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训练17(带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5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训练17(带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讲座训练(十七)‎ 一、选择题 ‎1.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后制作的时间轴,所标注的7处事件中,标注正确的有(  )‎ A.4处          B.3处 C.2处 D.1处 ‎【解析】 鸦片战争的时间是1840—1842年,三元里抗英发生于1841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是1894—1895年,黄海海战发生于1894年,反割台斗争发生于1895年,义和团运动的时间是1899—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是1900—1901年,因而①②④⑦正确,故选A项。‎ ‎【答案】 A ‎2.(2014·淮北二模)卢伟在《懂得妥协很重要》中写道:“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下列史实能印证作者这一观点的是(  )‎ A.清帝退位 B.二次革命 C.护国运动 D.护法运动 ‎【解析】 题干展示的恰恰符合清帝退位前夕清政府的表现,故A项正确;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都不符合题干作展示的史实,故排除B、C、D三项。‎ ‎【答案】 A ‎3.(2014·肇庆二模)“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这首歌曲最早可能出现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国民大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解析】 材料中“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打倒帝国主义”说明此时革命的目标是列强和军阀,属于国民大革命时期歌曲,故C项正确;A、B、D三项的时间均不符合题干内容,故排除。‎ ‎【答案】 C ‎4.(2014·益阳质检)1942年初,戴安澜师长率国民党第200师入缅与日作战,不幸牺牲。‎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香山寺为戴安澜举行了国葬仪式。‎1956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这表明(  )‎ A.国共共同抗日 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敬仰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 D.民族英雄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 - 6 -‎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国民政府对其举行了国葬,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可以看出他们的共同点是对民族英雄的敬仰,故C项正确;国共共同抗日发生在1937—1945年,材料涉及时间还有1956年,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是国共两党对戴安澜师长的态度,B项与材料反映的信息不符,故错误;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C ‎5.(2014·锦州质检)张謇出任中华民国农商总长,在任职宣誓时说:“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顶办。惟择一二大宗实业,如丝茶改良制造之类,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而又确有关于社会农商业之进退者,酌量财力,规则经营。”这说明张謇主张(  )‎ A.兴办国营企业 B.发展民营企业 C.创办实业救国 D.建立预算制度 ‎【解析】 据材料“或予招商顶办”和“酌量财力,规则经营”可知发展民营企业,故B项正确;据材料“隶属本部之官业,概行停罢”可知停止兴办国营企业,而非兴办国营企业,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创办实业救国,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建立预算制度,故D项错误。‎ ‎【答案】 B ‎6.中国政府承诺:“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14%降低到2005年的约10%,其中工业品由13%降至约9.3%。”这一承诺出现的背景是(  )‎ A.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D.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解析】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2001年,标志中国对整个世界市场的开放,需要逐步降低关税,故B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80年代已经开始,且与关税水平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是2008年,故C项错误;“南方谈话”的时间是1992年,主要关于解放人们的思想,深化改革,故D项错误。‎ ‎【答案】 B ‎7.(2014·揭阳二模)美洲历史上出现了新西班牙、新英格兰、新法兰西等地名。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源是(  )‎ A.美洲社会的进步 B.美洲国家的独立 C.工业革命的扩展 D.欧洲的殖民扩张 ‎【解析】 “美洲历史上出现了新西班牙、新英格兰、新法兰西等地名”说明当时美洲是欧洲国家殖民地,故D项正确;美洲是欧洲国家殖民地反映当时美洲落后,美洲还没有取得独立,故A、B两项错误;欧洲国家开始在美洲殖民扩张开始于新航路开辟之后,故C项错误。‎ ‎【答案】 D ‎8.荷兰在17世纪上半叶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英国在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成为“日不落帝国”。两者反映出的实质问题共同点是(  )‎ A.拥有海军优势 B.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 C.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D.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 ‎【解析】 “荷兰在17世纪上半叶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优势,英国在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优势,故D项正确。