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2016】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1章 第2讲 世界地理分区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2014·太原质检)下面为“欧洲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图中虚线为流域界线),该河流水量充沛,季节变化大,流域内出产优质葡萄。读图回答1~3题。
1.该河流径流量最小的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下列关于阿尔卑斯山脉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
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形成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形成
3.该河流流域内出产优质葡萄的气候资源优势是 ( )
A.夏季高温多雨 B.全年降水丰富
C.夏季光照充足 D.冬季昼夜温差大
答案:1.B 2.A 3.C
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等信息判断,该河流流域主要属于地中海气候,因此夏季降水量少,流量最小。第2题,阿尔卑斯山是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第3题,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因此光照充足是该流域种植优质葡萄的气候资源优势。
2010年10月12日~14日,以“粮食安全与现代植保”为主题的第26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交易会在哈尔滨召开。会上,地处非洲的甲国希望加强与中国在农业方面的合作。读下图,回答4~6题。
- 6 -
4.为解决粮食问题,甲国政府在充分利用该流域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应促使该流域沿岸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5.甲国发展以上农业地域类型,图中显示的其优势条件是 (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地形平坦
C.土壤肥沃 D.水热条件充足
6.甲国与我国展开合作,主要是希望从我国引进 ( )
A.先进的农业生产机械
B.杂交水稻品种及生产技术
C.农业科技人才
D.优质的化肥、农药
答案:4.A 5.D 6.B
解析:第4题,要解决粮食问题,需要种植粮食作物。图中甲地全年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多且集中在夏季,因此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第5题,甲国发展水稻种植业在图中显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气候方面。第6题,我国是世界水稻种植业发达的国家,尤其是杂交水稻的种植,因此甲国与我国展开合作,主要是希望从我国引进杂交水稻品种及生产技术。
读“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单位:mm)。读图,完成7~8题。
7.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的冬季主要盛行 (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8.据图示信息可推断,该区域 ( )
A.地势大致东高西低 B.东、西部地域差异显著
C.最大湖泊为内陆湖 D.全年的降水集中在夏季
答案:7.B 8.B
- 6 -
解析:第7题,根据经纬度结合海陆轮廓判断该地区位于地中海东岸。结合年等降水量线可以推断该地冬季受西风控制。第8题,该地区降水由西向东迅速减少,故此推断西部有山地,东部地区因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因图示东、西部降水差异大,因此东、西部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图示最大湖既有径流汇入又有径流流出,因此为外流湖。
图示的恒河三角洲是南亚地区的重要农业区。据此回答9~10题。
9.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 )
①人口稠密 ②土壤肥沃、河网密布
③是世界重要工业区 ④有世界著名渔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该地区在每年夏季会经常面临大面积洪水威胁的原因是 ( )
①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 ②地势低平 ③开发历史较短 ④河流众多,流量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9.A 10.B
解析:第9题,南亚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河网密布;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土壤肥沃。第10题,该地区由于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降水多且不稳定,再加上低洼地形的影响,极易形成洪涝灾害。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地区,下表示意“环北极部分国家及北极地区土地、人口、GDP占全国的比重”。据此完成11~12题。
国家
加拿大
美国
俄罗斯
丹麦
北极地区土地面积占国土比重(%)
43.74
6.1
51.67
98.05
