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目录
P1希腊先哲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 1 -
P2启蒙运动 - 8 -
P1希腊先哲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501)(word版)】33.宗教改革时出现的新教,英文为Protestantism,直译“抗议宗”。这表明
A.《圣经》的权威受到挑战
B.人们抗议基督教的禁欲主义
C. 天主教会的影响力将严重削弱
D. 贵族地主的权势被削弱
【知识点】P1近代世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希腊先哲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答案】C宗教改革不是推翻宗教信仰,对《圣经》的权威不怀疑,故A项错误;材料中谈及的宗教改革,不是抗议基督教的禁欲主义,故B项错误;Protestantism,直译“抗议宗”说明对传统天主教会的权威抗议,故C项正确;宗教改革反对的是罗马教皇,不是贵族地主,故D项错误。
故选:C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调研测试(201501)】C2 J1 P1 P2 39.(26分)离异与回归是人类文化史上经常交替出现或相互伴生的两种趋势。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演变的过程中,开创新制度的思想先驱对于传统文化大都曾有离异与回归两种倾向。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西欧是一种类型。那里的离异,主要表现为对中世纪千年黑暗的批判与背离;那里的回归,则主要表现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
——章开沅《离异与回归》
材料二 就东方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的一般情况而言,在早期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即初遇西方文化时,各个民族基本上对西方文化持反对、拒绝、鄙夷的态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比思考之后,先后有一部分人出现对固有文化的离异,主张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但等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事业有了长足的进展之后,又必然出现整体性的对固有文化恢复自信。
——罗福惠《寻绎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1)列举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主要成果。(4分)
(2)据材料一,指出反映西欧“离异与回归”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10分)
(3)试从材料二中“离异”这一角度,概述1840—1919年间的中国历史。(9分)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离异与回归”的认识。(3分)
- 10 -
【知识点】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答案】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从古希腊民主政治、罗马法、人文主义角度回答。第二问,依据材料“主要表现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可得出相关事件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启蒙运动等。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三问,从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亡图存所学的历程概括,可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角度回答。第四问,按照参考答案的提示组织答案即可。
参考答案:
(1)古希腊民主政治,罗马法,人文主义思想。(4分,答出1个2分,2个3分,3个4分,不超过4分)
(2)事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启蒙运动。(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
影响:促进了思想解放,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的开展,确立并逐步发展、完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发展。(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3)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9分,每点3分。评分建议:应扣紧“离异”这一角度,阐述“离异”的具体表现及影响。每点3分,其中事件1分,具体内容1分,影响或意义1分)
(4)认识:按以下两个层次给分,本问总分3分。
第一层次:能作出简单、表面的描述。(1分)(如:在东西方近代化转型过程中,都
有过文化离异与回归的现象。)
第二层次:能作出恰当的、概括性的评述。(2分)(如:在近代化转型过程中,文化的离异与回归都是不可避免的,但离异不等于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全盘吸收外来文化,回归也不等于全面复古。)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思路点拨】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三大特征
①一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相连、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②二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入的过程。
③三是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三1月月考(201501)】O1P1P2I133.(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10 -
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
材料二 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和西方文艺复兴时的人物观感不同。后者自由思想之展开,与当日趋向商业化的运动同时。与之相较,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 “中国形象”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个流行语,在欧洲的启蒙思想家眼中有不同的变化:在推翻神坛的时候,他们歌颂中国的道德哲学与宗教宽容;在批判欧洲暴政的时候,他们运用传教士们提供的中国道德政治与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在他们对君主政治感到失望的时候,他们又证明中国人不是无神论者,是依靠棍棒进行恐怖统治的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中国不是富裕,而是贫困,不是社会靠农业发展,而是社会停滞于农业。
——摘自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重人”思想的主要表现。(2分)
(2)依据材料二比较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思想主张不同,并分析形成的阶级和经济根源。(8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形象”成为“流行语”的背景及在欧洲人心目中变化的原因。(6分)
【知识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希腊先哲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殖民扩张掠夺。
【答案】(1)依据材料中“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地位;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美德即知识”,强调了知识对人的重要性,同时苏格拉底崇尚理性和思想自由。
第(2)问属于观点比较题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和西方文艺复兴时的人物观感不同。后者自由思想之展开……他们是官僚的教师”的信息进行比较作答;原因经济从中戏经济差别比较分析,阶级从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角度组织答案。
第(3)依据材料三“启蒙运动时期,欧洲的启蒙思想家,特别是法国的哲学家,在中国形象中发现批评现实的武器”分析背景。宗教之争最后证明中国人是更为原始的多神论者;政治之争证明中国是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经济之争最后证明中国是社会停滞于农业。伴随着每场争论,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入,他们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停滞与落后。
