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与曲折真题(带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与曲折真题(带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5单元 第11讲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与曲折真题体验 新人教版必修1‎ ‎1.(2014·江苏历史·8)‎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信息“1953年”“当选的代表”“旧社会哪有妇女的选举权”等可以推断出当时中国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故本题选择A项;B项时间是1954年,不符合题意;C项材料中没有提及;D项中法制化不符合题意。‎ ‎2.(2013·北京文综·20)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 ‎①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 ‎②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 ‎④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建国初期的相关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政协会议已经不再代行人大职权的情况。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于1956年。故排除③④,答案选A项。‎ - 4 -‎ ‎3.(2013·江苏·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答案] A ‎[解析] 紧扣这一举动的时间,排除C、D两项,因为C项是1956年,D项是1953年,而B项与材料无关。‎ ‎4.(2013·天津文综·8)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这里所说的国家形式是(  )‎ A.民主主义国家  B.新民主主义国家 C.资本主义国家  D.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 B ‎[解析] 本题以毛泽东的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形式”的论述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对一定历史时期内,中国所选择的特殊社会形态的认识。按照一般规律,人类社会形态的演变大致是沿着“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趋势发展的。但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国情,中国没有经历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因而在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前,选择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为过渡。故选B项。‎ ‎5.(2011·浙江文综·19)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答案] D ‎[解析] 从题中材料可知这是1949年9月北平政协会议之前的情况,多样的服装说明了会议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特点,选D项;A项指的是1954年召开的一届人大,不选;B、C两项表述不符合实际,排除。‎ - 4 -‎ ‎6.(2011·江苏历史·9)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这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  )‎ ‎①平等性  ②广泛性 ‎③继承性  ④深刻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的平等性、广泛性和深刻性。材料无法体现继承性,排除③。‎ ‎7.(2010·江苏历史·12)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答案] B ‎[解析]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说明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故正确答案为B项。‎ ‎8.(2012·安徽文综·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公元499年,魏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我徂(cú往)东山,虽不三年,既离寒暑,卿等何为而违前诏?”‎ ‎——(魏书)卷21《献文六王列传》‎ 材料二 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孙中山提出“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国民,合一炉以冶之,成为一大民族”;南京临时政府将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作为国旗;在国家统一基础之上容纳中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观念初步形成。‎ ‎1934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中提出:“中国人民只有自己起来救自己——中国人民唯一自救和救国的方法,就是大家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武装自己。”此后进一步指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于是“中华民族”概念完全明确了。‎ - 4 -‎ ‎——摘编自王希恩《全球化中的民族过程》‎ 材料三 中国的少数民族公民不仅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所有公民权利,还依法享有一些特殊的权益保障。……2000年实施西北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 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单位:亿元)‎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 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1)依据材料一指出魏孝文帝为何责备“留京之官”?说明了什么?‎ ‎(2)概括材料二中关于民族问题的两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进步意义。‎ ‎(3)材料三体现的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演进趋向,论述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 ‎[答案] (1)仍然有人穿鲜卑服装;留京官员执行改革措施不力。旧的风俗习惯难以彻底改变;孝文帝力主全面改革。‎ ‎(2)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五族共和”;中国共产党主张各民族团结一致对外。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各民族成员成为中华民国的“国民”;中国共产党完善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各民族共同抗战。‎ ‎(3)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重大影响: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共同开拓了广袤的疆域;共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列举相应史实,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1)“夹领小袖”是鲜卑服装,“责留京官员”可见其执行改革不力。服饰方面的内容说明改革的全面性,执行起来有反复说明了旧风俗的顽固性。(2)结合材料二“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和1934年中国的政治形势,较易归纳这两种主张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进步意义。(3)结合材料三文字和图片的数据,联系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基本原则,明确这一演进趋向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产生与发展巩固,其重大影响可从政治、民族、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回答。‎ - 4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