A项是现象,不是实质,故排除;荷兰是商业资本发达,不是工业国,故B项错误;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都位于大西洋沿岸,地理位置都非常优越,故C项错误。‎ ‎【答案】 D ‎9.(2014·杭州二模)1651年英国制定了《航海条例》,1849年英国宣布废除《航海条例》,这种政策上的变化原因在于(  )‎ A.海外贸易兴盛,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 6 -‎ B.工业革命完成,奉行自由贸易政策 C.垄断组织建立,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D.三次英荷战争,英国确立海上霸权 ‎【解析】 1840年左右英国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自由主义思潮兴起,为了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奉行自由贸易政策,故A项错误,B项正确;垄断组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C项错误;D项强调的是制定《航海条例》的作用,并不能说明1849年英国宣布废除《航海条例》的原因,故排除。‎ ‎【答案】 B ‎10.(2014·茂名二模)格林尼治时间由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制定,1840年以前英国各地城镇仍遵守地方时间,1884年,世界20多个国家的天文工作者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该决议得以通过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与会各国的妥协 C.钟表制造业的发展 D.世界市场日益紧密的需要 ‎【解析】 题干时间1840,1884年,属于两次工业革命时间,说明是世界市场的作用,故D项正确。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时间是18世纪,故A项错误;“与会各国的妥协”不符合题干内涵,故B项错误;“钟表制造业的发展”不是材料反映主旨,故C项错误。‎ ‎【答案】 D ‎11.下图是苏俄(联)1913—1937年工业产值变化示意图。下列对1932—1937年工业发展程度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结果 B.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结果 C.是“一五”计划的重要成果 D.苏联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二五”计划完成的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故D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的时间是1918—1920年,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在1927年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制定以后逐步废止,与题干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苏联“一五”计划的时间是1928—1932年,与题干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 ‎【答案】 D ‎12.1946年,法国三党联合政府确定了大规模实施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化和建设福利国家的发展方针。此后,政府推广国有化运动,国有经济在法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表明当时的法国(  )‎ A.公有制经济普遍建立 B.开始走上计划经济的道路 C.垄断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D.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 6 -‎ ‎【解析】 从“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化”“福利国家”等材料信息可知,战后法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故选D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不是公有制经济,国家干预经济也不同于斯大林模式的计划经济,排除A、B两项;垄断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已经产生,C项说法错误。‎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3.(2014·汕头二模)“革”字有变革、更改之意。从19世纪后期开始到整个20世纪的中国,“革命”“改革”等词频繁出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Revolution者,若转轮然,从根柢处掀翻之,而别造一新世界。‎ ‎——梁启超《释革》(1903年)‎ 材料二 世界上有了这样大的变动(一战后,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像英国那样素以“无血革命”自夸的国民,又想拿出他们宪政的天才来顺应这种世变,求得一个无血的社会革命。‎ ‎——李大钊《战后之世界潮流——有血的社会革命 与无血的社会革命》‎ 材料三 傅斯年提出……所谓“近代意义”的革命,“不只政治革命,应该概括一切社会的、文艺的、思想的改革而言”。‎ ‎——罗志田《与改良相通的近代中国“大革命”》‎ 材料四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我们在确定做这件事的时候,就意识到会有这样的风险。我们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 ‎——1985年邓小平会见日本自由民主党副总裁 二阶堂进时的谈话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别造一新世界”,你是否同意其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2)材料二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无血革命”是指哪一事件?称其为“革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第二个十年“文艺的、思想的改革”分别有哪些?‎ ‎(4)阅读材料四,为什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革命”一词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逐渐淡出,而“发展”一词频繁出现,请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国际大背景。