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2015届高三生物下学期3月联考试题
1.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物质及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糖类都是由相应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B.细胞膜、核膜、原生质层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C.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都有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
D.有中心体的细胞也可能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2.下图为细胞膜结构图,其中a和b分别代表不同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同膜结构③的排列方式不同
B. 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是Na离子通过②进入细胞,此过程不消耗ATP
C. b可表示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
D. 将③分子制成微球体用来包裹大分子药物,送入到相应的细胞中,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3.下图为翻译过程中搬运原料的工具tRNA,其反密码子的读取方向为“3’端一5’端”,其他数字表示核苷酸的位置。下表为四种氨基酸对应的全部密码子的表格。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密码子
UGG
GGU、GGA
GGG、GGC
ACU、ACA
ACG、ACC
CCU、CCA
CCG、CCC
氨基酸
色氨酸
甘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A. 转录过程中也需要搬运原料的工具
B.该tRNA中含有氢键,由一条链构成
C.该tRNA在翻译过程中可搬运脯氨酸
D. 氨基酸与反密码子都是一一对应的
4.将二倍体西瓜的花芽进行离体培养成幼苗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其茎尖得到的西瓜植株。下列说法有错的是( )
A. 理论上已是一个新物种 B. 体细胞中含有等位基因
C.所结的果实为四倍体 D. 细胞中都含四个染色体组
5.将某种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以该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总量与呼吸作用CO2的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对该植物数据表格分析正确的是( )
温度(℃)
20
25
30
35
40
45
光照下CO2吸收总量(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黑暗中CO2释放量(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20℃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45℃时,最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6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45℃条件下,能正常生长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5℃条件下,能正常生长
6. 用32P标记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所有的核DNA分子,然后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开始培养后一个细胞核中DNA数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D段与GH段的细胞中Y染色体数目一定不同
B.KL段每个细胞核中含32P的染色体条数都相等
C.I J段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都是l:2
D.GH段细胞中含32P的核DNA分子占总数的l/2
29.(14分每空两分)下图示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的某种植物光合速率(以O2释放量为测定指标)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
(1) 图中bc段限制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若其它条件不变,对叶绿素而言,有效辐射的光主要是 。
(2) 在图中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 。经测定,晴天遮光条件下该植物的CO2平均释放速率为0.8µmol/(m2·s ) ,则a点时该植物O2产生速率约为 µmol/(m2·s )。
(3) 在实验过程中,给该植物浇灌Hl8O2,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218O)。分析其最可能的转化途径是:Hl8O2先参与 。
(4) 叶绿素分子中的Mg2+可被Cu2+置换,实验中用含Cu2+的试剂处理叶片,形成的铜代叶绿素能长时间保持叶片标本的绿色,其原因可能是 。
(5) 经测定,该植物细胞内DNA、RNA和蛋白质的物质含量比值为10:31:119,经植物生长调节剂Ttgx-15处理细胞后,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变为10:46:220。据此分析,Ttgx-15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 _______________ 。
30.Ⅰ.(11分)紫色洋葱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它的叶分两种: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以洋葱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1)若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所用的实验材料是_____________。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分离色素依据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质壁分离复原所用的最佳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常用的理想材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材料优于其他部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观察有丝分裂,所用的理想材料为_____________,简要的写出操作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和“观察有丝分裂”两个实验中,都用到了盐酸,它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8分)下图表示病毒侵入宿主体内的复制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6
(1)病毒核酸进入宿主细胞后,此时用血清学方法和电镜检查无病毒颗粒,称为“隐蔽期”,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D、H分别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F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f称为________。
(4)假如A为RNA,经实验分析确定其碱基总数为X,其中鸟嘌呤G的数量为Y,你能否推断出构成A的几种碱基数量分别是多少,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中心法则分析,RNA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与人体不同的步骤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21分)科技人员发现了某种兔的两个野生种群,一个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较长,另一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都较短。为确定控制后肢长、短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显隐性关系及基因所在位置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性染色体的Ⅰ、Ⅱ1 Ⅱ2片段(如右图),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分析和实验。(注:I区段为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此区段中有等位基因;Ⅱ1为Y染色体上特有区段,Ⅱ2为X染色体上特有区段)
(1)在兔的种群中Ⅱ2片段是否有等位基因_________(填是或否),兔在繁殖过程中性染色体上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片段是_____________。
(2)首先同学们认为可以确定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不位于Ⅱ1,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分别从两种群中选多对亲本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
甲组:♂后肢长×♀后肢短→F1后肢短;
乙组:♀后肢长×♂后肢短一F1后肢短。
从两组实验中可得到以下结论:后肢长度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_________。在此基础上可以确定基因不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确定基因位置,同学们准备分别用乙组的F1与亲代个体进行两组回交实验:
①F1雌×亲代雄、②F1雄×亲代雌,以确定基因位于I区段还是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假设基因位于I片段(用B,b表示),则乙组亲本:♀基因型 ______, ♂基因型_______。
在两组回交实验中,能确定基因位置的是________(填①或②)。请用遗传图解分析说明回交实验能确定基因位置的原因。
6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29(每空2分,共14分)
(1)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Ⅰ.(11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8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1.(21分)
(1)______________ (2分) ________________(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
(4)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 1分 __________ 1分 _______(1分)
(5)遗传图解(4分)
6
(1)管状叶 无水乙醇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也不同 (2)(紫色)鳞片叶外表皮 不同浓度的细胞外液(或清水和蔗糖溶液) (3)鳞片叶内表皮 颜色浅、由单层细胞构成 (4)根尖(分生区细胞) 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5)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分解胞间质,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Ⅱ.(8分每空1分)(1)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尚未形成完整的病毒体
(2)主要是完成复制(过程g)所需要的酶 病毒的蛋白质外壳
(3)转录的信息不同 装配
(4)不能,因为RNA是单链,碱基数无法确定 RNA的自我复制 RNA逆转录
31、(共21分)
(1)是(2分) Ⅰ片段和Ⅱ2片段(2分,填不全不给分)
(2)(两种群)不论雌、雄后肢长度表现都一致,不随雄性遗传(2分)
(3)后肢短对后肢长为显性(2分) Ⅱ2 (2分) 乙组实验F1没有出现交叉遗传现象(2分)
(4)常染色体(1分) XbXb(1分) XBYB(1分) ②(2分) 遗传图解分析说明如下:(4分)
假设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位于Ⅰ片段
F1 雄 亲代雌
XbYB × XbXb
XbYB XbXb
♂后肢短 ♀后肢长
假设控制后肢长、短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F1 雄 亲代雌
BbXY × bbXX
BbXY bbXY BbXX bbXX
♂后肢短 ♂后肢长 ♀后肢短 ♀后肢长
分析:如果回交后代雄性都表现后肢短,雌性都表现后肢长,则基因位于Ⅰ片段;如果回交后代雌、雄中后肢都有长有短,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