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2015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运城市2015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运城市2015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带答案) ‎ ‎ 2015年6月 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 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 ‎ A.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的结合来强化王权 ‎ B.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 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来巩固奴隶主专政 ‎ D.通过制定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2.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 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 山东 ‎3. 拜年是我国的春节习俗,通常在家族的祠堂进行。拜年时,晚辈要给长辈行跪拜之礼,长辈端坐高堂,接受晚辈的祝福,拜年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制度,这一制度 ( )‎ ‎ A.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 B.体现了血缘和政治关系 ‎ 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4. 西方的学者这样评价秦 朝及统治者:“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 ‎ ‎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 C.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D.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 ‎ 5. 汉代中央机构中的九卿更多是办理皇室内廷事务的家务官,到了唐代,六部尚书明显成为管理国家政务的机构。这种变化反映了( )‎ ‎ A.皇权的显著削弱 B.中央集权的强化 ‎ C.政治制度的成熟 D.选官制度的成熟 ‎ 6. 宋朝“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这一做法( )‎ ‎ A.使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B.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 C.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D.造成了地方政府人浮于事 ‎ 7. 史料记载,公元1384年9月14~ 28日皇宫收到奏章1160件,共计3291件政务。“庶务丛集……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于是()‎ 7‎ ‎ A.立左右丞相辅佐全国政务 B.建中朝参与军国要务 ‎ C.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D.由议政大臣会议共议 ‎ 8. 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 ‎ A.城邦公民的平等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 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 9. 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 ‎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 ‎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10.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 ‎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 ‎11. 1687年4月和1688年4月詹姆斯二世先后发布两个“宽容宣言”,残酷迫害清教徒。还向英国工商业主妻竞争者——法国靠拢,严重危害了英国利益。面对此问题,英国资产阶级( )‎ ‎ A. 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 B. 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 C. 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 D. 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12.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 ‎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 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 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13. 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 )‎ ‎ A.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B.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 C.摧残了民族工业的成长 D.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14. 中国步入世界的进程中,太平天国起到了一个正例作用。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这个插曲,中国融入世界还会晚若干年。这里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7‎ ‎ A.打击了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 ‎ B.提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世界潮流 ‎ C.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 D.激发了汉族士大夫致力于自救变革 ‎15. “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即成”是指签订了(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16.金冲及教授在《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 ‎ ‎ 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 ‎ 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 ‎17.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 ‎ A.洋务自强的践行者 B .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 C.民主科学的倡导者 D.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18. 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中曾列举以下内容:(1)有很好的群众;(2)有很好的党;(3)有相当数量的红军;(4)有便于作战的地势;(5)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毛泽东先集》)这段材料论证了( )‎ A.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B.工农武装割据的条件 ‎ C.持久抗战的有利因素 D.解放战争胜利的经验 ‎ ‎19.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为长;那么,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 , 却比 ‎1789年更为深远。”文中的“1917年革命事件”( )‎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任务 ‎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 伟大尝试 ‎ C.标志着该国一百多年屈辱的历史从此结束 ‎ 7‎ D.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0. 《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 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这些情形出现于( )‎ ‎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 C.国民革命时期 D.全面抗战时期 ‎21. 1937和1938年的清明节,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此举是为了彰显( )‎ ‎ A.打倒列强推翻军阀的决心 B.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精神 ‎ C.民主协商共建和平的追求 D.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愿望 ‎22. ‎1925年3月20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这则材料( )‎ ‎ A.证明孙中山的阶级属性发生改变 ‎ B.表明孙中山已完全接受中共革命主张 ‎ C.说明孙中山认为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 D.