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复习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复习18》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江西省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总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18 ‎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014·苏锡常镇四市模拟)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图1、图2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1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  )‎ A.南高北低 B.南北最低,东西最高,中间次之 C.东高西低 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2.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  )‎ A.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 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 C.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 D.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 解析:1.B 2.A 第1题,从图1中的图例可知,图1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平衡,南北低、中部高;中部地区东西高,中间低。第2题,从图2中看出,区位交通条件在四个城市中对苏州的影响最小,对苏州本身而言,五个因素中动力最小的也是区位交通。‎ ‎(2014·南京模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读图,回答3~4题。‎ - 6 -‎ ‎3.图中①②③④模式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苏南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4.下列世界主要工业区中,可以为④模式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经验的是(  )‎ A.美国硅谷 B.日本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 C.德国鲁尔区 D.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地区 解析:3.C 4.C 第3题,依靠对外开放政策,大量外资企业建立,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依托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是浙江温州地区;依托大城市扩散,带动乡镇企业发展,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是苏南地区;依托森林、矿产资源的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是东北地区。第4题,④模式对应传统工业区,可以借鉴德国鲁尔区的发展经验。‎ ‎(2014·浙江宁波模拟)城市化过程包含了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等过程。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市、自治区)2000年土地城市化质量的差异。完成5~6题。‎ 注:城市用地人口密度等于城市人口除以城市用地面积;城市用地经济密度等于城市产业的GDP除以城市用地面积。‎ ‎5.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出关于四省(市、自治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内蒙古的城市化进程最合理 B.上海的城市化质量最高 C.重庆的城市化速度最快 D.贵州的滞后城市化程度最高 ‎6.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但城市用地经济密度却低于上海,与其相关的因素是(  )‎ A.地势起伏较大,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第一产业发达 C.城市用地较为完整 D.城市化水平较高 - 6 -‎ 解析:5.B 6.A 第5题,图中显示上海城市用地人口密度较小,说明上海人居环境较好;同时上海城市用地经济密度最高,说明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值最高,即土地的经济效益高。则上海的城市化质量最高。第6题,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即单位面积的人口密度大,可能与重庆多山地,少平地有关;城市用地经济密度低说明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值低,可能与经济发展较落后有关。‎ ‎2011年,深圳GDP首次突破1.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0%以上。三大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据此并结合下面两图,完成7~8题。‎ ‎7.结合上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深圳市已由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二产业为主 B.在2011年的深圳市GDP中,第三产业产值最多 C.与2010年相比,2011年深圳市第一产业产值不变,第二产业产值下降 D.深圳市产业结构已经达到最优化状态,不需要进行产业升级 ‎8.目前,深圳市的发展面临“土地、空间难以为继;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实现万亿GDP需要更多劳动力投入,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的忧虑。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 B.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水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C.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自主创新,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一产业 D.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以解决土地可利用空间不足的问题 解析:7.B 8.B 第7题,2011年深圳市第三产业比重超过了第二产业,A错误;2011年深圳市第三产业比重最大,故产值最多,B正确;通过计算可知,深圳市第一产业产值明显增加,C错误;深圳市的产业结构仍有进一步优化升级和转移的必要,D错误。第8题,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提高土地价格,在现实中均不可取,排除A、D,深圳市应努力发展第三产业,排除C。‎ ‎(2009·福建高考)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9~10题。‎ - 6 -‎ ‎9.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当地市场广阔  B.水运便利 C.科技实力强  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10.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 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 解析:9.B 10.C 第9题,从Ⅲ走廊的位置可看出,其有别于ⅠⅡ,Ⅲ走廊的有利条件是临长江,水运便利。