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 2018—2019 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语文试卷
分值: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第一卷(阅读题,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①在早期儒家思想中,诚、信确实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联系在于,
作为伦理道德范畴,两者内容基本相同,可以通用;区别在于,诚是一个形而上
的本体范畴,信仅仅是形而下的实践概念。自孟子始,把信与诚结合在一起,这
对信概念的发展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诚是信的灵魂,信的行为因诚而立。诚与
信,是天道与人性的关系。诚反映客观世界的本真状态,是自然法则;信反映社
会交往的基本要求,是做人的准则。。
②信是平等主体之间处理相互关系的道德原则。尽管人伦之中不平等关系居多,
但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无论是熟人社会还是陌生人社会,都是平等交往的
关系居多数,因而信对于人生更重要,具有广泛而现实的意义。儒家之信所蕴含
的平等价值,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仍然有着借鉴指导意义。现代社会是民主政治,
强调权利平等;现代社会是市场经济,强调交易平等;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强
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怪乎,近代革命先驱谭嗣同虽然主张整体废除三纲五
伦,却强调要保留朋友一伦。在他看来,“五轮中于人生最无弊而有益,无纤毫
之苦,有淡水之乐,其为朋友乎!”保留朋友一伦的意义在于“一曰‘平等’,
二曰‘自由’,三曰‘节宣惟意’。总括其意,曰不失自主之权而已矣”。
③每个人的人生都会经常遇到如何立身处世的问题,信是人生立身处世之基,人
而无信,则寸步难行,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辄,
其何以行之哉?”儒家运用信的概念于政治领域,主要是为统治者获得民心提供
警示。我国传统政治伦理一直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诚信
是治国安邦的基本要求,诚信与礼义合治国家,不仅可以赢得本国百姓的民心,
而且可以使其他国家的老百姓慕名而归。
④先秦诸子百家都关心和认同信的观念,儒家关切尤甚。信是儒家重要的思想范
畴,构成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人道德品质和人格塑造产生了
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传统社会能够基本做到和谐相处、交易有序、守望互助、团
结友爱,都受赐于儒家之之信的观照和浸润。信不仅是传统社会坚守的伦理准则,
更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行为規范,是全世界都能够接受和必须遵守的最低限度
的伦理道德原则。
(摘编自夏海《儒家之信所蕴含的现代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诚是自然法则,信是做人的准则,所以诚与信,是天道与人性的关系。
B.儒家之信所蕴含的平等价值,实质上就是强调民主法治,权利人人平等。
C.儒家把信运用于政治领域,是为统治阶级的服务,并没有考虑百姓的利益。
D.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受到了普遍的认同,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篇把“诚”和“信“两个概念做了比较,阐明了两者辩证统一的关系。
