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4-2015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4-2015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备注:选择题1—6题,14—15题填涂在机读卡上。‎ 一、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饮用水安全危机 生活饮用水,作为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必需品,其安全直接关乎生命健康。然而近日,国家发改委相关报告称,“1/4的居民没有清洁饮用水”。《中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则显示,中国1073个重点城市地表饮用水源地有25%的水质不达标;地下水源地问题同样严重,115个地下水源地中,有35%不合格。‎ 卫生部的一份检测报告称,根据现有的检测技术,发现水中有2221种有机化合物,在饮用水中发现有756种,其中有20种致癌物,23种可疑致癌物,18种促癌物和56种致突变物,严重威胁国人的身体健康。‎ 水污染隐患令人担忧。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全世界80%的疾病,是由饮用了被污染的水而造成的。另据专家透露,目前我国每年因饮用水不安全引发疾病的情况多有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达到当年GDP的1%。‎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面对日益严重的水污染,我国绝大多数水厂却难以应对。现在国内的水厂,主要采用高锰酸钾消毒。这种传统的工艺,只能去除水源中的泥沙、胶体杂质、微生物,以及20%~30%的天然有机污染物,主要针对的是受轻度污染的水质。而近几年我国水污染事故频发,有1/3的水源是不合格的,水中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繁多,传统工艺很难将其去除。‎ 如果水源不合格,要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水厂就应采取深度处理的方法。所谓深度处理,就是在传统的工艺上,增加臭氧活性炭。活性炭可以吸附容易吸附的有机物,而臭氧可以将大分子量的有机物,氧化成小分子量的有机物,从而更加有利于活性炭吸附。经过臭氧活性炭处理的饮用水,可以解决20%~30%有机污染物的问题,使出厂的水质达到饮用标准。‎ 日本的供水系统,目前正普及一种新的过滤技术——膜工艺。膜的孔径只有O.01微米,可去除残留在水中的污染物及细菌等小分子杂质。与传统的工艺相比,膜工艺可以提高1倍的过滤量,出厂的水质比较优良。‎ 水厂做深度处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采用臭氧活性炭的加工工艺,1吨水1天要花费300元。膜处理工艺更加贵,1吨水1天要花费400元。采用这些工艺,势必要增加水厂的运行成本。而目前的现状是,我国许多城市,尤其是区县城镇的供水公司,常年处于亏损状态,根本无法对工艺、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11‎ 同时,专家指出,虽然技术上可净化污水,但是保证生活饮用水的安全,首先要做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保证水源的安全。‎ ‎1.以下不属于造成我国“饮用水安全危机”原因的一项是 ‎ A.我国1/4的居民没有清洁饮用水,这威胁着国人的身体健康。‎ ‎ B.我国很多城市的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不达标情况。‎ ‎ C.我国绝大多数的水厂采用的是传统工艺,难以应对日益严重的水污染。‎ ‎ D.我国绝大多数水厂缺乏资金,无法采用新工艺,不能对水进行深度处理。‎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运用现有的检测技术,我们在饮用水中发现了756种威胁人类健康的有机化合物。‎ ‎ B.目前我国每年因饮用水不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达到当年GDP的1%。‎ ‎ C.先进的水处理工艺能让人们喝上放心水,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饮用水安全危机。‎ ‎ D.膜处理工艺先进,和传统工艺相比,水的过滤量可提高1倍,出水更快。‎ ‎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要使出厂的水质达到饮用标准,水厂就需采用臭氧活性炭、膜工艺等深度处理的方法。‎ ‎ B.全世界多数疾病是由饮用了被污染的水而造成的,所以,我们少饮水就会少生病。‎ ‎ C.