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2015年高二语文5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银川市2015年高二语文5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银川市2015年高二语文5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敬老崇文与文明传承 沈祖炜 强化历史记忆、重视历史记载、尊重历史事实,乃是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现代科学主义的张扬,强化了科技的能量,却在无形之中弱化了人文精神的追求。对某些城市说,相应的后果还在于城市精神的流逝。有时,根据某种需要,随心所欲地解释历史的事情也比比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承载历史记忆与城市精神的人,特别是一代又一代的老年人受到了忽视甚至遭到无情打击。如此这样,难道还有敬老崇文可言吗?‎ 敬老崇文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历史与传统表示礼赞的一种文化。老者往往是文明的承继和传播的载体。不尊重老人的社会一定很肤浅、很冷漠。所以,我们说的“敬老”,是同尊重历史、尊重传统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说的“崇文”,不仅仅是崇尚文史,而且是崇尚广义上的人文。中华民族一向把黄帝尊为人文始祖,把文明传播的边界列为夷夏之辨的标尺。生生不息的民族传统从都是强调人文精神的,而人文精神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本,是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创造力。儒家所谓的“仁者爱人”,说到底也是这个意思。‎ 近代文明史说明,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人的创造力的解放。在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所激发的人文精神,曾经大大地解放了人的创造力。中国历史上的所谓太平盛世,也就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期,都同文化发展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联性。唐朝的开元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清代的康熙乾隆时期,都是如此。即使在所谓乱世,如春秋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繁荣同样催生了社会的大变革。社会进步需要文治武功,当今中国的和平发展要求强盛的国力,包括经济、军事实力等等,同样需要文化发展所体现的软实力。在此重要的历史关头,历史记忆将唤起民族的文化认同,一座城市所特有的城市精神可以激发出这个城市的创造力。凡此种种,都会转化为人民大众的人文精神,变成文明进步的推动力。‎ 中国人历推崇“读书明理”“通情达理”。对这个“理”的领会和践行,就是“明理”和“达理”,常常同强化历史记忆和弘扬城市精神相一致。从历史记忆中汲取智慧,叫做以史为鉴;从城市精神中获得激励,叫做增强软实力。从中我们可以悟出许多道理,也会变得更加理性。唯有理性,才能体现道理、伦理。这样的道理和伦理属于人文精神的范畴,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温家宝总理说:“一个民族如果忘记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面向未。只有加强文史研究、保存历史记忆、洞悉历史规律,才能鉴史知今、熔铸古今,开辟新的未。”我们宣传敬老崇文的理念,就是要更好地传承文明,续写中华民族的文明史。 ‎ ‎1.下列关于敬老崇文的说法,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 A.敬老崇文就是要尊重老者和崇尚广义上的人文,是对历史与传统表示礼赞的一种文化。‎ ‎ B.“敬老”主要因为老者是文明的承继和传播的载体,因此它又同尊重历史和传统联系在 ‎ 一起。‎ ‎ C.“崇文”主要还是指一种人文精神,是社会发展的软实力,与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关系 ‎ 不大。‎ ‎ D.民族传统中敬老崇文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本,是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创造力。‎ ‎2.依据文中内容,对敬老崇文与文明传承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敬老崇文能够使一座城市的创造力激发出特有的城市精神,进而变成文明进步的推动力。‎ ‎ B.中国历史上,由于重视了敬老崇文才使得文化获得大发展,进而出现了所谓的太平盛世。‎ 13‎ ‎ C.敬老崇文是一个社会传承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不断走向更加文明的标志。‎ ‎ D.敬老崇文的目的是为了发挥老者的智慧和经验,特别是在文明传承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弱化了人文精神,这种现象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事情。‎ ‎ B.