‎ ‎【解析】 第(1)问先说出观点,然后给出相应的理由支撑,持同意观点的从政治、经济、思想以及社会生活变迁等角度论证辛亥革命的进步意义;持不同意观点的从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等方面没有改变的角度论证观点。第(2)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以及成果角度分析作答。第(3)问依据材料时间20世纪第二个十年,从思想以及文学角度分析新文化运动。第(4)问的第一小问从改革对政治、经济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受到阻力等角度分析原因;第二小问从国际背景视角依据政治以及经济进行分析,政治从苏联解体角度分析,经济从全球化角度归结答案。‎ ‎【答案】 (1)观点:同意。理由: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②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思想解放。③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辛亥革命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观点:不同意。理由:①中华民国建立后,专制势力依然强大,并控制了政权。②地主土地所有制未被打破;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③纲常礼教、等级观念仍根深蒂固。‎ ‎(2)事件:“光荣革命”。‎ 原因:①英国资产阶级夺取了政权,标志革命完成。②为《权利法案》的颁布(或由人治社会转向法治社会;或为建立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创造了条件。‎ ‎(3)思想: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文艺: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或“文学革命”);文艺平民化。‎ - 6 -‎ ‎(4)原因:①改革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或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在城市进行国企改革)②改革建立健全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③改革解放发展了生产力,壮大了国民经济,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④改革会冒较大风险,需要破除各种阻力。‎ 背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加快。‎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8世纪5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期间,英国的人口只占全世界人口的2%,却具有相当于全世界40%~60%的现代工业能力。英国纺纱业的机械化,比单个生产力提高了300~400倍。……伦敦是世界贸易中心、金融中心、政治中心和新闻中心。可以这样说,造船技术、蒸汽机和动力织机不断改变世界均势,蒸汽机和动力织机把英国推到19世纪世界领导国的地位。‎ ‎——《英国百年经济奇迹》‎ 材料二 马嘎尔尼使团带来了大批科学仪器作为礼物,希望以此引起清朝的重视。但清政府却将这些先进的科技成就一概视为“奇巧淫技”,并认为“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而且,清朝政府对于英国人将各类专家的名字放在使团官员前面而感到大惑不解:“此项人等,既称官员,何以名列在天文、医生之后?”‎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 材料三 在《盛世危言·后编·自序》中,郑观应明确指出,“商战重于兵战”,兵战固不可忽视,但是“末”,商战才是真正重要的,是“本”。要进行商战,必须有大量丰富而价廉物美的商品进入市场与外国资本主义竞争,而这需要有强大的工业做后盾。‎ ‎——《历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领导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人对西方工业文明态度的变化。‎ ‎【解析】 第(1)问可以从政治、经济和军事角度入手,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梳理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发展的史实即可。第(2)问应先解读材料分析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态度,总结发生的变化,即由材料一的“但清政府却将这些先进的科技成就一概视为‘奇巧淫技’……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到材料二的“这需要有强大的工业做后盾”;而再结合史实分析出现两种态度的原因和影响,评析该变化,注意评析之后进行总结,即归纳由不接受西方文明到学习采用西方文明反映的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不断加深,工业文明的先进性与优越性的表现。‎ ‎【答案】 (1)原因:17世纪以来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到18世纪中期,英国先后打败荷兰和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工业革命后,英国加紧进行经济侵略,掠夺原料,向外倾销商品,成为世界工厂。‎ ‎(2)变化:从拒绝西方的工业文明到逐渐接受、主动学习西方工业文明。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以天朝上国自居,拒绝接受西方工业文明,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鸦片战争后,一部分先进中国人认识到工业文明的先进性,林则徐、魏源及洋务派等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引进西方工业文明成果,创办近代工业,掀起洋务运动,是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始,但未触动封建制度而宣告失败。60年代,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早期维新派,比较清醒地认识到积极发展近代工业的重要,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引进先进设备,并提出与外国人进行竞争,从而不受外国人挟制,并积极投入到近代工业建设中,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化。‎ - 6 -‎ 总结:近代中国,对西方工业文明态度的变化是伴随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也是工业文明下世界联系加强,西方工业文明不断呈现出的优越性的反映。‎ - 6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