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分析(第04期)专题03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一、背景材料
2014年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全年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2313元/人,比上年提高7.0%。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全年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140350亿元,增长8.6%。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8430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17亿美元。
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国内外环境仍然错综复杂,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范,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能力测试
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回答1-4题。
1.国家统计局发布2013年国民经济运行主要数据,这是政府在履行
7
A.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 B.保障人民民主和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C.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2.伟大成绩的取得,从政治生活角度看,离不开
①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②人民群众的辛勤的劳动
③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④政府履行管理和服务的职能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3.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主要经济数据可以看出,发展的状况与预期目标基本吻合,也给百姓带来了新的实惠。这体现了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C.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D.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
4.全面完成年初所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下奋力创新,改革进取的结果。这佐证了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C.领袖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 D.人民群众是一个政治、历史范畴
5.图表表明
①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②我国经济总量减少
③我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④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14年我国GDP增长7.4%,同比下降,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同比下降,外贸出口增幅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但城镇新增就业同比增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超过投资。这一加一减反映出我国
A.经济的发展方式得到了根本性转变 B.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了经济发展质量
C.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D.消费贡献率的提高缩小了收入差距
7
7.观察图表,分析影响财政收入增幅变化的因素可能有
①我国GDP增速放缓 ②“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
③我国粮食生产“十一”连增 ④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14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8430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17亿美元。全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6.1428元人民币,比上年升值0.8%。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会可能 会导致
①赴美国旅游线路团费报价上涨 ②对去美国务工的人说,等于涨了工资
③留学生赴美留学成本将减少 ④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可能减少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9.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394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我国发展巨大潜力所在。下列举措有利于增强居民消费意愿的是
①提倡绿色消费观念 ②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③推进消费品安全立法 ④扩大中等收入比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1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27898亿元,比上年增长49.7%。与传统商务模式相比,电子商务对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下列传播路径正确的是
①流通成本降低 ②流通环节减少
③商品价格下降 ④消费需求增加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②—①—③ D.②—①—③—④
11.2014年,三大需求结构中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为51.2%,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这表明
①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带动作用增强 ②我国经济的增长更多的依靠投资拉动
③消费驱动型经济模式初步显现 ④我国经济增长需求结构趋于优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7
12.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1%,快于第二产业的7.3%,也快于第一产业的4.1%,服务业的比重提高到48.2%。这表明
A.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基础 B.我国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C.我国城乡差距缩小 D.第三产业为第一、第二产业服务
13.201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9%。劳动者就业
①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②能够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③有利于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④有利于实现自身社会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14年粮食产量60710万吨,比上年增加516万吨,增产0.9%。这可能得益于
①国家提高粮食最低保护价格 ②市场上粮价高涨
③耕地面积持续增加 ④农村经营体系的完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14年全年CPI上涨2.0%,低于年初预期目标。引起物价回落的因素可能有
①水电气等资源品实行阶梯价格 ②不用大规模货币信贷投放刺激经济
③网购等业态的兴起降低了流通成本 ④劳动力成本继续上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394亿元,比上年增长12.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这反映出
①我国经济企稳,居民消费信心增强 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收入预期向好
③居民偏好储蓄的消费观根本改变 ④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7.2014年城镇化率为54.77%,比上年提高1.04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居住、生活、升学、就业,能带来7万亿元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这表明新型城镇化有利于
①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拉动经济增长 ②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同步富裕
③增加出口,全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④扩大就业,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
7
从城乡居民收入数据看
①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②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提高
③区域差距在逐步缩小 ④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差距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2014年,我国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2313元/人(以2010年不变价计算),比上年提高7.0%,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8%,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比上年下降6.3%。这表明我国经济
①运行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②完全告别粗放式增长模式
③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 ④依靠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1-2014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
项目
时间
GDP
增速%
第三产业增加值
占GDP比重%
消费对GDP
贡献率%
科技进步
贡献率%
2011年
9.3
43.1
51.6
51.00
2012年
7.7
44.6
51.8
52.20
2013年
7.7
46.1
50
51.70
2014年
7.4
46.6
54.4
52.30
注: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1%,就业持续增加,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6%。
材料二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M省采取一系列措施引领创新发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降低大众创业成本,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材料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要加强党领导经济工作制度化建设,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法治化水平,增强党领导经济工作专业化能力,强化舆论引导工作。
7
⑴揭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M省所采取的推进创新发展措施的依据。
⑵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上述要求的依据。
解析与答案:
1.D 题干主要体现了统计提供公共信息服务,选D;ABC材料没有体现。
2.B ②是从哲学角度切入,③经济生活角度切入,均不选。
3.C 发展状况是客观、存在,预期目标是意识、思维,基本吻合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选C;A材料没有体现;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但不一定是正确反映,B表述不妥;物质决定意识,D观点错误。
4.A B是人民群众的含义,不选;C、D观点正确,但与材料无关,不选。
5.B 经济超增速是相对量,总量是一个绝对数,增速下降,但经济总量增加,排除②;③与事实不符。
6.B A D表述不妥,C材料没有体现。
7.A 图表表明财政收入增幅下滑,一是我国GDP增速放缓,二是营改增试点扩围,选①②;粮食增产,基础巩固,税收会增加,排除③;④与材料无关。
8.C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换加的外汇多,降低旅游成本,提高了出口商品价格,不利于出口,选③④。
9.C 提倡绿色消费观念有利于消费者健康,扩大中等收入比重有利于社会稳定,排除①④;消费品安全立法使产品质量有保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加消费预期,选②③。
10.D 价格影响需求,流通环节减少→流通成本降低→商品价格下降→消费需求增加,选D。
11.C 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中,消费发挥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需求结构趋于合理,选③④;①材料没有柄,②与当前事实不符。
12.B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A观点错误;CD材料无体现。
13.B ③材料没有体现,不选。
14.B 粮食增产得益于政策优惠、改革深化和科技进步,选①④;市场上物价基本平稳,耕地面积逐步减少,②③与实际不符,不选。
15.C 宏观调控理念变化,货币政策向真正稳健回归,随着网购等业态的兴起,流通成本减少,保持了物价平稳,选②③;水电气等资源品的阶梯价格形成机制短期内对居民生活价格有小幅上升影响,劳动力成本继续上升,通过成本端加价传导至最终消费价格、或直接推高服务价格,不选①④。
16.A ③表述不妥,与实际不符;物价上涨,抑制消费,不选④。
7
17.B 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同步富裕,不选②;③与材料无关,不选。
18.B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生活水平提高,恩格尔系数降低,不选②;③材料没有体现。
19.A 劳动生产率提高、能耗下降、用水量下降表明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提升,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选①②;②说法绝对,④不符合事实。
【答案】⑴2011-2014年我国GDP稳步增长,但增速放缓,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消费对GDP贡献率上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上升,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这些措施围绕主题,抓住主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简政放权,有利于更好发挥市场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业是民生之本,降低创业成本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消费促进生产发展,要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发展服务业、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一体化。
⑵①提出上述要求是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决定的;②坚持与时俱进是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③提高驾驭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有利于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④强化舆论引导有利于坚定理论自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