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近代的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进步。‎ ‎ C.一座城市特有的城市精神可以转化为大众的人文精神,从而推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 D.人文精神范畴中的道理和伦理是我们这个社会新时期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9分)‎ 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仕为河南尉,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召坦立堂下,曰:“某家子与恶人游,破产,盍察之?”坦曰:“凡居官廉,虽大臣无厚畜,其能积财者,必剥下以致之。如子孙善守,是天富不道之家,不若恣其不道,以归于人。”黄裳惊其言,自是遇加厚。‎ 李复为郑滑节度使,表为判官。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复问坦,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累迁,乃及尊职。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诸将闻而惭,遽出就坦谢。复卒,乃以复丧归东都,为寿安令。河南赋限已穷,县人诉机织未就,坦诣府中请申十日,不听。坦谕县人弟①输,勿顾限,违之不过罚令俸尔。由是知名。‎ 累迁刑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赤县尉为台所审,京兆尹密救,帝遣中人就释之。坦白中丞请中覆,中人走以闻,帝曰:“吾固宜先命有司。”遂下诏,乃释。数月迁中丞。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格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帝谕坦曰:“二人所献皆家财,朕已许原,不可失信。”坦曰:“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帝曰:“朕既受之,奈何?”坦曰:“出归有司,以明陛下之德。”帝纳之。 ‎ ‎【注】①弟:只,只管。 《后汉书·卢坦传》‎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A.盍察之 盍:通“盖”,大概 ‎ B.不若恣其不道 恣:放纵 ‎ C.大将久在军,积劳累迁,乃及尊职 乃:才 ‎ D.坦诣府中请申十日,不听 诣:到,到……去 ‎5.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 ‎ 观察使阎济美格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 ‎ B.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 ‎ 观察使阎济美格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 ‎ C.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 ‎ 观察使阎济美格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 ‎ D.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 /浙西 ‎ 观察使阎济美格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监军薛盈珍干预政事,卢坦据理拒绝。大将向李复请求让一位擅长吹笛子的人担任重要 ‎ 官职,并问卢坦怎么办,卢坦说这样做是不合理的,大将听到他的话后很惭愧。‎ ‎ B.赤县县尉被官署审查,皇帝派宦官去释放县尉,卢坦提出审察核实手续,皇帝后下诏令,‎ ‎ 才释放这个县令。‎ ‎ C.皇帝认为官员进献家财就应宽恕他们,不能失信,卢坦劝谏皇帝不能因小信用而忽视大 13‎ ‎ 信用。 ‎ ‎ D.卢坦任河南县尉,当时的河南尹杜黄裳让他调查某家因儿子与恶人交往而破产的事,卢 ‎ 坦认为当官应廉洁,积聚大量钱财的官一定是搜刮下民而得到钱财,这样的家破产,钱 ‎ ‎ 财归于百姓,倒是好事。‎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 (1)坦谕县人弟输,勿顾限,违之不过罚令俸尔。(5分)‎ ‎ (2)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5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 (11分)‎ 齐安郡晚秋①‎ 杜牧 柳岸风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 ‎8.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9.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 (1)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 ‎ 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 ‎ 问的两句是: ? ?‎ ‎ (2)《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 ‎ 是: , 。‎ ‎ (3)《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 , 。