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时政热点互联网经济+深化改革+乡愁(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5年高考时政热点互联网经济+深化改革+乡愁(附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年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分析(第05期)专题08 互联网经济+深化改革+乡愁 世界互联经济 ‎1.我们要实现亚洲国家联动发展,需要对接各国战略和规划,找出优先领域和项目,集中资源,联合推进。这样做有利于 ‎①降低物流成本,增加需求,促进就业 ②打造强劲、可持续的亚洲发展新气象 ‎③提高亚洲在世界格局中的政治地位  ④抢占先机,在经济全球化中占据主导地位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亚洲各国多是发展中国家,资金问题最为突出。据亚洲开发银行测算,2020年以前亚洲地区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高达7 300亿美元。下列措施有利于合理解决亚洲资金问题的是 ‎①亚洲各国广泛建立伙伴关系     ②亚洲各国央行加大货币发行力度 ‎③亚洲各国支持通过民间借贷筹集资金 ④寻求世界性金融组织的帮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携手努力,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原则,深 化国际合作,尊重网络主权,维护网络安全,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 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这表明我国 ‎①致力于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②是维护网络安全、造福人类的主导力量 ‎③兼顾他国合理关切,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④积极承担国际责任,维护各国共同利益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4.某些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倡议存有疑虑,称其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如果让你反驳这些国际舆论,下面理由合理充分的是 ‎①我国的倡议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和势力范围 ‎②我国的倡议不干涉他国内政,鼓励各国自愿参与 ‎③我国的倡议契合各国发展需求,坚持共创繁荣 ‎④我国的倡议有利于推动地区一体化和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建设“一带一路”,国内需要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部委间要合理分工、协同合作,同时避免各省区市建设方案定位重合、项目重复等现象,整合国内资源,为沿线国家开展务实合作提供可靠的对接平台。这表明我国 9‎ ‎①协调平衡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   ②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 ‎③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致力于推动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中国支持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加强亚太经合组织文化交流活动,力争在2017年前实现每个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在其他经济体每年至少举办一场文化推广活动。举办文化推广活动有利于 ‎①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 ②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逐渐实现文化趋同 ‎③更好地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接受其他国家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深化改革 ‎7.2015年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主要围绕进一步发展多层次股票市场,进一步深化债券市场的改革,大力发展私募市场等展开。这些改革举措的直接作用是 A.推动经济发展,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B.通过搞活资金的融通,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 C.实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D.各种所有制金融资本共同主导金融市场的发展 ‎8.全面深化改革是艰巨而重要的历史任务,要特别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人点。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 ‎①社会历史的缔造者   ②历史活动的参与者 ‎③一切财富的创造者   ④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9.材料一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推进的中国,土地正快速升值。然而,由于农民对集体土地仅享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农民只能靠出卖劳动力获取较低收益。同时由于农村住房宅基地不允许抵押和买卖,不能带来收入,从严格意义上讲不算财产。同时,据有关调查,我国农业集约化程度(平均每个农业经济活动人口耕地面积)是0.2公顷,发达国家一般是10公顷以上。‎ 9‎ 材料二 为深化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 ‎(1)结合材料一,分析材料二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出的改革策略的经济依据。‎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出的改革策略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10.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如何落实改革的各项顶层设计则是关系到改革成败的关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落实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全面深化改革的落实,既要对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等15个改革方面全面推进,又要优先在收入分配、养老、社会保障等关键环节作出实质性的大胆突破;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统筹性和协同性,各部门各地方需要发扬改革“主人翁”精神,充分发挥局部和基层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整体和局部、中央和地方的有机统一。‎ 材料二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这一新阶段的主要特征,一是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要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结构转型;二是目前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与其他改革日益融为一体,迫切需要文化体制改革在深化改革开放和化解社会风险中的引领;三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崛起,我国面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问题。‎ ‎(1)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落实改革的各种要求的合理性。‎ ‎(2)指出材料二体现了“文化与社会”的哪些道理。‎ 解析与答案:‎ ‎3.【解析】B 9‎ ‎ 我国提出上述主张不是为了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①排除:认为我国是维护网络安全、造福人类的主导力量的观点错误,②排除;材料信息表明我国在互联网领域尊重他国的合理关切,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积极承担国际责任,维护各国共同利益,③④正确。‎ ‎5.【解析】B 材料没有涉及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①排除;材料也没有涉及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④排除;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部委间要合理分工、协同合作,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现,表明我国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②③入选。‎ ‎6.【解析】D 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文化交流的意义,①入选;②中“逐渐实现文化趋同”的说法错误;举办文化推广活动有利于更好地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③入选;“接受其他国家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说法错误,④排除。没有人因水的平淡而厌倦饮水,也没有人因生活的平淡而摒弃生活。‎ ‎8.【解析】D 题干强调改革要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缔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故①④正确。②并没有凸显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不选。③表述不妥,人民群众创造了绝大部分的财富,但不能说是一切财富的创造者。‎ ‎9.【解析】 解答第(1)问的关键是正确解读材料一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而后把材料一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应材料二中的举措,两者相结合分析举措的经济依据。正确解答第(2)问要明确行为主体是党。根据材料“赋予农民对承包地……权能”可调用我国的国家性质及其本质、党的性质宗旨、党民主执政等知识;根据材料“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可调用党的地位,党科学执政,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等知识。‎ ‎【答案】(1)①我国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较低,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各种权能,特别 9‎ 是承包流转权能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集约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能增加农民农业生产性、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城乡平衡发展。