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二轮区域经济发展复习训练(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高三地理二轮区域经济发展复习训练(含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复习效果检测(十五) 区域经济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地等温线明显偏北,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太阳光照比周边地区强 B.受南部海洋气流影响 C.地处盛行风背风地带 D.位于高气压中心 ‎2.限制该地农业生产的重大生态问题是(  )‎ 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 B.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 D.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 解析:1.C 2.B 第1题,由题可知,甲地1月等温线明显偏北,说明该地气温高,结合地形可知位于大兴安岭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较小。第2题,该地区发展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黑土流失和湿地的退化。‎ ‎(2014·大连模拟)“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读某地实验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表,完成3~4题。‎ 土壤水分 土壤空气 土壤有机质 大气悬浮质 大气水分 实验前 ‎6.3%‎ ‎25.5%‎ ‎0.7%‎ ‎14.6%‎ ‎18.6%‎ 实验后 ‎23. 5%‎ ‎16.7%‎ ‎3.2%‎ ‎3.4%‎ ‎34.5%‎ ‎3.实验结果反映了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能够(  )‎ A.保持土壤水分,降低大气湿度 B.降低土壤水分,提高抗旱能力 C.增强土壤透气性,提高土壤肥力 D.降低土壤透气性,减少空气污染 ‎4.“保护性耕作法”最适宜优先推广的国家是(  )‎ A.哈萨克斯坦  B.新加坡 C.比利时  D.巴西 - 5 -‎ 解析:3.D 4.A 第3题,从表中数据看出,实验后出现的结果是土壤、大气水分增加;土壤空气减少,降低了土壤透气性;土壤有机质增加,提高了土壤肥力;大气悬浮质减少,减少了空气污染。第4题,从实验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法”有保持土壤水分,减少水分蒸发等作用,所以该措施适宜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四个选项中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只有哈萨克斯坦。‎ ‎(2014·保定模拟)下图中阴影地区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现在该地区道路四通八达,万亩酿酒葡萄绿满田野,过去贫穷落后的“旱腰带”已变成如今名副其实的“金腰带”。读图,回答5~6题。‎ ‎5.制约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 ‎①地处干旱地区,降水稀少 ‎②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③年积温低,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④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 A.①②  B.①③    ‎ C.②③    D.②④‎ ‎6.该区域发展葡萄种植业的突出优势是(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D.劳动力充足,生产经验丰富 解析:5.D 6.B 第5题,结合图中的河流和经纬度的分布,可知该区域地处我国黄土高原,为温带季风气候,土质疏松,旱涝灾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第6题,该区域干旱严重,说明降水少,但这样的地区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 ‎(2014·浙江五校联考)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7~8题。‎ ‎7.相对于图中其他地区,甲省南部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最大优势在于(  )‎ A.资源丰富 B.市场广阔 C.技术先进  D.交通便利 ‎8.为实现甲省城市可持续发展,以下途径最合理的是(  )‎ A.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 C.加大对动力导向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投资 D.延长产业链和发展替代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 5 -‎ 解析:7.A 8.D 第7题,读图可知,甲省南部地区有丰富的资源,有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因此选A。第8题,对于矿业城市来说,直接重点发展对科技水平要求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明显不现实,而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会加快矿产资源的枯竭速度,并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延长产业链和发展替代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 读某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变化情况图,回答9~10题。‎ ‎9.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800~2008年,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 B.工业化速度比城市化速度快 C.属发达国家 D.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10.③~⑤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  )‎ A.技术密集型产业  B.资源密集型产业 C.能源密集型产业  D.现代服务业 解析:9.C 10.D 图中横坐标表示城市化水平,纵坐标表示工业化水平,图中①~③阶段(1800~1948年),城市化与工业化按一定比例同步增长;③~⑤阶段(1948~2008年),随着该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工业化水平先降后升,但总体工业化水平没有明显升高,说明该国曾经有过一次产业转移。在2008年城市化水平超过80%,说明该国属于发达国家,工业比重变化不大,说明该国第三产业发展快,故③~⑤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现代服务业。‎ ‎(2014·潍坊模拟)读我国部分区域图,回答11~12题。‎ ‎11.对图中阴影所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B.