‎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西伯利亚的温暖 ‎ 卡尔是一名政治犯,被发配到西伯利亚的时候,正值十二月,天寒地冻。‎ ‎ 而后,卡尔被分配到了林场,成为一名伐木工人。监工托可可夫斯基很严厉,工人们都非常恨他。‎ ‎ 第二年二月的一天,一名伐木工人生病了,整个班组没有完成定额任务,托可可夫斯基把整个班组的人饿了一整天,而那名生病的伐木工人,被托可可夫斯基喊出去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大家都猜测:那名可怜的正在生病的工人,一定是被可恶的监工托可可夫斯基遗弃了或者处决了。‎ ‎ 然而,不幸的事仍不断发生。还有一次,卡尔把木材抬上火车的时候,不小心滑了下来,木材从车厢里滚落,砸到了一名沙皇士兵。托可可夫斯基顿时火了,他拿起了皮鞭,使劲地抽打着卡尔,还随手拿了一根木棒,朝卡尔的腿上砸去。卡尔能清楚地听到骨头碎裂的声音。随后,几名工友把受伤昏迷的卡尔抬回了小木屋。‎ ‎ 没有医生,又加上天气恶劣,卡尔的腿恢复得很慢,三个月后才能下地走路。他每走一步,都会对托可可夫斯基的仇恨加深一分。‎ ‎ 战争即将结束的消息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大家都在心底高兴着,希望早点结束这样的日子。托可可夫斯基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对大家的态度也开始收敛起来。但是,大家对他的仇恨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 ‎ 13‎ ‎ 一天早上,卡尔被一阵哭声惊醒,那是从托可可夫斯基暖和的小屋传来的。卡尔赶忙跑过去,只见满头是血的托可可夫斯基躺在床上,看样子是受了很重的伤。托可可夫斯基努力睁开眼,看见卡尔后,从枕头底下摸出了一个日记本放到卡尔的手上,对卡尔说,你会懂得的。‎ ‎ 卡尔接过日记本,托可可夫斯基便闭上了眼睛。卡尔迅速把日记本放进了衣服里,闻声而来的工友也走进了木屋。托可可夫斯基的妻子哭诉:凌晨,托可可夫斯基出门小便。天快亮的时候,她发现丈夫还没有回来,于是马上去找,结果刚出门,就看见了躺在门口的血迹斑斑的丈夫。她知道,丈夫是因为仇恨被人打伤的,凶手一定是这一千多名工人中的某一个。‎ ‎ 卡尔和工友们埋葬了托可可夫斯基,小心地翻开日记本,卡尔的心一阵阵刺痛。‎ ‎ 如果不是托可可夫斯基,那名生病的伐木工人一定会死了,因为是托可可夫斯基知道他患了肺炎后,让装运木材的火车把他送到了城里医治。‎ ‎ 如果不是托可可夫斯基,卡尔的性命一定没了。因为托可可夫斯基在那一刻,看见了好几名子弹已经推上枪膛准备枪杀卡尔的士兵。‎ ‎ 如果不是托可可夫斯基,这一千多名伐木工人的性命一定没了,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冬宫在几天前就下了命令要处决他们。‎ ‎ 如果托可可夫斯基不死,这里就不会混乱,工人们也就没有办法趁乱逃走。‎ ‎ 除了卡尔,没有人知道托可可夫斯基是自杀的。卡尔把战争结束的消息告诉了大家,工人们一阵沸腾,欢呼雀跃,瞬间便冲破了伐木场看守士兵的警戒,跑进了丛林深处。‎ ‎ 卡尔并没有跑,而是走进了托可可夫斯基的小屋。他知道,从他得到日记本的那一刻起,他就应该为这对可怜的母子承担起责任。‎ ‎ 后来,陆陆续续地又回来了几十个工人,卡尔把托可可夫斯基的日记本给他们传阅。他们都选择了留下,在林场新建了许多小屋,建筑小屋所用的木材,都是托可可夫斯基提前囤积的。这一切,似乎都在托可可夫斯基的预料之中。‎ ‎ 冬天的西伯利亚,仍有一个温暖的小村落,村子的名字叫做托可可夫斯基村。村民们是那些伐木工人的后代,村子中还有一本族谱——那是托可可夫斯基的日记本。‎ 日记本的扉页,是卡尔临终前一年写的一句话:只要有爱,再冷的地方,也会有温暖的时刻。‎ ‎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 A.小说叙述了西伯利亚林场的监工托可可夫斯基为了挽救一千多名工人的生命,不怕别 ‎ 人误解,不惜牺牲生命的传奇故事,讴歌了可可夫斯基人性的光辉。‎ ‎ B.主人公托可可夫斯基在得知战争结束后,害怕不明真相的工人报复自己,所以对待工 ‎ ‎ 人们的态度也有所收敛。 ‎ ‎ C.卡尔开始对托可可夫斯基充满仇恨,当了解真相后,不但留下来照顾其遗孀和孩子,‎ ‎ 而且找回逃走的工人,建立以“托可可夫斯基”为名的村庄来纪念他。‎ ‎ D.本文语言妙趣横生,情节跌宕,前半部分写托可可夫斯基虐待工人遭仇恨,后半部分 ‎ 用日记本揭开真相,构思巧妙,欲扬先抑。‎ ‎ E.这个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俄国,它告诉我们:爱是人世间温暖的源泉,‎ ‎ 她能够抵御所有的寒冷与伤害。‎ ‎(2)小说中托可可夫斯基的日记本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托可可夫斯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4)这篇小说设计了托可可夫斯基自杀的情节,对这一情节有人赞同,也有人不赞同,你有什 ‎ 么看法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 ‎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人淡如菊”的华裔女建筑师 13‎ 林缨1959年出生在美国,祖籍福建省。祖父林长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知名人物,父亲林恒是陶艺家,曾任俄亥俄大学的艺术学院院长。母亲是一位诗人,在俄亥俄大学教授英国文学和中国文学。林缨是一名华裔女性,她的作品遍布美国各地,她的最新荣誉是获得2009年度美国国家艺术奖章,并在白宫接受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亲自授勋。