②这些策略重在发挥市场对土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有利于扩大土地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优化农业土地资源配置。③这些策略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目标。‎ ‎(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土地权益、财产权利,体现了党作为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②体现了党对我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作用,体现了党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这些策略侧重发挥市场对农业土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科学执政。‎ ‎【答案】 (1)①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应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故改革既要全面推进,又要优先在关键环节大胆突破。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和优化趋向,故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统筹性和协同性。③离开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应搞好局部,充分发挥局部和基层的主观能动性。④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应重视精神的作用,故各部门各地方要发扬改革“主人翁”精神。‎ ‎(2)①“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要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体现了经济决定文化。②“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与其他改革日益融为一体,迫切需要文化体制改革在深化改革开放和化解社会风险中的引领”,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③“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崛起,我国面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问题”,体现了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新型城镇化 记得住乡愁 ‎【押题1】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居住、生活、升学、就业,能带来7万亿元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这表明新型城镇化有利于 ‎①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拉动经济增长 ②加快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同步富裕 ‎③增加出口,全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④扩大就业,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推动城镇化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同步富裕,②表述错误;③与材料无关。‎ 9‎ ‎【答案】 B ‎ ‎【解题关键】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潜力所在,要了解城镇化过程,做题时先排除错误的选项。‎ ‎【押题2】 漫画《落户了》这一举措 ‎①提高了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 ‎②扩大了进城务工者的权利 ‎③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④有利于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④   ‎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 ‎【解题关键】 仔细观察漫画,题目是落户了,画中农民工手捧户口薄兴高采烈,暂住证扔在地上,要读懂本意和寓意。‎ ‎【押题3】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要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题干包含哲理与下列俗语包含哲理一致的是 ‎①牵牛要牵牛鼻子    ②一张蓝图干到底 ‎③一砖一瓦不马虎    ④好钢用到刀刃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题关键】 提炼出题干中的哲理,然后分析每项题肢包含的哲理。‎ ‎【押题4】如何推进“人的城镇化”,让人们能在城镇安居乐业是2014年“两会”的热点话题之一。有人指出:中国城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地域特色、历史传统和文化内涵,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居住、生活、工作新模式,避免千城一面、贪大求洋的现象。这说明 ‎①中国城镇化建设应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②中国城镇化建设应侧重研究共性 9‎ ‎③中国城镇化建设应把握好传统与当代的联系 ‎④思维方式的变革决定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3. 37%。下列对城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途径  ②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强大动力 ‎③是增加就业和促进消费的重要途径   ④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其比例越高越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材料一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材料二 W市城镇化进程主要数据统计 城镇就业 生活污水 年份 城镇 化率%‎ 新增 人数 ‎(万人)‎ 提供 就业 人数 排放 量增 加(%)‎ 处理 率(%)‎ 商品零售 总额增加 ‎(亿元)‎ 政府公共基础设施 投资增加(亿元)‎ ‎2014年 ‎ 47.3‎ ‎ 1‎ ‎ 9180‎ ‎ 10‎ ‎ 99‎ ‎ 1.5‎ ‎ 1‎ ‎ 2006年 ‎ 49.8‎ ‎ 2.3‎ ‎19800‎ ‎ 26‎ ‎ 99.1‎ ‎ 2‎ ‎ 1.8‎ ‎ 2008年 ‎ 53.2‎ ‎ 2.1‎ ‎20100‎ ‎ 30‎ ‎ 98.9‎ ‎ 2.4‎ ‎ 2.6‎ ‎ 2010年 ‎ 56.2‎ ‎ 2.9‎ ‎22300‎ ‎ 36‎ ‎ 99.2‎ ‎ 3.1‎ ‎ 2.8‎ 9‎ ‎(1)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什么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经济信息,并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为W市推进新型城 镇化进程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 (1)①联系是普遍的,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②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③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 ‎(2)经济信息: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W市商品零售总额和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增加,说明推进城镇化能扩大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同时,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W市提供的就业数和生活污水处理率跟不上新增的就业数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说明城镇化也使城镇面临就业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 建议:为征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被征地农民的收入;加大民生方面的财政投入,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建设和谐社会;节约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走集约、智能、低碳、绿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押题5】 材料一 某市在城镇化建设中,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以人为核心,以质量为关键,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使城镇真正成为人们的安居之处、乐业之地。‎ 材料二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 ‎⑴材料一中城镇化建设如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⑵运用政府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请你为提高城镇化质量建言献策。‎ ‎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城镇化建设正确性。‎ ‎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 9‎ ‎【答案】 ⑴推动城镇化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以人为核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⑵政府要科学民主决策,城镇化建设要科学规划;城镇化建设中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职能和搞好公共服务职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府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⑶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这一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推进城镇化进程;以人为核心坚持了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⑷乡村是传统文化重要载体,乡村衰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乡村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解题关键】 要透析实际问题本质,对接教材知识,围绕热点问题,构建常考活性知识模块,以便高考随时检索调用。‎ 9‎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