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一高2015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郸城一高2015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郸城一高2015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2分)‎ ‎1.(山东省泰安市高三期中,19)小明同学收集到一张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与农民 交谈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交谈双方涉及的主要话题应该是(  )‎ A.提高农业产量途径 B.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C.压缩农业种植面积 D.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2.(杭州市质检,21)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签署《农业调整法》,该法出台 后,有1000多万亩棉花田被耕掉,另外还屠宰了22万头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实行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 A.提高美国消费能力以促进市场恢复 B.增强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C.保障美国农民的权益,以缓和阶级矛盾 D.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3.(安徽师大附中高三一模,20)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 税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种做法(  )‎ A.有力地刺激了美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B.加剧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C.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D.加快了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 ‎4.(牡丹江一中高三期中,27)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 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经济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经济活动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 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5.(安徽泗县高三10月质检,13)如图是美国某时期流行的漫画,一位绅士正向一 位农民进行解释艰难埋藏就如同那群鸟儿,要驱赶它们只需要竖立一个稻草人吓一吓就可以了,请问与此绅士观点为一致的政策是(  )‎ A.固守自由放任  B.实行政府干预 ‎ C.走法西斯道路 D.发展混合经济 ‎6.(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9月考试,23)2007年8月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犹如 风暴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全球知名投资家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指出,经过几十年的过度消费后,美国经济处于“非常严重的经济调整边缘”。日前他在接受奥地利日报采访时指出,全球正面临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这使很多人想起了70多年前的“大萧条”。为了克服危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国家干预(  )‎ A.扩大消费带动生产 B.使美元升值 C.鼓励农民提高产量 D.保护丧失支付能力的小银行 ‎7.(广东佛山市高三二模,21)1934年1月10日,罗斯福总统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 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0.94%。导致20世纪30年代美元贬值的直接因素是(  )‎ A.经济危机 B.政府强制推行《工业复兴法》‎ C.政治危机 D.政府调整财政金融政策 ‎8.(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三月考,16)罗斯福新政实施后,美国就业率有所提高。这 主要得益于(  )‎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 C.复兴工业生产 D.推行“以工代赈”‎ ‎9.(福建省泉州四校高三联考,16)北师大黄安年教授认为:“本世纪(20世纪)有 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罗斯福和邓小平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消除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 C.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保障了原有的社会制度 ‎10.(福建省龙岩一中 高三模块考试,29)一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 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 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D.积极发展知识经济 ‎11.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美国是当代资本主义 的集大成者”。以下能够说明此观点的是(  )‎ A.美国倡导并践行重商主义 B.美国把自由资本主义推向鼎盛时期 C.美国引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D.美国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 ‎12.(厦门市高三10月联考,25)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下 列说法中受罗斯福“新政”影响的是(  )‎ ‎①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 ‎②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③“新经济”出现  ④福利制度的发展 A. 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3. (江苏省南京市高三学情调研)如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俄某一特定时期实施 的经济政策。下列有关该政策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B.恢复了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C.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D.