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时作业(附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时作业(附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4单元 第34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一、选择题 ‎1.(2014·淄博质量抽测) “民族革命的缘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吾国今日既曰五族共和矣,然曰五族,固显然犹有一界限在也。欲泯此界限,以发扬光大之,建设一大中华民族。”下列关于孙中山民族革命说法正确的是(  )‎ A.推翻满人政权,建立汉人专制政权 B.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独立 C.强调排满革命,建立统一民族国家 D.主张反清复明,恢复汉人一统江山 ‎[解析] 据材料“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推知反满,从“吾国今日既曰五族共和矣,然曰五族,固显然犹有一界限在也。欲泯此界限,以发扬光大之,建设一大中华民族。”知建立统一民族国家,故C项正确;A项建立专制政权同孙中山的主张不一致,故A项错误;题干中是反满而非反对外来侵略,故B项错误;题干中反满并非复明,而是要建立五族共和,而非汉人一统江山,故D项错误。‎ ‎[答案] C ‎2.(2014·邯郸质检)“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这反映了孙中山(  )‎ A.承认地方享有高度自主权 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C.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D.对社会财富再分配思想 ‎[解析] 材料始终围绕“民生”来阐述,主要讲述了地方政府怎样解决地方公共需求问题,要把革命后增长的地价等收入统归政府,用于地方建设,这也就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故D项正确;A项没有涉及地方自主权,故A项错误;B项没有涉及土地分配问题,故B项错误;C项涉及到社会福利,题中不能很好的体现完善,故C项错误。‎ ‎[答案] D ‎3.(2014·常德期末)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他的)民族主义里,有德意纳粹与法西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缺失。民生主义里,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偏病。民权主义又把英美政党代议制度之理论,释回增美。”在钱穆看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 A.是一个西方思想的大杂烩 B.脱离中国传统政治,是全盘西化的产物 C.合乎世界政治新潮流 - 8 -‎ D.实现了中国传统政治与西方政治的完美结合 ‎[解析]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将中国传统政治与西方政治相结合,并没有全盘西化,故A、B两项错误;D项中“完美结合”的说法不妥,而且材料中也没有体现中西政治的结合,故D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有德意纳粹与法西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缺失”“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偏病”“把英美政党代议制度之理论,释回增美”可见钱穆认为孙中山不仅吸取外国政治的优点,而且进一步发展,合乎世界政治新潮流,故C项正确。‎ ‎[答案] C ‎4.(2014·惠州调研)下图为‎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率南京临时政府官员拜谒明孝陵(朱元璋陵寝)。在祭文中,孙中山向“我高皇帝在天之灵”报告“光复汉室”的喜讯,并且说,能够取得这一胜利,正是靠“我高皇帝在天之灵”的启迪所赐。这说明(  )‎ A.革命派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 B.朱元璋的反元事迹激励了革命派 C.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 D.三民主义的目标已经实现 ‎[解析] 孙中山等革命派认为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光复汉室”,虽然反对满族压迫,但是不能平等对待满族,大汉族主义的倾向反映出革命派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故A项正确;革命派利用朱元璋反元事迹来激发民众的反满情绪,制造社会舆论,两者不存在继承关系,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与材料突出的反对满族压迫不能等同,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的胜利只实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故D项错误。 ‎ ‎[答案] A ‎5.(2014·武汉调研)1923年,孙中山和越飞达成了一项联合宣言,主要包括四个要点:(1)目前在中国不适宜实行共产主义或苏维埃体制;(2)苏维埃政府再次确认早在‎1920年9月27日发表的有关放弃在华特权与利益的宣言;(3)就未来中东铁路的管理与重组达成相互谅解;(4)苏维埃否认在外蒙古有任何帝国主义企图或政策。材料突出表明了孙中山是一个(  )‎ A.民主主义者       B.民族主义者 C.亲共产主义者  D.三民主义者 ‎[解析]‎ - 8 -‎ ‎ “民主主义者”是指采用民主方法治理国家,与材料中宣言的要点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中“放弃在华特权与利益的宣言、否认在外蒙古有任何帝国主义企图或政策”等信息说明孙中山保护国家主权不受侵犯,符合民族主义,故B项正确;“目前在中国不适宜实行共产主义或苏维埃体制”说明孙中山不主张实行共产主义,故C项错误;“三民主义”与题干1923年时间不符,应该是新三民主义,故D项错误。‎ ‎[答案] B ‎6.(2014·景德镇质检)《孙中山选集》下卷载:“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于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能力。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的孙中山民族主义观点是(  )‎ A.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 ‎ B.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真正自由与独立 C.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 D.强调平民阶级组织的基本权利 ‎[解析] “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可见孙中山认为中国民族主义最根本的是反对帝国主义,通过“发扬国民之能力”,实现“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故B项正确;A项是国内的民族关系政策,与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资产阶级不会依靠工农革命,材料没有涉及平民阶级组织的基本权利,故C、D两项错误。‎ ‎[答案] B ‎7.(2014·西安五校一模)毛泽东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在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这一思想的提出(  )‎ A.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 B.说明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斗争方式 C.体现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构想 D.