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县2015年高三语文六月适应性考试试题(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黄梅县2015年高三语文六月适应性考试试题(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黄梅县2015年高三语文六月适应性考试试题(附答案)‎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 (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阜盛(fù) 拱券(quàn) 庠序(xiáng) 度长絜大(xié)‎ B.愀然(qiǔ) 干禄(gān) 勖勉(xù) 溘死流亡(kè)‎ C.惩创(chuàng) 婆娑(suō) 弄堂(lòng) 叱咤风云(zhà)‎ D.蒙骗(mēng) 缥缃(piāo) 麇集(qún) 阒无一人(q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博弈 赏赍 旋涡 乌烟瘴气 B.孟浪 喧阗 厮打 叼陪鲤对 C.央浼 分蘖 蝥贼 畏葸不前 D.颠踬 訾詈 发轫 不能自已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数字化的时代,一个人在精神上能自觉地保持些______也不可量化的、与数字无关的情愫,那真是一种福气,而且,这样的人多起来,人际间也就不必将一切都加以______了。有时候我们会发现,生活中永远有这样的一种人,人们在意现实的物质享受,在乎外在的形象,不看重内心的_____ ,只要手里有权,袋里有钱,什么都无所谓。跟这种人谈读书这样的雅事,确实有些_________。‎ A.不需 衡量 品质 附庸风雅 B.不要 权衡 品格 大煞风景 C.不必 量化 品味 对牛弹琴 D.不想 比较 品性 不伦不类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自2005年国务院将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纳入政府工作内容以来,通过各项政策调整与社会各界积极推动,已经有了长足进步,对于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逐步加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B.新的成品油价格机制实施后,国家发改委从数据处理、公布调价信息到测算调价金额,都有一套完整严谨的程序。‎ C.针对H7N9禽流感疫情,中国国家卫生和计生委员会表示,要坚持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原则,加大对重症病人的临床救治,尽最大可能减少死亡率。‎ D.每到假期前,网上就掀起关于“挪假”“拼假”的讨论热潮。这一现象显示,人们不仅希望休假,还希望假期安排得更合理更充裕。这不是挑剔,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仁”字在《论语》中出现过104词,是统率全书的核心思想。而“仁”的实现,有赖于对“礼”的施行,所谓“克己复礼为仁”,即是提倡人们要以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调和社会矛盾,而做到这一点,需要个体自觉地道德修养,所以,他说:“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B. 《桥边的老人》《安东诺夫卡苹果》《山羊兹拉特》《在桥边》《礼拜二午睡时刻》的作者分别是美国的海明威、俄国的蒲宁、美国的辛格、德国的伯尔、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他们都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 12 -‎ C. 《风波》是鲁迅创作于1920年的作品,刻画人物各具特色。七斤愚昧麻木驯服、盲从无知,是当时中国农民的典型;赵七爷无政治主见,报复心重,是一个陈腐守旧的顽固派形象;七斤嫂精明泼辣,九斤老太固执保守,众多人物都是性格鲜明。‎ D. 《红楼梦》充满诗情画意,既表现在黛玉葬花、宝钗卧石等优美场景的构思中,也表现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例如黛玉纤弱清丽的倩影、幽怨含情的眉眼、哀婉缠绵的低泣,以及她所住的静谧高雅的潇湘馆,使她在群芳云集的大观园中,独具一种“风流态度”。‎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周易》的前生今世 ‎《易传》是对《周易》一书的第一次系统解释的著作,因为共有10篇文字,故又称《十翼》。《易经》与《周易》,不是两名一实的重同关系,而是种属关系。‎ 自从阴、阳爻由数字中归类抽象出来之后,很自然地固定为六十四个六爻卦体,对这些卦体作出有序排列,并且各自给予一个卦名,便诞生了第一部《易经》。