B.文章用谭嗣同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五伦之中以不平等关系居多,但朋友一伦是
平等的。C.文章第三段分别从信是立身处世之基和信是治国安邦之道两个角度阐述了信
的意义。
D.文章使用了比较论证、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方法,增强了论证的说服
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早期儒家思想中,“诚”和“信”是两个意义高度重叠又有一定区别的概
念。
B.信是任何一种社会都必需的道德原则,人如果没有信,则难以立足于世。
C.诚信治国,统治者首先要做到讲信用、守信诺,这样就可以赢得百姓的心。
D.儒家之信是传统社会基本能够和谐相处、交易有序、守望互助、团结友爱的
前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韩江
林渊液
每年春天,诗人冷雪总是发来邀约:来看韩江,来看木棉花吧。
小时候听说韩江,是在一出潮剧里。这出戏叫作《苏六娘》。苏六娘与表
哥青梅竹马私定终身,父亲却要她远嫁杨秀才。话说杨秀才见婚期迟迟未得苏家
应允,遂带乳娘前来讨亲。经过府城时,她像刚进大观园的刘姥姥,遇山便问什
么山,杨秀才答曰“韩山”,问山下那座大厝,答曰“韩祠”,再问山脚下那条
溪,杨秀才没好声气地答:“韩江,韩江……”
就这么把韩江懵懂记住了。
长长的滨江路,巍巍的古城墙。沧海桑田,水的样貌谅必有了巨变。现如
今,江水或潺湲或汹涌,都在堤岸的规范之内。
木棉树有些年岁了,树干挺拔高古,雄奇而有凛凛之气。春风一吹,一粒
粒肥厚酣畅的红,便缀上了枝头。花,给人的感觉总是妩媚阴柔,而木棉花,在
非生物学意义上,是一个雌雄同体的传奇。我与冷雪坐在木棉树下,眺望江水,
有一搭没一搭地聊。我们同饮一江水,口音非常接近。那时,她结束一段旧生活
已有年余,过去,已然淡了,在情绪上引不起悲,或者恼;未来,还远着,它也
召不来欢,或者歌。一切仿佛迷蒙的,混沌的,打断这节奏的,唯有木棉花坠落
的声响。噗的一声,重重地,似一个来自生命本身的叹息。转过身用眼光去看望
它,整朵的,不萎靡,如在枝头。
如果说当年从戏文里获得的是抽象的韩江,那么,得识具象的韩江却费了
一番周折。孩提时常去的是外砂溪。县城里的孩子只见过井水,那水是圈在井箍
里的。而外砂溪是野性的,带着向远方敞开的浩浩荡荡的神秘。我所居住的小城,
从南门继续往南走,远远地走过一段荒郊野地才见外砂溪。一见着了大溪,心便
与嗓子、手脚一起野了。多年之后才明白,外砂溪就是韩江的支流。
眼前这一段韩江下游,便是当年向往与眺望的地方了。
冷雪写过一首诗《一枚醒着的钉子》:“深夜,地球上的一个国家/国家
的一个省份/省份的一座小城/一条江,江边的/一个人,站着,好像一枚钉子
/一枚醒着的钉子/冷冷地钉在地球的表面。”
我相信,诗人这一枚探索和打量世界的钉子,不只是向内的,还有一个面
向外部世界的无比漫长的半径。这条江,同时也是她建立的参照体系的重要原点。
可是,到了今天我们的眺望又在何方? 之前,其实去过三河坝,那个韩江开始的地方,看它到底是由两条怎样的
河流交汇的。那两条河流,一条属红色岩系,又多盆地,故江水红而浊;另一条
属花岗岩结构,周边植被良好,故江水绿而清。站在桥上,看两条秉性各异的水
带,奔赴到了一起。那江水、那泥沙,那水中的鱼和微生物,它们相互进入对方
身体的深处时,谅必还是彼此陌生的。我相信,很多不同事物的相互遇见和交融,
与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有着惊人的相似。或许,这场交汇是可以给我们带来神迹的,
可是,也是在这一地方,我的眺望又在更远处。这一条红而浊的江水,它是由什
么汇合而成的?那一条绿而清的江水又是如何?它们前面复杂的河网,一如庞大
的家族背景,到底是羽状、扇状、辐散状,还是网状?它们经历了怎样的迂回、
冲撞与交织,才来到了我们的面前?
只道是见到了韩江的源头,其实,对于一条水来说,哪里才是源头呢?