找到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途径 ‎ 14.(浙江省慈溪市高三期中)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 ‎“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 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如按上述材料进行情景解读,正确的是(  )‎ ‎①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形势非常不利。‎ ‎②内容: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余粮收集制,导致农民的不满。‎ ‎③后果:促使苏维埃政府运用国家权力,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④结论:农民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的领导是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安徽省皖南高三联合测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所以失败可以用“水能 载舟,亦能覆舟”来概括。这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A.严重损害了人民的经济利益 B .严重脱离了苏俄的国情 C.有利于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D.很好地保护了人民的利益 ‎16. (浙江台州中学高三期中)如图是前苏联画家弗·赛罗夫于1921年创作的油画《列 宁会见上访农民》。 它描绘的是十月革命后,列宁在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步行上访的农民的情景。这一情景出现的直接背景是(  )‎ A.农民拥护苏维埃的土地法令 B.余粮收集制引发农民的反对 C.新经济政策允许粮食自由买卖 D.农民强烈要求加入集体农庄 ‎17. “在新经济政策的指导下,……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只有当农民能够用他的剩余产品兑换城市制造的衣服和用具等物品时,他们才肯生产超出自己生活所必需的农产品。城市人民如果要进行工业生产,甚至只要继续在城里生活下去,他们也必需得到来自农村的供应”。这主要说明新经济政策(  )‎ A.促进了苏俄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推动经济恢复 C.通过改善工农联盟来巩固苏维埃政权 D.否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18. 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中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的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 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 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19.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二次测试,23)列宁指出:“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的分配。现实说明我 们犯了错误。”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列宁否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作用 B.材料中的“错误”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0.(高考江苏卷)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21.周尚文在《苏联兴亡史》中曾这样描述苏联:“‎ 放慢改革步伐,经济发展趋于停滞;国内政局稳定,保守气息浓厚;国家实力加强。在国际社会中争夺霸权,气势汹汹。” 这种情况出现在( )‎ A.1925—1953 B. 1954—1964 C. 1965—1982 D. 1982—1991‎ ‎22.苏联乌拉尔·车辆厂生产的坦克一直受到全世界的关注。20世纪40年代,T—34被证明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好的坦克。苏联取得这一成就的关键因素是( )‎ A.新经济政策 B.农业集体化 C. 斯大林模式 D. 赫鲁晓夫改革 ‎23.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是( ) ‎ A.“开垦、开垦、再开垦” 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 C.“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 D.“谁不加入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24. 二战后,面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先后实施改革,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苏联改革失败的根源是:‎ A.缺乏有利的国际环境 B.领导人的个人专断作风 C.对农业重视不够 D.没有把握本国国情,改革指导思想出现偏差 二、非选择题(共28分)‎ ‎25.(深圳高级中学高三第三次测试,39)(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本章程批准、制定或颁布的一切公平竞争法规、协议和执照,均需包括以下条件:(1)雇员组织起来进行集体谈判或处于互助或互卫的目的而采取其他协同一致行动时,不应受到雇主及其代理人的干涉、约束和压迫。(2)不得以必须加入任何公司或禁止参加、组织或协助其自选的工人组织,作为雇佣任何雇员的条件。(3)雇主应遵守经总统批准或规定的最高工时、最低工资或其他雇佣条件。‎ ‎——美国《工业复兴法》(1933 年6 月)‎ 材料二 新政从一开始就受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在国会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 页逐一抄录的”。‎ ‎——内森·米勒《罗斯福传》‎ 材料三 若是罗斯福没有这些纲领,工人们在这个时期一定会采取比当时远为进步的行动。……差不多可以肯定,他们一定会击破两党制度而建立一个他们自己的政党。‎ ‎——W·福斯特《美国共产党史》‎ 请回答:‎ ‎(1)材料二反映了一部分资本家对待新政持有强烈的反对态度。 根据材料一说明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3分)‎ ‎ (2)结合材料三分析罗斯福新政与材料二 ‎ 中一些资本家的矛盾的实质是什么?由此说明罗斯福新政的性质。(6分)‎ ‎26.(台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凯恩斯主义的兴起结束了西方经济思想史上放任主义的统治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20世纪西方经济的需要。他实际上是在不自觉地主张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适应高度社会化生产力的需要。美国罗斯福政府在芝加哥学派的影响下,大规模地推行“新政”,该学派的观点与凯恩斯主义基本相同。‎ ‎——余伟民、郑寅达著《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材料二 新政的实践也推动了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的系统化和完整化。