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湖南高三语文5月份第一次测试试题(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湖南高三语文5月份第一次测试试题(附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湖南省2018届高三5月份第一次测试试题 时量:150分钟   总分:150分 答题说明:1.考生必须将答案准确填写到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一律无效;‎ ‎          2.考生请使用黑色中性笔和2B铅笔作答。‎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那么,它的特色究竟“特”在哪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 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的政治思想,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兰世界“天下一家”、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观念。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其中,历史上不少共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事实上,直到今天,这种思想还在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 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所谓传统,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在今天需要创造性转化。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同时,这些思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学理上区别于既往及现在流行的一些共同体理论如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联盟、大西洋共同体、“民主”价值观联盟等的重要依据。‎ 以往绝大多数国际秩序思想和实践,要么服务于强者,要么用来结成一个国家联盟以反对另一个国家联盟,要么是一种宗教秩序的外在表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中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它们的区别在于,其并不是从排他性国家联盟的角度来狭隘地理解共同体,而是从世界范围不平等经济秩序的变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成联盟的高度来理解共同体。‎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这个概念将随着全球人、财、物、智互联互通的发展,拥有越来越大的世界基础,具有较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 我们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意味着当今世界就是一片祥和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一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矛盾、阻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因素仍然广泛存在。维护和平的综合力量与进行战争的力量之间的对比,大多数国家及其人民要求发展的愿望与国际经济秩序不平等现实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对抗的矛盾因素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一个开放进取的中国,将自身命运和前途同世界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自我定位。中国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在呼吁世界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还要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 B.直到今天,以一个假想敌为目标构建共同体的思想还影响着大国之间的外交政策,这值得辨别和警惕。‎ C.马克思主义中包含着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资源,这些资源在关于世界不平等和国际主义的论述中。‎ D.