(摘自《散文》,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二段写了“我”懵懂记住“韩江”这个名字的特定的情境,有人物,
有画面,有情节,鲜明形象,生动真切,形象动人。
B.“她像刚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乳娘比作刘姥姥,
一是使文章更富有文化内涵,二是使表达形象生动。
C.说木棉花“是一个雌雄同体的传奇”,重重地坠落的却是“整朵的,不萎
靡,如在枝头”,暗示了生命哪怕将要凋零也不悲凉。
D.文章以作者和冷雪的重游韩江为线索,写了作者眼中的韩江,表达了作者
对于韩江溯源、对于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独到见解。
5.文章引用冷雪的诗《一枚醒着的钉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
分)
6.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请你从韩江溯源及家族溯源两个方面,谈谈你对文章
最后一段的理解。(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截至“十二五”末,我国累计光伏装机量达到 4318 万千瓦,首次超过德国,跃
居世界第一。这是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继风电装机跃居全球第一之后的又一次飞跃。
据悉,在“十二五”以前,中国的光伏电站发展缓慢,每年新增的光伏装机规模
连风电和火电新增装机的零头都不到,几乎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中国光伏行业协
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到 2011 年,我国光伏装机量仅 350 万千瓦。
进入“十二五”以后,我国光伏电站建设驶入快车道,每年几乎以翻倍的速度增
长,其中头两年增速甚至达到 150%左右。2015 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量约 1500
万千瓦,同比增长 41.5%,占全球新增装机量的 28.3%,连续第三年位居全球
新增光伏装机量第一位。
光伏电站对于我国治理环境污染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效非常显著。2015 年,
我国光伏发电量为 392 亿千瓦时,可替代原媒 1700 万吨(标煤 1200 万吨),减
少二氧化碳排放 3100 万吨。根据未来发展规划,到 2020 年和 2030 年,我国光
伏发电量将达到 2000 亿千瓦时和 5000 亿千瓦时,届时可替代原煤 8500 万吨和
2.1 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6 亿吨和 3.9 亿吨。
在我国环境压力增大的今天,能减少如此规模的煤关消耗,光伏电站的环保效益
无疑是巨大的。(摘编自《“十二五”末,中国光伏装机量跃居世界第一》)
材料二:
从 2011 年至今,光伏产业开始进入产业整合阶段。业内人士称,如今中国光伏
产业开始从低材料三:
端制造转向技术创新,从依赖欧美市场转向出口多元化,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
从非完全市场化向完全市场化过渡。机电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出口日本、欧洲、
美国、印度及韩国的价值占比分别为 28%、16%、12%、3%及 2%。总体来看,出口
结构趋于合理状态。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市场回暖,出口形势良好,但应当看到,
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加上中国外贸进出口的成本优势不断被削弱,光伏企业
仍然面临挑战。
(摘编自《光伏产品出口结构优化》)
材料四:
走进山东平度市王家流河村,新建的一座小有规模的光伏发电站让人眼前一亮:
468 块光伏板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一条条电缆源源不断地将电流传输到电
网。作为平度市首个集中式“光伏+扶贫”项目,这座电站也是村里农户的“新
财路”。国网平度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村里家家户户都在房顶上装上了太阳能光伏
发电装置,不仅满足自家用电需求,多余的电量还可以并网发电,换得收益。电
站一天能够发电 600 多度,一年能为村里带来约 16 万元收益。
