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效果检测(十)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读几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回答1~2题。
1.交通运输方式搭配合理的是( )
A.甲—水运 B.乙—公路
C.丙—铁路 D.丁—航空
解析:选C 甲运量小、速度中,应为公路运输;乙运量小、速度快,应为航空运输;丙运量较大、速度较快,应为铁路运输;丁运量最大、速度最慢,应为水运。
2.关于图中运输方式科学的理解是( )
A.甲适宜长距离运输
B.集成电路由北京运到拉萨选择乙运输方式最好
C.丙受水文影响最大
D.丁是中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解析:选B 公路(甲)适于短距离运输;铁路(丙)适于长距离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集成电路轻薄短小、附加值高,要求尽快投入市场,航空(乙)运输最好;水运(丁)受水文影响最大。
(2014·济宁模拟)2013年7月30日凌晨,沪昆高铁长沙南西联络线特大桥经过36分钟“空中转体”,与7月20日已实现“转体”的西北上行联络线特大桥一起,成功“双向跨越”京广高铁。至此,这两条南北、东西高铁大动脉实现交会。据此回答3~4题。
3.沪昆高铁与京广高铁立体交会的目的主要是( )
A.美观大方 B.方便旅客换乘
C.保护耕地 D.使列车保持高速运行
解析:选D 沪昆高铁与京广高铁立体交会的目的主要是使在两条铁路上运行的列车保持高速运行。
4.下列关于沪昆高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沿线生态环境没有任何影响
B.延长上海到昆明沿线城市的时空距离
C.发挥上海的辐射作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D.影响该铁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自然因素
解析:选C 沪昆高铁建设会给沿线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缩短上海到昆明沿线城市的时空距离;进一步发挥上海的辐射作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沪昆高铁的建设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
(2014·佛山模拟)下图为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单位h为小时)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 5 -
5.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表现在( )
A.城市间的距离缩短 B.城市内部时间距离缩短
C.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D.城市内部交通更加拥堵
解析:选C 高铁建成后,使周边地区到达城市的时间缩短,则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范围扩大,即城市服务范围扩大,故C项正确。高铁建成后,城市间的通行时间缩短,但实际距离不会改变,故A项错误。
6.由图中信息预测,将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的是( )
A.甲城 B.乙城
C.丙城 D.丁城
解析:选B 图中乙、丁居于区域的中心位置,且城市等级最高,所以成为区域核心城市的必然是乙城或丁城;图中又显示乙所在区域城市间,及乙与周边城市有便捷的城际交通联系,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故可判断乙城最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
(2014·德州模拟)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使德州段的运河、码头也更加繁荣。1979年运河因水源枯竭断航,德州航运局因此而解散。读德州市位置图,回答7~8题。
7.元代诗人朱德润的诗中描绘德州漕运:“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毯碧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但后来德州发展速度缓慢,其主要原因是( )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B.商人大量外迁
C.交通运输地位下降
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市场需求减少
解析:选C 由于大运河淤塞和水源枯竭,德州失去漕运功能,商业贸易随之衰落,发展速度明显变慢。
8.关于交通条件对德州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德州空间形态呈南北扩展,京杭运河成为德州城的唯一发展轴
B.京沪铁路的修建不会影响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C.德州可以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D.京沪高速铁路的兴建可能引起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解析:选D 交通条件对德州空间形态的影响很大,德州的发展轴是由运河、铁路、公路共同构成的;铁路和京杭运河的变化对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起到重要作用。
- 5 -
山东省将建设“五纵四横一环”高速公路网,公路以济南为中心,已形成“井”字型网络格局,全省17个地市境内都通了高速公路,省会至各大中城市实现了快速直达、当日往返。“一日生活圈”在山东半岛已经形成。据此回答9~10题。
9.山东省高速公路形成“井”字形网络格局,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受到了山东地区中部山地的影响,为了避开山区
B.主要是政府的规划,为了平均分布路网
C.是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考虑到各大城市的分布
D.主要考虑山东经济的发展,很少考虑到全国的路网分布
解析:选C 本题考查交通线路的区位选择。影响高速公路布局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并且城市分布对其也有重要影响。
10.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高速公路修建的要求应当是( )
