‎ C.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D.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解析 分封制下,诸侯有随从周王作战的义务。‎ ‎ 7.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西周)天子适诸侯,曰巡守;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 ‎——《孟子》‎ 材料二 春秋之世,鲁之朝(周)王者二,……而如齐至十有一,如晋至二十。‎ 请回答: ‎ ‎(1) 据材料一,概述西周分封制对诸侯作出了什么规定。周王和诸侯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2) 材料二中揭示了什么重大历史问题?‎ ‎(3) 综合上述材料,从西周到春秋,周王和诸侯的关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其主要原因何在?‎ 解析 本题以分封制为主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第(1)问据材料一中的“述职”、“贬其爵”、“削其地”、“六师移之”加以概括;第(2)问则由诸侯朝觐周王与齐、晋的数量差距可得出“春秋时期,王权衰弱,诸侯不尊天子”;第(3)问的原因应从生产力的发展、分封制本身的弊端及各地发展的不平衡三方面回答。‎ 答案  (1) 规定: 诸侯要定期朝觐述职,违反者要受到周王的处罚。 关系: 周王和诸侯之间是一种君臣关系,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 (2) 问题: 春秋时期,王权衰弱,诸侯不尊天子。 (3) 变化: 周天子由“天下共主”到逐渐失去对诸侯的控制力。 原因: ① 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② 分封制下诸侯独立性强,制度弊端大;③ 西周后期周王室衰微。‎ ‎ 8. 西周建立后,疆域辽阔,统治集团内部关系复杂,分封制、宗法制成为巩固统治的两大支柱。请回答: ‎ ‎(1) 上述两大政治制度各自立足于解决什么直接问题?其共同特点是什么?‎ ‎(2) 上述两大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各有何积极作用?‎ 解析 本题以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与宗法制为考查主题,立足于考查这两个政治制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第(1)问回答的关键是“直接”,可从两大政治制度的性质入手分析,分封制是地方行政制度,宗法制是家族制度;而“共同特点”则应从“血缘关系”的视角来分析。第(2)问中的积极作用是易混点,应从两大政治制度的性质及其推行的直接目的入手来回答。‎ 答案 (1) ① 分封制立足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宗法制立足于稳定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或: 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② 共同特点: 强调血缘关系。 (2) 关系: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关系。 积极作用: 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且扩大了统治区域;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史料研读 一、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 周武王的分封 - 24 -‎ 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已而……封诸侯,班赐宗彝① ,作《分殷之器物》。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 ‎【解读】 这则资料记述了周武王灭商后分封诸侯的情况。受封者包括: 功臣,如师尚父;先代贵族的后裔,如神农、黄帝、尧、舜、禹之后裔;王族,如武王之弟管叔、蔡叔、周公等。‎ ‎【注释】 ① 彝: 酒器的一种,也泛指祭器。宗彝: 指宗庙礼器。‎ ‎2. 周公辅佐成王时的分封 昔周公吊二叔① 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邗、晋、应、韩,武之穆② 也。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③ 也。‎ ‎——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解读】 《左传》最早的名称是《左氏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巨著,是研究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其中一些内容还追溯到夏商周。‎ 这则资料叙述了周公辅佐成王时进行分封的情况。‎ ‎【注释】 ① 二叔: 指武王原先安排监督殷纣王之子禄父的管叔鲜和蔡叔度。后来管叔鲜和蔡叔度勾结殷纣王之子发动叛乱,被周公所镇压。② 昭穆: 我国古代宗法制度和宗庙次序,始祖庙居中,以下各代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这里表示管、蔡等封给周文王之子,邗、晋等封给周武王之子。③ 胤: 后代。‎ 二、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 从伯禽的封鲁看西周的宗法社会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① ,于周为睦② 。分鲁公以大路大旂③ ,夏后氏之璜④,封父之繁弱⑤,殷民六族: 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⑥其分族,将其类丑⑦,以法则周公。‎ ‎——左丘明《左传·定公四年》‎ ‎【解读】 这是关于西周分封周公旦之子伯禽于鲁的资料。‎ 透过这则资料可以看出: 商周的社会是宗族的社会、宗法的社会。周王室封同宗为诸侯,诸侯则率其同族到封地,被统治的殷商遗民也是以“族”为单位被迁徙、安置。‎ ‎【注释】 ① 尹天下: 治理天下。② 睦: 亲厚。因周公于周有大功勋,所以为周王室所亲厚。③ 大路: 一种车的名称。旂(qí): 即旗。大路大旂都是贵族专用,规格很高。④ 璜: 美玉。⑤ 封父: 古诸侯名。繁弱: 大弓名。⑥ 辑: 集合。⑦ 丑: 此为众之意。‎ ‎2. 西周宗法制度下的继承原则、祭祀原则 材料一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① 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 ‎——《礼记·大传》‎ 材料二 王禘② 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庶子王亦如之。‎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五世而迁之宗,其继高祖者也。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尊祖故敬宗,敬宗所以尊祖祢也。‎ ‎——《礼记·丧服小记》‎ 材料三 宗者,何谓也?宗者,尊也,为先祖主③ 也,宗人之所尊也。《礼》曰:‎ - 24 -‎ ‎ 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宗其为始祖后者,为大宗。此百世之所宗也。宗其为高祖后者,五世而迁者也。高祖迁于上,宗则易于下。宗其为曾祖后者,为曾祖宗。宗其为祖后者,为祖宗。宗其为父后者,为父宗。以上至高祖宗,皆为小宗。以其转迁别于大宗也。别子者,自为其子孙为祖,继别也,各自为宗。‎ ‎——班固《白虎通义》卷上《德论》 ‎ ‎【解读】 材料一、二谈的都是宗法制度下的继承原则和祭祀原则。材料三则是东汉班固对宗法制度的解释。‎ 周朝,天子这一系统(周文王、武王及其嫡长子、嫡长孙……)自然是“大宗”,是“百世不迁之宗”。同母弟及其他庶子就是“小宗”,“小宗”只能祭祀高祖以下(即父、祖、曾祖、高祖),高祖以上按规定无权祭祀。其神位也就随之拿走,这就叫做小宗“五世则迁”。但这都是对周王室(大宗)来说的。别子(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嫡子、庶子)也可能受封(封为王或卿大夫),别子受封后,对于他的后裔来说,他又是“祖”;他的嫡长子、嫡长孙这一支又是“大宗”,也是“百世不迁之宗”,而其他的旁支,则是“小宗”,“小宗”又是“五世而迁”。‎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 ① “大宗”与“小宗”往往是相对的。② 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密切相关。③ 西周政权与族权密切结合。‎ ‎【注释】 ① 祢(nǐ): 宗庙中称亡父为祢。② 禘(dì): 宗庙祭祀的一种祭名。③ 先祖主: 此指神主。‎ ‎3. 分封制、宗法制的实质 惠之二十四年(公元前745),晋始乱。故: 封桓叔于曲沃,靖侯之孙栾宾傅之。师服曰: 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今晋,甸侯也,而建国。本既弱矣,其能久乎。惠之三十年(公元前739),晋潘父弑昭侯而立桓叔,不克。……‎ ‎——左丘明《左传·桓公二年》‎ ‎【解读】 《左传·桓公二年》(公元前710)追述晋昭侯(公元前745—公元前740)因封桓叔(昭侯之叔)于曲沃,而导致的一场内乱。晋昭侯封桓叔于曲沃时,师服因预感到晋国会发生祸乱而说的一段话,道出了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政治目的: 通过“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而达到使“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的目的。师服认为晋在西周之初,“本”既寡弱,就不该再分封。师服的话表明: 分封既可固本,也可弱本。春秋战国的诸侯战争也证明了这一点。‎ 资料卡片 ‎1. 宗庙 亦称“宗祊”。第一指帝王、诸侯祭祀祖先的地方。在古代,为国家政权存在的象征。