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时作业(带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时作业(带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第19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 ‎1.(2014·济宁期末)读《1871年和1881年中国棉纺织品进口数量统计表》,该表反映出19世纪七八十年代(  )‎ ‎1872年 ‎1881年 增长率(%)‎ 棉纱(万担)‎ ‎5‎ ‎17.2‎ ‎244‎ 棉布(万匹)‎ ‎1224.1‎ ‎1493.1‎ ‎22‎ A.棉纺织品是西方输华的主要商品 B.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在不断增加 C.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幅提高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困难重重 ‎[解析] 材料反映当时中国进口外国的棉纱、棉布呈现增长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这说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显示西方输华的其他种类商品的情况,无从得知棉纺织品就是西方输华的主要商品,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显示中国农产品投放国内市场或国外市场的情况,故C项错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困难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B ‎2.(2014·惠州三模)1840年后,江浙一带有诗云:“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中国农产品开始出现商品化趋势 B.列强侵略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C.中国经济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解析] 洋商在上海大量收购蚕丝,江浙一带农民纷纷弃农从事养蚕制丝,“卖丝争赴市”,将蚕丝买到市场上,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但无法得出从此时开始,故A项错误;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中国商品经济发展,故B项错误;外商大量收购农产品,中国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C项正确;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与题中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C - 9 -‎ ‎3.(2014·洛阳一模)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由此可知1838~1852年间(  )‎ ‎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镑 A.英国商品输出尚未改变对华贸易逆差局面 B.英国商品输出并未真正完全打开中国市场 C.中国经济日益成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附庸 D.中国征内地税抵制了英国商品的对华倾销 ‎[解析] 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发动鸦片战争,从图片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后英国制造品输华值比鸦片战争前增加,故A项错误;184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比1843~1847年有降低,说明英国商品的出现滞销,故B项正确,C项错误;英国商品出现滞销的主要原因是受到自然经济顽强抵制,故D项错误。‎ ‎[答案] B ‎4.(2014·孝感一模)在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下表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 结论 A 鸦片战争后,外商陆续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 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条件 B 江南制造总局和发昌机器厂 都是官办企业 C 二战期间,我国工业快速发展 重工业暂时摆脱了列强控制 D 同盟会的《民报》和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 对封建文化进行了系统批判 ‎[解析] 鸦片战争后,外商陆续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推动了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同时外商企业的丰厚利润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故A项正确;发昌机器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B项错误;二战期间我国工业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而发展艰难,故C项错误;维新派和革命派对封建文化都没有进行系统批判,故D项错误。‎ - 9 -‎ ‎[答案] A ‎5.(2014·金丽衢十二校一模)1865年李鸿章在《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中说:“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求利益者,官法无以为之区处。”这说明李鸿章(  )‎ A.认为洋务运动会诱导近代工业的兴起 ‎ B.认为洋务运动没有实行的必要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主张政府立法阻止国人创办近代工业 ‎[解析] “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求利益者,官法无以为之区处。”说明李鸿章代表的洋务派意识到洋务企业的创办会对民营近代企业的产生起到诱导作用,故A项正确;B、C两项说法错误,李鸿章本身就是洋务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D项无从体现,故排除。‎ ‎[答案] A ‎6.(2014·邯郸调研)1887年,广州市场上每包印度棉纱价格约为57两白银,而每包中国本土手工纺纱价格则高达87两白银。