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有机化学知识归纳(选考)
1.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它们都是混合物。
2.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有CO、N2、C2H4;
相对分子质量为30的有NO、C2H6、HCHO;
相对分子质量为44的有CO2、N2O、C3H8、CH3CHO;
相对分子质量为60的有:CH3COOH、HCOOCH3、HOCH2CHO、CH3CH2CH2OH、CH3CH(OH)CH3。
3.除去C6H6中的C6H5OH,可用氢氧化钠溶液而不能用溴水。
4.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而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
5.用燃烧法(李比希法)可测定有机物的实验式;现在,可直接用元素分析仪测定。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用质谱法;与鉴定有机物结构有关的物理方法有质谱法、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
6.官能团的推测方法
(1)根据物质的性质或反应现象推断官能团
①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
“—C≡C—”或“—CHO”。
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
“”、“—C≡C—”、“—CHO”或为苯的同系物。
③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通常含有“”、
“—C≡C—”、“—CHO”或苯环,其中苯环一般只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④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有机物必含有“—CHO”。
⑤能与钠反应放出H2的有机物必含有“—OH”或“—COOH”。
⑥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或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有机物中必含有—COOH。
⑦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物为醇或卤代烃;
遇浓硝酸变黄,可推知该物质是含有苯环结构的蛋白质;
遇碘水变蓝,可推知该物质为淀粉;
加入过量浓溴水,出现白色沉淀,可推知该物质为苯酚或其衍生物。
⑧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为卤代烃、酯、二糖、多糖、蛋白质或含有肽键的物质。
⑨遇FeCl3溶液显紫色的有机物必含有酚羟基。
⑩能发生连续氧化的有机物是伯醇,即具有“—CH2OH”的醇。比如有机物A能发生如下反应:ABC,则A应是具有“—CH2OH”的醇,B应是醛,C应是酸。
(2)根据特征数字推断官能团
①根据与H2加成时所消耗H2的物质的量
1 mol 加成时需1 mol H2;
1 mol —C≡C—完全加成时需2 mol H2;
1 mol —CHO加成时需1 mol H2;
2
1 mol苯环加成时需3 mol H2。
②1 mol —CHO完全反应时生成2 mol Ag或1 mol Cu2O。
与银氨溶液反应,若1 mol有机物生成2 mol银,则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一个醛基;若生成4 mol银,则含有两个醛基或该物质为甲醛。
③2 mol —OH或2 mol —COOH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1 mol H2。
与金属钠反应,若1 mol有机物生成0.5 mol H2,则其分子中含有一个活泼氢原子,即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一个醇羟基,或一个酚羟基,也可能为一个羧基。
④1 mol —COOH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1 mol CO2。
与碳酸钠反应,若1 mol有机物生成0.5 mol CO2,则说明其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
与碳酸氢钠反应,若1 mol有机物生成1 mol CO2,则说明其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
⑤1 mol一元醇与足量乙酸反应生成1 mol酯时,其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加42,1 mol二元醇与足量乙酸反应生成酯时,其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加84。
⑥1 mol某酯A发生水解反应生成B和乙酸时,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42,则生成1 mol乙酸;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84时,则生成2 mol乙酸。
⑦某有机物与醋酸反应,相对分子质量增加42,则分子中含有一个—OH;增加84,则含有两个—OH。
⑧某有机物在催化剂作用下被氧气氧化,若相对分子质量增加16,则表明有机物分子内有一个—CHO(变为—COOH);若增加32,则表明有机物分子内有两个—CHO (变为—COOH)。
⑨有机物与Cl2反应,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71,则说明有机物分子内含有一个碳碳双键;若增加142,则说明有机物分子内含有两个碳碳双键或一个碳碳三键。
(3)根据反应产物推知官能团位置
①若由醇氧化得醛或羧酸,可推知—OH一定连接在有两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即存在—CH2OH;由醇氧化为酮,推知—OH一定连在有一个氢原子的碳原子上,即存在;若醇不能在催化剂作用下被氧化,则OH所连的碳原子上无氢原子。
②由消去反应的产物,可确定—OH或—X的位置。
③由取代反应产物的种数,可确定碳链结构。如烷烃,已知其分子式和一氯代物的种数时,可推断其可能的结构。有时甚至可以在不知其分子式的情况下,判断其可能的结构简式。
7.有机反应类型
(1)当反应条件为NaOH醇溶液并加热时,必定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2)当反应条件为NaOH水溶液并加热时,通常为卤代烃或酯的水解反应。
(3)当反应条件为浓H2SO4并加热时,通常为醇脱水生成醚或不饱和化合物,或者是醇与酸的酯化反应。
(4)当反应条件为稀酸并加热时,通常为酯或淀粉的水解反应。
(5)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并有氧气时,通常是醇的催化氧化或醛氧化为酸的反应。
(6)当反应为催化剂存在下的加氢反应时,通常为碳碳双键、碳碳三键、苯环或醛基的加成反应。
(7)当反应条件为光照且与X2反应时,通常是X2与烷烃或苯环侧链烃基上的H原子发生的取代反应;而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存在且与X2反应时,通常为苯环上的H原子直接被取代。
(8)根据反应类型的概念判断不易得出结果时,要特别用好“加氢、去氧——还原反应,加氧、去氢——氧化反应”。
(9)错别字辨析:
常见错别字:酯化、油脂、炭化、褪色、加成、钝化、气体逸出、金刚石、铵盐、苯、硝化、溶解、熔点、容量瓶等。(此处为正确书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