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真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真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第9讲 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真题体验 新人教版必修1‎ ‎1.(2014·全国新课标文综Ⅱ·30)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的抗日战争。解答此题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37年11月”。此时,二战已爆发,原有的世界格局已改变,再结合材料“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可知其主要目的在于“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故应选A项。‎ ‎2.(2014·山东文综·19)“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它描绘的是(  )‎ A.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 B.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 C.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 D.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从所给材料看,强调的是整个民族有了统一的指挥,全民族的一致对外,也就是强调整个民族团结起来,显然是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故答案为C项。A项体现的是北伐战争,北伐战争的目标是国内的北洋军阀,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B项体现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发展,排除B项。D项强调的是解放战争,而不是全民族的一致对外,排除D项。‎ ‎3.(2014·天津文综·7)《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  )‎ A.中国近代主权丧失   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C.中国外交逐渐自强  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答案] C - 6 -‎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从题干的内容可知,近代中国的外交由遭受列强的欺凌到逐渐有自己的独立主张,再到与列强平等签约、取消不平等条约的约束,中国逐渐取得独立自主的外交地位。A项早在1840就已开始;B项表述错误;C项符合题意;D项表述错误,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实现。故应选C项。‎ ‎4.(2014·四川文综·7)二战后期,在联合国的创立过程中,美国总统罗斯福极力支持中国的原因在于(  )‎ ‎①对苏联政府的强烈要求作出的妥协 ‎②认识到美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依赖性 ‎③希望中国成为制衡苏联的重要力量 ‎④肯定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抗日战争及二战后期的国际关系。考查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美国总统罗斯福极力支持中国的原因要从中美两方面进行分析,从中国方面来说,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战后期中国仍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力,已经并将继续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贡献;从美国方面来说,美国需要中国继续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也希望中国能在战后成为美国制衡苏联的重要力量,因此,D正确。而美国在亚洲对苏联政府的强烈要求作出的妥协会损害中国的利益,那就不是支持中国了。 ‎ ‎5.(2013·安徽文综·16)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符合其主题的是(  )‎ ‎①日本企图从海上封锁中国 ‎②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③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 ‎④侵略扩张使日本陷入战争泥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 6 -‎ ‎[解析] 图片是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后,①日本企图从海上封锁中国,日本在1937年就已经是在海上封锁中国,时间错误,因此排除;②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续阶段,是在1938年,时间错误,排除。③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结合史实我们知道,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大陆牵制了60%的日军,因此正确。④侵略扩张使日本陷入战争泥潭,这个从图片中日军迈不开腿,可以看出,而且也符合史实。因此选D项。‎ ‎6.(2014·全国新课标文综Ⅰ·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 两条路线、两个战场 ‎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 3.平型关大捷 ‎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 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 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 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 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答案] 可对目录进行增、删、合并或结构调整;只要建议合理、结合目录、紧扣抗日战争即可酌情给分。‎ 答案示例:(“示例”只做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建议:增加“淞沪会战”一目。‎ 理由: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日双方的重大战役,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本侵略,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应予增加,才能反映出抗战全貌。‎ ‎[解析] 本题考查了全民族的抗战。属于开放性的探究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可结合所学知识对题目中所给出的目录进行增、删、合并或结构调整。言之有理、语言通畅、与史实相符且与抗日战争相关即可。‎ - 6 -‎ ‎7.(2014·海南历史·2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正是激励人民发动大众最有力的武器……自抗战展开以来……因中心都市的沦陷,出版条件的困难,文艺人的流亡四散,虽一方产生了大量新型的报告、通信等文艺作品,且因抗战的内容,使新文艺消失了过去与大众间的隔阂,但在一切文化部们的对比上,文艺的基本阵营,不可讳言是显得寂寞了一点。反视敌国,则正动员大批无耻文氓,巨量滥制其所谓战争文学,尽其粉饰丑态,麻醉民众的任务。我们感到文艺抗战工作的重大,散处四方的文艺工作者有集中团结,共同参加民族解放伟业的必要。‎ ‎——摘自《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起旨趣》(l938 年)‎ 材料二 关于抗日文化统一战线:‎ ‎(一)一切文化人,只要他们赞成抗日,均应在抗日的目标下团结起来,不论他们在文化上所做的工作是否同抗日有无直接的关系。‎ ‎(二)欢迎任何文化人使用他的文化武器(如文学、艺术、科学等)为抗战直接服务。在文化人中发展文化应该服从于抗战,服从于政治的思想。‎ ‎(三)文化人间,除以抗日不抗日作为团结的分界线外,还可以在关于文化的各种方面与各种问题上进行统一战线……‎ ‎(四)抗日文化统一战线,同其他抗日统一战线一样,有它的统一性,也有它的斗争性,斗争的目的,是为了求得更充实的与坚强的统一。‎ ‎——摘自张闻天《抗战以来中华民 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1940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日文化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抗日文化统一战线的特点。‎ ‎[答案] (1)原因:抗战全面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文艺能够激励民众抗战;日本奴化政策;文艺界抗战分散。‎ ‎(2)特点:广泛性;以抗战为共同目的;既统一又斗争;没有严密的统一组织。‎ ‎[解析]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抗日文化统一战线)以及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1)解题关键:从材料中找准关键时间1940年以及关键文字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依据材料一中“抗战展开以来,中心都市的沦陷”“民族解放伟业” 以及材料二中“抗日统一战线”并结合所学从抗战爆发、统一战线建立、日本奴化统治以及抗日文化作用等角度归纳答案。(2)依据材料二中“一切文化人,只要他们赞成抗日”“服从于抗战”以及“有它的统一性,也有它的斗争性”的信息来概括抗战文化的特点。‎ ‎8.(2013·江苏历史·22)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见下面示意图)‎ - 6 -‎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绩,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 ‎——‎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国共两党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斗争?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 ‎(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3)书信往往带有浓厚的亲情、乡情,反映写信者的诚挚愿望。据材料三,指出作者的政治愿望。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 ‎[答案] (1)状况:军阀割据;国民党在南方建立革命根据地。‎ 斗争:国共联合发动北伐战争。‎ - 6 -‎ 结局:动摇了(或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或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2)错误估计:日本认为国民革命失败导致内战纷争,忽视中国再次的凝聚团结;日本认为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中国人民的斗志。‎ 主要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 ‎(3)政治愿望:国共再度合作,实现民族的复兴。‎ 积极因素:两岸同胞的民族感情;国共合作的历史传统;海峡两岸交流日趋频繁(或“九二共识”等)。‎ ‎[解析] 本题考查国共关系演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第(1)问,根据地图中相关信息,特别是注解的三大军阀、国民党和地图名称,不难判断当时的社会状况是军阀割据,国民党在南方建立了自己的据点。军事斗争从地图名称可以归结:北伐。结局一是从取得的成果上归结,二是从最终国共关系的破裂上分析。第(2)问,错误估计据材料二可以从民族凝聚力、军事力量、民众的斗志等角度分析。表现政治上主要从统一战线角度回答;军事主要从国共两党两个战场的配合抗战上归结。第(3)问,政治愿望从材料中“三次合作,大责难谢”可以提炼出答案。积极因素可从人民愿望、历史传统、两岸交流需求等方面归结。‎ - 6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