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教师用书)2015版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堂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
1.(2014·辽宁三校期末期中)列宁在评价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 )。
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并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
C.在特定环境下为巩固苏维埃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
【解析】 列宁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了“某一政策”实施的背景是战争条件,所以它只是战时的措施,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打击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引起了各方面的危机,因此B、D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答案】 C
2.(2014·辽宁三校期末测试)列宁认为“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以下符合上述理论的措施有(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允许私人创办和租赁工厂
C.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D.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可以判断,本题考查的是新经济政策。A、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3.(2013·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农民喊出了“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统治和猪肉”的口号。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
A.农民不堪忍受国内革命战争的灾难
B.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D.人民怀念沙皇统治时的荣耀
【解析】 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各地农民起义不断。材料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答案】 C
4.(2014·南通学业水平测试)一些学者认为,斯大林时期乌克兰发生的大饥荒是当时农业政策造成的。如果这些学者的观点符合史实,造成大饥荒的原因应是( )。
A.推行余粮收集制 B.征收固定的粮食税
C.实行农业集体化 D.开展种植玉米的运动
【解析】 符合斯大林时期的是C项。
【答案】 C
5.(2014·山东淄博七中月考)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下面对“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理解正确的是( )。
- 2 -
A.制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经济建设五年计划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推行义务交售制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时间“1933年”可以排除A、C两项;“推行义务交售制”是指农业产品,且“推行义务交售制”引起农民的不满,不是“布尔什维克的智慧”,排除D项。
【答案】 B
6.(2014·河南周口重点高中测评)法、英、德、美的工业生产在1937年比1913年分别增长1%、10.4%、19.4%、54.3%,而苏联同期工业增长近750%,到1940年,苏联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国。究其原因是( )。
A.斯大林模式比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更先进
B.苏联开创了独特的国民经济发展之路
C.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收到良好效果
D.西方国家的工业处于落后状态,发展缓慢
【解析】 斯大林模式有隐患,A项错误;这一模式在当时符合苏联国情,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C项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D项与史实不符。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7.(2014·广东梅州水寨中学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订计划, 以增强国防实力为目标, 优先发展重工业, 建立以国营企业和集体化农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 用高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赶超西方发达国家。
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 带有强制性,并能充分动员群众。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上,其资金积累的唯一来源是农业, 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的发展。这样做必须借助于强化中央政权对市场和贸易的控制, 并在一段时间内以强制性的方式割断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行政部门对经济的控制越强, 经济本身增长的能力便相应地越弱,从而导致增长的速度最终缓慢下来。
苏联创造的工业化模式在二战以后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 这是因为计划指令性的经济发展道路确实具备资本主义自由主义工业化所不具备的优势。
——钱乘旦等著《世界现代化进程》
(1)根据史实找出与材料分析的工业化特点一致的具体政策。(三条即可)
(2)分析苏联模式在二战后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的原因。苏联模式又有何弊端?
【解析】 第(1)问只要写出与特点相对应的政策名称即可。第(2)问实质上要求概括斯大林模式的积极作用和弊端。
【答案】 (1)具体政策:实施五年计划,推行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农业集体化,建立集体农庄;推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等。
(2)原因:该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发展重工业,实现了工业化,改变国家落后面貌。
弊端: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否定市场和价值规律,企业缺乏足够的动力和活力,经济效益低下;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牺牲了农民利益,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