为大力推动光伏扶贫,国家能源局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今年 10 月
对外发布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总规模为 516 万千瓦,其中村级光伏电站(含户
用)218 万千瓦,集中式地面电站 298 万千瓦。这些项目分布在河北、安徽、山
东、江西等 14 个省份,帮扶贫困户 55 万余户。
“光伏扶贫工程市场有保障,能为贫困户带来 20 年稳定收益,可作为典型的资
产收益扶贫方式。”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介绍。
(摘编自《光伏产业助力我国农村精准扶贫》)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2006~2011 年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最多的年份是 2011 年,这一年的出口产
值达到 3582108 万美元,比 2010 年增长了 17.38%。
B.2006~2011 年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同比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2007 年,以后
几年产值虽逐年增加,但同比增长的比率逐年下降。
C.2011 年光伏产品出口中,太阳能电池的出口额最高,未列名发电机组最低,
前者高达 2267459 万美元,而后者只有 12654 万美元。
D.2011 年,其他逆变器虽然出口额只有 51564 万美元,仅排在光伏产品出口额
的第四位,但是同比增长率却最高,达到了 56.59%。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我国光伏电站建设虽然在“十二五”以前发展缓慢,但进入“十二五“以后
发展迅速,2015 年光伏装机量比 2011 年的约多 1500 万千瓦。
B.我国在新能源领域成就喜人,继风电装机跃居全球第之后,我国累计光伏装
机量也跃居世界第一,并且光伏发电量还将进一步增加。
C.2011 年后,我国光优产业进入产业整合阶段,注重技术创新和市场化,由依
赖出口转向拉动内需,新增光伏装机量多年位居全球首位。
D.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出口的市场越来越多元化,出口结构越来越合理化,市
场问暖,出口形势良好,但因为进出口成本提升,出口并非坦途。
E.材料四写了山东平度市王家流河村的光代发电站的使用情况,通过具体事例
说明“十二五”后,我国光伏电站建设发展迅速,富有说服力。
9.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光伏产业?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文言文阅读(本題共 4 小題,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丁鸿字孝公,颍川定陵人也。父公林,字幼春,封定陵新安乡侯,食邑五
千户,后徙封陵阳侯。鸿年十三,从桓荣受《欧阳尚书》,三年而明章句,善论
难,为都讲,遂笃志精锐,布衣荷担,不远千里。初,林从世祖征伐,鸿独与弟
盛居,怜盛幼小而共寒苦。及林卒,鸿当袭封注,上书让国于盛,不报。既葬,
乃挂縗绖于冢庐而逃去,留书与盛曰:“鸿贪经书,不顾恩义,弱而随师,生不
供养,死不饭唅,皇天先祖,并不祐助,身被大病,不任茅土。前上疾状,愿辞
爵仲公,章寝不报,迫且当袭封。谨自放弃,逐求良医。如遂不瘳,永归沟
壑。”鸿初与九江人鲍骏同事桓荣,甚相友善,及鸿亡封,与骏遇于东海,阳狂
不识骏。骏乃止而让之曰:“昔伯夷、吴札乱世权行,故得申其志耳。《春秋》之义,不以家事废王事。今予以兄弟私恩而绝父不灭之基,可谓智乎?”鸿感悟,
垂涕叹息,乃还就国,开门教授。鲍骏亦上书言鸿经学至行,显宗甚贤之。永平
十年诏征,鸿至即召见,赐御衣及绶,禀食公车,与博士同礼。顷之,拜侍中。
十三年,兼射声校尉,建初四年,徙封鲁阳乡侯。肃宗诏鸿与广平王羡及
诸儒,论定《五经》同异于北宫白虎观。鸿以才高,论难最明,诸儒称之,帝数
嗟美焉。时人叹曰:“殿中无双丁孝公。”数受赏赐,擢徙校书,遂代成封为少
府。门下由是益盛,远方至者数千人。和帝即位,迁太常。永元四年,代袁安为
司徒,是时窦太后临政宪兄弟各擅威权鸿因日食上封事书奏十余日帝以鸿行太尉
兼卫尉屯南北宫于是收窦宪大将军印绶,宪及诸弟皆自杀,六年,鸿薨,赐赠有
加常礼。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袭封,子孙承继前辈受封的爵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是时窦太后临政宪兄弟/各擅威权/鸿因日食上封/事书奏/十余日/
帝以鸿行太尉兼卫尉/屯南北宫/