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排斥其他文明,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一开头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自然地引出了下文对其特色和思想文化本源的分析。‎ B.第段重在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拥有强大的世界基础、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并顺势提出了实现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 C.第段强调当今世界充满矛盾和冲突,意在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任重而道远。‎ D.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反复提到其他的共同体观念和国际秩序思想,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越性,令人更易理解和接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的政治思想,但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 B.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有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统本源。‎ C.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负责任的大国的共同目标,这一理想终将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 D.今天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但具有新意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井眼  ‎ 李丹崖 ‎  村庄里的那眼井是谁打下的,恐怕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说得清。‎ ‎  人们只知道用一根绳子拴着铁皮桶、木桶、塑料桶、陶罐等容器扔进老井的心窝,然后,掏出一泓清冽的井水来,明亮一片,闪着天宇上方投下来的粼光。‎ ‎  皖北平原很少有石头,即便是有,也多给用在了大件器物身上,比如石磙、石磨、碾子等,还有,就是做成了井台,井台上一根根绳索的印记刻下了时光的痕迹,不知道有多少代人从老井里取水烧饭,填饱肚子,一代代繁衍生息下去。‎ ‎  从远古到现今,一点点梳理村庄的印记,斯人远去,老井却留了下来,且愈发深邃清幽。‎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  乡下人每天拜会最多的乡村器物应该就是井了,淘米洗菜要去,洗衣冲澡要去,灌园浇菜要去,渴了要去,饿了要去,脏了要去,甚至就连衣冠不整了,不想去照镜子,也要去,探头看一眼老井,里面藏着的那面“水镜子”会让你全然探看自己的容貌衣冠。‎ ‎  小时候,父母最怕的就是我们去井台,尤其怕我们伸着脖子朝里望,唯恐我们一不小心掉下去。但是,禁不住好奇心的驱使,我们总喜欢趴在井台上朝里望,那蓝蓝的天宇,雪白的云朵,统统都能在井水里看到,什么物体经由井水一照,都变得色泽鲜艳、容颜洞明。难怪,就连村里的二憨子也喜欢趴在井台上望,他说,那里有他的爹娘。二憨子的爹娘走得早,全靠哥哥把他拉扯大,二憨子问哥哥,爹娘去了哪里,哥哥告诉他,去了天上。二憨子的眼睛不好,看不到天上的模样,但二憨子可以看到井水,通过井水,他看到了天空,也看到了飞鸟,甚至还看到了爹娘各坐在一只鸟背上,自由自在地飞。二憨子每每趴在井台上看的时候,乐呵呵地笑,像个孩子。‎ ‎  其实,村子里的人都和二憨子一样,那口井就是我们的爹娘,濡养我们,陪伴我们走过风花雪月,流年四季。‎ ‎  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了压水井,这种开口极小、出水极其方便的取水工具。唯一的遗憾是,透过压水井看不到别样的天空,更看不到飞鸟。二憨子才不喜欢压水井,他还是喜欢去井台上趴着看。‎ ‎  有了压水井,人们并没有忘记老井。因为,压水井跑水的时候,还是要到老井里打上一桶水来做引水。说也奇怪,压水井里的水总有一股铁锈的味道,完全不如老井里的水清冽甘甜。所以,上了年纪的人还总是喜欢到老井前去打水。后来,为了照顾这些老年人,有人在井台上架上了辘轳,取水就方便多了,也为老井增添了几许趣味,辘轳转动,老者取水,相比较压水井压水时近乎咳嗽的声音,要美妙得多。‎ ‎  老井有灵,据村里的老辈人说,早些年,遇到了旱灾,河沟都干涸见底,唯独老井不枯,反倒涨了几分水。老子说,上善若水。其实,据说老子出生的时候,九龙井吐水,给他洗澡,所以,与其说上善若水,不如说“上善若井水”。‎ ‎  还有一些老年人喜欢说,老井是坐地而成的缸,当年,女娲娘娘捏泥人的时候用的水,就是从缸里取的,后来,缸下陷,变成了老井,每个村落里都有了不枯的泉眼。‎ ‎  是的,泉眼。