据史传,这第一部《易经》诞生于夏代初期,其名为《连山》。夏代之前,洪水泛滥,人或为鱼鳖;大禹治水,洪灾顿息,舜将帝位禅让于禹,建立夏朝。由于长期的洪灾,人们对赖以避难的高山心怀感激;洪灾之后的渔猎生活,山上盛产的野果和飞禽走兽,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对山的崇拜,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因此,在对六十四卦排序之时,象征山的“艮”卦名列榜首,也就顺理成章。六爻重卦“艮”是由两个经卦“艮”相重而成,象形山连着山。所以,夏代制定的以“艮”为首卦的《易经》,便取名为《连山》。我国最早图腾对象“山”,也因此可以确认。‎ 由渔猎社会转向农业社会,也是在以“山”为崇拜对象的夏代。个中原因,显然是洪水消减之后,人们纷纷从山上下来,在平原上安营扎寨的缘故。长期的农事活动,使人们对“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粮”的土地产生了感情。于是,由“山”移情于“地”的观念随着农事活动的深入展开而得以确立。‎ 商汤取夏政而代之,作为治国之策的《易经》,也必须作出相应的改编。由于古籍资料的残缺,我们已无法知道改编的全部内容,但是从商朝初期诞生的第二部《易经》称名《归藏》,可以确定这部《易经》的首卦已由“艮”改换为“坤”。坤为地,以“坤”为首卦的《归藏》,表达了商代先人对大地的崇拜,我们祖先由此进入第二个图腾崇拜时代。‎ 商代八百年,是农业社会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成熟的农业生产,使先人们意识到农作物的收成好坏并不取决于土地,而是取决于天气: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洪涝旱灾,欠收甚至颗粒无收。于是,先人的观念又开始发生第三次转变,即由对“地”的崇拜转向对“天”的崇拜。商朝末年,周族领袖姬昌被商纣王囚禁于羑里,在狱中对第二部《易经》即《归藏》作了全新的编纂,即史称“演易”。经姬昌重新编纂之后的这第三部《易经》,在周朝取代商政权之后正式命名为《周易》,即“周朝的《易经》”。‎ 由于观念的变化,更由于《周易》的诞生,《归藏》自周代始式微,但是,一直到春秋末期,它还有可能被完整保留着。据《礼记》记载,孔子为了解殷商社会,曾专门跑到殷商贵族集居地宋国,寻找并研究《归藏》;从孔子的“吾欲观殷道……得坤乾焉”的透露,我们也获得了《归藏》的首卦是“坤”、第二卦是“乾”的信息。汉代时,《归藏》可能还有较多内容存世,所以有易学家焦竑的“商时讲学者首重在静”之议论,经学家郑玄在《礼记》注疏中称:“殷阴阳之书存者有《归藏》,是亦以《归藏》为殷易矣。”‎ - 12 -‎ 现在所见的《归藏》佚文,一为收录在《道藏》中,二为前些年从湖北荆门王家台楚墓中发掘的竹书残简。这些佚文为姬昌“演易”的背景提供了信息。‎ 从西周到东周,《周易》不仅是周王朝的治国大纲,也是朝廷及贵族决疑解难的工具。《左传》、《国语》中的二十多条占筮或援引《周易》决疑记载,便是《周易》权威性和实用性的直接表达。‎ 春秋末期,“善为《易》者不占”成为风气;孔子晚年喜《易》,以致“韦编三绝”;为学生讲《易》,留下解读《周易》的数篇文字,与前人留下的几篇资料性文字一起,合编成《易传》,遂使得《周易》如虎添翼,进入每一位读书人的书房,并进而成为后世科举取士的“统编教材”。 ‎ ‎(节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6.关于《易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易经》与《周易》,不是两名一实的重同关系,而是种属关系”,由此可知,《周易》包括《易经》,二者是种属关系。‎ B.“孔子晚年喜《易》”,他把解读《周易》的数篇文字,与前人文字一起合编,形成对《周易》进行系统解释的著作《易经》。‎ C.全文谈到了与《易经》相关的三部著作,即《连山》《归藏》《周易》,而这三部著作体现了《易经》在不同时期的发展。‎ D.《易经》在不断的更新与发展之中,首卦也在不停地变化,从夏初到商初再到周代,一直到现在,其首卦还在不停改变。‎ ‎7.下列各项对于《易经》首卦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代之前,洪水泛滥,山上盛产的野果和飞禽走兽,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对山的崇拜,使象征山的“艮”卦在《连山》六十四卦中名列榜首。‎ B.夏代以后,长期的农事活动,使人们对土地产生了感情。于是,由“山”移情于“地”,使得商代初期的《归藏》首卦由“艮”卦变化为“坤”卦。‎ C.商代八百年,农业社会逐渐走向成熟,使先人们意识到农作物的收成好坏更多取决于天气,于是到《周易》时,首卦已更新为代表天的“乾”卦。‎ D.《易经》首卦在不同阶段的每一次变化之中,生活环境的变化,食物来源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信仰的转变都对变化起着举足轻重的决定性。