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2015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蒙城县2015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有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蒙城县2015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空2分,共50分)‎ 右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南端某城市历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逐月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1~2题。‎ ‎1.如图所示,平均太阳总辐射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月份却不是平均太阳总辐射最大的月份,原因是(  )‎ A.寒潮的影响 B.台风的影响 C.梅雨的影响 D.大气污染的影响 ‎3.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河流的流向为东北向西南 B.②山峰的海拔可能为‎675米 C.③④两个居民点间距约为‎3000米 D.⑤处的地形部位为山脊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4)~(5)题。 ‎ ‎4.图中四种气候类型中,终年温和多雨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图中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 A.乙、丙 B.乙、丁 C.丙、丁 D.甲、乙 8‎ 读极地投影示意图,回答(6)~(8)题。‎ 图中小虚线圈为极圈,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段为昏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E经线的交点。‎ ‎6.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7.该日正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 A.120°E、23°26′S B.120°E、23°26′N C.60°W、23°26′S D.60°W、23°26′N ‎8.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B.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C.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D.地中海地区炎热干燥 下图为‎2013年1月20日20:00某两地区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hPa)。读图,回答(9)~(10)题。‎ ‎9.对图中各地天气状况的描述可能正确的是(  )‎ A.①地气流下沉 B.②地出现降雪 C.③地晴朗高温 D.④地吹偏南风 ‎10.当A天气系统向东移动到B地时,该地(  )‎ A.细雨连绵 B.风和日丽 C.大风降温 D.万里无云 读右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风带为(  )‎ A.东南信风带 B.中纬西风带 C.东北信风带 D.极地东风带 ‎12.图中所示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8‎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图中字母表示不同的岩层)。读图,回答13~14题。‎ ‎13.上图所示地区(  )‎ A.主要地质作用是地壳的垂直运动 B.有2处断层和6处褶皱构造 C.飞来峰的岩性与所处地区的岩性相同 D.E处岩层的年龄比P处岩层新 ‎14.甲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及地貌成因是(  )‎ A.背斜 上覆岩层岩性抗侵蚀能力弱,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B.背斜 顶部岩层张裂,抗侵蚀能力弱,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C.向斜 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易形成谷地 D.向斜 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形成谷地 ‎15.下图标注的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 河流示意图 A.②③⑤ B.①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若右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且丙、丁两地全年昼夜基本平分。读图完成16~17题。‎ ‎16.该图④处应为(  )‎ A.加利福尼亚寒流 B.千岛寒流 C.拉布拉多寒流 D.东澳大利亚暖流 ‎17.关于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是北太平洋暖流,可使向东航行轮船顺风顺水,加快航运速度 B.①处是环球运行的西风漂流,加剧了南极洲的严寒 C.②洋流使沿岸增温增湿,④洋流反之 D.④处有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渔场 8‎ 读安第斯山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完成18~20题。‎ ‎18.甲、乙、丙代表的景观分别是(  )‎ A.雨林 常绿硬叶林 荒漠或半荒漠 B.雨林 常绿硬叶林 草原 C.雨林 落叶阔叶林 草原 D.雨林 落叶阔叶林 荒漠或半荒漠 ‎19.影响图中5°S~30°S安第斯山垂直自然带分布较少的主要因素是 (  )‎ A.热量          B.光照 C.水分 D.相对高度 ‎20.图示山麓自然带中,导致丙自然带所跨纬度最大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洋流 D.地形 下图中甲、乙分别是某市1%人口抽样调查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金字塔示意图。该市人口的平均期望寿命已提高到78岁。读图回答21~22题。‎ ‎21.甲图反映的该城市人口增长模式是(  )‎ 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高—高—高”模式 D.“低—低—低”模式 ‎22.与流动人口相比,户籍人口(  )‎ A.劳动力数量较小 B.劳动力比重较大 C.性别构成较合理 D.年龄构成较年轻 读我国东部城市区域图,回答23~24题。‎ 8‎ ‎23.该城市工业区不断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城区地租上涨 ②减轻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4.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甲地(  )‎ A.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好 B.远离中心城区,地租低廉 C.地势开阔,便于建住宅区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读图,回答25题。‎ ‎25.a、b、c分别代表(  )‎ 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B.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C.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二.综合题(共50分)‎ ‎26.下面甲图为“某区域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a点和b点的纬度相同,乙图为某天气系统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空2分)‎ 8‎ ‎(1)此时该地区正处________季(填冬或夏),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a点空气的垂直运动方向是________,a、b两地空气的水平运动情况是________。‎ ‎(3)乙图所示的天气系统分布在________半球(填南或北),在甲图的陆地和海洋这两个区域中,容易形成乙图所示天气系统的是________(填陆地或海洋)。‎ ‎(4)乙图各点中,最有可能正在经历暴雨天气的是________,B点的天气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读“我国东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说出该地的气候类型及特征。(4分)‎ ‎(2)分别指出影响图中①②两地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并分析这些外力作用在什么季节强度最大?(10分)‎ ‎(3)简述甲山地的形成过程。(6分)‎ ‎28.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由“苏南模式”创造的一批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农民务工的主要场所,苏南的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农民生活质量也高于全省及全国平均水平。如图。‎ 8‎ 材料二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提高,每年有大量农民的土地、住房被征用,用来建设工业园区、道路设施等。城市化的过快发展,带来了诸多的问题。‎ ‎(1)苏南五市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__________;衡量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 。(4分)‎ ‎(2)根据材料,简述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10分)‎ 8‎ 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C C B C D C B B C B C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C D B A C C D C A A C ‎26答案:(1)冬 陆地上等压面向高处凸,陆地较海洋上气压高,说明陆地温度比同纬度海洋低 (2)下沉 从a流向b (3)北  海洋 (4) C  气温较高,天气转晴(16分,每空2分)‎ ‎27答案:(1)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4分)‎ ‎(2)①地为流水侵蚀作用;②地为流水沉积作用。夏(秋)季节,该地区进入雨季,河流流量大,①地的流水侵蚀作用和②地的流水沉积作用强度都最大。(10分)‎ ‎(3)(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运动使岩层受挤压向下弯曲形成褶皱(向斜);(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6分)‎ ‎28 (1)南京市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4分)‎ ‎(2)问题: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加重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解决途径: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10分)‎ 8‎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