第二,借指皇家。《北齐书·神武帝纪下》:“王若马首南向,问鼎轻得,朕虽无武,欲止不能,必为社稷宗庙出万死之策。”‎ ‎2. 周礼 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它的名目繁多,有吉礼、嘉礼、凶礼、宾礼、军礼等。它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如周礼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 王九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鲜鱼、鲜肉干)、诸侯七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卿大夫五鼎(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士三鼎(乳猪、干鱼、干肉)。乐舞数量也有差异。礼乐制度自周公制定后,任何人不能修改。周王有权惩罚违礼的贵族。‎ ‎3. 对分封制的认识 - 24 -‎ 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西周初期,周王有较高的权威,周王对诸侯国有较强的号召力、向心力;受封的诸侯服从周王的命令,并朝贡财物、派兵随从周王作战。诸侯国对周王起到拱卫作用,使周朝不仅巩固了统治,而且扩大了疆域,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但事物的发展往往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诸侯听命于周王;另一方面,诸侯国受分封之后,其境内自成一体,有其相对独立性。随着西周阶级矛盾的尖锐,王室衰微,周王权威日下,各诸侯国便常常不向周王朝贡,尤其是自身经济实力增强之后,更不甘心听命于周王。这种相对于中央朝廷的独立性逐渐增强,为分裂割据提供了条件。在此以后,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又演变为争霸战争。‎ ‎4. 对宗法制的认识 宗法就是宗族之法或宗庙之法。处理同一宗族内部成员之间的亲疏、等级和世袭继承权的制度就是宗法制。第一,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宗族等级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合一。第二,与分封制相辅相成,宗法制可以解决诸侯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第三,嫡长子继承制是其核心,严格嫡庶之分、亲疏之别。第四,大宗与小宗具有相对性。第五,族权与王权统一,周天子确立天下共主的至尊地位。第六,只适用于姬姓,但通过婚姻关系和“赐姓、授土和命氏”又将异姓诸侯纳入其中。第七,事实上形成了一种凝固的、僵化的、具有稳定隶属关系的多层次的宝塔式等级秩序。‎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教学目标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教学要求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1) 了解秦的统一 ‎ (2) 了解“始皇帝”的来历和秦朝的中央官制 ‎ (3) 理解郡县制的建立和作用 ‎ (1) 了解秦的统一 ‎ (2)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 ‎ (3) 了解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的职权 ‎ (4) 知道郡县制出现和推广的史实,理解古代中央集权制的涵义 新课导入 ‎  (利用诗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了解这段历史的兴趣)‎ ‎《古  风》‎ 李 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雄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聘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郦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思考: ‎ ‎(1) 诗中“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2) 诗中的历史人物为何落到“金棺葬寒灰”的下场?‎ ‎(3) 诗人对秦始皇的叙述评价是否客观?为什么?‎ 由此导入新课……(板书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基础达标 ‎ 1. 秦国能够实现“六王毕,四海一”的最主要原因是 (B)‎ ‎                  ‎ - 24 -‎ A. 广大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渴望统一 B. 秦国厉行变法,实力强大 C. 秦国民风尚武剽悍 D. 法家思想奠定统一的理论基础 解析 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局面。‎ ‎ 2. 嬴政时,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任何人对皇帝的名字都要避讳。上述材料反映出皇帝制度的特征是 (A)‎ A. 皇帝独尊 B. 皇位世袭 C. 大权独揽 D. 统领百官 解析 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他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为自己的尊号,并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 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以此体现他的独尊地位。‎ ‎ 3. 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D)‎ A. 三公九卿制 B. 国家空前统一 C. 皇位继承制 D. 权力高度集中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本质的认识。秦朝的政治制度通过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使政治、经济、军事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体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解答时,首先弄清楚秦朝有哪些政治制度,然后从中概括其共同点,即是基本特征。‎ ‎ 4. 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其直接目的是 (D)‎ A. 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B. 削弱地主势力 C.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 防止大臣专权 解析 秦朝中央的“三公”,在权力、地位和职责等方面处于相互牵制状态,军国大权完全操纵于皇帝一人之手。此题审题时应特别注意是考查目的中的“直接目的”。‎ ‎ 5. 秦朝统一后确立了专制集权制度。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 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 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 C. 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 D. 秦朝开始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解析 秦朝以法治国与今天的依法治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秦朝以法治国中的“法治”,只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的。‎ ‎ 6. 秦朝推行郡县制适应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其依据是 (A)‎ A. 郡县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B. 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官吏负责 C. 郡县开始成为地方行政机构 D. 郡县官吏由皇帝亲族担任 - 24 -‎ 解析 秦统一之前,一些诸侯国已设郡县,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守对上承受中央命令,由皇帝直接任命,没有世袭领地,不能构成地方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 ‎ 7. 秦朝统一中国后便征用大量的劳动力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以及阿房宫。秦朝能够完成这一工程是基于(D)‎ A. 小农经济的兴盛 B. 秦始皇的正确决策 C. 工匠水平的高超 D. 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解析 中央集权制度下,可以利用国家权力,征调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大型工程建设。‎ ‎ 8. 秦朝确立的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 (D)‎ ‎① 国家统一的需要 ② 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 ③ 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 ④ 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 解答此题时可以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角度和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历史的影响等角度思考。