表明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解析] 从题干中看,这一思想只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萌芽阶段,谈不上完善,故A项错误;武装斗争并不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方式,B项表述过于绝对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可以看出,毛泽东看到了民众组织、武装斗争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与苏俄的革命道路的选择有很大不同,体现了在革命道路上与中国国情的结合,故C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革命道路问题,并没有强调农民问题是革命的中心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 C - 8 -‎ ‎8.(2014·临沂期中)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现在的抗日,实质上是农民的抗日。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实质上就是授权给农民。新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主义。大众文化,实质上就是提高农民文化。抗日战争,实质上就是农民战争。”(《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之所以准确把握中国抗日的主体力量,主要是由于(  )‎ A.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结构的分析和把握 B.日寇长驱直入中华民族面临生存危机 C.以工农大众为主体的力量是抗日主力 D.农民问题成为中国革命的最基本问题 ‎[解析] 据题干“毛泽东之所以准确把握中国抗日的主体力量”,突出的是毛泽东产生这种思想的依据,更侧重考主观原因,因而A项正确。而B、C、D项都是客观上的因素,故不选。‎ ‎[答案] A ‎9.(2014·武汉调研)毛泽东曾写道:“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因此,全世界多种多样的国家体制中,按其政权的阶级性质来划分,基本地不外乎这三种:(甲)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乙)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丙)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以上内容出自(  )‎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联合政府》‎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解析] 材料中的“过渡的形式”是指处于既有资本主义因素又有社会主义因素的第三种形态的社会即新民主主义社会,故A项正确;《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的政治报告,是中国共产党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纲领性文件,与题干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论人民民主专政》是国家实行怎样管理方式问题,不符合题干意思,故C项错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主要分析中国社会各个阶级组成问题,故D项错误。‎ ‎[答案] A ‎10.(2014·安徽江南十校联考)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下列属于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的是(  )‎ ‎①《论十大关系》 ②《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③《论人民民主专政》 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方针的提出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的时间为1956到1966年,而《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于‎1949年6月30日,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结合中国实际,论述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等。‎ ‎[答案] D - 8 -‎ ‎11.(2014·怀化质检)邓小平同志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时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同样地,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好东西,包括经营管理方法,也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邓小平南方谈话正确处理姓“资”姓“社”问题和市场与计划的关系,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邓小平“南巡”主要是考查改革开放的成果 B.邓小平“南巡”为中国革命找到了突破口 C.邓小平南方谈话前改革遇到重重阻力,进入关键时期 D.1992年后中国改革停滞的局面有所改观但成效不大 ‎[解析]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一部分人对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前途产生了疑问,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如何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成为党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进一步突破了人们的思想束缚,故A项错误,C项正确;邓小平“南巡”是为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突破口,故B项错误;1992年我国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 C ‎12.(2014·大庆质检)“热词”是指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历届党代会的热词,都是党和国家在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1992年党的“十四大”的热词应是(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本质”‎ C.“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解析] 社会主义本质是十四大召开前,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内容之一,随后中共十四大规定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二者成为当时的热词,B正确。A项是1987年中共十三大的说法。C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的说法。D是2000年提出的。‎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3.(2014·广元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墨子认为,治国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诸葛亮在文章中写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朱元璋对礼部臣僚们说:“为天下者,譬如作大厦,大厦非一木所成,必聚才而后成,天下非一人独理,必选贤而后治。故为国得宝不如举贤。”‎ ‎——摘自《中国古代廉政建设经验》‎ - 8 -‎ 材料二 封建阶级的‘清官’,他们的‘清’,就‘清’在政治上忠于皇帝,忠于朝廷,忠于封建的法律制度,在思想上遵守封建的纲常道德,在经济上于合法剥削之外不贪或少贪非分之财,如此而已。作为封建阶级专政工具的官吏,他们在阶级斗争的实践中是属于剥削者、压迫者的阵营,而同被剥削、被压迫的农民相对立的。这是一条不容混淆的基本的阶级界限。