日本的供水系统正在普及膜工艺,这表明日本也面临着较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 D.在水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传统工艺很难全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被淘汰势 在必然。 ‎ 二、(9分,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 王僧虔,琅邪临沂人也。僧虔弱冠,弘厚,善隶书。宋文帝见其书素扇,叹曰:“非唯迹逾子敬①,方当器雅过之。”除秘书郎,太子舍人。退默少交接,与袁淑、谢庄善。转太子洗马。‎ ‎ 兄僧绰,为太初所害,亲宾咸劝僧虔逃。僧虔涕泣曰:“吾兄奉国以忠贞,抚我以慈爱,今日之事,苦不见及耳。若同归九泉,犹羽化也。”孝武初,出为武陵太守。兄子俭于中途得病,僧虔为废寝食。同行客慰喻之。僧虔曰:昔马援处儿侄之间一情不异,吾实怀其心,诚未异古。若此儿不救,便当回舟谢职,无复游宦之兴矣。”‎ ‎ 徙为会稽太守。中书舍人阮佃夫家在会稽,请假东归。客劝僧虔以佃夫要幸,宜加礼。接。僧虔曰:“我立身有素,岂能曲意此辈。彼若见恶,当拂衣去耳。”佃夫言于宋明帝,使御史中丞孙夐奏:“僧虔前莅吴兴,多有谬命,委州检削。”坐免官。‎ ‎ 建元二年,进号左卫将军,固让不拜。改授左光禄大夫。郡县狱相承有上汤杀囚,僧虔上疏言之曰:“‎ 11‎ 汤本以救疾,而实行冤暴,或以肆忿。若罪必入重,自有正刑;若去恶宜疾,则应先启。岂有死生大命,而潜制下邑。愚谓治下囚病,必先刺郡,求职司与医对共诊验;远县,家人省视,然后处理。可使死者不恨,生者无怨。”上纳其言。‎ ‎ 僧虔清简无所欲,不营财产,百姓安之。世祖即位,僧虔以风疾欲陈解,会迁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及授,僧虔谓兄子俭曰:“汝任重于朝,行当有八命之礼,我若复此授,则一门有二台司,实可畏惧。”乃固辞不拜,上优而许之。客问僧虔固让之意,僧虔曰:“君子所忧无德,不忧无宠。吾荣位已过,所惭庸薄无以报国,岂容更受高爵,方贻官谤邪!”‎ ‎ 永明三年,薨。 《南齐书·王僧虔列传》(有删节)‎ ‎【注】①子敬:王献之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与袁淑、谢庄善 善:友好 ‎ B.同行客慰喻之 喻:明白 ‎ C.若去恶宜疾 疾:急速 ‎ D.不营财产 营:谋求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抚我以慈爱 B.僧虔为废寝食 ‎ 名之以其能 慎勿为妇死 ‎ C. 而实行冤暴 D.汝任重于朝 ‎ 惑而不从师。 不能容于远近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僧虔青年时,不仅性格宽容忠厚,而且书法很好,宋文帝对他写在素绢扇上的字给予了赞赏,称他的字超过了王献之。‎ B.王僧虔未听门客的劝告,反而说了阮佃夫不高兴的话,阮佃夫将此话告诉了皇帝,还派人上奏朝廷指责王僧虔,王僧虔因此被免了官。‎ C.王僧虔做左光禄大夫时,针对郡县中监狱里用汤药杀害囚犯的情况,上表陈说,反对这种做法,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D.世祖即位时,王僧虔升迁担任了开府仪同三司等官职,但他认为一家叔侄两人都在朝廷做高官,实在让人担心,于是坚决辞去了官职。‎ 第Ⅱ卷(共120分)‎ 三、(31分)‎ ‎7.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我立身有素,岂能曲意此辈。彼若见恶,当拂衣去耳。(5分) ‎ 译文: ‎ ‎ (2)吾荣位已过,所惭庸薄无以报国,岂容更受高爵,方贻官谤邪!(5分)‎ 译文: ‎ 11‎ ‎ ‎ ‎8.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11分) ‎ ‎ 梦 回 林景熙①‎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②。‎ ‎【注】①林景熙,宋末诗人,宋亡不仕。②鸥:相传鸥是最无机心的禽鸟,古人常以鸥喻心志之悠闲或隐逸之情怀。‎ ‎(1)“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请简析全诗是怎样表现诗人的“愁”的。(5分)‎ ‎ 答: ‎ ‎ ‎ ‎ ‎ ‎(2)最后一句中的“未眠鸥”,意蕴丰富,请对此加以赏析。(6分)‎ ‎ 答: ‎ ‎ ‎ ‎ ‎ ‎9.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山原旷其盈视, 。(王勃《滕王阁序》)‎ ‎(2)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李密《陈情表》)‎ ‎(3)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 ‎(4)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5)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6)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7)李密在《陈情表》中用“ , ”一句借比喻向皇上表明了自己希望能奉养祖母以尽孝的恳切心愿。