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时政热点文化继承+教育+丝路运河(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5年高考时政热点文化继承+教育+丝路运河(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年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分析(第05期)专题04 文化继承+教育+丝路运河 文化继承 ‎1.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安靖镇素有“蜀绣之乡”之称。蜀绣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郫县将这一传统技艺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联合多家企业研发了一系列新产品,将蜀绣技艺创新运用到服装、鞋类、家装、居家饰品等产品中,以适应不同档次消费群体的需求。目前,全镇蜀绣常年从业人员2 000多人,2013年实现全产业链年产值2亿多元。这说明 ‎①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④文化的功能就在于创造经济效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在全球孔子学院建立10周年之际,李克强表示,希望孔子学院坚持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加深中外文化交流,使“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得到传承和发扬。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②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因相互借鉴而逐渐趋同 ‎③中华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④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宣纸得名于唐,成熟于宋元,盛于明清,兴于今,传承千年从未间断,遂为传统名品。皖南泾县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地域文化,盛产青檀树皮、沙田稻草、猕猴桃藤汁,这些都是制造优质宣纸的必要条件。泾县旅游部门充分挖掘有“千年寿纸”之誉的宣纸这一文化资源,“宣纸文化旅游”正逐渐成为这里的热门旅游项目,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材料说明 ‎①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自然环境决定文化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4.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今天仍有重要意义。对于传统文化中适合调节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含义。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②联系具有条件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6‎ ‎③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对待传统文化,做到推陈出新 ‎④人类对解决难题的思考是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的来源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其蕴含的思想内容颇为丰富。下面对《论语》中部分语句蕴含的哲学思想解读正确的是 ‎①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②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教育 ‎6.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2014年12月17日教育部正式公布《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自‎2015年1月1日起,高考将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级优秀学生等5大加分项目。促进教育公平 ‎①是政府履行组织文化建设职能的体现 ②彰显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③巩固了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   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作为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创造出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在中国教育史上影响深远。“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表明 ‎①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④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决定了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文理不分科,英语考两次,这样的改革不仅仅关系到考试的形式,还将推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随之发生改变。针对原有高考招生制度的现实弊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诸多变化释放出的信号,就是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让教育回归本来面目。这说明 ‎①事物通过自身的彻底否定实现发展  ②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的特点 ‎③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标准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 ‎9.作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方面,“文理不分科”的改革方向在网上引发热议。和教育界“一边倒”的赞同不一样,在新浪微博的一次投票中,2 000多名投票网友中约53%的人反对取消文理分科,47%的人表示赞同。这说明 ‎①价值判断具有阶级性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③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④受种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具有差异性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0.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在教育方面有所增长: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补助资金327.5亿元,增长6.3%;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147. 88亿元,增长24.6%;学生资助补助经费404. 92亿元,增长18. 7%。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教育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利于促进文化发展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重视教育有利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③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基和源泉,重视教育能推动文化创新④教育可以使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10.【解析】D 材料强调中国政府重视教育,①④是关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的正确表述,符合题意;②不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的,不选;③错误,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丝路运河 ‎11.丝绸之路是古代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通过丝绸之路,中国文化走向了世界,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也传人了中国。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A.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C.留学访问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D.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 ‎12.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并身体力行推动保护和抢救文物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就文物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对提升文物保护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文物保护是基于 ‎①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 ‎②历史文物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文物是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发展科教文卫事业 6‎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3.材料一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水道,涉及27个城市的58个遗产点,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传承着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促进了世界经济繁荣和政治、文化交流。作为“活态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与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将极大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大运河与丝绸之路申遗成功的文化价值。‎ 材料二 鉴于大运河是一个线性、活化、可再用的水文化遗产,必须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一方面,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加强保护是必须的、责无旁贷的,绝不能以“使用”的名义毁掉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为需要“保护”而放弃对它的利用,这种“活态”能够继续下去,恰恰是人类智慧和文明不断聚集的结果。‎ 目前,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状况令人忧虑。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一些地方将古河道当作垃圾坑和排污沟,另一些地方在古河道、古桥、古码头旁建起了大量现代建筑,改变了运河区域的风貌。这些行为对运河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破坏。尽管许多地方采取了保护措施,但分省分段的管理体制使大运河的保护工作难以协调进行。‎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如何认识和处理大运河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解析与答案:‎ ‎3.【解析】D  ①错误,优秀文化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③错误;“独特的地域文化’’‘‘宣纸得名于唐,成熟于宋元,盛于明清,兴于今,传承千年从未间断”体现了②④。‎ ‎4.【解析】B ①错误,优秀传统文化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含义”体现了②③;④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6‎ ‎5.【解析】C  ①正确,“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体现了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②错误,“乐水”与“乐山”、“动”与“静”是“知者”与“仁者”特殊性的具体体现,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苟志于仁矣,无恶也”的意思是说只要立志实行仁道,就不会有恶行了,说明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指导和促进作用,③正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既要持之以恒地学习知识,又要善于开动脑筋,积极地进行思考,没有涉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④不选。‎ ‎7.【解析】D ①错误,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③错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8.【解析】B 题意强调针对原有高考招生制度的现实弊端,通过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让教育回归本来面目,这种认识是在实践中获得的,是在实践中对原来认识检验后的新发展,也体现出认识的反复性和上升性,②④正确;①中“彻底否定”的说法错误;③不符合题意。‎ ‎11.【解析】A 由“丝绸之路是古代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中国文化走向了世界……”可知A符合题意;B、c正确但与题意不符;D错误,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手段而不是途径。‎ ‎12.【解析】C ③中“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的说法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④错误,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政府的职能,不是党的职能;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 ‎13.【解析】 第(1)问,要求分析中国大运河与丝绸之路申遗成功的文化价值。可从文化遗产的地位,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与繁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等方面分析说明。第(2)问,一是要注意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二是要答出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答案】(1)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中国大运河与丝绸之路申遗成功是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尊重,有利于加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传播,推动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交流,促进东西方文化的发展和进步。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国大运河与丝绸之路申遗成功能够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也有利于增强国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 6‎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中国大运河与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可以繁荣沿线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等,拉动沿线经济增长。‎ ‎(2)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偏废,既不能片面追求发展,也不能过分强调保护。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虽然在一定阶段内会影响经济收入,但从长远来看,文化保护能保证文化遗产的吸引力。适度开发,可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经济支持。②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实际出发,探索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在合理开发中保护。‎ 6‎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