‎ ‎——摘自《代表一种什么社 会思潮》〈《人民日报》‎1965年12月29日)‎ 材料三 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四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三位历史人物之见解的共同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政治两方面简析我国古代社会造就“贤臣”的历史条件。‎ ‎(2)材料二是用什么方法评价历史上“清官”现象的?指出这种评价方法的缺陷。‎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康有为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设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政治设想产生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四,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材料三,比较孙中山与康有为思想主张的不同之处。‎ ‎[解析] (1)共同:从材料一中提取关键信息:“国有贤良之士众”、“亲贤臣”、“必选贤而后治”都体现了任用贤臣。条件:思考的角度是思想和政治,则考虑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和主流道德体系,以及中央集权制度、科举制度相关内容。(2)“作为封建阶级专政工具的官吏”体现了阶级分析法。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把人物置于特定阶级中去评价,不利于得出全面、客观的认识。(3)设想:依据教材可知康有为为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材料所述即是其维新思想。原因:要从经济、政治、社会和西方文明的传入等多角度作答。(4)观点:孙中山为资产阶级革命领袖,材料所述为其主要的革命思想,应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作以叙述和概括。不同: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目的,即两人就中国的政体的设想是两者最大的不同。‎ ‎[答案] (1)共同:任用贤臣是治国安邦的关键。‎ - 8 -‎ 条件:传统主流思想倡导“仁政”、道德、气节;科举制度的实行。(或监察制度、谏官制度的制约等)‎ ‎(2)方法:阶级分析法。(或阶级斗争思想、“左”的思想等)‎ 缺陷:不能全面、客观公正地去评价历史问题。(不实事求是)‎ ‎(3)设想:康有为提出建立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4)观点:将社会革命融合于民族革命、政治革命之中;以三民主义为武器,推翻君主专制政体,争取民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不同:孙中山致力于通过革命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康有为试图以维新改良的方式改变传统专制政体,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14.(2014·擂鼓中学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民国政府,已为军阀所控制,军阀即利用之结欢于列强,以求自固。而列强亦即利用之,资以大借款,充其军费,使中国内乱纠缠[纷]不已,以攫取利权,各占势力范围。‎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民族解放之斗争,……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农民之缺乏土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 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实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 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二 ……现在的中国,在日本占领区,是殖民地社会;在国民党统治区,基本上也还是一个半殖民地社会;而不论在日本占领区和国民党统治区,都是封建半封建制度占优势的社会。这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性质,这就是现时中国的国情。……而我们要建立起来的,则是与此相反的东西,乃是中华民族的新政治、新经济和新文化。……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而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旧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这就是现时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材料三 对这个问题,我们党已经有了明确的回答: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 8 -‎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 ‎——中共十三大报告 材料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 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并据材料概括孙中山、毛泽东所创立的革命理论及其主要内容。‎ ‎(2)材料三中邓小平是怎样认识现阶段中国社会特征的?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共十三大在这方面作出了怎样的贡献?有何意义?‎ ‎(3)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又有了哪些发展?‎ ‎(4)综合以上材料,三位伟人的理论创新有何相同特点?‎ ‎[解析] 本题考查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在理论建设方面的成就,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1)材料一主要谈了中国受列强的压迫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材料二谈了封建半封建制度在中国占优势及中国革命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特点,读懂材料并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孙中山与毛泽东的革命理论的基本含义即可作答。(2)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出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合材料与所学内容即可作答。(3)材料四是邓小平在南巡时的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指出要摆脱单纯的姓社姓资的争论,根据材料作答即可。(4)谈到理论时都会涉及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了解这一点就不难作答。‎ ‎[答案] (1)特征: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加紧侵华、封建半封建因素占优势)‎ 理论:孙中山 新三民主义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 内容: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内容。(或明确提出反帝,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进程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 ‎(2)特征: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贡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意义: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 ‎(3)发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4)特点: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 8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