‎ ‎ (8)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表明自己的主旨的诗句是“ , 。”‎ 四、(2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0~13题。‎ 消逝的钟声 史铁生 ‎ ①台阶上张望那条小街的时候,我大约两岁多。‎ ‎②终于有一天奶奶领我走下台阶,走向小街的东端。我一直猜想那儿就是地的尽头,世界将在那儿陷落、消失——‎ 11‎ 因为太阳从那儿爬上来的时候,它的背后好像什么也没有。谁料,那儿更像是一个喧闹的世界的开端。那儿交叉着另一条小街,那街上有酒馆,有杂货铺,有油坊、粮店和小吃摊。因为有小吃摊,那儿成为我多年之中最向往的去处。那儿还有从城外走来的骆驼队。“什么呀,奶奶?”“啊,骆驼。”“干吗呢,它们?”“驮煤。”“驮到哪儿去呀?”“驮进城里。”驼铃一路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地响,骆驼的大脚趟起尘土,昂首挺胸目空一切,七八头骆驼不紧不慢招摇过市,行人和车马都给它们让路。我望着骆驼来的方向问:“那儿是哪儿?”奶奶说:“再往北就出城啦。”“出城了是哪儿呀?”“是城外。”“城外什么样儿?”“行了,别问啦!”我很想去看看城外,可奶奶领我朝另一个方向走。我说“不,我想去城外”,我说“奶奶我想去城外看看”,我不走了,蹲在地上不起来。奶奶拉起我往前走,我就哭。“带你去个更好玩儿的地方不好吗?那儿有好些小朋友……”我不听,一路哭。‎ ‎③越走越有些荒疏了,房屋凌乱,住户也渐渐稀少。沿一道灰色的砖墙走了好一会儿,进了一个大门。啊,大门里豁然开朗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大片大片寂静的树林,碎石小路蜿蜒其间;满地的败叶在风中滚动,踩上去吱吱作响;麻雀和灰喜鹊在林中草地上蹦蹦跳跳,坦然觅食。我止住哭声。我平生第一次看见了教堂,细密如烟的树枝后面,夕阳正染红了它的尖顶。‎ ‎④我跟着奶奶进了一座拱门,穿过长廊,走进一间宽大的房子。那儿有很多孩子,他们坐在高大的桌子后面只能露出脸。他们在唱歌。一个穿长袍的大胡子老头儿弹响风琴,琴声飘荡,满屋子里的阳光好像也随之飞扬起来。奶奶拉着我退出去,退到门口。唱歌的孩子里面有我的堂兄,他看见了我们但不走过来,唯努力地唱歌。那样的琴声和歌声我从未听过,宁静又欢欣,一排排古旧的桌椅、沉暗的墙壁、高阔的屋顶也似都活泼起来,与窗外的晴空和树林连成一气。那一刻的感受我终生难忘,仿佛有一股温柔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一下子钻进我的心中。后来奶奶常对别人说:“琴声一响,这孩子就傻了似的不哭也不闹了。”我多么羡慕我的堂兄,羡慕所有那些孩子,羡慕那一刻的光线与声音,有形与无形。我呆呆地站着,徒然地睁大眼睛,其实不能听也不能看了,有个懵懂的东西第一次被惊动了——那也许就是灵魂吧。后来的事都记不大清了,好像那个大胡子的老头儿走过来摸了摸我的头,然后光线就暗下去,屋子里的孩子都没有了,再后来我和奶奶又走在那片树林里了,还有我的堂兄。堂兄把一个纸袋撕开,掏出一个彩蛋和几颗糖果,说是幼儿园给的圣诞礼物。 ‎ ‎⑤这时候,晚祈的钟声敲响了——唔,就是这声音,就是它!这就是我曾听到过的那种缥缥缈缈响在天空里的声音啊!‎ ‎⑥ “它在哪儿呀,奶奶?”‎ ‎⑦ “什么,你说什么?”‎ ‎⑧ “这声音啊,奶奶,这声音我听见过。”‎ ‎⑨ “钟声吗?啊,就在那钟楼的尖顶下面。”‎ 11‎ ‎⑩这时我才知道,我一来到世上就听到的那种声音就是这教堂的钟声,就是从那尖顶下发出的。暮色浓重了,钟楼的尖顶上已经没有了阳光。风过树林,带走了麻雀和灰喜鹊的欢叫。钟声沉稳、悠扬、飘飘荡荡,连接起晚霞与初月,扩展到天的深处或地的尽头…… ‎ ‎⑪不知奶奶那天为什么要带我到那儿去,以及后来为什么再也没去过。‎ ‎⑫不知何时,天空中的钟声已经停止,并且在这块土地上长久地消逝了。‎ ‎⑬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教堂和幼儿园在我们去过之后不久便都被拆除。我想,奶奶当年带我到那儿去,必是想在那幼儿园也给我报个名,但未如愿。‎ ‎⑭再次听见那样的钟声是在40年以后了。那年,我和妻子坐了八九个小时飞机,到了地球另一面,到了一座美丽的城市,一走进那座城市我就听见了它。在清洁的空气里,在透澈的阳光中和涌动的海浪上面,在安静的小街,在那座城市的所有地方,随时都听见它在自由地飘荡。我和妻子在那钟声中慢慢地走,认真地听它,我好像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整个世界都好像回到了童年。对于故乡,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 ‎ ‎10.下列对散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开篇用“张望”“一直猜想”等词,形象地写出年幼的“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也为下文写自己到了外面世界目不暇接的情形做了铺垫。