B.是时窦太后临政/宪兄弟各擅威权/鸿因日食/上封事/书奏十余日/
帝以鸿行太尉兼卫尉/屯南北宫/
C.是时窦太后临政宪兄弟/各擅威权/鸿因日食/上封事/书奏十余日/
帝以鸿行太尉兼卫尉/屯南北宫/
D.是时窦太后临政/宪兄弟各擅威权/鸿因日食上封/事书奏/十余日/
帝以鸿行太尉兼卫尉/屯南北宫/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縗绖”,在古代縗和绖就是丧带和丧服,“縗”“绖”合在一起说就
指整套丧服,后也渐渐引申为服丧。
B.“茅土”,古分封王侯时,用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土,包
以白茅而授之,后以此指王侯的封爵。
C.“就国”,在古代当一个人受到君主的分封册封而获得领土领地后,这
个人前往该地进行管理统治。
D.“薨”,诸侯或后妃死曰“薨”,天子死曰“崩”,大夫死曰“不
禄”,士死曰“卒”,庶人死曰“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丁鸿聪慧刻苦,求学精益求精。丁鸿从师学习,三年便明白了章句,善
于辩论诘难;担任都讲以后,还继续深造,不远千里求学,精神可贵。
B.丁鸿对弟善慈,托病辞爵让国。在父亲死后,丁鸿假托求医,放弃世袭
封爵,辞让爵国给丁盛,友人鲍骏盛赞其有伯夷、吴札的让国之风。
C.丁鸿才学过人,广受赞誉推崇。在研究经学方面,与之论难的诸儒叹服他,
丁鸿深得鲍骏、显宗、肃宗等人赞赏;教授学徒,影响较深远。
D.丁鸿渐居要职,深得皇帝信任。显宗召见丁鸿,礼遇拜官;肃宗赏赐丁鸿
并提拔他为少府;和帝更是任用丁鸿为太常、司徒、太尉等要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鸿初与九江人鲍骏同事桓荣,甚相友善,及鸿亡封,与骏遇于东海,阳狂
不识骏。
(2)鸿以才高,论难最明,诸儒称之,帝数嗟美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暮步至江上①
吕本中
客事久输鹦鹉杯,春愁如接凤凰台②。
树阴不碍帆影过,雨气却随潮信来。
山似敌人堪对饮,花如遗恨不重开。
雪篱风榭年年事,辜负风光取次回。
【注】①本诗是诗人早年的作品。北宋“崇宁党争”兴起,诗人在弱冠之年受累
于党争。②凤凰台:源自《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大台空江自
流”。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诗的首联“客事”与“春愁“点出人生经历坎坷、前途暗淡无光的悲情。
B.第二句“凤凰台”化用李白诗句,抒发繁华依然、人事已非的强烈感慨。
C.第三句,“树阴”是静景,“帆影过”是动态,动静结合使江景圆活流动。
D.第四句写潮湿的水气随江面潮水而来,作者寓乐情于哀景之中,含蓄蕴藉。
E.全诗包含有一种无法排遣的愁绪,诗人只能在无可奈何中“辜负风光”。
15.本诗颈联“山似故人堪对饮,花如遗恨不重开“非常精妙,请作简要赏析。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长恨歌》中通过对比极言杨贵妃天生丽质的两句是 ,
。
(2)《湘夫人》中被后人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诗句是 ,
。
(3)人生代代无穷已, 。
第二卷(表达题,共 80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他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讨论会上,作家们围绕“网络文学的深耕与广拓”的主题,畅谈新时代的网络
文学如何为文艺繁荣添砖加瓦。
②群山逶迤,竹海莽莽,茶树连片、油菜花开……走进这座古村落,各种美丽的
景观摩肩接踵,让你目不暇接。
③柴米油盐酱酷茶,就业求学购房医疗,这些群众魂牵梦绕的问题,看似鸡毛蒜
皮的小事,却是关乎民生的大事。
④在那烽火连天、动荡不安的岁月里,人们流离失所,骨内分离,亲人们动如参
商,一辈子也可能再难得一见。
⑤为逃过检查,一名毒贩子竟殚精竭虑地把毒品藏入香烟盒内,但最终还是未能
逃过高度警惕的列车乘警的火眼金睛。
⑥张辽属于并州集团高级军事统帅,有着并州军兵善战的特点,但又与并州军官
有所区别,这是曾操对张辽刮目相看的原因之一。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A.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离 不开“美丽乡村”建设,应充分发挥“美丽乡村”建设
与城镇化建设,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态势。
B.近年来,音量大、宇体大、使用方便的老人手机大受人们欢迎,但质监部门
抽查表明,老人手机合格率低,其质量让人堪忧。
