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初三年级第一次模拟
(数学)试卷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 答题时,考生务必按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的绝对值是
2. 下列四个几何体,他们的正视图中与众不同的是
3. 2017年长春市机动车约为辆. 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4. 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5. 如右图,在中,.按以下步骤操作图:
一点为圆心,小于的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于点
分别以点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
作射线交边于点.
若则点到的距离是
11
6. 如图,在中,.,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交 于点,交于点,若,则等于
7. 如图,四边形内接于圆,若则的大小是
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的对角线在的正半轴上,顶点在第一象限并且在函数的图象上.若菱形面积为12,则等于
( 第6题 ) ( 第7题 ) ( 第8题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9.计算:=________.
10.篮球每个元,排球每个元,买3个篮球和2个排球共需________元.
11.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交点个数是________.
12.如图,直线// // ,若则的值是________.
13.如图,在中,, 把绕点逆时针旋转后得到,则扫过部分的面积(阴影部分)为_______(结果保留π).
( 第12题 ) ( 第13题 ) ( 第14题 )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的顶点为,与轴分别交与,两点.过顶点分别作轴于点,轴于点,连结,于点,则和的面积和为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8分)
11
15.(6分)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16.(6分)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2个红球、1个白球,小球除颜色外其余均相同.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记下颜色后不放回,再随机摸出一个小球.请你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两次摸出的小球颜色不同的概率.
17.(6分)某校英语考试采取网上阅卷的形式,已知该校甲、乙两名教师各阅卷200张,甲教师的阅卷速度是乙教师的2倍,结果甲教师比乙教师提前2个小时完成阅卷工作.求甲、乙两名教师每小时批阅学生试卷的张数.
18.(7分)如图,已知是矩形的对角线,过的中点的直线,交于点,交于点,连接
(1)求证:
(2)若,试判断四边形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请证明你的结论.
19.(7分)某校为了解“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情况,随机抽取了名学生,调查他们一周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单位:时),并将所得数据绘制成如下的统计图表.
11
(1)求的值,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落在频数分布表中的哪个时间段?
(3)根据上述调查结果,估计该校名学生中一周阅读课外书籍时间在小时以上
的人数.
20.(7分)如图,某游乐园有一个滑梯,高度为5.1米,是直角,倾斜角度为58°.为了改善滑梯的安全性能,把倾斜角由58°减至30°,调整后的滑梯比调整前滑梯长多少米?(精确到0.1米)
(参考数据:,,)
21.(8分)甲、乙两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甲车匀速前往地,到达地立即以另一速度按原路匀速返回到地;乙车匀速前往地.设甲乙两车距地的路程为(千米),甲乙两车行驶的时间为(时),与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1)求甲车从地到达地的行驶时间.
(2)求甲车返回时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当乙车到达地时,直接写出甲车距地的路程为_________千米.
11
22.(9分)
(问题原型)学完旋转变换之后,老师给同学们留了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等边内有一点,连接若求的度数”,思考求度数的方法,解决下面问题:
(问题探究)如图2,小明在做这道题时,将绕着点顺时针旋转,使得点的对应点与点重合,得到连结,从而求出了的度数,请你写出小明的解答过程.
(方法推广)小明解决完上述问题后,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若果将原题中的等边改为等腰直角,,
则等于多少时?.请你直接写出答案.
23.(10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动点从点出发,沿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运动,过点作交折线于点,以为边在右侧作等边三角形.将绕的中点旋转得到.设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重叠部分图形的面积为(平方单位),点的运动时间为()()
(1)当点在边上时,则的值是______.
(2)当经过点时,求的值.
(3)当点在边上,且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重叠部分图形是四边形时,求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4)设平行四边形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交点分别是点,.当最短时,直接写出的值.
11
24.(12分)如图,若抛物线的顶点在抛物线上,抛物线的顶点在抛物线上(点与点不重合),我们把这样的两条抛物线、互称为“伴随抛物线”,可见一条抛物线的“伴随抛物线”可以有多条.
(1)抛物线:与抛物线是“伴随抛物线”,且抛物线的顶点的横坐标为4,则抛物线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抛物线的任意一条“伴随抛物线”的解析式为,求出与的关系式,并说明理由;
(3)在图中,已知抛物线与轴相交于,它的“伴随抛物线”为,抛物线与轴相交于,若,求抛物线的对称轴.
11
答案:
1. B 2. D 3. C 4. B 5. A 6. A 7. B 8. B
9. 10. 11. 2 12. 13. 14. 4
15. 化简结果 当,原式=
16.
17.解:设乙阅卷速度为每小时张,则甲为2
根据题意得 解得 =50
经检验,=5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所以 甲速度为2=2x50=100
答:甲速度每小时100张 乙速度每小时50张
18.
(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EAO=∠FCO,∵O是AC的中点,
∴AO=CO,在△AOE和△COF中,,∴△AOE≌△COF(ASA);
(2)解:四边形AFCE是菱形;理由如下:
理由是:由(1)△AOE≌△COF得:OE=OF 又∵OA=OC, ∴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又∵EF⊥AC ∴平行四边形AFCE是菱形.
11
19.
解:(1)根据题意可得:;
(2)根据中位数的求法,将200名学生的时间从小到大排列可得,
200名学生的中位数应是第100个和第101个同学时间的平均数;
读图可得第100个和第101个同学时间都在之间;
故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落在频数分布表中的第三个时间段,即为;
(3)在样本中,有人一周阅读课外书籍时间在6小时以上,
该校2 400名学生中一周阅读课外书籍时间在6小时以上的有人.
即该校2 400名学生中一周阅读课外书籍时间在6小时以上有840人.
20.
解:Rt△ACD中,∵∠ADB=30°,AC=5.1米, ∴AD=2AC=10.2(m)
∵在Rt△ABC中,AB=AC÷sin58°≈6m,
∴AD﹣AB=10.2-6≈4.2(m).
∴调整后的滑梯AD比原滑梯AB增加4.2米
21.
(1)由图可知,甲车从地到达地的速度为:(千米/小时),所以甲车从地到达地的行驶时间为:(小时)。
(2)设所求函数关系式为(),由图可知,函数图象经过点、,将两点代入得,解得:,所以()。
(3)由图可知,乙车前往地的速度为:(千米/小时),所以乙车到达地的时间为:(小时);由甲车返回时的函数关系式可知,当时,,故乙车到达地时甲车距地的路程为千米。
22.
11
11
23.
(1) t=3
(2) t=3.5
11
2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