北极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
1.94
1.94
5.01
1.94
北极地区GDP占全国比重(%)
2.1
0.3
12.6
1.3
注:人口为2006年数据;GDP为2005年数据。
11.环北极国家中,北极地区对哪国经济发展作用最大 ( )
A.加拿大 B.丹麦
C.俄罗斯 D.美国
12.近年来,环北极国家日益重视北极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 ( )
A.地理位置重要 B.陆地面积扩大
C.人口快速增加 D.全球气候变暖
- 6 -
答案:11.C 12.D
解析:表中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耕地、人口及经济总量在四国中是最大的,因此,环北极国家中,北极地区对俄罗斯经济发展作用最大。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环北极地区的陆地面积扩大,越来越有利于经济发展。
读图,完成13~15题。
13.湖泊③按成因分属于 ( )
A.凹陷湖 B.构造湖
C.冰川湖 D.堰塞湖
14.图中大陆20度纬线附近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
A.东部多西部少 B.西部多东部少
C.中部多,东西两侧少 D.中部少,东西两侧多
15.下列关于图中河流①和沼泽②水文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①河流量较丰富 B.①河水位季节变化明显
C.7月②沼泽面积较小 D.②处沼泽流速较快
答案:13.B 14.A 15.D
解析:本题组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降水的分布规律,河流、湖泊的成因及水文特征,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空间定位能力。由经纬网定位,该区域是南部非洲,湖泊③是马拉维湖,是断裂构造湖。大陆20度纬线附近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直接读图判断即可。①河流为赞比西河,流域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区,水量丰富;受降水的季节变化的影响,河流水位季节变化明显;7月为南半球热带草原旱季,沼泽面积较小;沼泽的形成与大量水的聚集有关,流速较缓,注意本题选择错误项。
二、综合题
16.(2014·浙江五校联考)根据图文材料(图甲为西马来西亚略图,图乙为西马来西亚橡胶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西马来西亚的橡胶和锡矿产地基本重叠在山麓地带,形成世界驰名的“胶锡地带”。带内不仅盛产橡胶和锡,还集中了马来西亚大部分城镇,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在国内均占绝对优势,堪称国家之精华所在。
- 6 -
(1)说出该地区中央山脉的走向。锡矿原生于中央山地花岗岩侵入体的接触带,分析锡矿产地现集聚于图中所示地带的原因。
(2)判断该地区东、西两侧海岸,哪侧更有利于港口的形成和发展,并说明理由。
(3)“胶锡地带”拥有橡胶生长的完美自然条件,据此判断橡胶的生长习性。指出中国海南岛橡胶种植区与之相比有何不利气象条件?
答案:(1)南北走向。 锡矿原生于中央山地花岗岩侵入体的接触带,矿体经风化剥蚀,由河流冲刷携带至下游。在山麓地带,因坡度骤然变缓,水流携带能力减弱,锡矿因密度大较早沉积下来,而形成一批富集的矿区。
(2)西侧海岸。 理由:西侧海岸受两侧陆地阻挡,风力较小(或东侧海岸冬半年受东北风影响大);西侧海岸线更为曲折;西海岸工农业发达,城市、人口密集,客货流量大;地处国际航运通道。
(3)喜高温,高湿、静风、土层深厚肥沃而湿润,排水良好。台风、热量不足。
解析:第(1)题,依据河流发源于山地,可判断山脉的走向;注意题中关键信息:锡矿原生于“花岗岩侵入体”,现集聚于“山麓”,则必然经历了上层岩体的剥蚀与矿体的搬运、堆积过程。第(2)题,港口建设要考虑停泊条件,而能避风的港湾是船只停泊的基础,故曲折、风力小的海岸有利于港口建设;另外港口建设还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第(3)题,既然该地有橡胶生长的完美自然条件,则以该地的自然条件来分析橡胶生长习性即可。
17.(2014·山东日照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 6 -
中亚与我国山水相连,是亚欧大陆桥必经之地,目前我国已成为该区域最大贸易伙伴。图1是“中亚略图”,图2为M、N两地气候资料。
(1)说明M、N两地气候差异及成因。
(2)棉花为该地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分析该区域棉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
(3)简述中国成为中亚最大贸易伙伴的原因。
答案:(1)M地势高,各月气温均低于N地;M处于山地迎风坡,年降水量大于N地。
(2)河流较多,灌溉水源充足;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热资源丰富;气温日较差大;地势平坦,土地广阔。
(3)位置相邻,距离近;铁路、公路相连,交通不断改善;中亚资源丰富,我国工业发达,产品互补性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亚地区的气候、农业生产、贸易等知识。第(1)题,根据气候资料图分析M地气温低于N地,降水量多于N地。结合图1分析M地地势较高,温度较低;M地处于山地迎风坡,降水较N地多。第(2)题,中亚棉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回答。第(3)题,中亚与我国位置相邻,距离近;铁路、公路相连,交通不断改善;中亚资源丰富,我国工业发达,产品具有互补性,因此中国是中亚最大贸易伙伴。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