‎ ‎ 9. (判断正误)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用“皇帝”作为自己的称号的主观目的是宣扬君权神授。 (B)‎ 解析 秦始皇此举目的是树立专制权威;汉武帝时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神话了皇权。‎ ‎10. (判断正误)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重视吏治,在中央都设有负责监察的官员,如秦朝的御史大夫、汉武帝时期的刺史等。 (B)‎ 解析 汉武帝时期的刺史是地方监察官员。‎ 巩固提升 ‎ 1.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郡县制的评价,正确的是 (B)‎ ‎① 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② 废分封、立郡县是秦朝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 ③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④ 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 A. ①② B. ③④ ‎ C. ①③ D. ②④‎ 解析 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否定,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进步,所以③的说法是正确的。另外,郡县制有利于避免春秋战国时诸侯割据的状况,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所以④的表述是正确的。‎ ‎ 2. 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分封制相比,主要特点是 (C)‎ ‎① 皇权至高无上 ② 世卿世禄制 ③ 确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 ④ 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均由皇帝任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解析 世卿世禄制是分封制的内容。故排除②。‎ ‎ 3.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道:“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中所体现的政治制度是 (C)‎ - 24 -‎ A. 皇权专制与分封制 B. 世袭制与中央集权制 C. 皇帝制度与世袭制 D. 宗法制与郡县制 解析  “……朕为始皇帝”体现了皇帝制度,“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体现了皇位世袭,故正确答案是C。‎ ‎ 4. 《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A)‎ A. 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 B. 实行郡国并行制 C. 推行三公九卿制 ‎ D. 推广行省制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由“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可知秦朝采取了“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的措施,故正确答案是A项。‎ ‎ 5. (2011年盐城模拟卷)“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终止。”终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是 (D)‎ A. 分封制 B. 皇帝制 ‎ C. 察举制 D. 郡县制 解析 从题干可知,所述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再世袭,是官僚政治的开始。结合所学知识,此为郡县制,D项正确;分封制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A项错误;B是中央行政体制,C是选官制度,与题意不符。‎ ‎ 6. (冲A)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C)‎ A. 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 分封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 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材料解读的能力。西周的分封制度造成东周时期诸侯争霸,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的基础是郡县制,中央集权否定分封血缘,故B、D项错误;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为了维护皇帝的特权,故选C项。‎ ‎ 7.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同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讎,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请回答: ‎ ‎(1) 据材料一、二指出,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2) 据材料二说明,李斯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其“安宁之术”主要是指什么?‎ ‎(3)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上述争论的结果如何?有何影响?‎ 解析 本题重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一、二关于是否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的分歧十分明显。秦始皇最终采纳了李斯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的观点。其影响应从体制创新、中央集权及官僚政治三方面来回答。‎ 答案  (1) 焦点: 分封制的废或立问题。 (2) 理由: ‎ - 24 -‎ 分封诸侯国将重蹈诸侯割据的覆辙。 推行郡县制。 (3) 结果: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废除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影响: ① 这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大进步。② 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巩固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③ 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 8. 有学者认为“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的政治体制的大转型”,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影响深远。请回答: ‎ ‎(1) 从西周到秦朝,我国的政治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大转型?这在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方面有何表现?‎ ‎(2) 秦朝建立的中央官制是什么?有何特点?‎ ‎(3) 秦朝的制度创新与其灭亡之间有无关系?为什么?‎ 解析 本题以秦朝的制度创新为主题,就西周与秦朝的政治体制的差异,特别是在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上的不同,以及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秦朝灭亡的原因等进行设问,重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的第一小问应作概括性回答,突出由“西周时宗法制、分封制”向“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转型,而第二小问较基础。第(2)问的特点,应从权力中心、彼此关系、本质特点三方面来回答。第(3)问应从秦朝的暴政来回答。‎ 答案  (1) 政治体制: 由宗法分封体制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演变。  地方管理: 由分封制到郡县制。 (2) 三公九卿制。 特点: ① 以皇权为核心,体现了皇权至上,君主专制;② “三公九卿”分工明确,彼此牵制,完全听命于皇帝;③ 三公九卿只是皇帝的助手,体现了“家天下”的特点。 (3) 没有关系。 理由: 秦朝的短命而亡是因为秦的暴政。‎ 史料研读 废分封,普遍实行郡县制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同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① ,郡置守、尉、监。‎ ‎——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解读】 这则资料记载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初,秦朝廷关于地方行政制度走向的一场讨论。丞相王绾等建议于燕、齐、荆等地分封秦始皇诸子以镇之。廷尉李斯则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为例,说明分封制不足取。