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她----就是林璎。 林璎印象:出自名门却人淡如菊 林璎的名字被人熟知是近几年的事情。似乎每当述说她的背景时,都要提起那个显赫的林氏家族,以及她从未谋面的姑母、民国第一才女、我国第一批接受西方建筑科学教育的女建筑师--林徽因。的确,林璎继承了这个家族得天独厚的艺术才华。 如今,50岁的林璎依旧透着书斋学子的单纯。面对媒体,她不愿过多上镜;当有人走近她索取邮件地址时,她警惕地向后挪开身子,拒绝来者要求。林璎的长相也确实和中学时代的林徽因有几分相似,人淡如菊,浓浓的书卷气质。‎ 林璎的父亲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林家的女人,每一位都个性倔犟,才华横溢而心想事成。林璎的才情,正是和姑妈林徽因一脉相承。‎ 林璎虽出自名门,却并不肤浅和浮躁,这在她的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的人和设计作品都展现了勇气,沉着智慧,朴实无华,没有过多的设计痕迹,没有浮夸的装饰,运用来自大自然的灵感去设计,不去破坏,而是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她的 “月相”“成行的芦苇”“雪崩”等众多设计作品,都流溢着一种宁静、优雅而潜流的美,一种无声思考的美,一种充满力量的美。‎ ‎ 一夜成名:21岁设计越战纪念碑 林璎虽然性情淡泊,但是她充满才华和曲折的人生却开始得惊天动地。1980年秋天,美国国家建筑家学会为越战纪念碑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设计方案。还在耶鲁大学建筑系读大四的林璎,在大师云集的1421个设计方案中,以看似简单却蕴含了无限力量的设计作品脱颖而出。一个评委会委员说:她的作品很简约,但是越看就越觉得它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是永恒的纪念碑。‎ 林璎的设计引起了广泛争议。退伍军人协会却表示不满,有人认为,这座纪念碑是对战死者的不敬,纪念碑本该拔地而起,而不是陷入地下;阵亡者的名字应该按照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而不是按照他们战死的时间排列;甚至连林璎是一位华裔也成了问题,他们从政治上施加压力,要求评审委员会更改原设计。在最后的决定会议上,林璎坚持不改,以其独有的倔犟和勇气赢得胜利。‎ 林璎一夜成名。曾经饱受争议的越战纪念碑,如今已成为美国华盛顿最吸引人的建筑物之一。有人说,林璎设计的纪念碑已经成为美国人的“哭墙”。其实那不准确,数不尽的美国人来到这里,携来的不仅仅是眼泪,带走的则必定有深沉的思索。‎ ‎“记忆地图”:第五座纪念碑为环保而建 如果越战纪念碑体现了无声的奉献精神,那么她之后的很多作品都是无声却自然的诗。林璎说,虽然她生长在一个几乎遗忘了中国传统的环境里,但她却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东方式的审美对她的影响。她说:“从学生时代起,我对东方建筑的兴趣就远胜于欧洲建筑。”‎ 从越战、民权到女权、印第安人,林璎为美国设计了4座具有标志意义的纪念碑。第5座纪念碑“什么在消逝·空屋”是她自己的选题:环保。‎ ‎“什么在消逝·空屋”并不是一座建筑物,而是一个呼吁保护濒危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大型声音及多媒体互动装置。它被安置在北京当代艺术中心的地下展厅。游览者手拿一块有机玻璃正对地上的投影设备,那些已经灭绝和濒临灭绝的动物就会在眼前一一呈现:有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的象牙喙啄木鸟,有正在消融的北极上孤单的北极熊,有大西洋里变得越来越小的鳕鱼,还有已经灭绝的北美信鸽。‎ ‎“什么在消逝·空屋”计划将至少持续十年。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把属于他自己的记忆或者是父辈们的记忆中的事物添加到这张“地图”中……将2050年时人类可能面临的情境通过这种方式展现出来,绘制出一张属于未来的“地图”。‎ 林璎用她的设计和艺术来呼吁人们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正如她所说,纪念碑的存在,是为了告诉下一代什么是意义,而不是“丢掉一些东西,又丢掉另一些东西”。‎ ‎ (‎2010年3月1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 A.林璎的最新荣誉是获得2009年度美国国家艺术奖章。虽然林璎的名字被人熟知是近几 ‎ ‎ 年的事情,但“最新”意味着此前她也获得过荣誉和奖励。‎ 13‎ ‎ B.林璎继承了林氏家族得天独厚的艺术才华,尤其是受学习西方建筑科学教育的姑母林 ‎ 徽因的影响颇多。‎ ‎ C.她的“月相”“成行的芦苇”“雪崩”等众多设计作品,虽然造型各异,风格多样,‎ ‎ 但都是无声却自然的诗。‎ ‎ D.“数不尽的美国人来到这里,携来的不仅仅是眼泪,带走的则必定有深沉的思索”,‎ ‎ 这句话的含意是美国人开始正视越南战争的结局,怀念战死的人们,思索生活的意义。‎ ‎ E.美国人能够接受总统奥巴马的非洲黑人血统,却不能接受由一个“黄种外国人”设计 ‎ 越战纪念碑,一个亚洲人为一场亚洲战争而做的纪念碑。‎ ‎(2)“人淡如菊”是一种怎样的性格特质?文章从哪些具体方面体现了林璎的这种性格特质?‎ ‎ (6分)‎ ‎(3)“虽然她生长在一个几乎遗忘了中国传统的环境里,但她却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东方式的 ‎ 审美对她的影响。”