老井可不就是村庄的明眸,它目睹着村庄的变迁,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也帮着村庄里的人洗去岁月的尘埃,洗去浮华,洗去伤痛,照见一个清晰的明天,一副喜悦的容颜。‎ ‎  所以,就连村庄里的鸟雀也喜欢到井台上去站站。弯腰饮两口人们落在井台上的水,望一望井水里的一角天宇,也望一望自己,时不时得意地叫上几声,村庄也在这样的静谧里睡去,又醒来。井台上的青苔绿了,黄了,井台上的辘轳停了,又被风吹转了,咿咿呀呀,像村庄里孩子的私语。‎ ‎  老井有魂。它是来自地心的窗口,爱幻想的我曾经一度怀疑老井是地心用来和天空通话的工具,也是用来与天空联络的一眼秋波,不信,有风无风的时候,你去看老井,都是波光粼粼的,脉脉含情。‎ ‎  很佩服来自村庄里的那些人,时至今日,他们还喜欢在“井”字前面加上一个“眼”字——一眼井。‎ 他们也认同,老井是村庄深陷的眼睛。‎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开篇介绍村庄的井的古老,描绘了人们从井中取水的场景和井台上绳索刻下的痕迹,再现了围井而居的村庄的生活图景。‎ B.趴在井台上看井水,能带来美好的精神享受,能抚慰人们受伤的心灵,眼睛不好的二憨子趴在井台上看井水时就非常开心。‎ C.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老井与新型的压水井进行比较,突出老井水的清冽甘甜以及用辘护取水时的便捷与趣味。‎ D.文中穿插九龙井吐水、女蜗造人等神话传说,既丰富文章内容,增添文化内涵,又渲染了老井的神奇色彩,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5.为什么说“老井是村庄深陷的眼睛”?请简要回答。(5分)‎ ‎ ‎ ‎ ‎ ‎6.“百度百科”解释“井眼”时说:“井眼,即水井,是一个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符号,是一种人文景观的独特创造。”请结合文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说你对井眼的文化底蕴的理解。(6分)‎ ‎ ‎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12月3日起,由中央电视台创建、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登陆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CCTV-3),在周日19:30黄金档首播。‎ ‎《国家宝藏》由央视和故宫两大文化体强强联手,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八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院)鼎力加盟,在文博领域深入挖掘。节目共计10期,每期90分钟。节目每集聚焦一家博物馆,每个博物馆推荐3件镇馆之宝,交民众甄选。每件宝藏都拥有一位与之绑定的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他们将与各种不同的守护者一起,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倾情讲述这些“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解读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 ‎(摘编自钟菡《〈国家宝藏〉很年轻!有多年轻?上下五千年!》,《解放日报》2017.11.28)‎ 材料二: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不久前的故宫“特展”,曾经万人争睹宋代青绿山水长卷《千里江山图》。即便是幸运的观众,也往往需要排队五个小时,才能看上匆匆五分钟,而电视片《国家宝藏》中,由“护宝人”画家冯海涛、非遗传人仇庆年和演员李晨演绎的《千里江山图》将你看不到的故事细细还原,一下子让国宝“活”了起来、“近”了起来。浩荡图卷背后,隐藏着十八岁画家王希孟的拿云才华和生命迷踪,缥缈着“不会为君、什么都会”的宋徽宗对江山永固的一厢情愿,游移着媚上嫉贤、蠹食国运的佞臣蔡京才高品低的闪烁眼神……我们不但从山重水复的缝隙张望到先人背影,更目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制作唯一传人仇庆年荒野寻石、陋室研磨,探索朱砂、石青、石黄等目迷五色、“千年不腐”的秘诀,还可见证中央美院的冯海涛经年累月、耐住寂寞,一重重上色复制十分之一的《千里江山图》……‎ ‎《国家宝藏》把纪录片和综艺节目两种形式融合运用,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节目首次融合了综艺、纪录、戏剧多种艺术形式,讲述“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让文化在人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让文物在人们的生活中活起来。‎ 文物真正让人动容的核心,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故宫博物院收藏有186万余件文物,选哪三件参与节目?