A.以联系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为主
B.以直达为主,兼顾沿线经济点
C.以行车高速为主,不考虑地形因素
D.以联系多的经济点,促进经济发展为主
解析:选B 本题考查交通线路的区位选择。国道和高速公路都以直达运输为主。
读下列两幅图,完成11~12题。
11.两图所显示的含义是( )
A.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B.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C.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小于公交站点
D.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大于公交站点
解析:选D 由图可知,左图表示的含义是行人流量对零售商业面积的影响,从左图中可以看出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之间既存在正相关关系又存在负相关关系;从右图中可看出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大。
12.据图可知,影响零售商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市场 B.行人、营业面积
C.营业面积、人口密度 D.人口密度、交通
解析:选A 对于商业来说,购买人数和购买力是关键,所以影响零售商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交通和市场。
二、综合题(40分)
13.(2014·江西师大附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和图,回答问题。(20分)
- 5 -
第三亚欧大陆桥是以深圳港为代表的广东沿海港口群为起点,由昆明经缅甸、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从土耳其进入欧洲,横贯亚、欧、非21个国家(含非洲支线的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和埃及四个国家)。将通过AMBDC机制(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机制)下的泛亚铁路西线,把亚洲南部和东南部连接起来,使整个亚洲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广大地区第一次通过铁路网完整地联系起来,成为我国继北部、中部之后,由南部沟通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以及欧洲、非洲的又一最便捷和安全的陆路国际大通道。
(1)试分析建设第三亚欧大陆桥的意义。(10分)
(2)试分析修建从昆明至达卡的铁路线有哪些不利的自然条件。(10分)
解析:第(1)题,修建第三亚欧大陆桥的意义可从经济、社会等方面分析。第(2)题,昆明—达卡穿过板块交界地带,地形崎岖,气候湿热,不利于修建铁路。
答案:(1)①比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航线行程短,省时省力;②陆上铁路运输比海运速度快,安全性好,受台风等天气影响小;③第三亚欧大陆桥的构建,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与亚欧大陆的直接融合,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④有利于加强沿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为促进沿线国家人民的富裕作出积极贡献;⑤充分发挥我国云南省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区位优势,促进资源的开发、旅游、对外贸易发展等。
(2)①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②从云贵高原到恒河三角洲,穿越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地形起伏大;③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多地下暗河、溶洞,地质基础不稳定;④沿途气候湿热,森林比较茂密。
14.(2014·漳州模拟)20世纪80年代前,住在大连南关岭的人世代为农。由于这里矿产丰富,他们除了种地外,有的还开采矿石。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距离港口、沈大高速公路和开发区很近,不少本地人办起了企业。80年代后,随着大连市城市化进程加快,该区到1983年城镇户口占有率已达到了97%,工业企业众多。2013年3月31日竣工的大连地铁南关岭站作为大连轨道交通重要的中转枢纽之一,乘客在火车站内便可以换乘地铁。读大连地铁线路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南关岭地区80年代后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简述南关岭的土地在地铁通车前、后租金水平的变化。(2分)
(3)分析南关岭的土地在地铁通车前、后利用方式的变化。(8分)
(4)大连地铁建设对城市化、城市空间形态和商业布局有什么影响?(6分)
- 5 -
解析:由材料可知,南关岭地铁通车后,其交通通达度大为提高,使得各类土地利用租金水平大幅度提高。在通车前以工业用地为主,而通车后,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以住宅用地为主。进而提高了城市化水平,商业网点在南关岭大幅增加、发展,促使其商业做强。
答案:(1)特殊的地理位置,距离港口、沈大高速公路和大连开发区近。
(2)南关岭地铁通车后,其各类土地利用租金水平将均有大幅提高。
(3)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决定土地的用途。南关岭地区通车前,其土地利用方式为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以工业用地为主;通车后,南关岭的土地利用方式为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以住宅用地为主。
(4)随着交通的发展,将加快大连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加人口和城区规模,提高全市的城市化水平;伴随着周边各区的发展,城市空间形态由集中发展转变为分散发展;商业网点向周边各区增加、发展,也促进市内商业做大、做强。(言之有理即可)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