秦始皇从长远考虑,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决定不分封诸子,而普遍实行郡县制。‎ 秦始皇的这一决策意义重大: ① 郡县制是中央集权制的基础, 如果像西周初年那样实行分封制, 就不可能实现中央集权。 ② 建立在郡县制基础上的中央集权制,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我国最终成为统一的多民族的泱泱大国, 溯其源头, 就是开始于秦朝。 ③ 影响深远。 秦朝之后, 不论是全国统一时期,或数个政权并立时期, 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以郡县制为主。 如汉初, 在一些地区也实行分封制, 但占主导地位的还是郡县制。 ‎ 这则资料还显示: ① 最终的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在关于是否实行分封制的讨论中,尽管丞相主张实行分封制,群臣多数也赞成实行分封制,但秦始皇最后还是决定不分封,普遍实行郡县制。② 秦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使新征服的地区“皆为郡县”。③ 当时对“诸子功臣”的安置办法是以国家的赋税收入等“赏赐之”,因而对他们很容易控制。‎ ‎【注释】 ① ‎ - 24 -‎ 三十六郡,为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颍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 琅邪、 齐郡、 上谷、 渔阳、 右北平、 辽西、 辽东、 代郡、钜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 北地、 汉中、 巴郡、 蜀郡、黔中、 长沙35郡,加上京城的内史,共36郡。‎ 资料卡片 ‎1. 丞相称谓与相权的演变 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丞相居于枢纽地位,是连接政治制度各部分的关键环节。古代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说法。秦最早设丞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处理全国政事;汉承秦制,但有所变动,如内朝、尚书令、尚书台的设置;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把丞相职权一分为三,三省长官均为丞相;宋代中央设中书门下,其长官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实际为丞相,但同时又设参事政事为副相,借以牵制丞相;明初废除丞相制度,但后来明代内阁首辅和清朝军机大臣习惯上仍然被称为丞相。‎ ‎2. 三公九卿 秦王朝在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执政机构,最高长官有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被称为“三公”。丞相有左右二员,职责是协助皇帝,总管一切行政事务。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百官。“三公”各有分工,互相钳制。“三公”之下有所谓“九卿”,负责各重要部门的具体事务,不过实际职官之数并不止于九个,主要有: 奉常(汉代定名为太常)主管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郎中令(汉代定名为光禄勋)主管宫廷戍卫和皇帝的侍从警卫,卫尉主管宫门屯卫,太仆主管宫廷车马,廷尉主管司法,典客(汉代定名为大鸿胪)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宗正主管皇室事务,治粟内史(汉代定名为大司农)主管国家财政,少府主管皇室财政。此外,还有与以上地位完全相当或稍次的列卿,如中尉(汉代定名为执金吾)主管京师治安,将作少府(汉代定名为将作大将)主管宫廷修建等。所有这些官吏都由皇帝任免和调动,概不世袭。在这些官吏之下,还有一大批属官椽史充当助理,以奉承皇帝命令分别执行各项政务。‎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学目标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教学要求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1) 了解汉朝的郡国并行制 ‎ (2) 理解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 (3) 了解宋朝分割宰相权力的举措 ‎ (4) 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 ‎ (5) 理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 (1) 列举汉、唐、元三朝中央机构变化的史实 ‎ (2) 了解汉代郡国并行制和元朝行省制度 ‎ (3) 了解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 ‎ (4)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及特点 ‎ (5) 体会国家管理政治的智慧 ‎ ‎ 新课导入 - 24 -‎ ‎  通过前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 秦朝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但此制度却隐含着两大基本矛盾,即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这是历代封建统治者一直想解决的问题。那么,从汉至元的历代统治者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收到了怎样的成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今天来学习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基础达标 ‎ 1. 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治,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A)‎ ‎                  ‎ A. 郡国并行制 B. 中外朝制 C. 刺史制 D. 郡县制 解析 “西汉”时期,“斑马式”省级组织,证明不是单一的一种。‎ ‎ 2. 史学家把元朝的行省称之为“流动的中央政府”。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 A. 行省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 C. 行省是最高行政机构 D. 行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解析 元朝的最高行政机构是中书省,行省属于地方行政制度,其推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 3. “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 (A)‎ A. 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的逐渐完善 B. 古代中国着力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 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 D. 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地方建制逐渐完善 解析 上述制度都是地方行政制度,主要立足于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的演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逐渐完善,故B、C都错误,A正确。分封制在西周时期就广泛推行,当时属于奴隶社会,故D错误。‎ ‎ 4. 一位历史学家曾说:“类似西方的分权制衡的政体,在(中国)古书上,亦未尝无相类似的制度……”他所指的制度是 (C)‎ A. 西周分封制 ‎ B. 秦朝郡县制 C. 唐朝三省六部制 ‎ D. 明朝内阁制 解析 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和尚书分管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间相互牵制制约。‎ ‎ 5. “王沔(音mian,三声),字楚望,齐州人。……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此段文字中的王沔应该是 (C)‎ A. 汉朝人 B. 唐朝人 ‎ C. 宋朝人 D. 清朝人 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的是宋朝设立参知政事以分割宰相权力的史实。根据材料中“参知政事”一语,可判定出此题答案为C项。‎ ‎ 6. 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符合这一任用官员办法的是 (B)‎ - 24 -‎ A. 宗法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解析 宗法制是血缘世袭,九品中正制由中正官评定,科举制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察举制采用考察、举荐的方式。‎ ‎ 7. 有个家境贫穷的读书人贾六,寒窗苦读十年,被当地郡的中正发现,但由于出身较低,被评为“中下品”,推荐到西北怀远县作县令。该事件应该发生于 (B)‎ A. 汉朝 B. 魏晋南北朝 ‎ C. 唐朝 D. 宋朝 解析 九品中正制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出任高官,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只能做地位卑下的小官。