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教师用书)2015版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
1.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立即掀起了向中国输出商品的狂潮。为了开辟市场,英国资产阶级不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倾销。当时大量质优价廉的洋纱首先涌入中国( )。
A.东南沿海地区 B.京津地区
C.长江中游沿岸 D.西北内陆地区
【解析】 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的规定,清政府开放东南沿海的广州、福州、宁波、厦门、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洋纱首先进入了这些地区。
【答案】 A
2.(2013·广东中山高一质检)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起步
C.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传播
【解析】 “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是指洋务运动,其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层面上,主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涉及政治制度与民主思想层面,A、D两项表述错误。B项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有关,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3.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它提出“欲自强,须浚饷;欲浚饷,莫如振兴商务”的口号。这表明( )。
A.洋务派十分重视军事工业
B.洋务派准备“寓强于富”,创办民用企业
C.洋务派已认识到必须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D.洋务派把建设军事工业放在首位
【解析】 “欲自强,须浚饷;欲浚饷,莫如振兴商务”蕴含着“寓强于富”的理念,表明洋务派已经认识到了富与强的辩证关系。
【答案】 B
4.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新式工业的利润刺激下,一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把地租、高利贷、商业收入用来创办或者投资新式工业。有关他们创办的新式工业的评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采用机器生产 B.雇佣工人进行生产
C.多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D.是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解析】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诞生晚于洋务企业,洋务派创办的新式企业是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答案】 D
5.(2013·甘肃兰州高一期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曲折的,图中a处所占比例较高,其重要原因是( )。
- 5 -
A.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B.全国性抵制洋货运动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解析】 图中a所处的时间段是在1900年左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资本主义此时发展到一个高峰,主要是由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选D项。
【答案】 D
6.下表从根本上反映出近代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主要发展趋势是( )。
类别
1895年
1913年
增长
货物性质
进口
1.7亿
5.7亿
3.3倍
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
出口
0.28亿
1.66亿
8倍
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
A.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越来越多
B.日益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C.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D.进口与出口增速的差距越来越大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出口的货物以农产品、手工业品居多,而进口商品以生活消费品为主。这说明中国的对外贸易没有自主权,完全是按照列强的需要进行的,从本质上反映出中国越来越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答案】 B
7.(2013·吉林实验中学高一测试)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为振兴商务,以官爵顶戴奖励发明创造、鼓励私人投资设厂,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法律保护工商业者的合法权利……当时出现了“民之投资于实业者若鹜”的局面。对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政府改变了官吏的任用标准
B.加强了政府对民间工商业的控制
C.官绅开始投资近代新式企业
D.经济立法有利于近代经济的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清政府鼓励私人投资近代工业是为了解决财政危机,但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法律保护工商业者的合法权利,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官绅开始投资近代新式企业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答案】 D
8.从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如下图)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有( )。
①辛亥革命推动了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中国摆脱了外来经济控制 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社会的进步潮流
- 5 -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解析】 本题考查对图片的分析能力。从图片中可以看出“救国”“共和”“中华民国”等字样,即可推导出答案。
【答案】 A
9.(2013·黑龙江哈尔滨高一期中)上海市地方协会、机制国货联合会及国货产销合作协会等三团体,为提倡国货起见,特公定民国二十二年为“国货年”。“国货年”的提出( )。
A.有利于外国资本扩张
B.为官僚资本膨胀提供了土壤
C.加速了农村经济发展
D.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
【解析】 材料表明人民视实业救国为解决民生、提高国防实力、促进民族觉醒的途径,此举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答案】 D
10.下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解析】 图示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国民政府通过大量发行纸币,聚敛社会财富,给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巨大压力,所以此题选C项。
【答案】 C
11.下图四条曲线反映了近代中国四种经济力量的发展趋势,其中最能体现时代进步潮流的经济形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图中各序号表示的是:①自然经济;②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经济;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④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具革命性质的因素,其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奠定了经济基础。