着眼全文,具体分析东方式审美带给林璎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 (6分)‎ ‎(4)文章中提到林璎的“第5座纪念碑‘什么在消逝·空屋’”,但紧接着又说“‘什么在消 ‎ 逝·空屋’并不是一座建筑物”。你觉得这矛盾吗?为什么?(8分)‎ ‎ ‎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 请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入横线处( )(3分)‎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与其他人作品相比绝对是_________________这部不朽的文学巨作,经曹雪芹_____________________,“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了前80回。我们在拜读时要认真研究,多方探讨,还要多读读红学家的言论,多看看其中的诗词歌赋的解读,多想一想才能明白其中的主旨,对的就接受,不对的就抛弃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要不得的。‎ A.卓尔不群 呕心沥血 囫囵吞枣 B.与众不同 积心积虑 生吞活剥 C.鹤立鸡群 呕心沥血 囫囵吞枣 D.出类拔萃 积心积虑 生吞活剥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中文之美,不仅美在风骨,更美在形体,以至其任何一块肌肉的肥瘠、任何一袭衣袂的 ‎ 摆动、任何一种表情的意蕴,增之则长,减之则短,真是巧夺天工。‎ B.专家提醒我们,虽然用微波炉加热食品会致癌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但在使用微波炉时 ‎ 一定要按说明书操作,切忌不要盲目乱用。‎ C.高房价与买房限购使几十万北京上班族选择以河北燕郊作为“睡城”。为了能挤上公交 ‎ 车,上班不迟到,他们几乎每天早上五点就要出门,奔波在“朝五晚九”的上下班路上。‎ D.中央要求推进机关内部接待场所建立健全服务经营机制,推进企业化管理,建立市场化 ‎ 的接待费结算,逐步实现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十月底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好像背着火炉在走。‎ ‎①蜿蜒起伏的石阶宛如大海抛出的一条长长的浪花,在山中明亮地闪烁着 ‎②而石阶暴露在草木稀疏的向阳山坡上时 ‎③香港的太阳仍然火辣辣的 ‎④能缓释行山时的疲劳 ‎⑤遇到林木茂盛的地方,就有难得的阴凉 ‎⑥脊背就有被灼伤的感觉 A. ①②⑥⑤④③ B. ③①⑤④②⑥ C. ①④⑤②③⑥ D. ③④⑥⑤①②‎ 13‎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 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感谢生活!它的历练让我从一个懵懂的小孩,变成一个从容的自己。懵懂到从容,要跨越那布满荆棘的路,①______________,要跋涉那滔滔浊流的河。在无尽的磕磕碰碰之中,感觉悲喜交加的心跳,②______________,见证阴晴圆缺的变幻。当举起那带有红晕的幸福酒杯时,才明白,痛苦是幸福的促销商,③______________,失败是成功的敲门砖。痛苦与伤害,使暗淡的灵魂有了升华!‎ ‎17.根据下面一段文字,在“设计理念”“住宅特点”下的方框内填写恰当的词语。(每空不超 ‎ 过5个字)‎ 设计理想住宅,应从科技服务于人类出发,以人类的健康幸福与文明发展为核心。按照上述理念进行设计,住宅区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林、溪流、湿地形成有机整体,为人们提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良好生态环境;采用高科技的毛细管冷暖传递系统调节室内空气,为人们提供恒温、恒湿、“恒氧”的舒适生活空间;采用雨水收集和生活用水净化处理系统以实现水资源的多次使用,高效采集太阳能以满足家庭用电需求,为人们提供最佳的节能生活方式。‎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六、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材料一 时值暑假,来自京沪一些医院的整形外科统计数字显示,青少年占到了就诊人数的60%至70%,绝大多数是为了“锦上添花”,甚至有的拿着一些名模明星的照片前来就诊,照片上的形象就是其整形标准。社会心理学家指出,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和渴望被周围人承认的双重原因,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容易被“面子”观念困扰。‎ 材料二 林语堂先生说过,中国人的脸面,不但可以洗,可以刮,还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面子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甚至可以倾家荡产而为之。‎ ‎ 要求:请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3‎ 高二语文答题卷 成绩:_ 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11(1)‎ ‎12(1)‎ ‎13‎ ‎14‎ ‎15‎ 答案 ‎7.(10分)‎ ‎(1)‎ ‎(2)‎ ‎8.(5分)‎ ‎ 9.(6分)‎ ‎10.