‎ ‎ 8. 孙中山曾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中国学过去的。”中国用考试的办法选拔文官开始于 (B)‎ A. 世官制 B. 科举制 ‎ C. 九品中正制 D. 察举制 解析 根据材料“用考试的办法选拔文官”可看出是科举制。‎ ‎ 9. (判断正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过多次重大变革。秦朝时候创立省制,使省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B)‎ 解析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10. (判断正误)官吏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官的标准经历了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官吏制度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 (A)‎ 解析 古代禅让制推荐贤能之人,西汉察举重品行,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依据门第,隋唐采用科举考试选拔人才。‎ 巩固提升 ‎ 1. 有学者认为“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 ‎                  ‎ A. 行省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 C. 行省是最高行政机构 D. 行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解析 元朝的最高行政机构是中书省,行省属于地方行政制度,其推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 2. (2011年苏州模拟卷)“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的重大创新是 (C)‎ A. 实行郡县制 B. 建立宗法制 C. 推行行省制度 D. 推行分封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元朝的地方行政区划是行省制度。‎ ‎ 3. 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B)‎ A. 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 B. 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 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 D. 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 24 -‎ 解析 唐朝中央官制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隶属于尚书省。三省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 4. 《文献通考·国用》中说:“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不相知。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这说明宋代制度的弊端是 (D)‎ A. 宰相专权 B. 官员冗余 C. 地方困弱 D. 过度分权 解析 北宋时,中书、枢密院、三司各司其职,权力分开,但过度分权又导致不能相互协调,降低效率,此为宋代制度的弊端。‎ ‎ 5. 《后汉书·左雄传》记载:“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据材料可知,左雄建议察举制要 (A)‎ ‎① 改变单凭“德”选拔人才的标准 ② 规定察举年龄必须在四十岁以上 ③ 辅以考试来甄别察举对象的能力 ④ 结合科举制度等多种途径选拔人才 A. ①③ B. ②③ ‎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从材料中信息“试家法(经术)”、“若有茂才异行”可知辅以考试的方式,并考虑察举对象的才能。‎ ‎ 6.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就中国古代某制度评论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这一制度是指 (D)‎ A. 世卿世禄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解析 从材料中的信息“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可知这一制度打破了贵族特权垄断,选拔的依据是学问。‎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做出决定)将上(皇帝),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初一道圣旨从“颁布”到“奉行”需要经过哪些程序?‎ ‎(2) 材料一、二说明,唐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两种权威的冲突?结局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析 第(1)问,注意关键词“中书省”“将上”“再下中书”“尚书省”。第(2)问,注意“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本拟相防过误”反映了相互制约;对“上”决定进行“议论修改”,则是皇权之下的民主。第(3)问从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可看出制度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 答案 (1) 中书省草拟,上呈皇帝,再交门下省审议,最后由尚书省“奉行”。 (2)‎ - 24 -‎ ‎ 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3) 皇权与法律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制度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 ‎ 8.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请回答以下有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问题: ‎ ‎(1) 汉朝主要采用了什么选官制度?其用人标准与选拔方式分别是什么?‎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在用人标准与选拔方式上分别有何变化?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3) 隋唐以后,又采取了什么选官制度?其用人标准与选拔方式又有何不同?其最大特点是什么?‎ ‎(4) 上述选官制度在用人标准和选拔方式的演变上体现了怎样的特点?‎ 解析 本题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为主题,着重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与综合概括能力。第(1)问比较简单,根据教材回答即可;第(2)问的九品中正制主要是根据人的出身来选拔,所以造成了“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的弊端;第(3)问教材中对科举制作了比较明确的论述,根据教材回答即可;第(4)问的能力要求最高,需要将上述三种选官制度的用人标准与选拔方式分别作一纵向比较,才能得出“用人标准趋向公开、公正,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这一特点。‎ 答案 (1) 察举制;以孝廉为主要标准,采用举荐的方式。 (2) 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主要标准,采取由中正官评定授官的选拔方式。 弊端: 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 (3) 科举制;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以才学为主要标准。 最大特点: 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4) 特点: ① 用人标准: 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用人标准趋向公开、公正。 ② 选拔方式: 由举荐或评定授官到科举考试,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 史料研读 ‎1. 元朝的行省制度 材料一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军四,安抚司十五,县一千一百二十七。……中书省统山东西、河北之地,谓之腹里,为路二十九,州八,属府三,属州①九十一,属县三百四十六……‎ 岭北等处行中书省……‎ 辽阳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七、府一,属州十二,属县十。徒存其名而无城邑者,不在此数。……‎ 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为路十二、府七、州一,属州三十四,属县一百八十二。……‎ 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为路四、府五、州二十七,属州十二,属县八十八。……‎ 四川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九、府三,属府二,属州三十六,军一,属县八十一。蛮夷种落,不在其数。‎ 甘肃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七、州二,属州五。……‎ 云南诸路行中书省,为路三十七、府二,属府三,属州五十四,属县四十七。