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清江2015年高二语文暑假作业1(含答案)
一、古诗词鉴赏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①
张元幹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苍,菰蒲零乱秋声咽。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
心折,长庚②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两宫③何处?塞垣只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万里想龙沙④,泣孤臣吴越。
【注】①宋高宗建炎三年,金兵大举南下,宋高宗狼狈南逃。②长庚:即金星,又名太白星。③两宫:指宋徽宗与宋钦宗二帝。④龙沙:泛指沙漠,这里指宋徽宗、钦宗被囚禁的地方。
⑴这首词上阕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氛围?有什么作用?(4 分)
⑵下阕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名句名篇默写
① ▲ ,而后乃今将图南。
② ▲ ,潦倒新停浊酒杯。
③ ▲ ,血色罗裙翻酒污。
④人间如梦, ▲
⑤孔子曰:“ ▲ ,小人穷则滥矣。”
⑥ ▲ ,衣食足而知荣辱。
⑦ ▲ ,时不利兮骓不逝。
⑧ ▲ ,置之亡地而后生
三、现代文阅读
陋 巷
丰子恺
以前读到颜子“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时,常疑所谓“陋巷”大约是一条坍圯、龌龊而狭小的弄。及到了杭州,看见了巷的名称,才在想象中确定颜子所居的地方,大约是这种巷。其中有一条陋巷,我只到过三次,不过印象很清晰。
第一次到这陋巷,是在二十年前,那时我在杭州读书。我的老师李叔同先生在出家前的某日,带我到这陋巷里访问马一浮先生。走进老屋,一番介绍后,我就坐在一旁听他们谈话。我其实全然听不懂他们的话,只是假装静听的样子。好在我可以偷看这位初见的马先生的状貌:头圆而大,眼睛炯炯发光,上眼帘弯成一条坚致有力的弧线,须髯从左耳根缘着脸孔一直挂到右耳根。我当时正热衷于木炭画,觉得他的肖像宜用木炭描写。我正在这样观察的时候,他突然发出哈哈的笑声。我惊奇他的笑声响亮而愉快,同他的话声全然不接,好像是两个人的声音。他一面笑,一面顾视我。我不知可笑的理由,只得再假装领会的样子,强颜作笑。他们当然不会拷问我领会到如何程度,但我深感羞愧。从进来到辞去,一直感觉自己是个傀儡,冤枉地被带到这老屋里来摆了几个钟头。
3
第二次到这陋巷,是在做傀儡之后十七年。这十七年里,我东奔西走,糊口四方,多了妻室,少了母亲。那一次,我代李先生送两块印石去。陋巷照旧是我所想象的颜子的居处,老屋也照旧古色苍然。马先生的音容和十余年前一样:坚致有力的眼帘,炯炯发光的黑瞳,和响亮而愉快的谈笑声。但是听这谈笑声的我,已与前大异了。方言不再成问题,我对于他的话也完全懂得了。上次做傀儡的苦痛,这回已经没有,可是我另感到一种更深的苦痛:初失母亲,心中充满了对于无常的悲愤和疑惑。可自己无法解除这悲和疑,生活便堕入了颓唐的状态。每天为了糊口读几页书,写几小时稿,吸半听美丽牌香烟。
马先生和我谈起我所作而他所序的《护生画集》,勉励我。知道我抱着风木之悲,又为我解说无常,劝慰我。其实我不须听他的话,只要望见他的颜色,已觉羞愧得无地自容了。我局促不安,坐了约一小时就告辞,叫了一辆黄包车,不问价钱,跨了上去。回到旅馆的时候,想起所访问的主人,热烈地感到畏敬的亲爱。
第三次到这陋巷,是在上星期。这回是我自动去访问的。马先生照旧孑然一身地隐居在那陋巷的老屋里, 两眼照旧炯炯发光, 谈笑声照旧愉快。但使我惊奇的是,他的深黑的须髯已渐近白色。我心中浮出“白发不能容宰相,也同闲客满头生”之句,又悔不早些常来亲近他。如今母亲去世三年多了,我的心似已屈服于“无常”,生活也就从颓唐中爬起来,想对“无常”作抵抗了。我在古人诗词中读到“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等咏叹无常的文句,不肯放过,把它们翻译为画。以前曾寄两幅给马先生,近来想多集些文句来描画,预备作一册《无常画集》 。我把这意思告诉他,请他指教。他欣然地指示我多找些佛经和诗文集,又背诵了许多佳句。最后说:“无常就是常。无常容易画,常不容易画。”他这话把我从无常的火宅中救出,使我感到无限的清凉。当时我想,我画了《无常画集》之后,要再画一册《常画集》。《常画集》不须请他作序,因为自始至终每页都是空白的。
这一天我走出陋巷,已是傍晚时候,岁暮的雨雪充塞了道路。我独自在路上彷徨,回想不问价钱跨上黄包车那一回,又回想做几小时傀儡那一回,似觉身在梦中。 (有删改)
12.作者前两次到陋巷访问马先生时,为什么深感羞愧?请简要说明。(4分)
13.文中多次写到马先生的外貌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 分)
14.请理解文中画线句蕴含的深意。
15.作者在与马先生的交往中获得了什么样的人生启示?请结合文意加以探究。
四、文言文翻译
①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②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市委质事楚……
③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④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3
⑤又安能以皓昭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语文练习(一)
10.⑴渲染了凄伤清绝的氛围。写出了沿途景色的特点,暗示了当时时局的动荡和自身的颠沛流离。
⑵①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②希望洗雪国耻却壮志难酬的悲痛;③对统治者偏安江南、不思迎回徽钦二帝和收复失地的愤慨;④遥思二帝、自己成为孤臣流落他乡的痛苦。评分建议:一点 1 分,意思对即可;只贴情感标签不得分。
12.(4 分)⑴第一次羞愧是因为:内疚自己听不懂他们的谈话而又装腔作笑。⑵第二次羞愧是因为:感到自己陷于风木之悲而不能自拔,与马先生对世事的淡然态度相距甚远。
13.(4 分)①表现马先生乐观开朗、坚毅豁达性格,突出马先生对作者人生的积极影响;②须髯的变化引发了作者对韶光易逝、珍惜时光的感慨,加深了他对人生“常”与“无常”的理解。
14. (6 分)①“无常”是具体的、有限的人生现象,所以容易画;而“常”是普遍的、无限的人生状态,所以不容易画;② “无常”是人生的一部分,本是人生常态,人不必为之困扰;③这句话表现了马先生内心的释然和对人生的彻悟。
15. (6 分)①虽身处“陋巷” ,但要有安贫乐道之心;②思想的成熟、人生的成长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③人需要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④要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