(6分,每空1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从下面所给的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答题前务必用2B铅笔将所选做大题号的方框涂黑,只能涂黑其中一个。‎ 选做的大题号是: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 ‎ ‎(2)(6分)‎ ‎(3)(6分)‎ 13‎ ‎(4)(8分)‎ ‎16. (6分)‎ ‎ ①‎ ‎②‎ ‎③‎ ‎17.(5分) ‎ ‎① ②‎ ‎③ ④‎ 13‎ 高二语文5月月考参考答案 一、 论述类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1.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或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到与“敬老崇文”相关的语段,然后将选项代人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 A.“崇文”不仅仅是“崇尚广义上的人文”,缩小了“崇文”的内涵。C.以偏概全。“与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关系不大”明显错误。D.偷换概念。“人文精神”的核心是该题后面表述的内容,而不是“敬老崇文”。所以选B。‎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C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代人原文进行比较,A.因果倒置。原文说的是“一座城市所特有的城市精神可以激发出这个城市的创造力”。 B.历史上文化获得大发展的因素很多,并不仅仅是由于“敬老崇文”一个因素,犯了以偏概全、过于绝对的毛病。D.无中生有。“敬老崇文”的目的是为了发挥老者的智慧和经验,原文中没有提到;而且在此选项中也只是解释了“敬老”,而忽视了“崇文”。所以选C。‎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A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文中作者的观点分析选项是否正确,A后一句不对。从第三段谈到的近代文明史的几个事例做参照,我们可以推测,二者完全可以避免,而且可以互为因果。现代科技与人文精神的脱节,更多的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所以选A。‎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A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A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A项:盍:何不。联系语境:“某家子与恶人游,破产,盍察之?”可以推断出意思是为什么不。所以选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B试题分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本题可根据表时间的词语断句;人名做主语断句,如“诸道长”“帝”“浙西”等。‎ 考点: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6.A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A项:“并问卢坦怎么办”错误。不是大将问怎么办,而是李复问。所以选A。‎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1)卢坦告诉县里百姓只管缴纳织品,不要考虑期限,违背期限不过是罚县令俸禄而已。 (5分)‎ ‎(2)用公布大信用的是赦令。现在这两个大臣违反诏令,陛下怎么能因小信用失去大信用呢!‎ ‎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注意:谕(告诉)、顾(顾及、考虑)、输(缴纳)三字的考察。(2)注意:所以(用……的)、布(公布)、以(因)、信(信用)四字的落实。‎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文译文:‎ ‎ 卢坦字保衡,是河南洛阳人。做官当河南县尉。当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尹,长官),叫卢坦站在堂下,说:“某家儿子与恶人交往,丧失了全部财产,你怎么不调查此事呢?”卢坦说:“凡是当官廉洁,即使高官也没有丰厚的积蓄,那些能积聚钱财的一定搜刮下民得到钱财。如果他们的子孙善于守住钱财,这是上天使不道义的家富足,不如放纵他们的子孙做不道义的事,把钱财归还给人民。”‎ 13‎ 杜黄裳对他的话感到惊奇,从此对待他更加优厚。‎ 李复任郑滑节度使,上奏章推荐卢坦做判官(判官,地方长官的属官)。监军(朝廷所派监督军队的官)薛盈珍多次干预政事,卢坦每次据理拒绝他。有个擅长吹笛的人,大将等人喜欢他,大将等人到李复那里请求让他担任重要官职,李复问卢坦怎么办,卢坦笑着说:“大将长久在军队中,积累功劳多次升迁,才到尊高官职,怎么能自己轻视自己,想要和吹笛子少年一同任官呢?”各位将领听到这话很惭愧,急忙出到卢坦面前道歉。李复去世,卢坦因为跟随办李复的丧事回东都(洛阳),后任寿字县令。河南郡征收赋税期限已到,县里百姓诉说机上丝绸织品没织完,卢坦到郡府中请求延期十天,郡府不批准。卢坦告诉县里百姓只管缴纳织品,不要考虑期限,违背期限不过是罚县令俸禄而已。因此卢坦知名。‎ 卢坦多次升官任刑部郎中,兼任侍御史主管多种事务。赤县(县治设在京师内的移赤县,此指长安、万年县)县尉被朝廷官署审查,京兆尹秘密救他,皇帝派宦官去释放这个县尉。