‎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夏代初期诞生的《连山》,以“艮”为首卦,这为我们现在将我国最早的图腾对象确认为“山”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 B.商汤取夏政而代之,作为治国之策的《易经》,也作出了相应的改编,通过对改编全部内容的分析,获知大地已被崇拜。‎ C.周族领袖姬昌在狱中对《归藏》作了全新“演易”,后被周武王命名为《周易》。直至此时第三部《易经》方才尘埃落定。‎ D.汉代时,第二部《易经》——《归藏》还有较多内容存世,所以才能有易学家焦竑的“商时讲学者首重在静”之议论。‎ 三、古代诗文阅读 (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每题3分,共9分)‎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 12 -‎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金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注:行在:即“行在所”,省称“行在”。指皇帝所在的地方,后专指皇帝行幸所至之地。‎ ‎9.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弃疾间与之游 间:间或,有时 B.丐我三日期 丐:给予 C.差知江陵府 知:主持,掌管 D.留守叶衡雅重之 雅:认为……高雅。‎ ‎10.下列选项中,都能表现辛弃疾“慷慨有大略”的一组是( )‎ ‎①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 ②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 ‎③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④京令弃疾奉表归宋 ‎⑤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 ‎⑥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 ‎ A.②⑤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⑤⑥‎ ‎11.选出对文段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僧人义端在耿京的军队中纠集了千余人,劝说他们隶属于自己,并且在一个晚上窃得耿京的 大印叛投金国。辛弃疾奉命追逃,不顾义端的求饶,杀了义端,得到了耿京的赞许。‎ B.辛弃疾在耿京的授意下奉表投归南宋朝廷,宋高宗正在建康犒劳将士,召见并嘉奖了他,授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使的官职,并让他回去用节度使印和文告召见耿京,但这时耿京已被张安国和邵进杀害了。‎ C.乾道四年,辛弃疾担任建康府通判一职务。六年后,孝宗召见大臣们在延和殿对策。当时虞允文掌管国事,孝宗帝在恢复中原问题上态度坚决。‎ D.辛弃疾写了《九议》和《应问》三篇及《美芹十论》献给朝廷,论述敌我不利和有利的条件,形势的变化发展,战术的长处短处,地形的有利有害,极为详细。因为朝廷和金主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 - 12 -‎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我缘主帅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3分)‎ ‎ (2)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3分)‎ ‎ (3)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3分)‎ ‎13.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3分)‎ ‎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 大 至 刚 以 直 养 而 无 害 则 塞 于 天 地 之 间 其 为 气 也 配 义 与 道 无 是 馁 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孟子·公孙丑(上)》)‎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 西江月·题溧阳三塔寺①‎ ‎【南宋】张孝祥②‎ ‎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①三塔寺:位于今江苏溧阳县三塔湖(又名梁城湖)之畔,其旁有寒光亭。‎ ‎ ②张孝祥,南宋爱国词人,坚决主张抗金,两度遭谗落职,后辞官归隐,英年早逝。“忠愤气填膺”是他爱国词作的主调,而在屡经波折、阅尽世态之后,也写了一些寄情山水、超逸脱尘的作品。此词是作者重游寒光亭时写在寺柱之上的即兴之作。‎ ‎ (1)结合全词,分析“又”字包含了词人哪些情感。