‎ B.文章第②段写“我”与奶奶的对话不仅真实地再现当年我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和渴望,也更加形象地突出了“我”幼年时的顽皮与固执。‎ C.第⑩段画线句属于景物描写,通过“带走了麻雀和灰喜鹊的欢叫”“扩展到天的深处或地的尽头”等语句,更加突出了钟声的洪亮。‎ D.“琴声一响,这孩子就傻了似地不哭也不闹了”。奶奶的这句话从侧面写出了幼时的我听到琴声后痴迷的情态。‎ E.作者借写“我”听到钟声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更借这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书写自己对“故乡”的理解。‎ 11. 本文题目为“消逝的钟声”,作者为何要详写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答: ‎ ‎ ‎ ‎ ‎ ‎ ‎ ‎12.根据文章,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1‎ ‎(1)在第④段中作者写道:“那一刻的感受我终生难忘,仿佛有一股温柔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一下子钻进我的心中。”请简要赏析加点词语的妙处。(3分)‎ 答: ‎ ‎ ‎ (2) 文章第⑫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3分)‎ 答: ‎ ‎ ‎ ‎ ‎ ‎13.作者在文章结尾写出了自己对故乡新的理解,你认同他的观点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8分) ‎ 答: ‎ ‎ ‎ ‎ ‎ ‎ ‎ 五、(14分)‎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再次引爆收视率,纵然该片有很多关于美食的介绍,但探寻美食背后浓郁的中国味和人情味才是该片的匠心所在。‎ B.古典诗歌是最优美的文学形式,鉴赏古典诗歌是学习语言最简洁的途径,在英国,传统的语言教学也是重视古典诗歌的。‎ C.很多同学平时在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等问题上不以为意,他们认为考试时留意一下就可以了,殊不知,一个良好的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 D.集合哨已经响了,他还在七手八脚地洗脸刷牙、整理床铺,为此,教官把他狠狠批评了一顿。‎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千金易得,一将难求”,我们既要重视对引进人才的使用,也要切实提高原有科技骨干的待遇,充分调动他们钻研业务的积极性。‎ B.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上心,不然很难取得应有的成绩,比如说学习,你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觉刻苦的程度。‎ C.今年下半年,教育部将发布高考改革实施意见,这一改革措施旨在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搭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D.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 11‎ ‎16.将下面的句子按顺序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4分,只填序号)‎ ‎①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其掌握,腾出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新的创造 ‎②而每个人都是其中搭行一段的乘客 ‎③作为欢迎我们的礼物,也是交班的嘱托 ‎ ‎④人类社会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我们常将它比作历史长河 ‎⑤有了这根接力魔棒,人类几十万年的历史,某一学科积几千年而有的成果 ‎⑥每当我们上船之时,前人就将他们的一切发现和创造,浓缩在书本中 答: ‎ ‎17.请从苏轼、杜甫、范仲淹、鲁迅等人中任选两个人,仿照画线句,写两个句子,与画线句构成排比句。要求:①所写句子必须符合所选人物的经历;②语意连贯;③句式相似。(4分)‎ 中华大地,名胜繁多,人才辈出,瞻仰遗址,领略风光,拜谒先贤,亦为惬事。去采石矶,可染一点仙人气。诗仙李白,仙风道骨,采石矶是其终老之地; ① ; ② 。‎ 六、(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夜晚的黑暗是一只口袋,一只盛满了发出黎明金光的口袋。