C.目前,我国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和我国食品安全“总体稳定、趋势向好”
的基本现状并不相符,这是多种原因导致的。
D.他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发据并论证了张爱玲、张天翼等作家的文学史地
位,成为西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经典之作。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经由读古典诗词,人将自己投射到一个更大的世界里,一,一,一,一,
一。一。你得能同情同理,能举一反三,从已知理解未知,从过去读出未来,如
此才能一起谈论诗。这是诗的门槛,也是诗的情怀。对现代人心灵上的脂肪来说,
是需要吹一吹这来自古典的清瘦的风了。
①同理心将“我”提升到一个超越了“我”的地方
②山水田园、边塞征战、思乡怀人、历史咏古
③也能更历史性地看待此间的世界
④从而能更开阔地看待历史
⑤这也是孔子说“告诸往而知来者”“始可与言诗已矣”的道理所在
⑥无关乎己却又让自己反复感念
A.②⑥①④③⑤ B.①④③②⑥⑤ C.①⑤④③②⑥ D.②⑥④③①⑤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字。(5 分)
在我看来,“风”就是风尚、时尚,传播虽快,但存在的时间比较短、范
围也比较小,—— ① 。比如,今年流行这款衣服,
② ,后年又不知流行什么,这就是“风”。“俗”比较稳定,存在
的时间比较长、范围比较大,影响比较持续。这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流行一阵
子就过去了, ③ 。当某种“俗”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慢慢就成了
一个群体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6
分)
对待残疾人应该不抛弃,不放弃,这应是全社会对待残疾人的共识。残疾
人似乎和大众的日常生活总隔着些距离。如果不尊重残疾人,残疾人就必定都会
仇视社会。重视残疾人事业,可以提高残疾人的社会认同感,一定可以促进经济
发展。经济发展了,残疾人必定不会自卑。
①不尊重残疾人,残疾人不一定都会仇视社会。
②——
③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王猛,北大毕业生却 12 年未回家过年,与父母决裂已 6 年,近日写万字书
信控诉其父母“罪行”。据其书信内容,他的父母喜欢用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
王猛连小时候穿衣等小事都得听妈妈的。他动手能力差,社交能力差,因此他在
大学生活中也并不顺利。他还因不会剥鸡蛋而被亲戚们取笑。他不懂得如何处理
类似事件,而父母未站出来保护他,导致王猛对父母一次次失望,从此不再回家。 事件一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有人说,这一切都源于父母的“过度关爱”;有人说,儿女冷暴力,比父
母过度关爱更可怕;也有人说,王猛一直把错误全归结到父母,却忽略自己的主
观能动性;还有人认为……
你是怎么看的?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高二期中考试答案
1.D(A.强加因果,诚与信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原文“诚反映客观世界的本真
状态,是自然法则;信反映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是做人的准则”是对“诚与信,
是天道与人性的关系”的诠释。B.“民主法治,权利人人平等”是现代社会强
调的,并非“儒家之信所蕴含的平等价值的实质”。C.“并没有考虑百姓的利
益”说法绝对,原文“主要是为统治者获得民心提供警示”“可以赢得本国百姓
的民心”)
2.B(用谭嗣同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儒家之信所蕴含的平等价值对于现代社会仍然
有着借鉴指导意义)
3.C(说法绝对。原文“诚信是治国安邦的基本要求”,把“诚信与礼义合治国
家”,才“可以赢得本国百姓的民心,可以使其他国家的老百姓慕名而归”)
4.B(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的本质是取两个不同类事物即本体和喻体
的相似点,同类事物不能构成比喻。该句是将乳娘比作刘姥姥,属于同类事物的
比较,不构成比喻。)
5.①结构上,承上启下。(1 分)上文写童年对韩江极其有限的认识(1 分)(外
砂溪只是韩江支流,当时向往与眺望的地方也只是如今韩江下游),过渡到下文