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地区 C.是我国目前工业化城市化最发达的地区 D.工业化的发展得益于丰富的资源 ‎12.黄河三角洲与图中阴影所示地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 A.资源 B.交通   ‎ C.政策   D.技术 - 5 -‎ 解析:11.C 12.A 第11题,图示阴影区为长三角地区,它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该地区资源缺乏,珠三角地区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地区。第12题,黄河三角洲地区有丰富的资源和能源,如石油、煤炭等,但长三角地区却缺乏,因此该题选A项。‎ 二、综合题(40分)‎ ‎13.(2014·湖南联合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图。图中人均粮食产量围绕着趋势线在一个通道内波动。波动幅度越大,粮食产量越不稳定。‎ 材料二 下表为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表。‎ 项目 ‎2020年 ‎2030年 人口(亿人)‎ ‎15.47‎ ‎16.00‎ 粮食总消费量(亿千克)‎ ‎6 838‎ ‎7 360‎ 人均粮食需求量(千克)‎ ‎442‎ ‎460‎ 材料三 河南省是我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目前河南有各类粮食加工企业2 800多家,所生产的面粉、挂面、方便面、速冻食品、味精等粮食深加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第一,实现了由“天下粮仓”向“国人厨房”的历史性转变。‎ ‎(1)指出我国粮食生产稳定性最差的两个阶段,并分析后一个阶段稳定性差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说明我国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及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6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促成河南省实现历史性转变的主要因素。(8分)‎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农业的发展及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等,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直接读图即可,原因需要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变化来考虑。第(2)问,趋势可根据材料信息得出,原因可从人口数量的增多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导致人均需求量增大方面考虑。第(3)问,转变主要体现在粮食的深加工方面,可从交通、技术、劳动力和市场等方面考虑。‎ 答案:(1)1956~1960年和1996~2003年。 生态退耕,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结构调整。‎ ‎(2)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粮食需求量都增大。 人口增加,粮食总消费量增大;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食物结构改善,人均粮食需求量增大。‎ ‎(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全国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量的增大;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劳动力资源丰富。‎ ‎14.(2014·莆田八中月考)2013年是改革开放35周年,有学者总结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出现了三种模式: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和温州模式(分别对应下面三幅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图a所示地域乡镇企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什么?(4分)‎ - 5 -‎ ‎(2)图b所示地区与a、c两地相比较,促使该地区乡镇企业实施这种发展模式的主要区位优势条件是什么?(4分)‎ ‎(3)近年来,欧美国家多次发起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c地区商品出口也受到了影响。请结合意大利新兴工业发展经验,谈谈你对该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看法。(6分)‎ ‎(4)乡镇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试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6分)‎ 解析:第(1)题,a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乡镇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要从交通、技术、资金、大城市(上海)辐射、工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第(2)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乡镇企业比其他地区的优越条件在于位置优越(毗邻港澳)和侨乡多两方面。第(3)题,首先明确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是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形成了一个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它们在独立经营、密切协作的基础上,实现了规模经营生产),再根据我国c地区企业的特点,要从协作条件、科技、品牌、市场等方面来分析。第(4)题,一般情况下,乡镇企业的规模较小,在分析存在的问题时,要从技术(较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保护、规模效应等方面来考虑。‎ 答案:(1)地处长江三角洲,工业基础好;濒临我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受上海辐射影响;有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水陆交通便利。(2)邻近港澳,依托港澳引进外资和技术;地处侨乡,借助华侨和海外华人引进外资和技术。(3)重视团结协作,形成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加大科技投入,实施产业升级改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及时把握国际市场产品信息,积极拓宽国际市场。(4)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不高;技术水平较难提高;排放的废弃物较多;环境方面的投资过少;污染、破坏农村的土地资源、水资源;较难形成规模效益等。(任答三点)‎ ‎ ‎ - 5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