参考答案:
(1)1)表现:将认识的重点由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人),强调人的价值和人在社会中的决定作用;强调知识的作用,尊崇理性,追求自由。(2分)
(2)不同: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恪守封建伦理道德;(2分)文艺复兴思想家弘扬人文主义,倡导个性解放。(2分)
主要原因:中国属于农耕经济,服务于地主阶级;(2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2分)
(3)背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反对宗教神学与封建专制的需要;中国形象成为批判的武器。(3分)
- 10 -
原因:启蒙运动信奉理性主义;随着对中国现实认识的深入,他们认识到中国的停滞与落后。(3分)
【思路点拨】本题属于借助材料并结合所学考查学生解读史料并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主要是围绕所给的材料进行归纳回答。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三1月月考(201501)】21.马丁·路德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输送钱财,由德意志人自己委任教士,世俗的事情不应由罗马判决,而由世俗当局处理,这反映了他
A.主张建立民族教会 B.宣传“因信称义”
C.主张建立廉俭教会 D.宣扬“先定论”
【知识点】P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希腊先哲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答案】A解析:材料中“马丁•路德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世俗的事情不应由罗马判决,而由世俗当局处理”,他认为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并主张建立本民族教会,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A项符合题意;B项宣称“信仰即可得救”和C项“建立廉俭教会”的主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是加尔文的宗教理论。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宗教改革思想以及材料的理解。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三1月月考(201501)】19.薄伽丘《十日谈》中有篇《裁判官的故事》,故事中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被释放回家。该故事主要意在
A.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B.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
C.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 D.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
【知识点】P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希腊先哲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答案】B解析: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的是彼特拉克;A不对,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潮,而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故C不对,题干没有涉及“灵魂获救”的骗局,故D不对;根据题干,财主原本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通过贿赂得以释放,说明是讽刺教会的腐败B符合题意。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思想以及材料的理解。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三1月月考(201501)】18.美国学者达林·麦马虹在总结两千多年的幸福观时说:在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在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期,幸福等同于____;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材料空白处应是
A.权利与金钱 B.智慧与德行 C.民主与科学 D.上帝和法律
【知识点】P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希腊先哲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答案】B解析:解题时注意“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期”,联系古希腊时期的时代背景内容,智者学派以及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内容与特点,可以直接得出当时的幸福等同于智慧与德行,故选B。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智者学派思想的理解。
- 10 -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201501)】P1M1M3I224.(20分) 遏制“舌尖上的消费”,引领消费新风尚。每个时代的经济对当时消费文化观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同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想也对消费文化观念的演变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历史变迁
(符号消费:指消费者除消费产品本身外,还消费这些产品所象征和代表的意义、心情、美感、档次、情调和气氛,即对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或“内涵”的消费)
年代
历史时代
消费实态和消费观念
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
古典时期
消费实态:反对奢侈消费,提倡节制和等级消费,轻日常生活消费,重公共消费,轻物资消费,重精神性娱乐消费。
消费观念:快乐幸福的理性节俭消费观为主流。
5世纪至15世纪
中世纪
消费实态:轻世俗消费,追求来世。
消费观念:非理性节俭为主流。
16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
现代前期
消费实态:肯定消费地位,注重生活质量,进行有节制的消费。
消费观念:理性节俭为主流。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
现代时期
消费实态:大众消费主义兴起,追求物质享受,注重休闲娱乐,奢侈品进入普通家庭。
消费观念:非理性奢侈为主流。
——据高海霞《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变迁研究》
材料二 (开埠通商后),近代上海的商人们讲求体面排场,追求奢侈豪华,为的是得到某种优胜者的快感,为的是向人们证实自己的社会价值。
——朱时英《近代中国商业发展与消费习俗变迁》
材料三 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
——潘海林《20世纪20年代美国消费文化的崛起》
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曾把那些上街购物的家庭妇女称作爱国者。
——韩毅《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的历史反思》
从长期来看,如果(二战后形成的)这种高福利带来的高消费制度不加以变革,……各类危机也将持续出现。
——(2012年)周建民《欧债危机最新进展及未来走向》
请回答:
(1)指出“古典时期”西方消费观念的思想来源。(2分)
(2)从“中世纪”到“现代前期”,西方消费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3)简要分析“现代时期”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形成的原因。(4分)
(4)材料二对研究近代中国消费观的变迁是否有历史价值?为什么?(4分)
(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4分)
【知识点】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和发展·希腊先哲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1929-1933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两次工业革命;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10 -
【答案】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古典时期”对应的时间判断应是古希腊文明时期,结合“重视公共消费”“快乐幸福”“理性”可以确定这种消费观念和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直接相关。