应该是那些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结合体,更能传递出有益于当下的文化内涵。最终,我们选择了《千里江山图》卷、各种釉彩大瓶和石鼓,这三件文物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呈现出了华夏文明的宏大叙事。三件国宝站在五千年优秀文化的坚实基础上,分别从文化、艺术与物质的角度,展现了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所铸大国梦想的历程,因为它们的存在我们才愈发坚信,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将继续创造和延续伟大的中华文明。                                                         ‎ ‎(摘编自2017年12月7日、19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 ‎《国家宝藏》之所以成功,在于其打破了传统的文化节目固有思路,敢于创新,采用了一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讲述方式。《国家宝藏》采用了情景剧的方式,“演活了”文物背后的故事。‎ 在节目中引入了一系列与文物有关的人物,向观众表现了他们对文物的情感与思考,才让这一节目更加打动人心。比如节目请到了74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仇庆年现场演示,除了让观众更清楚地了解古代绘画颜料的制作难度以外,老人独自去深山老林里寻找能作为颜料的矿石等故事,更让人感受到了他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老中青三代故宫志愿者的亮相,让观众感受到了他们的虔诚和敬业。这让我想起曾让亿万人关注的《舌尖上的中因》,在展现食物的美味之余,也讲述了与之相关的人的故事:厨师对美味精益求精的追求、地方特色美食背后的人情故事、一场家宴中的亲情与乡愁,也许比食物本身更加打动人心。‎ ‎(摘编自2017年12月13日《广州日报》)‎ 材料四:‎ 在曼彻斯特大学从事戏剧研究的高级讲师托尼·杰克森的带领下,研究者们在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和曼彻斯特人民历史博物馆进行专项研究,旨在阐明戏剧对学校孩子们理解力和记忆力的影响。研究报告表明,在博物馆中使用演员可能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工具。‎ 研究者发现,当某个故事是由一个扮演重要角色的演员说出的时候,学生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更强,他们也容易对人物深表同情,容易理解问題消极和困难的方面。“根据学生们告诉我们的,似乎这种表演容易得到认可,因为演员们仿佛是在与朋友、邻居而不是与小学生进行交谈。”而在非戏剧组,学生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均存在着很大的变数。‎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尽管这些表演鲜活有趣,在观众中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要想维持这种表演,没有资金的帮助是难以为继的,因为戏剧表演日复一日,完全是博物馆自己在硬撑着。如今,编写和排演一个新的角色可能花掉的费用达4000欧元,这对于博物馆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样看来,在英国博物馆教育中发挥着传统作用的戏剧表演也面临困境。‎ ‎ (摘编自陈成军《戏剧表演与英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中国文物报》2005.4.29)‎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国家宝藏》节目每期绑定一位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意图在于借助明星效应引起观 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对国宝的关注。 ‎ B.故宫博物院选取《千里江山图》卷、各种釉彩大瓶和石鼓参与节目,是因为它们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186万余件文物当中,历史、艺术、科学和观赏等价值最高。‎ C.《国家宝藏》在节目中请到了74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仇庆年现场演示古代绘画颜料的制作,并讲述独自去深山老林里寻找能作为颜料的矿石等故事,这比文物本身更加打动人心。‎ D.托尼·杰克森带领的研究者们通过对比研究证实了戏剧表演的效果,从而为英国博物馆教育的方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E.综合前三则材料可知,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属于一档具有“文化的内核”、“ 综艺的形式”的带有创新表达意味的特殊记录片。