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第4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
1.(2014·泉州质检)“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 )
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B.完善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C.使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D.使首相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解析] 根据材料情景可以判断材料所说的“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是指《权利法案》,《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故A项正确;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完善是在18世纪,故B项错误;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是在责任内阁制完善之后,故C项错误;英国国家权力中心是议会,不是首相,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4·郑州一模)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屈维廉在他的专著《1688~1689年的英国革命》一书中,特别强调奥兰治(即荷兰)的威廉入侵英国的重要性。它是“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汇合在一起来帮助拯救英国,并成为英国历史上的决定性的转折点”。“转折点”在此主要是指( )
A.王权结束
B.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C.国王与议会之间形成了制衡关系
D.责任内阁制形成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1688~1689年的英国革命》”和“威廉入侵英国”可知该“转折点”是光荣革命,光荣革命确立议会主权,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故B项正确;光荣革命并未结束王权,英王仍有独立的行政权,故A项错误;光荣革命后,国王受到议会限制,它们之间并未形成制衡关系,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信息不相符合,故D项错误。
[答案] B
3.(2014·孝感一模)英国中世纪有一条政治原则,即“国王不能犯错误”。这使得历代君主都可以恣意妄为而不致因“犯错误”而被追究责任。后来的法案对这一原则有了新的解释:“国王的错误应由签署该项决定的大臣负责”。这一变化( )
A.使王权受到了间接限制
B.让国王可以继续胡作非为
- 7 -
C.使大臣成为国王犯错的替罪羊
D.保证了国王由能犯错误到不能犯错误
[解析] “国王的错误应由签署该项决定的大臣负责”,使追究国王责任有了法律根据,通过追究签署大臣的责任,王权受到了间接限制,故A项正确,C项错误;《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逐渐“统而不治”,故B项错误;该法案不一定能保证国王不犯错,故D项错误。
[答案] A
4.(2014·泸州一模)温斯顿·丘吉尔是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首相,在他的《英语国家史略》一书中记载道:“当查理一世在断头台上身首分离时,数以千计的观众发出痛苦的呻吟,当不受法律约束的克伦威尔死后,在许多人心中暗自怀着一种如获释重的轻松感,英国为克伦威尔举行了一次最欢乐的葬礼。”这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
A.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保护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果实
B.继承了悠久的传统,照顾了人民的心理承受力
C.对国内国外的政治思想和制度产生重大的影响
D.导致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
[解析] 观众发出痛苦的呻吟,反映人民对国王的崇敬及国王被处死的悲痛,长期的君主制使得国王在民众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为克伦威尔举行最欢乐的葬礼从反面印证了这一点。后来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也是考虑到了历史传统和民众心理,因此选B项正确;A、C、D三项观点虽然正确,但与材料意思无关,故排除。
[答案] B
5.(2014·黑龙江统考)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这说明“光荣革命” ( )
A.确立的民主原则大于实际意义
B.对英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不大
C.巩固了土地贵族在议会的地位
D.没有改变英国国家权力结构
[解析] 关键信息: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涉足。题干说明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掌握最高立法权,但因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议会实际上并没有发挥其作用,A项正确;B项“影响不大”说法错误;C项“巩固”说法错误;D项“没有改变”说法错误。
[答案] A
6.(2014·四川省级重点中学联考)1693年,英王威廉三世选用了4位宠臣担任了政府要职,到1698年又重新任命了新的政府成员。材料说明( )
A.英王仍实行专制统治 B.英王仍有很大的权力
- 7 -
C.英国的政局长期动荡 D.王权还没有受到限制
[解析] 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任命政府成员,但受到议会制约,故A、D两项错误,B项正确;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民主制度,政局保持了较长期的稳定,故C项错误。
[答案] B
7.(2014·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独立后,大陆会议制订了一个《邦联条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主张制订一部新宪法,他说:“权利似乎留给了这个国家的人民,让他们以自己的行为和榜样去决定这一问题,即不同社团的人们是否真正能够通过思考和选择建立好的政体?”这说明他主张( )
A.扩大人民主权
B.建立拥有强大权威的全国性政府
C.以英国为榜样来建立政体
D.增强政府的理性和智慧
[解析] 材料“不同社团的人们是否真正能够通过思考和选择建立好的政体”,这就是建立一个符合所有不同社团人们的利益的政府,也就是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全国性政府,而不是增强政府的理性、智慧,故排除D项,选择B项。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可知A、C两项是错误的。
[答案] B
8.(2014·孝感一模)美国前总统布什发表过一次著名的演讲:在人类历史上,“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美国总统之所以会被“关在笼子里”主要是由于( )
A.总统仅是国家元首而非政府首脑
B.总统的权力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
C.执政党随时会被在野党击败
D.最高法院和国会经常联合起来对付总统
[解析] 为了实现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的权力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故B项正确;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故A项错误;执政党具有一定稳定性,故C项错误;D项违背三权分立的原则,故排除。
[答案] B
9.