第(2)问第一小问“变化”可以根据材料一直接归纳;第二小问“原因”,首先从“追求来世”可以得出中世纪的原因是教会宣扬的禁欲主义,然后结合材料一和教材从经济发展和人文主义发展等角度作概括。
第(3)问抓住设问中的时间限制“现代时期”,依据材料一转化为“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结合教材确认这一时期对应的西方生产力发展最重大的事件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立足这一根本,从生产力进步、生活方式改变、思想文化变化等角度思考总结。
第(4)问第一小问开放性设问重在能自圆其说,实际要求学生锻炼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第二小问关键是回答上海的变化是否具有代表性,围绕这一点来组织具体论点。
第(5)问首先要把材料中三个时期的各自现象提炼出来,分别是“享乐消费观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凯恩斯主义把那些上街购物的家庭妇女称作爱国者”、“高福利带来的高消费制度”,然后结合教材把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梳理出来即可。
参考答案:
(1)早期人文主义思想(2分)
(2)变化:由非理性节俭转变为理性节俭(2分)
原因:经济上: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需要进行资本积累。
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在冲击禁欲主义的同时,宣传了理性主义思想。(4分)
(3)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消费品日益丰富;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劳动效率,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大众传媒进一步发展,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观念;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影响;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的确立,资产阶级追求自由、享受的思想对世界的影响等。(4 分,每点 2 分,答出 2 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第一种观点:有。(1分)原因:开放后,洋货大量涌入,受西方消费观念影响,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2分)上海商人们由俭转奢,是近代中国的缩影,有代表性。(1分)
第二种观点:否。(1分)原因:开放的上海,洋货大量涌入,受西方消费观念,电影报刊等大众传媒的影响、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2分)上海商人们由俭转奢,只是近代中国的一个特例,孤证不立。(1分)
(5)20世纪20年代享乐消费成为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为摆脱危机困境,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积极消费;(2分)二战后,在凯恩斯主义影响下,福利国家出现。但是这种高福利、高消费又导致近期的欧债危机。(2分)
【思路点拨】本题属于借助材料并结合所学考查学生解读史料并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主要是围绕所给的材料进行归纳回答。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201501)】16.“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下列观点与此精神相符的是
A.“万物都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
B.“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
- 10 -
C.“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D.“任何人都不愿成为一个不幸者,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的”
【知识点】P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希腊先哲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强调“生命是……本”,这是人文主义思想中关于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 “万物都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是公元前6世纪希腊思想家泰勒斯提出来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表明人们开始关注周围的世界,但还没有体现对人本身的关注,故A项错误;“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反映的是教权高于王权的主张,故B项错误;“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是君主专制的主张,故C 项错误;“任何人都不愿成为一个不幸者,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的”是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的主张,强调人的本性,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故D项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人文主义思想以及材料的理解。
P2启蒙运动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第二次(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四市第一次)调研测试(201501)】15.许倬云在《现代文明的成坏》中说:“欧洲启蒙……回归到一个理性的真神信仰,‘神’其实只是理性的代名词,而‘人’,既是神的产物,也代表理性和神赋予的自由。” 下列对“神赋予的自由”的理解准确的是
A.生而平等 B.天赋人权 C.信仰自由 D.独立自主
【知识点】P2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强调“欧洲启蒙……回归到一个理性的真神信仰,‘神’其实只是理性的代名词”,这是强调启蒙运动中“理性” 的成分,启蒙运动思想家倡导“天赋人权”,故B项符合题意。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启蒙思想以及材料的理解。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调研测试(201501)】C2 J1 P1 P2 39.(26分)离异与回归是人类文化史上经常交替出现或相互伴生的两种趋势。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演变的过程中,开创新制度的思想先驱对于传统文化大都曾有离异与回归两种倾向。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西欧是一种类型。那里的离异,主要表现为对中世纪千年黑暗的批判与背离;那里的回归,则主要表现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
——章开沅《离异与回归》
材料二 就东方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的一般情况而言,在早期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即初遇西方文化时,各个民族基本上对西方文化持反对、拒绝、鄙夷的态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比思考之后,先后有一部分人出现对固有文化的离异,主张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但等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事业有了长足的进展之后,又必然出现整体性的对固有文化恢复自信。
——罗福惠《寻绎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1)列举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主要成果。(4分)
(2)据材料一,指出反映西欧“离异与回归”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10
- 10 -
分)
(3)试从材料二中“离异”这一角度,概述1840—1919年间的中国历史。(9分)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离异与回归”的认识。(3分)