写作者对韩江对世界的更深更广的探索与打量。(1 分)②内容上,有助于表达
作者不停地认识与探索韩江、探索打量世界的坚定执着。(2 分)
6. ①韩江溯源角度:韩江是由两条河流汇集而成,它们相互融合成了一条水;
而它的上游,则是更复杂的河网;要回溯一条水真正的源头是很难的。(3 分)
②家族溯源角度:我们所在的群体也是由不同的人相互融合组成的;家族演变如
同韩江一样非常复杂,尤难溯源。(3 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言之成理的答
案酌情给分)
7.B(“同比增长的比率逐年下降”错误,2009 年、2010 年的同比增长率比 2008
年的高)
8.B.E(选对一项 2 分,两项全对 5 分)(A.“2015 年光伏装机量比 2011 年
的约多 1500 万千瓦”错误,原文是说“2015 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量约 1500
万千瓦”;C.“由依赖出口转向拉动内需”材料无此信息;D.出口并非坦途的
原因还有“世界经济复苏缓慢”)
9.①可以减少煤炭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利于环境治理。②可以为国家赚
取大量外汇,利于国家发展。③可以给贫困户带来稳定的收益,利于精准扶贫。
(一点 2 分,写到其中两点即可)
【参考译文】
丁鸿字孝公,颍川定陵人。父亲丁林,字幼春,被封为定陵新安乡侯,食邑五千
户,后来改封为陵阳侯。丁鸿十三岁时,跟从桓荣学习《欧阳尚书》,三年明白
了章句,善于辩论诘难(争论焦点问题),担任都讲,于是立志深造,穿上布衣,挑着行李,不远千里求学。起初,丁林跟随世祖征伐,丁鸿与弟弟丁盛居住在一
起,丁鸿怜爱丁盛幼小而和弟弟一起过着贫寒清苦的生活。等到丁林死后,丁鸿
应世袭受封,上书欲让国给丁盛,没有得到回批。已葬父亲,丁鸿于是挂孝服于
庐墓而溜走了,留信给丁盛道:“我贪读经书,不顾恩义,年少就随师学习,生
不供养父母,死不能尽孝道,皇天先祖,并不保佑帮助,我身受大病,不堪封爵。
前次上书言明病情,愿辞爵给弟弟,奏章搁置没有回批,时间迫近当袭封爵土。
谨自放弃袭爵,到外寻求良医。如果病治不好,死在沟壑算了。”丁鸿起初与九
江人鲍骏一同侍奉桓荣,两人非常友善相待,等到丁鸿逃离封爵,和鲍骏在东海
相遇,丁鸿假做癫狂不认识鲍骏。鲍骏就挽住丁鸿并且责备道:“从前伯夷、吴
季札处在乱世,所以得申其让国之志。《春秋》之大义,不因家事废王事,现在
你以兄弟的私情而断绝父亲不灭的基业,可以说是聪明吗?”丁鸿很受感动,流
泪叹息,于是回去就国,开门教授学徒。鲍骏也上书称丁鸿经学至行,显宗认为
丁鸿非常贤能。永平十年(68)皇帝下诏征贤,丁鸿到了即被召见,皇上赐御衣及
绶带,禀食公车,与博士同等礼遇。不久,拜为侍中。永平十三年(71),兼射声
校尉。建初四年(80)徙封为鲁阳乡侯。肃宗诏丁鸿与广平王羡和诸儒,在北宫白
虎观讨论《五经》的异同。丁鸿因为才学极高,辩论诘难最是明了,诸儒们称赞
丁鸿,皇上也多次嗟叹赞美丁鸿。当时人们赞叹道:“殿中没有第二个丁孝
公。”丁鸿多次受赏赐,被提拔为校书,于是代替成封为少府。门下从此更盛,
远方来门生达数千人。和帝即位,丁鸿升迁为太常,永元四年(92)代替袁安担任
司徒。这时窦太后临朝执政,窦宪兄弟各擅威权。丁鸿借日食,上书陈事。书奏
呈上十多天,皇帝派丁鸿行太尉兼卫尉之职,屯于南、北宫。于是(皇帝)收缴
窦宪大将军的印绶,窦宪和诸弟们都自杀。永元六年(94)丁鸿死了,赐赠比常礼
有增加。
10. B(这时窦太后临朝执政,兄弟窦宪各擅威权。丁鸿借日食,上封事。书奏上
十多天,皇帝派丁鸿行太尉兼卫尉,屯于南、北宫。提示:“上封事”,古代臣
下上书言事时,将奏章用皂囊缄封呈进,以防泄漏,谓之上封事。)
11.D(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
12.B“友人鲍骏盛赞其有伯夷、吴札的让国之风”错,原文说到“骏乃止而让
之”,“让”意为责备,原文还说到鲍骏劝诫丁鸿不应有乱世中伯夷、吴札的让
国之举,不应断绝父亲“不灭之基”。
13.(1)丁鸿起初与九江人鲍骏一同侍奉桓荣,两人非常友善相待,等到丁鸿
逃离封爵,和鲍骏在东海相遇,丁鸿假做癫狂不认识鲍骏。(“同事”古今异义,
1 分;“亡”,“逃离”,1 分;“阳”通“佯”,假装,1 分;大意 2 分)
(2)丁鸿因为才学极高,辩论诘难最是明了,诸儒称赞丁鸿,皇上也多次嗟叹
赞美丁鸿。(“论难”,“辩论诘难”或“争论焦点问题”之类的语意,1 分;
“嗟”,嗟叹,1 分;“焉”,指代丁鸿,1 分;大意 2 分)
14.BD(选对一项 2 分,两项全对 5 分)(B.“抒发繁华依然、人事已非的强
烈感慨”错,根据原典“凤去台空江自流”,应为“抒发繁华不再、往昔难久的
强烈感慨”。D.“乐情”错,应是“哀情”)
此联连用两个比喻,表现了党争给诗人造成的心理压力及寂寞萧索的愁绪,委婉
深沉。(写到“比喻”并有对句子内容的解读 3 分,思想感情分析准确 3 分)?