- 7 -
(2014·湖北八校联考)王希在《原则与妥协》中指出: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不断得到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该材料反映的是( )
A.代议制民主 B.总统制政体
C.两党制特色 D.联邦制机制
[解析] 把握材料信息“宪政机制”、“联邦的‘公共利益’”,结合书本知识,联邦制机制最符合题目要求,故选D项正确;A项中“代议制民主”是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具有的特征,无法体现材料的个性特征,故排除;B项中“总统制政体”属于三权分立的内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C项中“两党制特色”在材料中不能直接体现,且两党制形成于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故排除。
[答案] D
10.(2014·广东百校联考)华盛顿曾说:“即使对宪法表示最热烈拥护和支持的人们也并不认为它是完美无缺的。……假如这些缺点将产生恶果,也应在今后加以补救。”事实上,其“补救”形式主要是( )
A.议会改革 B.宪法修正案
C.两党竞选 D.扩大议会的权力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后来通过宪法修正案,来补充完善1787年宪法,故B项正确;A项议会改革发生在英国,故A项不正确;C项两党竞选与补救宪法无关,故C项不正确;D项美国是三权分立,不可能扩大议会权力,故D项不正确。
[答案] B
11.(2014·江西新课程适应性考试)“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提名了5名自己信任的最高法院法官,并被批准。人们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它在解释宪法时既深刻又迅速,它扫除了一切关于新的社会与经济立法是否符合宪法的怀疑。”这个“罗斯福法院” ( )
A.是罗斯福总统违背宪法的产物
B.虽违宪,但有利于新政的实施
C.反映了总统的实际权利有所扩大
D.是罗斯福总统操作司法权的结果
[解析] 本题考查美国三权分立政体的具体表现和实施过程。“罗斯福法院”经由总统提名,国会批准,符合三权分立的规定,所以不“违宪”,A、B选项错误。这一法院“扫除了一切关于新的社会与经济立法是否符合宪法的怀疑”,为总统实施“新政”提供法律保障,是总统的实际权利扩大的表现,C选项正确。这一法院并不完全听命于总统,因而D选项错误。
[答案] C
12.(2014·安徽示范性联考)美国1787年宪法的序言只有一句话:“我们合众国人民(We the
- 7 -
people),为建立更完善的联盟,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提供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使我们自己和后代得享自由的幸福,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本宪法。”但序言里最开头的“We the people”这三个英语单词却成为美国宪法中被引用频率最高的部分。这说明1787年美国宪法( )
A.是很不成熟的成文宪法 B.重视公民主体的权利
C.忽视了法律的阶级属性 D.缺乏立法的理论基础
[解析] 美国1787年宪法“We the people”频率出现最高,恰好说明宪法对公民主体的重视,因此选B。实际上该题考查的是对教材知识的延伸与拓展,考查的是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3.(2014·南京、盐城一模)有学者认为,“就历史经验论,任何一种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种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历史上一切以往制度俱如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
──班固《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故秦、汉以降,“天子孤立无辅”祚不永于商、周;……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材料三 “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
──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材料四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的根本原因。
- 7 -
(2)据材料三,指出英国“旧制度”的基本特征。这套“陈旧的制度”是如何被工业化社会淘汰的?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以中英两国为例论述材料四中的“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和发展创新”这一观点。(要求: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行文流畅;250字左右。)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二中关键信息:“合古今上下皆安之”“以尽其才”“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归纳“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第二问郡县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的根本原因,从经济方面分析,适应了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第(2)问,“光荣革命”以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贵族把持政权;归纳1832年议会改革的影响。第(3)问,分别从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和政治制度的发展创新两个方面,分析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抓住它们的本质区别,前者代表东方的专制制度,后者代表西方近代民主制度。