【知识点】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答案】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从古希腊民主政治、罗马法、人文主义角度回答。第二问,依据材料“主要表现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可得出相关事件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启蒙运动等。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三问,从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亡图存所学的历程概括,可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角度回答。第四问,按照参考答案的提示组织答案即可。
参考答案:
(1)古希腊民主政治,罗马法,人文主义思想。(4分,答出1个2分,2个3分,3个4分,不超过4分)
(2)事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启蒙运动。(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
影响:促进了思想解放,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的开展,确立并逐步发展、完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发展。(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3)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9分,每点3分。评分建议:应扣紧“离异”这一角度,阐述“离异”的具体表现及影响。每点3分,其中事件1分,具体内容1分,影响或意义1分)
(4)认识:按以下两个层次给分,本问总分3分。
第一层次:能作出简单、表面的描述。(1分)(如:在东西方近代化转型过程中,都
有过文化离异与回归的现象。)
第二层次:能作出恰当的、概括性的评述。(2分)(如:在近代化转型过程中,文化的离异与回归都是不可避免的,但离异不等于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全盘吸收外来文化,回归也不等于全面复古。)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思路点拨】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三大特征
①一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相连、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②二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入的过程。
③三是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 10 -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三1月月考(201501)】O1P1P2I133.(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
材料二 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和西方文艺复兴时的人物观感不同。后者自由思想之展开,与当日趋向商业化的运动同时。与之相较,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 “中国形象”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个流行语,在欧洲的启蒙思想家眼中有不同的变化:在推翻神坛的时候,他们歌颂中国的道德哲学与宗教宽容;在批判欧洲暴政的时候,他们运用传教士们提供的中国道德政治与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在他们对君主政治感到失望的时候,他们又证明中国人不是无神论者,是依靠棍棒进行恐怖统治的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中国不是富裕,而是贫困,不是社会靠农业发展,而是社会停滞于农业。
——摘自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重人”思想的主要表现。(2分)
(2)依据材料二比较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思想主张不同,并分析形成的阶级和经济根源。(8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形象”成为“流行语”的背景及在欧洲人心目中变化的原因。(6分)
【知识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希腊先哲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殖民扩张掠夺。
【答案】(1)依据材料中“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地位;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美德即知识”,强调了知识对人的重要性,同时苏格拉底崇尚理性和思想自由。
第(2)问属于观点比较题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和西方文艺复兴时的人物观感不同。后者自由思想之展开……他们是官僚的教师”的信息进行比较作答;原因经济从中戏经济差别比较分析,阶级从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角度组织答案。
第(3)依据材料三“启蒙运动时期,欧洲的启蒙思想家,特别是法国的哲学家,在中国形象中发现批评现实的武器”分析背景。宗教之争最后证明中国人是更为原始的多神论者;政治之争证明中国是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经济之争最后证明中国是社会停滞于农业。伴随着每场争论,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入,他们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停滞与落后。
参考答案:
(1)1)表现:将认识的重点由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人),强调人的价值和人在社会中的决定作用;强调知识的作用,尊崇理性,追求自由。(2分)
(2)不同: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恪守封建伦理道德;(2分)文艺复兴思想家弘扬人文主义,倡导个性解放。(2分)
主要原因:中国属于农耕经济,服务于地主阶级;(2
- 10 -
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2分)
(3)背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反对宗教神学与封建专制的需要;中国形象成为批判的武器。(3分)
原因:启蒙运动信奉理性主义;随着对中国现实认识的深入,他们认识到中国的停滞与落后。(3分)
【思路点拨】本题属于借助材料并结合所学考查学生解读史料并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主要是围绕所给的材料进行归纳回答。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德州一中高三1月月考(201501)】20.下表是1795年法国作家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一书中的部分目录:这表明作者认为
A.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自己 B.东西方文明相互交流不断融合
C.历史是人类理性不断解放的过程 D.科学技术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知识点】P2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
【答案】C解析: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自己是智者学派的观点,故A错误;东西方文明相互交流不断融合不是材料反映的信息,故B错误;材料中“科学复兴”“挣脱权威素服”说明人类的理性思维不断进步,故C正确;科学技术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不是材料反映的信息,故D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启蒙运动思想以及材料的理解。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201501)】9.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上述观点未包含的理念是
A.主权在民 B.权力制衡 C.社会契约论 D.天赋人权
【知识点】P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体现了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权力的制衡。
故选: D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201501)】9.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上述观点未包含的理念是
A.主权在民 B.权力制衡 C.社会契约论 D.天赋人权
【知识点】P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体现了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权力的制衡。
故选: D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