‎ ‎9.《国家宝藏》是如何让原本高冷的文物“活起来”,被民众所了解、并打动民众的?请根据材料具体概括。(4分)‎ ‎ ‎ ‎ ‎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杨炎,字公南,凤翔天兴人。炎美须眉,峻风宇,文藻雄蔚。父丧,庐墓侧,号慕不废声,有紫芝白雀之祥,诏表其闾。炎三世以孝行闻,至门树六阙,古所未有。终丧,为司勋员外郎。德宗在东宫,雅知其名,又尝得炎所为《李楷洛碑》,寘于壁,日讽玩之。及即位,拜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旧制,天下财赋皆入左藏库,及第五琦为度支,京师豪将求取无节,琦不能禁,乃悉租赋进大盈内库。自是天下公赋为人君私藏,宦官以冗名持簿者三百人。及炎为相,言于帝日:¡°财赋者,邦国大本。五尺宦竖,操邦之柄,丰俭盈虚,虽大臣不得知,则无以计天下利害,臣请出之,以归有司。¡±帝从之。初,定令有租赋庸调法,自开元承平久,不为版籍,法度玩敝。至德后,科敛凡数百名,百姓竭膏血,鬻亲爱,旬输月送,无有休息。炎疾其敝,乃请为¡°两税法¡±以一其制。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制入。居人之税,秋夏两入之,俗有不便者三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帝善之,使谕中外。议者沮诘,以为租庸令行数百年,不可轻改。帝不听。天下果利之。炎兴岭表,以单议悟天子,中外翕然属望为贤相。时卢杞与炎同秉政。杞无术学,貌么陋,炎薄之,托疾不与会食,杞阴为憾。赵惠伯为河南尹,尝市炎第为官廨,御史劾炎宰相抑吏市私第,贵取其直,杞曰:“宰相于庶官比监,临计羡利,罪夺官。”帝意衔之。先是,萧嵩尝度曲江南,欲立私庙,以为天子临幸处乃止,后炎复取以立庙。飞语云:¡°地有王气,故炎取之.¡±帝闻,震怒。会狱具,诏三司同覆,贬崖州司马同正,未至百里,赐死,年五十五。久之,诏复其官,谥平厉。‎ ‎(节选自《新唐书·杨炎传) )‎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德宗在东宫,雅知其名                   雅:平素,向来 B.又尝得炎所为《李楷洛碑》,寘于壁       寘:放置,安置 C.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         省:察看,检查 D.杞无术学,貌么陋,炎薄之               薄:轻视,看不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闾,原指里巷的大门.后指人聚居处,秦代居于里门之右的是贫苦百姓,故“闾右”常用来代指贫苦人民。‎ B.阙,外大门的一种形式,种类按其所在位置有宫阙、坛庙阙、墓祠阙、城阙等等。‎ C.度支,官名,“度支”原为度入为出之意,唐代为户部属官,掌管财赋统计与支调。‎ D.版籍,一指版图,可引申为疆域;二指户口册。文中“版籍”的意思应当属于后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炎注重孝道,承传优良家风。他家三代注重孝行,父亲去世后,他筑庐墓旁,思念哀嚎,得到朝廷褒奖。‎ B.杨炎忠于职责,直言规劝皇帝。他当宰相之后,规劝皇帝将租赋的管理权从宫廷之内重新归还给有关部门。‎ C.杨炎锐意改革,建议税法改革。面对租庸调税法的诸多弊端,他主张实行“两税法”并得到皇帝的坚决支持。‎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D.杨炎得罪权臣,招致杀身之祸。他得罪卢杞,引来卢杞怀恨,后来卢杞向皇帝进言,终致使他被流放,赐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百姓竭膏血,鬻亲爱,旬输月送,无有休息。(5分)‎ ‎       译文:‎ ‎ ‎ ‎(2)炎兴岭表,以单议悟天子,中外翕然属望为贤相。(5分)‎ ‎       译文:‎ ‎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                                        鲁山山行 宋代: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4. 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表现了诗人爱好山野景色的情趣,歌颂了祖国山河的秀美。‎ B. 山峦众多,随着诗人行踪的变化而忽高忽低。“千山高复低”既暗示了鲁山之高,又间接表现了诗人山行的愉悦之情。‎ C. 诗人在山中行走,所见的山峰也不断变换美好的形态。“好峰随处改”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异曲同工之妙。‎ D.  “径”而曰“幽”,“行”而曰“独”,正合了诗人的“野情”。着一“迷”字,表达了诗人因陶醉于山野景色而流连忘返的情形。‎ E. 颈联一“霜”一“空”表现了深秋鲁山的空旷清幽,为尾联抒写诗人的思乡之情作铺垫。‎ ‎“云外一声鸡”暗示家乡之远,形象含蓄。‎ ‎15. 这首诗围绕“行”字叙事、写景、抒情。