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洋货涌入不利于中国自然经济发展 ‎[解析] 题干反映近代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广州市场印度棉纱比中国本土手工纺纱价格低的经济现象,可知中国本土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故D项正确;A项“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无法从题干中得出,故排除;B项“萎缩”说法无法从题干中体现,故排除;C项中的“长江流域”、“逐渐消失”说法错误,故排除。‎ ‎[答案] D ‎7.(2014· 郑州一模)“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资产阶级革命,救亡始终是历史的主题。……但是紧张的对救亡需求带来了准备的不足,并往往忽视了对封建主义的严峻斗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很不成熟的状态下被推上历史舞台的。”这种“不成熟”的核心体现是(  )‎ A.军事准备不足   B.政治经验短缺 C.思想理论肤浅   D.经济基础薄弱 ‎[解析] 抓住限制词“核心”,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成熟表现是多方面的,其核心应归于经济基础的薄弱,也就是民族工业发展不充分,故D项正确;A、B、C三项都为民族资产阶级不成熟的表现,但不符合题目“核心”这一要求,故A、B、C三项错误。‎ ‎[答案] D - 9 -‎ ‎8.(2014·江淮十校协作体联考)下表节选自张謇的大事年谱,从中可知他 (  )‎ 时间 事件 光绪十年(1884)‎ 协助地方办滨海渔团等、引导乡邻种桑养蚕等社会事业。‎ 光绪二十二年(1896)‎ 任安庆经古书院院长。与两江总督刘坤一筹划大生纱厂。‎ 光绪二十四年(1898)‎ 为翁同龢拟《大学堂办法》。后任江苏商务局总理。‎ 光绪二十五年(1899)‎ 任学部咨议(教育行政官员)。‎ 光绪二十八年(1902)‎ 议建广生油厂。筹建通州师范。‎ 光绪三十一年(1905)‎ 创办资生冶铁厂。任江苏教育会会长。‎ ‎①秉持了“实业救国”的理念 ②实践了“教育救国”的理念 ‎③得到了封建政权的支持 ④是洋务派的杰出代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大生纱厂”、“广生油厂”、“资生冶铁厂”都有“生”字,体现了爱国爱民、实业救国的理念,故①正确;拟《大学堂办法》、任学部咨议、江苏教育会会长体现教育救国,故②正确;担任教育官职、与“两江总督”合作等,可见政府的支持,故③正确;张謇为民族资产阶级,并非地主阶级洋务派,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9.(2014·浙江五校联考)1907年《女子世界》第6期刊载了《女子蚕业学校校歌》:“五千余年兮进化人群,育蚕始祖溯源西陵。女子蚕业学校成,振兴实业之先声。利权外溢兮国民困,优胜劣败在竞争。”歌词中反映了女子蚕业学校的教育理念有(  )‎ ‎①重视女子教育  ②提倡实业救国 ‎③培育民主精神  ④弘扬民族文化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材料中没有民主精神的内容,所以③不正确,排除含③的选项,只有A项与D项了,而“育蚕始祖溯源西陵”,说的是我们中国是蚕业的起源国,所以④正确,正确选项为D项。‎ ‎[答案] D ‎10.(2014·南充一模)阅读近代中国国内工业统计资料表(外国人办的企业除外),表中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9 -‎ ‎1892~1894年 ‎1895~1903年 商办 设厂数 ‎53‎ ‎463‎ 资本(千元)‎ ‎4697‎ ‎90801‎ 官办和 官商合办 设厂数 ‎19‎ ‎86‎ 资本(千元)‎ ‎16196‎ ‎19469‎ A.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创办实业 ‎ B.一战期间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清政府对内经济政策的调整 ‎[解析] 表中商办企业快速发展的时间是在19世纪末,甲午战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故D项正确;A、B项是在民国初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B两项错误;C项是在20世纪3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答案] D ‎11.(2014·洛阳一模)下图为1920年与1936年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的所占比例。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日益衰落 ‎ B.民族资本仍然受外国资本挤压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 D.帝国主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解析] 图片反映1920~1936年民族资本比重不断上升,结合时间可知是国民党统治前期,“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故C项正确;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应该是日益膨胀,官僚资本只是在这一时期比重下降,故A项错误;民族资本仍然受外国资本挤压不是原因,只是一种现象,故B项错误;帝国主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故D项错误。‎ ‎[答案] C - 9 -‎ ‎12.(2014·邯郸调研)下图从中国轮船吨位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单位:吨)。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中华民国政府加强经济建设 D.美国货大量涌入导致远洋运输发展 ‎[解析] 本题反映的是国民政府统治初期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发展的历史现象。全面抗战是在1937年以后,故A项排除;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故B项不符合题意;国民政府统治前期采取了币制改革等相关措施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美国货大量涌入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故D项排除。‎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2014·济南调研)社会经济的发展、变迁,反映了时代的脉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开元十三年)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肆皆有驴,赁客乘,悠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通典·食货七·历代盛衰户口》‎ 材料二 (明清时期)镇有各种类型……集散型的商业集镇已形成专门性的农副产品市场,其大宗除输出粮食,大都是重要的农产品原料或重要的农村家庭手工业产品;生产型的手工业市镇则依托于某项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 9 -‎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短短几年,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占总值的70%以上,增加了4倍多。