[答案] (1)作用:有利于社会安定;任用有才能者管理百姓,不以血缘分封,体现了天下之公;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官僚政治确立的重要标志。
原因:适应了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2)特征:少数贵族掌管议会,议会权力至上。
淘汰: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占据更多议席,获得更多政治权力,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
(3)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是指政治制度创立的核心观念,政治制度的发展创新指政治制度因时而变。
秦朝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一直是围绕其核心思想变化的,即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权力;加强皇权,抑制相权,但也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如汉代中外朝,唐代三省六部制、元代的行省制、明朝的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等)
英国开创的君主立宪制,始终围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观念的本原精神,不断加以完善创新。(如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责任内阁制和议会改革等)
14.(2014·浙江五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内阁制度,下属官员有事题奏,或皇帝颁发诏旨,都是经过层层机构,辗转交送,常常要花费很多时间。军机处则不然,一切均由大臣和章京通同办理,皇帝有谕,随时奉诏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
——摘自《历史教学》
材料二 在雅典,公民大会是其最高权力机关,在公民大会上,公民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共同商议城邦大事,最后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摘自百度百科
- 7 -
材料三 “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全属合众国的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众议院应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一次之议员组成,……合众国的参议院由每州的州议会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之……”
——摘自《1787年美国宪法》
材料四 一些公民,不论全体公民中的多数或少数团结在一起,被某种共同情感或利益所驱使,反对其他公民的权利,或者反对社会的永久和集体的利益,造成多数人的暴政。
苏格拉底就曾指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因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
——摘自付百平《论雅典民主法制的局限性》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西方两种制度各自的优势。并指出二者性质上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雅典公民大会成员和美国国会议员在产生方式上有何差异?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直接原因。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造成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制度缺陷。
(4)为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美国《1787年宪法》遵循了怎样的原则?若总统与国会间就某一法案出现严重分歧,他们将如何依照宪法行使权利?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君主专制办事快的优势,材料二反映的是民主制决策正确性较高的优势,依此总结即可。第二小问,性质不同是专制与民主的区别。第(2)问,差异就是直接民主与代议制的不同。原因从城邦制国家与联邦制国家等方面分析。第(3)问,依据两段材料,每段总结一个原因,第一段材料明显是说被人利用,第二段材料说的是直接民主的不足。第(4)问第一小问,回答出三权分立的原则即可,第二小问,回答行政权与立法权之间如何相互制约即可。
[答案] (1)优势:前者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有助于提高办事效率;后者的民主政治有助于调动公民的政治热情,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决策的独断性。
不同:前者的实质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后者则属于原始的直接民主政治。
(2)差异:雅典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参加公民大会(或采用原始的直接民主制);美国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或采用近代资本主义代议制)。
原因: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而美国是幅员辽阔、人口较多的大国。
(3)分析:公民大会易被野心家煽动和控制,做出盲目决策;抽签选举的参政方式,使素养不同的人都能享有国家的管理权,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4)原则:三权分立,权力制约与平衡。
行使:总统对法案动用否决权,但国会在复议之后若以2/3以上的多数再次通过此法案时,即为有效。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