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6分)‎ ‎ ‎ ‎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望岳》中表明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反映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诗句是:               ,                。‎ ‎(2)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会重蹈覆辙。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               ,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3)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                         ¡±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 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引导老年人平衡线上线下的关系,帮助老年人克服盲从心理、辨别信息真伪,都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年轻一代有循循善诱的耐心。‎ 为了又快又好地诱导多能干细胞,科研人员开发了一套“魔法药水”,用它依次为细胞洗澡,便可顺利实现多种体细胞类型的“返老还童”。‎ 此刻,校运会的田径比赛已经拉开序幕,赛场内外的气氛已经达到高潮:运动员竭尽全力地奔跑,场外的啦啦队则作壁上观,大声为运动员鼓劲。‎ 西樵山文旅峰会期间,与会嘉宾考察了碧玉洞、听音湖等项目,不少嘉宾对此地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赞不绝口,认为西樵山被评为5A级风景区是不容置喙的。‎ 贫困群众从相对落后状态进入现代状态需要做好衔接工作,必须拿出更有针对性、更有温情的帮扶措施,解除贫困群众的后顾之忧。‎ 公司成立这么久,你作为销售顾问却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和举措,以致公司连续两年销售业绩陷入低谷,说你马齿徒增也不为过。‎ 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实施精准扶贫并非只是扶贫方式或手段的简单变换,而是针对贫困人口需求更加多元化,结合不同帮扶对象的具体特点和现实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B.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中医人要尽快从过去对“理想世界”的渴求中解脱出来,高度关注“真实世界”,从而把中医针灸这张“中国名片”擦得更亮,不断提高中医疗效。‎ C.内地赴港游客减少,内地考生报名港校日趋降温,有人据此下结论香港的街头活动破坏了两地关系,此言不免有失片面。‎ D.植树节的意义不在于种下了多少棵树,而在于让更多的人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在于通过植树造林来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建设美丽中国。‎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  A.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雾霾天数屈指可数,人们垂爱的碧水蓝天终于回到了日常生活中。‎ ‎  B.借重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本市将推进生猪、奶牛、肉羊等主导畜种的三地联合育种,提高良种繁殖和供种能力。‎ ‎  C.很多大学生生毕业后,希望在大企业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甚至宁愿失业也不愿到小企业屈就。‎ ‎  D.是考研还是就业,毕业季的我思考了很久,我的家人也来信、来电话奉劝我三思后再做决定。‎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15个字。(6分)‎ 节奏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也是心理与生理的统一.节秦是音乐、舞蹈和歌唱这些原始的艺术所同具的一个元素,    ,也见于人的生理活动。人体中呼吸循环运动等器官本身的自然的有规律的起伏流转就是节奏。如果审美对象的节奏符合生理的自然的节奏,人就感到和谐和愉快,例如听京戏和鼓书,为了跟上节奏,我们全身筋肉都在打板。听到上一板,我们就预期下一板的长短高低快慢如何。‎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    ,美感就加强;否则美感就遭到破坏。在这种美与不美的节奏感里,它是纯粹主观或纯粹客观的吗?       ?‎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修改另外两处问题。