卢坦告诉中丞(御史中丞)请求审察核实手续,宦官跑回告知皇帝,皇帝说:“我本应该先命令主管官员。”皇帝于是下诏令,才释放这个县尉。过了几个月,卢坦提升为丞。起初,几个道(行政区划名,唐分全国为十道)罢免调回的长官,拿本道的钱作为进献皇帝的物品,皇帝于是发布赦免命令一律禁止,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违反诏令进献钱财,卢坦揭发他们的罪状奏告,柳晟、阎济美免去官职等待治罪。皇帝告诉卢坦说:“这两个人进献的是家财,我已经答应宽恕他们,我不能失信。”卢坦说:“用公布大信用的是赦令。现在这两个大臣违反诏令,陛下怎么能因小信用失去大信用呢!“皇帝说:“我已经接受了钱财,怎么办? ”卢坦说“把钱财拿出归还主管官员,显示陛下的道德。”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 ‎(二)古诗阅读(11分)‎ ‎ 8.颔联写游赏黄州的山水,闲云倒影在水中,让人赏心悦目,闲吟啸抒怀,日子倒也过得闲适自得。颈联写残灯暗淡的雨夜,一起下棋的友人已经散去,酒醒后孤枕难眠,又看到北雁南飞中。(分析2分)诗人看似游赏山水,闲适自得;但实际上,酒醒人散见雁,诗人倍感孤独寂寞、政治上受排挤的失落。(感情两个方面3分,只写一个方面得1分)‎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着注释,抓住关键词描述颔联和颈联的句意,根据景物描写渲染的氛围,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云”“水”“堪赏”“自如”烘托出了作者闲适自得的心情;颈联中,作者通过“残”“孤”把自己酒醒后的孤独感表现出。‎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 9.艺术手法:对比、用典、虚实结合(2分,答对其中任意两点即可)以当年英雄在赤壁争雄的典故,和如今只有蓑翁坐此垂钓进行对比(艺术手法分析2分)诗人借典故表达自己虽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却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意。(用意2分)‎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常见的艺术手法,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尾联“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赤壁争雄”很明显是运用了历史典故的手法;“唯有”一词将争雄的英雄与蓑翁进行对比;由注释作者的背景资料可知,作者是借用典故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故答题时,可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组织答案即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 名篇名句默写(6分)‎ (1)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三、文学类文本(25分)‎ ‎11.(1):A、E (D项“语言妙趣横生”的说法不准确,应为“平实”;B项说可可夫斯基态度收敛是因为“害怕工人报复自己”有误;C项说“卡尔”找回逃走的工人于文无据。)‎ ‎(2):①从情节上看,日记本揭开了以往事件的真相,使卡尔和工人们消除了对托可可夫斯基的误解和仇恨,也推动了后文情节的发展;②从塑造人物形象上看,日记本塑造了托可可夫斯基忍辱负重,充满人性光辉的形象;③从表现主题上看,日记本成为了村子的族谱,卡尔在日记本扉页上写的话,都揭示了人间有爱就有温暖的主题。(每点2分,共6分)‎ 13‎ ‎(3):①外在冷漠残忍,内心善良。保护素不相识的工人们不受到更严重的伤害。他表面上好像遗弃了生病的伐木工人,其实已寻找机会把他送到城里医治。‎ ‎②充满智慧。当卡尔砸到沙皇士兵时,他用皮鞭、木棒抽打他直至伤残,实际上是救卡尔于沙皇士兵的枪口之下。‎ ‎③忍辱负重。在伐木工人的仇恨与误解里,他依然坚守心中的信念,默默地保护着工人们。④有牺牲精神。他为了让工人能够逃出虎口,不惜自杀以创造机会。(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分析正确得6分) ‎ ‎(4);答案:观点一:赞同,这是作者精心设计的情节,能更好地表现小说的内涵和主题。(2分)(1)符合人物性格特点。托可可夫斯基自杀的动机是创造机会让工人们逃走,这与他一贯把自己的无私大爱献给工人们的性格完全吻合,是使人物性格发展完善的必要情节。(2)是情节发展的必然。托可可夫斯基想用自己的死制造混乱,让工人们想办法趁乱逃走,这一设计使情节更完整,更连贯,也使后文情节合理展开。(3)艺术效果上更能震撼人心。为挽救他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样的情节是读者的内心收到更强烈的震撼,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每点2分,答满3点6分)(表明观点后,从情节、主题、结构设计、艺术效果等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四、实用类文本(25分)‎ ‎12、(1)【答案和解析】答案:B E 解析:B“她从未谋面的姑母”因而“影响颇多”有误; E有因其华裔而产生的反对意见,但只是退伍军人协会表示不满,且最终接受了这一座纪念碑。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④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⑤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 (2)【答案和解析】答案:①“人淡如菊”是一种拒绝霸气的平和和执著。