——泰戈尔 这句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标题自拟;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 ‎ ‎ 11‎ 新津中学高二语文6月月考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A(答非所问。该项表述的是我国饮用水安全危机的现状和危害,而非成因)‎ ‎2.C(A项表述不准确,756种“有机化合物”中只有部分有机化合物会威胁人类健康;B项表述扩大了范围,从原文可以看出,“经济损失”是指“因饮用水不安全引发疾病”而造成的损失,而“饮用水不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包括购买净水设备、瓶装水等费用;D项张冠李戴,文中“过滤量”是指去除杂质的量,而非出水的速度)‎ ‎3.C(A项扩大了推断的条件,原文为“如果水源不合格……采取深度处理的方法”,当水源合格时,就不需要深度处理的方法了;B项推断不严密,应为“少饮用不清洁的水就少生病”;D项“传统工艺被淘汰势在必然”这一推断绝对,深度处理是在传统工艺之上进行的) ‎ 二、(9分,每小题3分)‎ ‎4.B(喻:开导) ‎ ‎5.D(D项都是介词,分别解作“在”/“被”;A项“以”都是介词,均解作“用”;B项“为”都是介词,均解作“为了”;C项“而”都是转折连词,均解作“但是”)‎ ‎6.D(原文说王僧虔并未正式任职,所以不能说辞去了官职)‎ 第Ⅱ卷(共120分)‎ 三、(31分)‎ ‎ 7.(10分)‎ ‎ (1)(5分)我立身处世一向有准则,怎么能违心地逢迎这类人。如果他厌恶我,当会拂袖而去罢了。(大意正确计3分,落实“素”“见”各计1分)‎ ‎ (2)(5分)我得到的荣耀和地位已超过(我的才能),所感到惭愧的是自己平庸浅薄,没有办法报效国家,怎么还能再接受更高的爵位,(这样)不是正好留给官场中的人指责吗?(大意正确计3分,落实“过”“贻”,各计1分)‎ ‎8.(11分)‎ ‎(1)(5分)第一句,描写梦醒时荒凉的旅馆中见到的秋夜月色,渲染心中的悲愁。第二句,用砧声来表现客居的羁旅之愁。第三四两句,用深夜不眠,表现了诗人怀着心事的愁苦。(语意相近即可)‎ ‎(2)(6分)①通过写鸥鸟深夜未眠,来衬托作者辗转反侧的内心愁苦。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悲苦之情。②以“未眠鸥”自比,表现了诗人不问世事的悠闲背后的无奈。(语意相近即可)‎ ‎9.(10分)(略)‎ 11‎ ‎ 四、(22分)‎ ‎10. (5分)B C(B项中“突出了我幼年时的顽皮与固执”错,C项中“突出了钟声的洪亮”错) ‎ ‎11.(6分)①详写童年生活,交代出听到钟声的过程,突出幼时聆听“晚祈的钟声”受到的震撼;②为后文抒写自己在异地听到钟声的独特感受作了铺垫,更为真切地表现“我”对“童年”独有的感受;③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表达了自己对故乡内涵独有的理解。‎ ‎12.(6分)(1) “吹透”“钻进”两个词将听到的琴声和歌声幻化为触觉的风(1分),形象地写出了幼时的“我”听到琴声和歌声后灵魂受到的震动(2分)。(语意相近即可)‎ ‎(2)答:既写出了“我”不能再听到让我心灵震撼的钟声的遗憾,(1分)又呼应了标题“消逝的钟声”,(1分)为下文抒写自己在异地听到钟声的感受作铺垫。(1分)(语意相近即可)‎ ‎13.(8分)评分标准:观点明确,且联系文本进行恰当阐释3分,语言表达清晰流畅2分。‎ 参考示例:认同作者的观点。文中作者对故乡的理解是与自己童年生活的记忆密切相关的,童年时“晚祈的钟声” 对他幼小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震撼,这是他童年中重要的心灵印记,是与故乡的记忆一起收藏的。当久逝的钟声在异地突然响起,童年的生活印记一下就涌现脑海,从而产生了对童年、故乡的怀念,进而产生了一种对故乡含义的新理解。‎ 五、(14分)‎ ‎14.C (A项“纵然”表假设,与句意不符。可以换为“固然”。B项“简洁”指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此处应为“简捷”。D项“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忙乱)‎ ‎15.B(A项句意不明,“他们”可以理解为“原有科技骨干”,也可理解为“引进人才”,还可理解为两者全包括。C项成分残缺,缺乏宾语中心语,“解决一考定终身”后加“的弊端”。D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电子商务”放到“不仅”之前)‎ ‎16.(4分)‎ ‎ ④②⑥③⑤①(错一处即不得分)‎ ‎17.(4分)‎ ‎ 评分标准:所写句子符合人物经历,2分;句式相似,1分;语意连贯,形成排比,1分。‎ 示例:去长江赤壁,可沾一点豪爽气。文人苏轼,豪迈俊朗,长江赤壁是其突围之地。‎ 去杜甫草堂,可分一点慈悲气。诗圣杜甫,心念苍生,杜甫草堂是其本色之地。‎ ‎ 六、作文(60分)‎ 11‎ ‎ ‎ 11‎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