(4分)‎ ‎ (2)这首词描写“春色”手法多样,试作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5题,如超过5个,按所答前5题计分)(5分)‎ ‎(1)___________,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十则)‎ ‎(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_______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3) _____________,谣诼谓余以善淫。(屈原《离骚》)‎ ‎(4)_________,心念旧恩。(曹操《短歌行》)‎ ‎(5)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6)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7)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8)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共20分,共4小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心与手 欧·亨利 ‎ 在丹佛车站,一帮旅客拥进开往东部方向的BM公司的快车车厢。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年轻女子,身边摆满有经验的旅行者才会携带的豪华物品。在新上车的旅客中走了两个人。一位年轻英俊,神态举止显得果敢而又坦率;另一位则脸色阴沉,行动拖沓。他们被手铐铐在一起。‎ ‎ 两 - 12 -‎ 个人穿过车厢过道,一张背向的位子是唯一空着的,而且正对着那位迷人的女人。他们就在这张空位子上坐了下。年轻的女子看到他们,即刻脸上浮现出妩媚的笑颜,圆润的双颊也有些发红。接着只见她伸出那戴着灰色手套的手与客握手。她开口说话的声音听上去甜美而又舒缓,让人感到她是一位爱好交谈的人。 ‎ ‎ 她说道:“噢,埃斯顿先生,怎么,他乡异地,连老朋友也不认识了?”‎ ‎ 年轻英俊的那位听到她的声音,立刻强烈地一怔,显得局促不安起,然后他用左手握住了她的手。 ‎ ‎ “费尔吉德小姐,”他笑着说,“我请求您原谅我不能用另一只手握手,因为它现在正派用场呢。”‎ ‎ 他微微地提起右手,只见一副闪亮的“手镯”正把他的右手腕和同伴的左手腕扣在一起。年轻姑娘眼中的兴奋神情渐渐地变成一种惶惑的恐惧。脸颊上的红色也消退了。她不解地张开双唇,力图缓解难过的心情。埃斯顿微微一笑,好像是这位小姐的样子使他发笑一样。他刚要开口解释,他的同伴抢先说话了。这位脸色阴沉的人一直用他那锐利机敏的眼睛偷偷地察看着姑娘的表情。‎ ‎ “请允许我说话,小姐。我看得出您和这位警长一定很熟悉,如果您让他在判罪的时候替我说几句好话,那我的处境一定会好多了。他正送我去内森维茨监狱,我将因伪造罪在那儿被判处7年徒刑。”‎ ‎ “噢,”姑娘舒了口气,脸色恢复了自然,“那么这就是你现在做的差事,当个警长。”‎ ‎ “亲爱的费尔吉德小姐,”埃斯顿平静地说道,“我不得不找个差事做。钱总是生翅而飞的。你也清楚在华盛顿是要有钱才能和别人一样地生活。我发现西部有个赚钱的好去处,所以——,当然警长的地位自然比不上大使,但是——”‎ ‎ “大使,”姑娘兴奋地说道,“你可别再提大使了,大使可不需要做这种事情,这点你应该是知道的。你现在既然成了一名勇敢的西部英雄,骑马,打枪,经历各种危险,那么生活也一定和在华盛顿时大不一样。你可再也不和老朋友们一道了。”‎ ‎ 姑娘的眼光再次被吸引到了那副亮闪闪的手铐上,她睁大了眼睛。‎ ‎ “请别在意,小姐,”另外那位客又说道,“为了不让犯人逃跑,所有的警长都把自己和犯人铐在一起,埃斯顿先生是懂得这一点的。”‎ ‎ “要过多久我们才能在华盛顿见面?”姑娘问。‎ ‎ “我想不会是马上,”埃斯顿回答,“我想恐怕我是不会有轻松自在的日子过了。”‎ ‎ “我喜爱西部,”姑娘不在意地说着,眼光温柔地闪动着。看着车窗外,她坦率自然,毫不掩饰地告诉他说:“妈妈和我在西部度过了整个夏天,因为父亲生病,她一星期前回去了。我在西部过得很愉快,我想这儿的空气适合于我。金钱可代表不了一切,但人们常在这点上出差错,并执迷不悟地——”‎ ‎ “我说警长先生,”脸色阴沉的那位粗声地说道,“这太不公平了,我需要喝点酒,我一天没抽烟了。你们谈够了吗?现在带我去抽烟室好吗?我真想过过瘾。”‎ ‎ 这两位系在一起的旅行者站起身,埃斯顿脸上依旧挂着迟钝的微笑。‎ ‎ “我可不能拒绝一个抽烟的请求,”他轻声说,“这是一位不走运的朋友。再见,费尔吉德小姐,工作需要,你能理解。”他伸手握别。‎ ‎ “你现在去不了东部太遗憾了。”她一面说着,一面重新整理好衣裳,恢复起仪态,“但我想你一定会继续旅行到内森维茨的。”‎ ‎ “是的,”埃斯顿回答,“我要去内森维茨。” ‎ ‎ 两位客小心翼翼地穿过车厢过道进入吸烟室。 ‎ - 12 -‎ ‎ 另外两个坐在一旁的旅客几乎听到他们的全部谈话,其中一个说道:“那个警长真是条好汉,很多西部人都这样棒。”‎ ‎ “如此年轻的小伙子就担任一个这么大的职务,是吗?”另一个问道。‎ ‎“年轻!”第一个人大叫道,“为什么——噢!你真的看准了吗?我是说——你见过把犯人铐在自己右手上的警官吗?”