( 5 分)‎ 当今社会,从学生到家长,几乎都希望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上最好的学校。这种名校崇拜情结无可厚非,因为只要进了名校就会有好前途。在名校,身边的同学大多很优秀,有了好的学习氛围,大家相互激发,成绩必然会大幅提高。上名校还可以建立有利的社会关系,日后从事政治或商业活动,丰富的人脉必定助你功成名就。‎ 因为进了名校就常常有好前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2017年,市委书记韩正描述上海未来:建筑可以阅读,街区适合漫步,城市始终有温度。‎ ‎(2)2018年春节期间,海口因大雾封航,导致大量游客和车辆滞留海口。海口市政府启动应急响应,热心企业和市民志愿者纷纷投入到为返程旅客的服务与保障之中。‎ ‎(3)2018年春节,开封庙会景区发出上万张“寻亲”门票,门票背面发布丢失儿童的照片和相关信息,并鼓励游客拍照发到朋友圈,让孩子多一条回家的路。‎ ‎(4)某护理院为了鼓励病人儿女多来探望老人,推出“奖孝金”——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超过30次,就可获得200元现金抵用券。‎ ‎(5)“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个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 ‎ ‎ ‎ ‎ ‎ ‎ ‎ ‎ ‎ ‎ ‎ ‎ 参考答案:‎ ‎1、答案 D 解析:A项,“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错误,原文只有第段表述为“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不能推断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B项,原文是“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此处扩大了范围。C项,“这些资源在关于世界不平等和国际主义的论述中”理解错误,原文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 ‎2、答案 B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解析:B项,“顺势提出了实现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无中生有,原文没有相关表述。‎ ‎3、答案 C 解析:C项,“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负责任的大国的共同目标”无中生有。‎ ‎4.C解析:C.将老井与压水井对比,是为了突出二憝子、上了年纪的人对老井的喜爱。‎ ‎5.老井“坐地而成”,下陷,深邃,如同“深陷的眼睛”。(2分)老井目睹村庄变迁,见证村庄历史。(2分)老井关注众生,脉脉含情。(1分)‎ ‎6.老井是乡村生活的印记。老井是乡下人每天拜会最多的乡村器物,是乡下孩子的游乐园。它铭刻美好的童年记忆,洗去心灵的创伤,带给人们愉悦与希望。(3分)‎ 老井是良善品德的化身。上善若井水,在早灾之年,老井不枯反涨,解除人们的危困。老井能映射尊老惜老的传统为方便老人打水,人们在井台架上辘轳,为生活增添几许温馨与乐趣。(3分)‎ 老井是乡村文化的重要构件。水天相映,鸟雀啄饮,青苔荣枯,辘轳咿呀转动,风光迷人,令人留恋。它见证村庄的变迁、荣衰,帮助村庄里的人洗去岁月的尘埃、浮华、伤痛,赋予他们生活的美好。(3分)‎ 老井是生命的泉源。人们从老井里取水烧饭,填饱肚子,一代代繁衍生息。老井濡养了人们的生命、文化,让人们薪火相传,历久弥新。(3分)(答出两点即可)‎ ‎7.B(冯海涛、仇庆年和李晨不是作“介绍讲述”,而是“演绎”;《千里江山图》的作者也不是宋徽宗,而是王希孟)‎ ‎8.D、E(A. “每期绑定一位明星”错,应该为“每件宝藏绑定一位明星”;B、“历史、艺术、科学和观赏等价值最高。”错,原文为“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结合体,更能传递出有益于当下的文化内涵”;C、“这比文物本身更加打动人心”错,原文并未强调文物相关的人物和故事比文物更打动人心,而是说,“在节目中引入了一系列与文物有关的人物,向观众表现了他们对文物的情感与思考”使得节目更打动人心,更吸引人,通俗地讲也就是起到了“文物加持”的作用。选了D得2分,选了E得3分)‎ ‎9.借助明星效应引起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对国宝的关注;‎ 敢于创新,采用了一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讲述方式(或采用了情景剧的方式,“演活了”文物背后的故事);‎ 引入了一系列与文物有关的人物,向观众表现了他们对文物的情感与思考;‎ 抓住文物真正让人动容的核心,即:其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每点1分)‎ ‎10.C省:撤销,废止 ‎11. A  题中A项,富者居于闾右,贫者居于闾左;“闾左”是代指贫苦人民。