国家干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凯恩斯主义的出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基础。资本主义体制经过自我扬弃,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余传民、郑寅达著《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凯恩斯主义出现的历史原因。(3分)‎ ‎(2)凯恩斯主义与罗斯福新政之间的关系如何?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学者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 材料二 一战后苏俄爆发了打饥荒。1921年12月,美国救济总署开始向美国政府请求增加对苏俄灾荒的粮食援助。美国国会通过讨论通过决议,拨款2000万美元用于在美国市场上采购粮食来救济俄国的灾民。为了筹集更多的粮食救济灾民,由美国救济总署做中介,苏维埃政府动用国库的黄金来购买巴尔干地区和美国的粮食。‎ 请回答:‎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苏俄爆发打饥荒后的相应对策是什么?(6分)‎ 东校区下学期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 ‎1,解析:结合罗斯福新政的有关内容分析。在农业生产方面,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并规定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由此判断C项正确。答案:C ‎2,解析:恢复工农业生产是罗斯福新政重要的措施,1933年罗斯福政府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减少农产品过剩,以保证农民利益,复苏农业,缓和阶级矛盾。本题的材料正反映了这一措施。本题选C项。答案:C ‎3,解析:注意时间:1930年是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通过增加进口货物的税率,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转嫁危机。答案:B ‎4,解析:经济民族主义类似于重商主义,指通过政府政策的形式对进口商品建立贸易壁垒,并施加各种各样的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其国内产业。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应该是有利于发展外贸,A项、C项和D项是针对国内调整生产关系和民生,只有B项是对外贸易,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答案:B ‎5,解析:本题答案应该是A项,自由放任的态度由市场进行自我调节,而政府只需要承担最基本的监督责任即可。并且从那个绅士的话来看,放一个稻草人就可以了也是可以理解为承担最基本的监督任务即可,而并不用人为地去驱赶。政府干预应当对应的就是人为驱赶鸟群。答案:A ‎6,解析:考查罗斯福新政。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罗斯福实施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扩大消费,促进生产恢复,解决生产与需求的矛盾。正确选项为A。答案:A ‎7,解析: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30年代美元贬值的大背景是经济危机,但题干问题中的限制条件是“直接因素”,经济危机是从金融业开始,为了解决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实施,加强对经济干预,整顿金融业,D项与题意相符。答案:D ‎8,解析:罗斯福新政中有利于提高美国就业率的就是社会福利政策,其核心就是“以工代赈”。答案:D ‎9,解析:抓住设问中的不同之处:应该排除B、C、D,因为这三项属于共同点,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答案:A ‎10,解析:30年代大危机说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罗斯福新政放弃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创造了一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经济模式,资本主义发展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答案:B ‎11,解析:本题考查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当今美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由于经济发展,面临着众多新变化、新问题,引领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答案:C ‎12,‎ 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罗斯福新政特点在于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同时通过保障就业、以工代赈等福利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可知选择A项。②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的必然产物,与罗斯福新政并无关系;③“新经济”出现则是克林顿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与罗斯福新政无关。‎ 答案:D 13----17 AAABB 18------22 B ADCC 23---24 BD ‎ 二、非选择题(共28分)‎ ‎25,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内容。回答第(1)问要注意从《全国工业复兴法》的规定入手; 第(2)问中的矛盾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性质可用教材的话来回答。‎ 答案:(1) 。限制资本家对工人的控制与剥削,国家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强力干预。‎ ‎ (3分)‎ ‎(2)资产阶级内部的整体和部分之间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之间的矛盾。性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调整。(6分)‎ ‎26,解析: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生产关系必须要变革,以适应生产力发展。‎ 答案:(1)20世纪20年代末的经济大危机促使人们质疑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2分)‎ ‎(2)罗斯福新政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大规模实践,新政的实践推动了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理论的系统化和完整化。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二战后,西方各国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经济高速发展。(6分)‎ ‎27.(1)冲击力斯大林模式;但未从根本上摆脱其束缚。(4分)‎ ‎(2)对策:实施新经济政策,发展生产;呼吁国际援助;动用国库黄金储备进口粮食。(6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