‎ ‎16.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4分,两项全对得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2分,有错项或未做得0分)‎ ‎ A.小说开头男女主人公依次出场,只介绍人物的外貌神态,并不点明人物的具体身份,目的是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 ‎ B.这篇小说讲述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读后给人带一种悬疑得到解决的刺激,这也是这篇小说最大的魅力。‎ ‎ C.欧·亨利的小说一般具有讽刺味道,这篇小说实际上是在嘲笑这个罪犯装得像真警察—样,讽刺了装腔作势的人。 ‎ ‎ D.欧·亨利的这篇小说技巧性很强,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勾勒矛盾,而情节的设置显得有些逊色,缺乏戏剧性。‎ ‎ E.本文的结尾显示了欧·亨利的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让读者感到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 ‎17.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费尔吉德小姐的形象特点。(4分)‎ ‎18.这篇小说结尾暗示了什么?前文对这一结尾作了哪些铺垫? (4分)‎ ‎19.小说的题目是“心与手”,请从情节和主题的角度探究以此为题的理由。(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在下面文字空白处填入合适的内容,使上下文前后连贯,形式一致,且每组两句押同韵。(4分)‎ 经30万网民电子签名的《公民节约行为公约》于‎12月16日在北京发布。‎ ‎《公约》辑录如下:“培养节约好风尚,人人行动是保障;灯泡换成节能灯,用电能省近八成; , ; , ;购车要买小排量,节约实惠还时尚;勤俭节约记心头,行为公约共遵守。”‎ 21. 根据小说内容和例句,完成下面的题目。要求:使用感叹句,并使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例:在封建礼教面前,祥林嫂控诉:礼教杀人啊!三从四德像杀人不见血的刀,比阎王勾魂还毒!‎ (1) 在科举制度面前,孔乙己惊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面对大马林鱼的骨骸,桑迪亚哥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仔细观察下面漫画,为漫画拟题并揭示寓意。(4分)‎ - 12 -‎ ‎ ‎ ‎ (1)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 (2)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六、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当一个玻璃杯中装满牛奶时,人们会说“这是牛奶”;当它改装菜油时,人们会说“那是菜油”;只有当杯子空置时,人们才看到杯子,说“那是一个杯子”。‎ 同样,当我们心中装满成见、财富、权势的时候,就已经不是自己了。人往往热衷于拥有很多,却往往难以真正地拥有自己。‎ 结合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谈谈你的理解、认知或体验。要求:不脱离材料范围,题目不限,文体(除诗歌外)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 黄梅一中2015年春季高三年级六月适应性考试 语文答案 ‎1.C (A券xuàn,B愀qiǎo,D缥piǎo。 C惩创chéng chuàng,创:古义有“惩治、警戒”)‎ ‎2.D (A赍—赉,B叼diāo—叨tāo,C蝥—蟊) ‎ ‎3.C (①“不必”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与后面的“不可”构成递进关系;“不需”表示禁止和劝阻,“不想”指不料,没想到。②“衡量”“权衡”有“考虑”“斟酌”之意,“比较”只侧重于“比”,而“量化”指可以用数量来衡量,与前文相应。③“品味”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可与“内心”搭配;“品质”指人的行为、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品格”指品性、品行,也指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和风格。④“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得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附庸风雅”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大煞风景”比喻非常使人扫兴;“不伦不类”形容不成样子或不规范。)