……‎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三十、府一、州二,属州二十六,属县一百四十三。……‎ 江西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一十八、州九,属州十三,属县七十八。……‎ 湖广等处行中书省,为路三十、州十三、府三、安抚司十五、军三,属府三,属州十七,属县一百五十,管番民总管一……‎ 征东等处行中书省,领府二、司一、劝课使五。‎ ‎——宋濂《元史》卷五八《地理志》‎ 材料二 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每省丞相一员,从一品;平章二员,从一品;右丞一员,左丞一员,正二品;参知政事二员,从二品,甘肃、岭北二省各减一员。……丞相或置或不置,尤慎于择人,故往往缺焉。‎ - 24 -‎ ‎——宋濂《元史》卷九一《百官志》‎ ‎【解读】 两条资料说明: ① 元代国土比汉唐更辽阔。② 太行山东、西与河北之地,谓之腹里,由中书省直接统治。③ 其他地区则设行中书省,地方行政区划实行行省、路(州、府)、属州(属府)、属县四级制或省、州(路、府)、县三级制。④ 行中书省类似于中央的中书省派出机构,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等,平章政事位高权重,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注释】 ① 单称“州”“府”的,即直属于中书省或行中书省,亦即与路平行。称“属州”的就是隶属于“路”“府”的州(即“路”“府”下属的州),称“属府”的就是隶属于“路”“州”的府(即“路”“州”下属的府)。‎ ‎2. 科举制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四月十一日,敕诸州学士及白丁① ,有明经及秀才、俊士,明于理体② ,为乡曲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复,取上等人,每年十月随物入贡。至五年十月,诸州共贡明经一百四十三人,秀才六人,俊士三十九人,进士三十人。十一月引见,敕付尚书省考试;十二月吏部奏付考功员外郎申世宁考试,秀才一人,俊士十四人,所试并通,敕放选与理人官③ ;其下第人各赐绢五疋,充归粮,各勤修业。自是考功之试,永为常式。至开元二十四年, 以员外郎李昂与举子矛盾失体,因以礼部侍郎专知。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④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尽入吾彀⑤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卷一五《杂记》‎ ‎【解读】 《唐摭言》是晚唐进士王定保撰的笔记散文著作,记唐朝进士应举登科杂事甚详,是研究隋唐科举制度的重要资料。‎ 材料叙述了科举制的发展过程。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官的一种制度,它起于隋,盛于唐,至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完善。‎ ‎【注释】 ① 白丁: 布衣平民中的成年男子。② 理体: 即治体。唐人为避唐高宗李治名讳,改“治体”为“理体”。③ 理人官: 即理民官。唐人为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改“民”为“人”。④ 缀行: 形容接连而行,前脚跟后脚。⑤ 彀(gòu): 张满弓弩,引申为有效射程,又引申为牢笼、圈套。‎ 资料卡片 ‎1. 察举和征召 秦朝以后,封建的选官制度有了发展。汉朝主要采用“察举”和“征辟”两种方法来选拔官吏。所谓“察举”,是地方长官在其辖区内,定期考察、选拔人才并推荐给朝廷。这些被推荐的人,经过考核授予不同的官职。“察举”之外,皇帝可以征召有名望和才能的人来做官。由朝廷征聘为朝廷官员的,称为“征辟”。元光五年(前130年)“征吏民有明当时之务习先圣之术者”(《汉书·武帝纪》)至京师, 皇帝亲自召见。所征之人,不拘一格。这种办法早在秦代就已实行,汉武帝时成为选拔官吏的制度。‎ ‎2. 元朝的一省制——中书省 - 24 -‎ ‎(元朝)中央政府的军、政统治机构,主要由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构成。中书省相当于唐代的尚书省,统领六部,掌全国政务。世祖忽必烈以前,大蒙古国以札鲁忽赤掌政务,大札鲁忽赤为最高行政长官。中统二年(1261年)正式置中书省。中书省最高长官名义上是中书令,由皇太子担任。实际长官为右丞相、左丞相(元制尚右,故右在左上)各一员,总领省事,统率百司,下设平章政事四员,右丞、左丞各一员,参知政事二员,统称宰执。又置参议中书省事四员,参决军国大事。此外,忽必烈曾于至元三年(1266年)设置国用使司,总理全国财政,以后一度成为与省、台、院并立的最重要的国务机构之一。七年,罢国用使司,立尚书省,统六部,并改天下行中书省为行尚书省。中书省建制虽仍被保留,但实际上已改由尚书省总领国政。九年,罢尚书省,以其职权归并中书省,六部也归于中书省,六部各设尚书三员、侍郎二员。至元后期和武宗至大年间,元廷又两次立尚书省,分别历时五年、三年,以“理财”为施政中心。‎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教学目标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教学要求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 (1) 了解明朝的内阁 ‎ (2) 了解清朝的军机处 ‎ (3) 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 (1) 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的史实 ‎ (2) 了解清朝设置军机处的史实 ‎ (3) 认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 (4) 感受人治的诸多弊端 新课导入 ‎  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黄宗羲有“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之语。‎ 为什么黄宗羲说明朝没有开明的统治是从朱元璋废宰相开始的呢?带着这一疑问,我们一起学习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基础达标 ‎ 1. (2011年苏州模拟卷)某电视剧出现了如下情节: 某地发生水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接送达工部、户部执行赈灾。上述场景发生的朝代可能是 (D)‎ ‎                  ‎ A. 汉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明朝 解析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 2. (2013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卷)《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B)‎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强化君主专制 C. 提高行政效率 D. 实现权力制衡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明初罢中书省,废丞相,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 3. 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 (A)‎ A. 内阁地位逐渐提高 ‎ B. 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 C. 废丞相后政治腐败 ‎ D. 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解析 内阁制度正式形成于明成祖时期,它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所以排除B、D。材料“委政内阁……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均反映了内阁地位逐渐提高。‎ ‎ 4. 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这位学者所指的是 (D)‎ A. 秦朝的郡守 ‎ - 24 -‎ B. 唐代的门下省长官 C. 宋代的参知政事 ‎ D. 明代的内阁首辅 解析 本题考查明代内阁制的特点。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导致政务繁杂,明成祖时设内阁。内阁首辅并不是丞相,没有相权,但得到皇帝的信任并辅助处理政务。‎ ‎ 5.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号称“贪污之王”的军机大臣和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军机处设置于 (C)‎ A. 顺治时期 B. 康熙时期 C. 雍正时期 D. 乾隆时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军机处是雍正帝设立的。‎ ‎ 6. 下列史料记载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清朝设立军机处的根本目的的是 (D)‎ A. “因用兵西北,恐露泄机密”‎ B. “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C. “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D. “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军机处所阅奏折起到的作用只是参考,最终的决定权仍归皇帝,军机处只是上传下达。‎ ‎ 7. (2011年宿迁模拟卷)下列图示最能体现中国历史上皇权变化特征的是(纵坐标代表皇权,横坐标代表年代) (B)‎ ‎ ‎ ‎ ‎ 解析 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直至清朝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立,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 8.