(2分)②平和:性情淡泊,单纯低调。面对媒体,她不愿过多上镜;当有人走近她索取邮件地址时,她拒绝来者要求。(2分)执著:个性倔强,坚持而有勇气。在越战纪念碑最后的决定会议上,林璎以其独有的倔犟和勇气赢得胜利。(或“什么在消逝·空屋”计划将至少持续十年,对环保事业的执著)(2分)(意思对即可)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要遵循,一个原则 、两个观念 、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简答题答案源于文本,不可凭空去想。②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③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 (3)【答案和解析】答案:①从兴趣爱好上看:东方建筑对林璎的影响就远胜于欧洲建筑对她的影响。②从人物性格上看:为人单纯,有浓浓的书卷气。③从作品特点上看:展现勇气,沉着智慧,朴实无华,没有浮夸的装饰。很多作品都是无声却自然的诗。(不一定要指出角度,每点2分) 【思路点拨】首先,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第二,认真阅读文本,找到相关的答题区间;第三,整合形成答案,注意条理清晰。 (4)【答案和解析】答案:不矛盾。(1分)  ①“什么在消逝?空屋”确实不是一座建筑物,而是一个呼吁保护濒危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大型声音及多媒体互动装置。(2分) ②但是,纪念碑的存在,是为了告诉下一代什么是意义,而“什么在消逝?空屋”是林璎用她的设计和艺术来呼吁人们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是为了告诉下一代什么是意义”,因此,它也是一座纪念碑,存在人心中的纪念碑。(3分)③它是林璎艺术生涯的又一丰碑,告诉人们生命的意义。(2分) 【思路点拨】回答此类题的前提是对文章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尤其要注意两点:①是尽可能用原文的词语作归纳。②是防止要点遗漏,要点遗漏,答案不完整。防止方法:①是对相关文字作层次分析;②是注意按分值踩点得分,如分值为8分的题要点一般不能少于四个,4分题一般不能少于两个。‎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 ‎13.答案:A卓尔不群: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跟一般人不一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侧重指人的才华。多用于书面。//与众不同:跟大众不一样。多用于口语。//出类拔萃:萃,草丛生的样子,引申为聚集。指成群的人或物。“出类拔萃”谓超出同类之上。//鹤立鸡群:比喻人的仪表才能超群脱凡。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处心积虑:处心,存心。积虑,积久考虑。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多含贬义。 ‎ 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囫囵吞枣: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14.答案:C(A.递近关系颠倒了,应是“不仅美在形体,更美在风骨”B.不当否定,应删去“不要”D.缺少宾语,应在“结算”后加上“机制”)‎ ‎15.答案:B ‎16.答案解析:首先通读全文,明确主要内容。其次梳理句子关系,分析句内成分。再次寻找句子间的呼应点。整段文字抒发的是对生活的感悟,①处与“要跨越那布满荆棘的路,”“要跋涉那滔滔浊流的河”构成排比句,且采用比喻修辞;②处与“感觉悲喜交加的心跳”“见证阴晴圆缺的变幻”构成排比句;③处与“痛苦是幸福的促销商”“失败是成功的敲门砖”构成排比句,且采用比喻修辞。‎ 参考答案:①要攀登那崎岖不羁的崖②体察炎凉冷暖的失态③伤害是坚强的陪练员(每句2分)‎ ‎17.解析:解答此题,要对文段中的信息进行饰选,选出主要信息,剔除次要信息。所给材料是总分结构的说明性语段,考生需要先整体感知材料,把握说明的中心和特点,筛选出被说明的事物及其特征,然后用符合字数要求的最精确的语言填空。‎ 答案:①以人为本 ②生态和谐 ③空间舒适 ④生活节能(1空1分,2空2分,3空4分,4空5分)‎ 六、作文(60分)‎ ‎18.【写作提示】通过“求同”可以发现,两则材料都是讲的中国人的“面子”。“面子”在这里有两重含义,浅层的是指人生理上的脸面,深层的是指心理和精神上的脸面。中国人爱争面子,在国人看来,面子是人们身份的标志,有面子是才干的表现。面子关系着人的尊严、荣誉。国人看重脸面,这对于维系人情和稳定社会不无积极意义,但超过一定的“度 ”,就会变成虚荣,就会产生浅薄,就会导致社会风气的浮靡奢华。然而,为了面子而不顾实际,为了形象而不顾人的死活,却是当前某些人的一种通病。‎ 面子关乎人们的尊严、荣辱,当然要讲,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要面子就是讲尊严。但是,面子不等于虚荣心,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更不能为了所谓的政绩而劳民伤财、弄虚作假。有时候,勇于暴露自己的缺点,恰恰是给自己争来了面子。我们要的是表里如一、形式内容相统一的面子。‎ 13‎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