‎ ‎4.D (A主语残缺,在“已经”前加上“我国公益慈善事业”;B不合逻辑、语序不当,将“公布调价信息”与“测算调价金额”互换顺序;C宾中残缺,在“救治”后加上“力度”;动宾搭配不当,“减少死亡率”应改为“降低死亡率”或“减少死亡人数”。)‎ ‎5.D (应为“湘云卧石”。宝钗端庄识体,随缘处分,是大家闺秀的典范,绝不会“卧石”,为此有失体统之事;黛玉葬落花、读《西厢》符合其多愁善感的个性,湘云卧石符合其活泼可爱的性格。)‎ ‎6.C (A信息不符,《周易》即周朝的《易经》,故《周易》属于《易经》;B偷换概念,“《易传》是对《周易》一书的第一次系统解释的著作”,“ 留下解读《周易》的数篇文字,与前人留下的几篇资料性文字一起,合编成《易传》”;D无中生有《易经》首卦定为“乾”后,直到现在首卦是否改变,文中无此信息。)‎ ‎7.D ‎ - 12 -‎ ‎ (《连山》定首卦为“艮”和《归藏》定首卦为“坤”,三个原因都包括;《周易》定首卦为“乾”时,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基本未变,主要是因为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信仰发生了转变。)‎ ‎8.A (B不符原文,“通过对改编全部内容的分析”错,根据原文“已无法知道改编的全部内容”可知;C无中生有,从原文中看不出“被周武王命名为《周易》”;D过于绝对,原文中味汉代时《归藏》“可能还有较多内容传世”)‎ ‎9.D (雅,在句中作为程度副词,修饰“重”,应该解释为“非常”、“很”。另“雅”还有“素常、平日、向来”之意,如《张衡传》中“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10.D (①③⑤⑥都体现辛弃疾“慷慨有大略”,而②表明其交游情况,④是耿京的行为,故不能选。)‎ ‎11.D (A项中“在耿京的军队中纠集了千余人”和“ 劝说他们隶属于自己”都是对句中省略的主语和代词理解的错误;“辛弃疾奉命追逃”是对内容的理解错误。B授予他“天平节度使掌书记”之职,“天平节度使”为耿京;C不是“六年后”,而是“乾道六年”)‎ ‎12、(1)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回复使命呢?(得分点“缘”、“ 期”、“复命”各1分。)‎ ‎(2)金国将士没能追上他们,(辛弃疾)将张安国献给朝廷。(朝廷)在闹市中将张安国斩首。(得分点 后两句省略的主语、状语后置“于市”各1分)‎ ‎(3)辛弃疾乘机谈了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的人才,所持的观点强硬而直露,不被(孝宗)采纳。(得分点:因、持论、被动句 各1分)‎ ‎13。至 大 至 刚/ 以 直 养 而 无 害/ 则 塞 于 天 地 之 间/其 为 气 也/ 配 义 与 道/无 是/ 馁 也。 (每处0.5分,对2-3个—1分,4-5个——2分,6个——3分)‎ 译文:(公孙丑)说:“请问什么事浩然之气?”(孟子)说:“很难说清楚啊。它作为一种气,最为盛大,最为刚强,靠正直去培养它而不伤害它,就会充塞天地之间。它作为一种气,要和义与道配合;没有这些,它就会萎缩。它是不断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有过正义的举动就取得的。如果行为有愧于心,气就萎缩了。”‎ ‎ 14。(1)①对时光流逝的叹惜②对个人经历坎坷的感慨③对湖边春色的怀恋④再次游赏的欣喜(答出任意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 ‎ (2)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春风杨柳:东风似乎有意,轻轻吹拂,送我渡过湖波;杨柳似乎含情,微微摆动,丝丝抚摸我面。词人不说船乘风势,人触柳丝,而说风助船行,柳拂人面,正是注情于物的拟人写法,从而创造出一个物我合一、浑融和谐的艺术境界。②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写湖水:寒光亭下一碧万顷,犹如辽阔无际的蓝天,景象清丽、壮阔。③动静结合、点面结合:在明丽如画的水天之间,一群沙鸥展翅飞起,自由翱翔。一静一动,动静结合,有点有面,点面交映,使得整个画面充满蓬勃的生气。④视觉、触觉相结合:写春风杨柳,从触觉入手,突出春风的和畅、柳丝的轻柔;写湖水、沙鸥,从视觉入手,突出湖边春色的明丽与生机。(任答两点即可,每点中手法1分,分析1分。 此题主要考查描写方面的技巧,答“借景抒情”不给分。)‎ ‎15。(1)仁以为己任(2)宠辱偕忘(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4)契阔谈 ‎ (5)士不敢弯弓而报怨(6)渺沧海之一粟(7)悟已往之不见(8)只是当时已惘然 ‎16。AE (B“情节曲折离奇”“带来一种悬疑得到解决的刺激”有误,C对文章主旨的解读有误D“而情节的设置显得有些逊色,缺乏戏剧性”有误)‎ ‎17。