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 (C)‎ A. 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的局面 B. 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 C. 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D. 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 解析 本题考查对明朝废丞相的理解。材料的意思是:从明朝开始就没有善治,也就是君主专制强化,原因是明太祖废丞相的缘故,所以反过来说明丞相制度对君主权力是有一定制约作用的。‎ ‎ 9. (判断正误)明太祖废丞相、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 解析 军机处设立于清朝雍正帝时期。‎ ‎10. (判断正误)明太祖曾作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明太祖如此辛苦的主要原因是推行了三省六部制。 (B)‎ 解析 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隋唐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 24 -‎ 巩固提升 ‎ 1. 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C)‎ ‎                  ‎ A. 唐朝设三省六部 B. 元朝设中书省 C. 明朝废除宰相制 D. 清朝设军机处 解析 明朝废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虽设内阁,但内阁不是法定的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 ‎ 2. (冲A)《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迥乎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 (A)‎ A. 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B. 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C. 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 D. 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 解析 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殿阁大学士“官不备”、无“表见”、“无闻”、“何关政本”,可见其地位与位高权重的宰相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 3. 钱穆认为:“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民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D)‎ A. 秦、汉 B. 隋、唐 C. 宋、元 D. 明、清 解析 明朝废丞相,清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与材料“君权、相权(民权)互为节制”相背离。‎ ‎ 4.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C)‎ A. 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 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 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明清两朝极力加强君主专制,内阁和军机处都是侍从机构而不是决策机构,因而C项正确。‎ ‎ 5.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 A. 专制皇权 B. 中央集权 C. 监察权力 D. 对农民的控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归纳能力。学生容易错选B项。本题的解题思路是: 题干中所列官制是中央官制,古代中国中央官制要解决的是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要解决的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故选择A项。‎ ‎ 6. 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建树,但当时的清议并不讲他好话,认为他是一个权臣,质疑他行使权力的正义性。这种质疑是基于 (B)‎ A. 儒学的道德准则 B. 内阁首辅越权理政 C. 明代的社会风尚 D. 执政的能力水平 - 24 -‎ 解析 内阁不是法定的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所以即使张居正政治上有很大的建树,仍然被认为是一个权臣。‎ ‎ 7.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大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二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材料三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回答: ‎ ‎(1) 据材料一指出,军机处最初设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军机处设立及发展的根本原因。‎ ‎(2) 材料一、二反映了军机处的地位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3) 据上述材料,概括军机处的主要特点。‎ ‎(4) 结合军机处的特点分析其影响。‎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史料分析和运用能力。阅读材料可以看出三段材料分别反映了军机处设立的原因、主要职能及其特点,第(1)(2)(3)问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文中对军机处的表述,不难得出答案;第(4)问结合特点和课文中所学内容可得出答案,要注意军机处的设置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答案 (1) 直接原因: 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根本原因: 加强专制皇权、巩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封建统治)的需要。 (2) 由一个暂设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等中枢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设政务机构。 (3) 保密性强,机构精干,办事效率高,军机大臣主要是承旨、缮撰、传述。 (4) 加强皇权,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 8. 中央集权制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等无不与此有密切关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中央集权制度含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两个系统。简述秦、唐、明、清四个朝代在中央行政制度上的创新措施。 ‎ ‎(2) 秦朝和元朝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各有怎样的开创性贡献? ‎ ‎(3) 对中央集权制影响的评价在史学界有争论,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种意见: 第一种认为: 中央集权制对社会发展起的积极影响占支配地位;第二种认为: 中央集权制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起了阻碍作用。请你为第一种意见阐述理由。‎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史实及其评价。前两问属于简答式,区分中央与地方针对作答即可。第三问属于论证式,要注意答题要求是针对第一种意见阐述理由。‎ 答案 (1) 秦: 皇帝制、三公九卿制。 唐: 三省六部制。 明: 废丞相、设内阁。 清: 设军机处。 (2) 秦朝通过郡县制对地方实行直接有效的管理。元朝通过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3)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全国范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商品流通;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保障我国古代文明的持久性。‎ - 24 -‎ 史料研读 ‎1. 严禁复立丞相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① ,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② 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③ ,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④,全家处死。