颈联以“山”喻“故人”,以“花”比遗恨,想象奇特,形象生动。诗人只能与
山对饮,说明身边并无友人可供倾诉,未尽的心愿像不能重开的花,永远无法实
现。?15.16.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17.B(①“添砖加瓦”比喻做一些工作,尽一点力量;使用正确。②“摩肩接
踵”形容人多拥挤;对象用错。③“鸡毛蒜皮”比喻无关紧要的琐碎小事或毫无
价值的东西;使用正确。④“动如参商”比喻长时间的分离难以会面,如参星出
西方,商星出东方。使用正确。⑤“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
词;感情色彩不符。⑥“刮目相看”是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不合语境)
18.C(A.成分残缺,在“城镇化建设 ”后面加上“这二者的优势”;B.“让
人堪忧”重复;D.偷换主语,可在“成为”前加上“该书”)
19.A(段落的主要意义涉及现代人要通过读诗、体会感悟诗歌去谈论诗歌进而陶
冶情怀。在确定句序时要注意内容的前后对应关系。②⑥对应后文的与诗人拥有
同样的情感体验;①④③对应后文的与诗人相同的理念,谈用同理心看待历史、
世界;⑤对应后文“举一反三,从已知理解未知,从过去读出未来,如此才能一
起谈论诗”,故⑤放在最后。)
20.①所以影响有限(影响比较有限)②明年又流行那一款③后者却长期存在
(答出一空给 1 分,答出两空给 3 分,答出三空给满分)
21.②重视残疾人事业,不一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③经济发展了,残疾人不一
定不会自卑。
22.【写作指引】这则材料作文的素材反映的是社会热点事件,直指家庭教育,
读来令人深思。现提出思考与写作的一些角度,仅供参考:①父母的角度:父母
错在为孩子包办太多、过度关爱,王猛的父母还用错误的方式关爱孩子,未考虑
孩子的感受和孩子的将来。孩子固然是父母的孩子,但他(她)更是独立的个体。
《战国策》有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对孩子的爱,重要的在
于合宜。②孩子的角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有不对之处,孩子要能理解,
等孩子自己也为人父(或母)时又能比父母当年好到哪呢?对父母施以冷暴力已
经是大不孝的表现了。父母永远愿意为孩子敞开爱的门,孩子就算不能完全理解
父母,也可以放下身段积极为亲情做点事情,至少应不负父母养育之恩。设身处
地地站在父母的角度想想,也许很多的事情可以更好地释然了。孩子还应学会自
省,问题、矛盾的产生,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不仅父母要自省,作为受过高等
教育的晚辈更应自省。孔子说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这应该成
为我们每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借鉴。③家庭的角度:好的家庭应是有好的交流沟通
的,至少应有有效的交流沟通。问题出在家庭成员,血浓于水的这份深情岂是真
能阻隔的?那么家庭成员心平气和、好好交流,很多问题也许就能迎刃而解了。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