《陈涉世家》中有“发闾左逋戍渔阳”。‎ ‎12.D(“卢杞 向皇帝进言”错,是皇帝听到流言后,导致杨炎的结局)‎ ‎13.(1)老百姓流尽了血汗,出卖骨肉,不断地交纳赋税, 不能得到休养生息(安宁)。‎ ‎(竭、鬻、输、休息,各1分,句意1分)‎ ‎(2)杨炎从岭南入京为官,用简短的议论开导皇帝,朝廷内外一致希望他成为好宰相。‎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兴、悟、翕然、属望,各1分,句意1分)‎ ‎ 参考译文:‎ 杨炎的字叫公南,凤翔府天兴县人。杨炎须眉俊美,风度出众,文章雄辩华丽。父亲去世,他在墓边搭棚子住下,不断地想念哭喊,有灵芝、白鸟的吉兆出现,有诏在他家住处立牌坊赐匾额。杨炎三代以行孝出名,以至门前树有六座牌坊,自古以来还没有过。服丧期满后,任司勋员外郎。唐德宗任太子时,就听说了他的名字,又曾得到了杨炎写的《李楷洛碑》,把它挂在墙上,每天读它欣赏。到登基后,就任命他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按过去的制度,全国赋税都送交左藏库。到第五琦任度支,京城里的大将不断索取,第五琦无法禁止,就把所有赋税都放进宫内大盈库。从此全国赋税成了皇帝的私人财产,而宦官以各种名目管账目的有三百人。到杨炎任宰相,对皇帝说:“赋税是国家的根本。小小宦官掌握了国家的命脉,多和少、盈余和亏损,即使重臣不能知道,因此无法规划国家的安排。我请求把赋税收入移到宫外,划归有关部门管理。”皇帝听从了他。当初国家规定有租庸调法,从开元后太平时间长了,不清查户口,记载混乱,法令制度被轻视破坏。至德年以后,向人民征收的税共有几百种,老百姓流尽了血汗,出卖骨肉,不断地交纳赋税,不能得到休养生息。杨炎痛恨这种弊端,就请求用“两税法”来统一税制。所有劳役的费用,赋税的交纳,先计算出数额再向人民征收,根据开支决定收入。定居者交税,秋夏征收两次,情况有不方便的分三次。过去的租、庸、杂役都废除了,但成丁的数不改。皇帝认为好,下诏令通知朝廷和各地。议论的人阻拦责问,认为租庸制实行了几百年,不能轻易改动,皇帝不理会。全国人都从中获益。杨炎从岭南入京为官,用简短的议论开导皇帝,朝廷内外一致希望他成为好宰相。当时卢杞与他共同执掌朝政。卢杞不擅长治学和写文章,身材矮小,相貌丑陋,杨炎瞧不起他,称病不和他一起吃饭,他心里也记恨。赵惠伯任河南府尹时,曾经购买了杨炎的私宅做官衙。御史弹劾杨炎任宰相逼官员买私宅,卖了高价。卢杞说:“宰相对百官是监管,得好处,罪该免官。” 因此皇帝怀恨他了。在这以前,萧嵩曾在曲江南测量,想建家庙,后认为是皇上游玩的地方就放弃了。后来杨炎又占据建了家庙。有传言说:“这地有当王的风水,所以杨炎占据了它。”皇帝听了,大怒。遇到审讯判决报上了,皇帝下诏命三司共同复查,贬杨炎为崖州司马,同正员。还差一百里没走到,将他赐死,享年五十五岁。很久以后,皇帝下诏恢复了他的官职,赐谥号平厉。‎ ‎14.B(“高复低”写的是山峰有高有低,连绵起伏的情形,也不能暗示鲁山之高。)‎ ‎ E(“云外一声鸡”写人家离山很远,间接表现山行环境远离尘嚣,十分幽静。)‎ ‎  (对一个得2分,全对得5分)‎ ‎15.A.全诗紧扣“行”字描写诗人漫游鲁山时的所见、所闻,表现出山行的美好情趣,歌颂山河的秀美。(总起表明观点,概括事、景、情的内容,必不可少。2分)‎ B.首句抒写了诗人山行的原因和感受:山中的景色契合自己爱好山野景色的情趣。(1分)‎ C.二到六句由远及近描写山行所见,表现山峰形态的秀美,山中动物的自由自在。(1分)‎ D.“幽径独行迷”叙事点题,既表达了陶醉于山行所见景象的心情,又实现了视角的转换。(1分)‎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E.尾联写山行时听到远处传来鸡鸣,间接表现山行环境的幽静。(1分)                            ‎ ‎16.(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7.答案:D (褒贬失当。作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坐在营垒上观看,比喻坐观成败,不给予帮助。不容置喙: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毋庸置疑”。马齿徒增: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不能用于他称。)‎ ‎18.D解析:A项,介词宾语残缺,在“多元化”后加“的客观现实”;B项语序不当,或不合逻辑,改为“从而不断提高中医疗效,把中医针灸这张“中国名片”擦得更亮”;C.搭配不当,有失:在某方面有欠缺,后接褒义词或中性词:应改为“失之”‎ ‎19.B(A垂爱:(书)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已的爱护,多用于书信;B借重:指借用其他的(力量),多用作敬辞;C屈就:用于请某人担任职务;D项,“奉劝”,郑重劝告,敬辞,句中说“家人奉劝我”,使用不当。)‎ ‎20.示例:节奏不仅见于艺术作品  如果下一板果然符合预期  是纯粹心理的或纯粹生理的吗【评分参考】每空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1.参考答案:成绩有望大幅提高 丰富的人脉有可能助你成功 ‎ ‎ ‎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