‎ ‎——朱元璋《皇明祖训》‎ ‎【解读】 《皇明祖训》为明太祖朱元璋所撰之家法,对嗣君个人品格、政务处理办法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告诫,为后代嗣君统治天下提供道德和政务规范。‎ 朱元璋在此强调自古以来丞相制度的弊端、本朝废除丞相的优点,并严禁后世子孙复立丞相。这则资料还说明了: ① 不立丞相,更加符合皇帝集权需要。各个部门分别管理事务,彼此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任何一个部门、部门主官都无法直接操纵朝廷大政,权力只能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② 严禁议立丞相。是否置丞相,本来关乎国家兴亡或王朝兴亡,朱元璋竟规定: 今后臣下敢有奏请设立丞相者,凌迟处死,全家抄斩。可见朱元璋废丞相制度态度之坚决。经朱元璋的严令禁止,秦汉以来实行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便从此废除。‎ ‎【注释】 ① 三公论道,六卿分职: 语出《尚书》,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所谓“论道经邦,燮理阴阳”,他们辅佐天子调理阴阳,安邦定国,没有专门的职任,是一种只有道德崇重的重臣功臣才能得到的荣誉头衔。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冠、司空为六卿,所谓“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他们各有专门的职守,领导下属,管理国家具体事务。② 不旋踵: 很快的意思。③ 颉颃(xié háng): 鸟往上往下飞,引申为不相上下,相抗衡。④ 凌迟: 中国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执行方式,先分割犯人的肢体,然后割断咽喉,以最大程度地增加犯人的痛苦。‎ ‎2. 阁臣的实质 大学士叶向高言: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① ,下侵六曹② 之职掌③ ,终以取祸。臣备员④六年,百凡⑤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卷五○一万历四十年(1609)十一月乙未条 ‎【解读】 《明实录》包括太祖至熹宗朝十三部实录,是关于明代历史的编年体史料长编,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叶向高在万历天启中入内阁多年,并有数年时间身任首辅,这段话既有他对以往教训的总结,也有自己的切身体验。‎ 叶向高认为: ① 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② 一旦阁权与君权、部权发生冲突,往往是阁臣落败。③ 因此,叶向高在内阁六年,对君权、部权都很尊重。‎ ‎【注释】 ① 威灵: 威福。② 六曹: 指代吏户礼兵刑工六部。③ 职掌: 即职权。④ 备员: 谦虚的说法,凑数的意思,叶向高自称不过在内阁凑数了六年。⑤ 百凡: 全部的意思。‎ 资料卡片 ‎1. 文渊阁 明朝宫内藏书阁名,也为皇帝讲读之所。明太祖始建于南京奉天门东。明成祖迁都北京,又于宫内东庑南建文渊阁,后置大学士。从此,文渊阁成为殿阁大学士的“入值之所”。到嘉靖十六年(1537年)经整修扩建后,正式成为“阁臣办事之所”。‎ ‎2. 票拟、批红 - 24 -‎ 票拟,也称票旨、条旨,即内阁大臣草拟对各种奏疏的处理意见,用“小票墨书”贴在奏章上,代皇帝参考采用。皇帝用朱笔批示,称“批红”,也称“朱批”。在明成祖时,“批答出自御笔,未尝任之他人”。而明中期以后,内阁大臣便已拥有了票拟的权力,说明内阁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了。但票拟是否算数,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朱批。‎ ‎3. 军机处 军机处有廷寄谕旨,而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耆,则军机大臣而承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钤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百里加快者。……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 第一单元 单元归纳与整合 单元归纳 阶段特征 历史分期 先秦时期 秦汉时期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历史要旨 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宗法制和分封制,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 秦朝统一后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西汉解决王国问题巩固了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制度完善,三省六部制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元代实行行省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历史特征 ‎1. 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基本特点是以血缘为基础,家国一体。‎ ‎2.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单元整合 ‎(一)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项目 分封制 宗法制 目的 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的地位,保证王权稳定。‎ 内容 特点 ‎(1) 分封对象: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2) 诸侯义务: 服从周王、镇守边疆、随从作战、纳贡述职。‎ ‎(1) 最大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 ‎(2) 确定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大宗和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 24 -‎ 作用 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强国。‎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关系 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度,互为表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与国家行政系统相结合辅之以礼乐制度,形成家国一体的统治结构。‎ ‎(二)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特征 ‎1. 君主专制主义 ‎(1) 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帝位终身制贯穿着宗法家长制的原则,体现了皇权的不可让渡性。皇位世袭制表明了皇权的不可外移性。‎ ‎(2) 皇权没有约束,皇权不受监督。自秦代确立以后,皇帝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于一身,体现了“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原则。‎ ‎2. 中央集权制 中央集权制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地方政府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可言,必须严格地服从中央政府的政令。主要表现在:‎ ‎(1)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郡国、郡县无立法权。‎ ‎(2) 郡县制地方官员的除授、迁转权,悉归中央政府,地方行政长官必须对中央政府负责。‎ ‎(3) 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发展趋势而言,地方政府在司法、财政、军事诸方面,均无自主权,必须受制于中央政府。‎ ‎(4) 地方政府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 ‎3. 官僚政府 它是中国专制主义的派生物,主要特点是:‎ ‎(1) 官为君设,从而赋予官僚政府以浓厚的人治色彩。‎ ‎(2) 中国的官僚政府虽然有一套完善的考选官僚的制度,但是,无论是从考选对象和内容,还是从考选方式与程序上看,都体现了它的封闭性特征。‎ ‎(3) “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赋予官僚政治以腐败性。‎ ‎(三) 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1. 演变 ‎2. 趋势 ‎(1) 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2) 人才选举逐渐制度化,体现了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3) 封建社会后期,选官制度逐渐模式化,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束缚人才。‎ ‎3. 积极影响 ‎(1) 选官标准从家世门第到才学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 选官制度的变化,特别是科举制的实行,使国家掌握了人事任免权,既树立起中央权威,又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3) 制度化的选官标准,提供了高素质的地方官队伍,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 - 24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