说明孙中山的革命策略有所调整 ‎23. 在中外历史上,大国、强国先后崛起。如战国末期的秦国,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以来的美国,19世纪末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一致。它们崛起的相同因素是 (  )‎ ‎ A.制度创新 B.武力掠夺 C.和平崛起 D.民主强国 ‎24.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 公祭日的决定。这一决定有利于 ‎ ①全世界清醒认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②维护二战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 ‎ ③牢记历史,以史为鉴,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 ④维护世界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 2015年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98周年,苏联解体24周年。有学者认为俄国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文 明并存、竞争的局面。这种观点是(  )‎ ‎ A.文明史观 B.整体史观 C.唯物史观 D.唯心史观 二. 材料解析(共50分) ‎ ‎26.(20分)“中国梦”‎ 7‎ ‎,折射出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主线,描绘了近现代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近代――“百年坎坷寻梦”‎ ‎ 材料一 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把我们国家的自由恢复起来,就要集合自由成一个很坚固的团体,中国国家自由了,中国民族才真能自由。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 ‎ ——《孙中山文集》‎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思想观点。(6分)‎ ‎ 材料二 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我们说,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 ――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4分)‎ ‎ 现代――“梦想照进现实”‎ ‎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在考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时认识到,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方针,制定发展战略。1979年12 月,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来华访问,在一次谈话中,邓小平正式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战略—— “小康战略”。小康战略是不断充实和发展的,1987年,中共十三大确认“温饱(到1990)— 小康(到2000)—基本现代化(到2050) ”的三步走战略。‎ ‎ ――何爱国《重探新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演变》‎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康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4分)‎ ‎(4)关于“百年坎坷寻梦”到“梦想照进现实”的曲折历程,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6分)‎ ‎27.(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可以从多种维度来考察。当我们对这两种政治文化从宏观上作一个粗略的观察后,有一种现象十分醒目。这里权且将其概括为“一”与“多”。无疑,这是一对模糊的概念,这里用来概括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特征。它们包括这两种政治文化发展的历史道路、它们在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层面的表现以及隐于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深处的政治思维定势和政治心态。‎ ‎ 一一丛日云:《“一”与“多”: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 7‎ ‎ 材料二 在追求“一”的政治心态支配下,政治主 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面对 有悖于“一”的秩序,就会激发出改造与整合它使之 归于“一”的冲动。得“一”则安,出现“多”、“杂”、“乱”则惶惶然。……自战国秦汉以后,作为政治制度上的“一”即定型为一种僵固的模式,一直到古代社会的终结,这个模式都没有突破。它一次次遇到危机,但它仍能在危机中屹立不动;它的表层结构一次次被破坏,但从深层结构中又一次次复制和再生出来。这种千年不变的历史塑成了中国人一种静态和循环的历史感。‎ ‎ 一一丛日云:《“一”与“多”:中西政治文化的两种个性》‎ ‎ (1)你认为“一”与“多”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基本表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一”与“多”两种个性特征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6分)‎ ‎ (2)自秦汉至明清,中国政治制度上的“一”是怎样一次次被破坏、又一次次复制和再生的? (6分)‎ ‎ (3)以雅典的权力机构为例说明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的多元主义特征.‎ ‎28.(15分) 材料 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 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 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两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的薪水补 贴。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提高。 ‎ ‎ ——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8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7分)‎ ‎ ‎ 7‎ ‎ 高二历史答案 ‎1-5 ACBAC 6_10 ACABB 11_15 ADDAD 16_20 DDBDC ‎ ‎21_25 BDABA ‎ 26.(20分)(1)推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国家的独立是个人自由人权的前提;革命的同时进行经济社会改革。(6分)‎ ‎ (2)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增强了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推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4分)‎ ‎ (3)时代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吸取历史教训,进行政治上的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 开放。(4分)‎ ‎ (4)中国梦的主体是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国家独立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制定方针政策要实事求是,既要立足国情,又要借鉴外来的先进经验 ;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国梦实现的精神动力。(任答两点)(6分)‎ ‎ 27. (1)基本表现“一”是指中国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多”是指古希腊实行民主政治制度。原因:①自然条件:中国处于大河流域,以 平原 为主;希腊处于半岛,依托海洋,多山地,良港众多。②社会条件:中国农业发达,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希腊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发达, 实行的是 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6分)‎ ‎ (2)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了七国之乱; 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唐朝设置藩镇,导致了安史之乱,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北宋初 年剥夺节度使兵权,将其收归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这改 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6分)‎ ‎ (3)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3分)‎ ‎ ‎ ‎ 28.(1)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各种税外之税繁多,官员贪腐现象普遍;百姓税负沉重,社会矛盾尖锐;政府力图改革吏治。(8分)‎ ‎ 提高了官员的合法收入,有助于抑制贪腐;暂时减轻民众负担,缓解社会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7分)‎ ‎ ‎ 7‎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