第10题,功能相同的城市群,不能有效地合作互补,易发生不良竞争,单一的重化工业耗能多、污染严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排除A、B项。苏州当地缺乏矿产资源,不适合大力发展冶金等产业,加强原有重化工业和港口工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则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2014·吉林模拟)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式图”,完成11~12题。‎ ‎11.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  )‎ A.汽车零配件生产 B.节能环保业 C.服装、鞋帽生产  D.高端装备制造业 ‎12.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 A.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B.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C.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D.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 - 6 -‎ 解析:11.C 12.B 第11题,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向外转移,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及高耗能、高污染、附加值低的产业,故选C项。第12题,接纳产业转移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二、综合题(40分)‎ ‎13.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下表为三大都市圈投资额、出口额、消费额占GDP比重表 (单位:%)。‎ 都市圈 ‎1987~1996年 ‎1997~2006年 投资额 ‎/GDP 出口额 ‎/GDP 消费额 ‎/GDP 投资额 ‎/GDP 出口额 ‎/GDP 消费额 ‎/GDP 长三角 都市圈 ‎33.00‎ ‎32.33‎ ‎35.37‎ ‎36.70‎ ‎41.24‎ ‎32.63‎ 珠三角 都市圈 ‎30.10‎ ‎92.94‎ ‎36.08‎ ‎29.88‎ ‎95.35‎ ‎35.50‎ 京津冀 都市圈 ‎36.74‎ ‎14.11‎ ‎37.78‎ ‎39. 99‎ ‎15.96‎ ‎35.00‎ 材料二 过去,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以“基塘”特色闻名于世,一直是我国水果种植、淡水养鱼、蚕桑、蔗糖和商品粮的生产基地。近年来,该地的种植结构发生转变,见下表:‎ ‎1978年、2004年广东顺德基地作物结构变化表(单位:万亩)‎ 年份 蚕桑 甘蔗 花卉 水果 蔬菜 橡草 其他 ‎1978‎ ‎7.34‎ ‎15.96‎ ‎0.69‎ ‎0.11‎ ‎1.12‎ ‎0‎ ‎4.15‎ ‎2004‎ ‎1.95‎ ‎16.01‎ ‎4.20‎ ‎1.50‎ ‎1.19‎ ‎1.34‎ ‎2.05‎ ‎(1)试分析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重要轻工业基地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8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蚕茧产量减少对广东的生丝和丝织业出口创汇产生的影响及相应对策。(6分)‎ ‎(3)简述三大都市圈在经济和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分)‎ 解析:第(1)题,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可从交通、劳动力、市场、外商投资等角度分析。第(2)题,从表格中可看出其蚕桑种植的变化,应对策略可从开拓新的基地着手。第(3)题,可根据珠三角的城市化问题进行拓展,如产业升级、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污染等。‎ 答案:(1)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靠近港澳地区,便于引进外资和管理技术;市场经济发达。‎ ‎(2)影响:蚕茧产量减少,导致广东的生丝和丝织业出口创汇减少。对策:一方面要调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增加本省其他地方的生丝产量,开辟新的蚕桑基地,发展成为生丝生产基地。‎ ‎(3)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较为落后;工业在城市化进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城市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14.“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两个重要城市群,阅读两三角洲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2分)‎ - 6 -‎ ‎(1)两三角洲地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酸雨危害严重,减少这些酸性气体排放的主要措施有哪些?(6分)‎ ‎(2)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珠三角”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城市等级体系不合理、城市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请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措施。(6分)‎ ‎(3)伴随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该地区农业应如何发展?(10分)‎ 解析:第(1)题,酸性气体主要来源于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使用,减少酸性气体排放的措施应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减少排放、增加回收等方面归纳。第(2)题,针对问题,从构建城市群和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两方面分析。第(3)题,为适应长三角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一方面要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重点发展城郊农业;另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投入,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 答案:(1)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减少酸性气体排放量及进行回收利用(推广原煤脱硫技术、工业废气脱硫处理);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污染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答出三点即可)‎ ‎(2)加强城市群整体统筹与规划;构建区域核心城市并提高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城市产业分工与协作,避免恶性竞争;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建设与合作等。(答出三点即可)‎ ‎(3)农业生产结构进行相应调整,加大蔬菜、肉蛋奶、花卉等城市需求量大的农副产品生产;保护基本农田,增加科技投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 ‎ - 6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