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本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而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削减大半”,东南沿海一些专以纺织为业的乡村,受到很大冲击。‎ 洋纱、洋布的进口(单位:千海关两)‎ 年份 洋纱 洋布 ‎1867‎ ‎1450‎ ‎11671‎ ‎1877‎ ‎2841‎ ‎1959‎ ‎1887‎ ‎12590‎ ‎24457‎ ‎1892‎ ‎22059‎ ‎30554‎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盛唐时期的商业状况。‎ ‎(2)依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特点和原因。‎ ‎(3)依据材料三,分析鸦片战争后我国对外贸易出现什么新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 ‎[解析] 第(1)问,据材料信息可以归纳商业状况。第(2)问,“镇有各种类型”,说明类型多样,结合图表,可知数量多。原因则依据“集散型的商业集镇已形成专门性的农副产品市场”及“生产型的手工业市镇则依托于某项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可知是农业及手工业发展,而又可进一步推断为商品经济发展。第(3)问,“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占总值的70%以上,增加了4倍多”及结合图表,可知进口增长快。第二小问,回答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即可。‎ ‎[答案] (1)状况:商品交易地区广阔、商路畅通、商旅安全、次数频繁、数量较大。 ‎ ‎(2)特点:数量增长;类型多样。原因: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发展。‎ ‎(3)变化:外国输华商品(棉纺织品)数量剧增。‎ 影响:①中国经济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③客观上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4.(2014·荆州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前后中国进出口贸易净值比较 ‎(指数:1871年~1873年=100)   单位:百万元 年份 出口 指数 进口 指数 出超(+)‎ 或入超(-)‎ ‎1871~1873‎ ‎110‎ ‎100‎ ‎106‎ ‎100‎ ‎+4‎ ‎1881~1883‎ ‎108‎ ‎98.2‎ ‎126‎ ‎118.9‎ ‎-18‎ ‎1891~1893‎ ‎167‎ ‎151.8‎ ‎219‎ ‎206.9‎ ‎-52‎ - 9 -‎ ‎1901~1903‎ ‎311‎ ‎282.7‎ ‎473‎ ‎446.2‎ ‎-162‎ ‎1909~1911‎ ‎579‎ ‎518.2‎ ‎702‎ ‎662.3‎ ‎-132‎ 材料二 甲午战争前后中国进出口商品种类比较 单位:%‎ 进口商品 年代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机器及 大工具 原料 建筑用品;设备;器材;燃料等 合计 消费品原料 直接消费资料 合计 ‎1893‎ ‎0.6‎ ‎-‎ ‎7.8‎ ‎8.4‎ ‎13.0‎ ‎78.6‎ ‎91.6‎ ‎1903‎ ‎0.7‎ ‎-‎ ‎14.3‎ ‎15.0‎ ‎22.3‎ ‎62.7‎ ‎85.0‎ ‎1910‎ ‎1.5‎ ‎0.1‎ ‎16.0‎ ‎17.6‎ ‎17.0‎ ‎65.4‎ ‎82.4‎ 出口商品 时间 原料 半制品 制成品 农产品 矿产品 手工制造 机器制造 手工制造 机器制造 ‎1893‎ ‎15.6‎ ‎-‎ ‎28.4‎ ‎0.1‎ ‎53.4‎ ‎2.5‎ ‎1903‎ ‎26.8‎ ‎0.4‎ ‎17.2‎ ‎11.9‎ ‎32.9‎ ‎6.8‎ ‎1910‎ ‎39.1‎ ‎0.7‎ ‎13.1‎ ‎14.7‎ ‎28.3‎ ‎8.0‎ ‎——材料均摘自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甲午战争后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变化。分析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战争后中国进出口贸易变化的本质意义。‎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要根据材料表格信息来回答,材料一表格注意纵横比较,从贸易总额和进出口对比来回答,材料二表格要从行业种类和出口商品对比来回答;第二小问中原因的分析,首先把握时间提示“甲午战争后”,然后结合书本知识从自然经济瓦解和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两方面来回答。第(2)问,首先要注意题目限定“本质意义”,然后根据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变化,认识到中国日益半殖民地化的特征;根据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变化,认识到中国近代化进一步加快。‎ ‎[答案] (1)变化:贸易额度:进出口贸易总额都在增长,进口比重越来越大。‎ 行业种类: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进口增长较快;农产品、矿产品和机器制造产品出口增加,手工产品下降。‎ 原因:①中国传统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加剧,中国传统经济进一步瓦解,导致中国进出口不断增长,传统的农产品和原料出口依然增长。‎ - 9 -‎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和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导致中国机械制造工业等生产资料进出口都有所增长,而传统的手工产品出口有所下降。‎ ‎(2)意义:①中国日益半殖民地化的特征,进出口贸易的扩大和以消费资料为主体的进口格局体现经济的畸形发展;农产品、矿产品等原材料在出口额中的增长,也充分暴露出中国已经完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这都是半殖民地化的特征。‎ ‎②中国近代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生产资料进口增长和机器制造产品出口增长,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需求和成果;同时进出口贸易的扩大也能够反映出中国商品市场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这都是中国近代化的积极表现。‎ - 9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