【答案】 C
12.与明代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相比,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有( )。
①手工工场→工厂制 ②手工生产→机器生产 ③政府压制→历届政府一贯支持 ④国内市场→世界市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一直没有得到清政府的承认;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受到官僚资本的压制,所以排除含③的选项。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 5 -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02年荣氏兄弟准备投资办厂。荣德生说:“民以食为天。机制面粉质细色白,必定会代替土粉。”他忘不了在香港码头上看到轮船上装的都是面粉,那面粉是从英国、美国运来的。“外国人以‘洋人食用’为借口,朝廷对面粉是不抽税的。开粉厂有利可图。”
材料二 到哪里去筹措办实业的钱呢?荣氏兄弟四处招股东,历经艰难才筹到了办厂的钱……(准备破土动工之日)县衙就来了谕单,无锡绅士联名具告保兴粉厂“擅将公田民地围入界内”,而且在古城边竖立烟囱,必将“破坏风水,有伤文风”。知县的谕令责成粉厂饬地迁移……由于技术不够,粉质不高,加上保守思想作怪,保兴粉销路不畅,开工不足一月,已积粉数千包。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了,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力东顾,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宗敬看准了面粉工业大发展的苗头,不失时机地大力扩充,从1914年至1922年8年间,无锡茂新系统发展为4个厂,上海福新系统发展为8个厂,日产面粉8.6万余包,占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荣氏企业已稳操“面粉大王”的桂冠。荣宗敬并不满足于“面粉大王”的称号,他又集中全力向纱布行业挺进了。1922年,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和纱厂已经达到16个。
——杨旭《荣氏兄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荣氏兄弟在1902年兴办实业的时代背景。并说明荣氏兄弟首先投资面粉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说说在创办实业过程中,荣氏兄弟遇到了哪些困难。
(3)材料三中,荣氏企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期间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解析】 第(1)问根据20世纪初中国的时代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荣氏兄弟首先投资面粉业的原因可从材料一中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总结。第(2)问要从材料二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归纳。第(3)问从材料三中分析归纳出荣氏企业发展的表现,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答案】 (1)背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受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收回利权运动;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原因:面粉的市场需求量大;清政府规定面粉行业可以免税;有利可图。
(2)资金问题;当地封建乡绅势力的破坏和阻挠工厂建设;技术问题和保守思想;销售问题。
(3)表现:工厂的规模扩大;从面粉业向纺织业发展。
原因:民国建立,提高了资产阶级地位;政府实行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倡用国货;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群众的反帝爱国斗争。
14.政治状况和经济水平对社会转型具有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欧封建社会,尤其在前期,封建国家的经济政治力量远远不能与中国的封建国家经济政治力量相比。……建立在土地所有权基础上的封建国有经济力量以及相应的政治力量的相对强大是中西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明显差别。
——《关于中西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及其
近代化转型问题》
(1)据所学知识,材料一所述这种差别对近代中西社会转型各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率先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并迅速发展,使得欧洲在短短的三个世纪内就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中国虽然在16世纪也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它的发展异常艰难,在经历三个世纪后,中国仍然在封建道路上徘徊。
(2)从经济政策、资本条件、市场环境三个方面简要说明导致16世纪中西资本主义发展迥异的主要原因。
- 5 -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有了迅速的发展,从而为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木主义创造了物质基础。与此同时,在世界东方古老的中国大地,继西方资本主义产生300多年之后,中国的近代民族资本才犹如冻土下的春苗,在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艰难地生长。
——《19世纪末叶中西资本主义发展之比较》
(3)从经济和政治方面指出,材料三中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迅速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生长”的根本因素是什么?
【解析】 第(1)问考虑中西封建社会封建经济与政治力量的差异对封建社会历史结束早晚的不同影响。第(2)问要联系所学历史知识,从题目所限制的三个方面概括。第(3)问根据时间信息“19世纪70年代后”分析当时中西的基本经济、政治状况即可。
【答案】 (1)中国:封建经济、政治势力异常强大、顽固,严重阻碍、压抑了近代先进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的产生与发展,大大延缓了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步伐。西方:封建经济、政治势力相对较弱,客观上减少了近代先进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的产生与发展的阻力,使西方率先实现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2)经济政策:西方实行海外贸易的重商主义政策,客观上有助于资本的积累和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资本条件:西方通过对内对外掠夺和商业战争进行了充分的资本原始积累;中国早期的资本家往往把赚来的钱用来购买田地,严重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市场环境: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通过暴力掠夺和殖民战争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农民极端贫困,制约了国内市场的扩大;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丧失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3)基本条件: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根本因素: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的侵略和掠夺;本国封建主义的压制和破坏。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