①长相妩媚,衣着华丽②声音甜美、舒缓,爱好交谈③坦率自然④纯真善良(每点1分)‎ ‎18。(1)暗示承认自己是罪犯的人才是真正的警长,而埃斯顿才是罪犯。(2分)‎ ‎ (2)铺垫有以下几处:①埃斯顿的神情。当姑娘给他打招呼时,他显得局促不安。②埃斯顿的语言。当姑娘问多久能见面时,他说“我想恐怕我是不会有轻松自在的日子过了”。③自称是罪犯的人的神情。这位脸色阴沉的人一直用他那“锐利机敏的眼睛偷偷地察看着姑娘的表情”(2分,每点1分,答对两处铺垫即可) ‎ - 12 -‎ ‎19。(1)从情节来看,小说的情节是和两只铐在一起的手紧密相关的。一个女子在火车上遇到了老朋友,却发现老朋友的一只手和另外一个人的手用手铐铐在了一起,女子惊讶,朋友尴尬,而另外一个被铐的人——真正的警长出于好心解释说自己是罪犯,她的朋友是警长,缓解了这一尴尬局面。(4分)‎ ‎(2)从主题来看,小说表面上写的是“被铐在一起的手”的故事,揭示的却是“心”的问题——心灵深处的人性美。警长为了保护罪犯的面子和尊严,不给他造成心灵上的负担,编造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这体现了警长善解人意、为别人着想、体谅他人之心的美好品格。(4分)‎ ‎20。注意关好水龙头,宝贵淡水不滴漏;多乘公交和地铁,既省能源又便捷。(每组2分,视内容和形式综合判分)‎ ‎21。(1)科举害人啊!封建教育简直是一张无形的罗网,扭曲了多少知识分子的灵魂!‎ ‎(2)这一路惊心动魄啊!我骄傲,我的意志让大海俯首! (内容要相应,修辞要合适,每句2分)‎ ‎22。理解一:(1)题目:命运在“手”中 / 命运的伏线 ‎ (2)寓意:一些小人物的命运常被无形大手掌控着,我们要力争做自己命运的主人,把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中,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理解二:(1)题目:“被成长”的轨迹/ 被绑架的成长/ 我的成长谁做主?/“大手”请放开 ‎(2)寓意:抨击当今家长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替孩子设定成长路线的教育乱象,呼吁家长还孩子以人生之路的选择自由,当好领路人,而非独裁者。‎ ‎(两种理解均可。题目2分,涉及“命运”或“成长”等词给1分;寓意2分,大致接近,可适当给分。)‎ ‎23。作文:材料选自《语文教学与研究》学生版(2015年05下)之“作文材料自选厅”‎ 材料核心在于后两句。人心如同那个杯子,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地盛纳了太多的东西,都会慢慢地迷失了自己,进而对他人、世界都会有错误的认知。如果一个人心中装满了仇恨、算计、自私、虚荣、权势、名利、责任等,那他一定是不会快乐的,在这些追求或执着中,会变得空虚、可怕,而别人对他的认知也只是看到表象,而非真实的他。‎ 放下执着,放空自己,才能看清世界,找回自我,寻得生命的真谛——快乐。人活着为了什么?活出自我的风采,享受“我”这个生命的过程的美好,同时最好能对这个世界有所贡献。如果没有了“我”,而只是沦为一台机器、一个野兽、一个行尸走肉,那生命岂不是很可悲吗?另一方面,如果每个人心中只有“我”而没有“他”,那这个世界岂不是很可怕吗?现实虽然残酷,但我们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活法。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活着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面子,而是为了属于自己的充盈自足的里子。‎ 立意:①(最佳角度)放下执着,放空自己,回归本真,把生命从异化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去追求心灵的自由与生命的快乐。②放下成见/仇恨,学会谦虚/宽容,不要自误误人③有我更要有他,世界才会更美 议论文:要求立意准确,观点鲜明,结构规范,论据贴切、分析到位;‎ 记叙文:要求有生活、有形象、有情韵,语言流畅,详略合理,感悟自然、真实,有一定深度。‎ 参考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年轻时以蔡伯坚为师,与党怀英同学,并称辛、党。当初(辛、党)占卜仕途,将蓍草折断(占卜),怀英得到的是坎卦,于是留(在北方)为金主做事,而辛弃疾得到离卦,就下决心南归大宋。‎ - 12 -‎ 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纷纷起义。耿京在山东聚集人马,号称天平节度使,调配管辖山东、河北效忠大宋王朝的军马,辛弃疾在耿京手下做掌书记,就劝耿京作南归决断。僧人义端,好论军事,早先辛弃疾有时跟他有往。等到辛弃疾在耿京军中,义端也聚集了一千多人,(辛弃疾)劝他投奔耿京,让他做了耿京的下属。义端一天晚上,窃得耿京的大印而逃,耿京大怒,要杀辛弃疾。辛弃疾说:“请给我三天为期,不抓到他,再杀我也不晚。”他推测义端一定将义军的虚实报告给金人,立即追赶并抓住了他。义端说:“我知道你真正的命相,是青犀相,你有力量杀人,希望你不要杀我。”辛弃疾(并不理会),斩其首回报耿京,耿京更认为他是壮士。‎ 绍兴三十二年,耿京命令辛弃疾带奏表归宋,宋高宗正在建康劳军,召见了他,嘉奖了他,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使掌书记的官职,同时用节度使印和文告召耿京。正遇张安国、邵进已杀耿京降金了,辛弃疾回到海州,与众人谋划道:“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于是邀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直奔金营,(此时)张安国正与金将饮酒兴浓,就当着众人将他捆绑起带走,金将没追上他们,辛弃疾将张安国献给朝廷。(朝廷)在闹市中将张安国斩首。朝廷还是将先前的官职授予辛弃疾,改做江阴检判。当时他二十三岁。‎ 乾道四年,(他)到建康府做通判。乾道六年,孝宗召见大臣们在延和殿对策。当时虞允文掌管国事,孝宗帝在恢复中原问题上态度坚决,辛弃疾乘机谈了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的人才,所持的观点强硬而直露,不被(孝宗帝)采纳。(辛弃疾)写了《九议》和《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给朝廷,论述(敌我)不利和有利的条件,形势的变化发展,战术的长处短处,地形的有利有害,极为详细。因为朝廷和金主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改任司农主簿,出任滁州知府。滁州遭战火毁坏严重,村落破败,辛弃疾放宽并减轻赋税,招回逃难流散的百姓,教练民兵,提议军队屯垦,于是创立了奠枕楼,繁雄馆。朝廷征召(辛弃疾)做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很看重他,叶衡入朝为相,竭力推荐胸有大志谋略过人的辛弃疾。(孝宗)召见,改任仓部郎官,做江西提点刑狱。(因为)铲平大盗赖文政有功,加官秘阁修撰。(后)调任京西转运判官,做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史。‎ 诗词鉴赏:‎ 起首二句,直接描述自己时隔三年旧地重游的怀恋心境。“问讯”,省视慰问之意,表达出词人主动前来探望的殷切心情。“湖边”,指三塔湖畔,点明远道而来,刚至湖岸,为下文乘船游湖作铺垫。“春色”,形容万紫千红的美好春景,乃下文“东风”、“杨柳”之引笔。“重来”,说明是再次来此,表明“问讯”实是有意重访。“又是三年”,不仅突出相别的确切时间,而且暗示其间经历了人生的多少波折变幻;一个“又”字,内涵复杂,既包含了对时光流逝的叹惜,对历经坎坷的感慨,也包含了对湖边春色的怀恋,对再次来此的欣喜。词人酷爱自然之情,潇洒出尘之姿,就在这质朴明快、语近情深的起句中脱颖而出,奠定了全词飘逸清朗的基调。‎ 如果说起首两句是从词人有意重访的角度而言,三四两句则从客观风物欢迎自己的角度下笔,描画出上船离岸乘风过湖的情景。“东风”、“杨柳”,都紧承“春色”发展而来。东风似乎有意,轻轻吹拂,送我渡过湖波;杨柳似乎含情,微微摆动,丝丝擦着我面。词人不说船乘风势,人触柳丝,而说风助船行,柳拂人面,正是注情于物的拟人写法,从而创造出一个物我合一、通体和谐的艺术境界。词人那种超脱尘网、得其所哉的无限快意,就这样得到了淋漓酣畅的表现。‎ 上片以作者自己与风物的互相映衬,表达了重访三塔湖离岸登船之际的快意感受;下片则以世路与湖亭的强烈对比,抒发了置身寒光亭时的悠然心情。‎ ‎“世路”二句,暗承上片“过湖”,由描述转入议论,看似语意突兀,实是一脉相通。“世路”,指尘世的生活道路,那是一条政治腐败、荆棘丛生的路,与眼前这东风怡人、杨柳含情的自然之路岂能相提并论。然而,词人说是“如今已惯”,这不仅表明他已历尽世俗道路的倾轧磨难,对权奸的打击、社会的黑暗业已司空见惯,更暗寓着他已看透世事、唾弃尘俗的莫名悲哀和无比忧愤。因此,“此心到处悠然”,也就不仅在说自己的心境无论到哪儿总是悠闲安适,更包含着自己这颗备受折磨、无力回天的心只能随遇而安、自寻解脱了。词人由爱国志士而成江湖处士,无奈去到和谐美好的大自然中寻求解脱,内心悲愤难言,却说“到处悠然”,可谓语近旨远,沉郁至极,与那“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辛弃疾先后同调,从而铸成凝聚全词主旨的警句。‎ - 12 -‎ 结尾两句,紧承“悠然”二字宕开一笔,着力描写来到湖中寒光亭时所见的自然美景。词人撇开“世路”,来到寒光亭上,只见寒光亭下的湖水一碧万顷,犹如辽阔无际的蓝天;在这明丽如画的水天之间,一群沙鸥展翅飞起,自由翱翔。这一静一动、点面交映的画面,充满了蓬勃的生气,陶醉着词人的心胸。特别是沙鸥飞起的镜头,不仅使整个画面灵动起来,更寄寓着“鸥鸟忘机”(典出《列子•黄帝》)与鸥同盟的深意。如果说上片以问讯春色和风物含情写出了物我一体的美妙境界,那么,下片就以唾弃世路和同盟鸥鸟表露出投身自然的悠然心境。而这末尾两句,纯粹写景,以景结情,语淡意远,余味不尽,词人对于世路尘俗的鄙弃憎恶,对于返归自然的恬适愉快,尽在言外,从而成为全词意境旷远、余音绕粱的结笔。‎ - 12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