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2015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下列仪器可以分别用来测量国际单位制中三个基本物理量的是 ( )
A.米尺、弹簧测力计、秒表 B.米尺、测力计、打点计时器
C.量筒、天平、秒表 D.米尺、天平、秒表
2.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3.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的运动是( )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 D.平抛运动
4.“套圈圈”是大人和小孩都喜爱的一种游戏.某大人和小孩直立在界外,在同一竖直线上不同高度分别水平抛出小圆环,并恰好套中前方同一物体,假设小圆环的运动可以视作平抛运动,从抛出圆环至圆环落地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大人抛出圆环运动的时间比小孩抛出圆环运动的时间要短
B. 小孩抛出圆环的速度比大人抛出圆环的速度要小
C. 大人抛出的圆环运动发生的位移比小孩抛出的圆环运动发生的位移要大
D. 小孩与大人抛出的圆环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
5. 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神舟10号”载人飞船成功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若“神舟10号”对接前从圆轨道Ⅰ变轨至圆轨道Ⅱ,已知地球半径为R,轨道Ⅰ距地面高度h1,轨道Ⅱ距地面高度h2,则关于“神舟10号”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变轨时需减速才能从轨道Ⅰ变轨至轨道Ⅱ
B. 变轨前后向心加速度大小的比值为
C. 变轨后“神舟10号”的线速度大于7.9km/s
D. 若“天宫一号”与“神舟10号”同轨,且一前一后沿同一方向绕行,只要飞船向后喷气加速,两飞行器就可实现对接
6、如图所示,一倾斜的匀质圆盘垂直于盘面的固定对称轴以恒定的角速度转动,盘面上离转轴距离2.5m处有一小物体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盘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g取10。则的最大值是( )
7
A. B. C. D.
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使斜面水平向左匀速移动距离l,物体始终与斜面保持相对静止.则在斜面水平向左匀速运动距离l的过程中( )
A.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μmglcos θ
B.斜面对物体的弹力做的功为mglsin θcos2 θ
C.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gl
D.斜面对物体做的功为0
8、质量为3×106kg的列车,以额定功率P=3×106W沿平直的轨道由静止出发,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定,经1×103s后达到最大行驶速度,此时司机关闭发动机,列车继续滑行4km停下来,则( )
A. 关闭发动机后列车加速度的大小为0.5m/s2
B. 列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的大小为1.5×107N
C. 列车的最大行驶速度的大小为20m/s
D. 列车在加速度过程中通过的距离为16000m
9、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方块(可视为质点),系在一伸直的轻绳一端,绳的另一端固定在粗糙水平面上,绳长为r.给小方块一沿垂直轻绳的初速度v0,小方块将在该水平面上以绳长为半径做圆周运动,运动一周后,其速率变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初速度v0较小,绳的拉力可能为0
B.绳拉力的大小随小方块转过的角度均匀减小
C.小方块运动一周的时间为
D.小方块运动一周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mv
10.如图,质量相同的两物体a、b,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跨接在同一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两侧,a在水平桌面的上方,b在水平粗糙桌面上。初始时用力压住b使a、b静止,撤去此压力后,a开始运动,在a下降的过程中,b始终未离开桌面。在此过程中 ( )
A.a的动能小于b的动能
7
B.两物体机械能的变化量相等
C.a的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两物体总动能的增加量
D.绳的拉力对a所做的功与对b所做的功的代数和为零
新余市2014-2015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答卷
一、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把答案填在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6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实验时,将小球做平抛运动,用频闪照相机对准方格背景照相,拍摄到了如图所示的照片,已知每个小方格边长9.8c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m/s2.
(1)若以拍摄的第一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和竖直向下为平角直角坐标系的正方向,则没有被拍摄到的小球(在图中没有方格的区域内)位置坐标为 【用图中格数表示坐标,比如图中标记为2的小球坐标为:(2,1)】.
(2)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 m/s.
12.(9分)如图1,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若实验中所用重物的质量m=1kg,实验后打下点的纸带如图2所示,打点间隔为T=0.02s,则记录A点时,重物动能Ek= _________ J.从A点下落至C点过程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小量是 _________ J,要验证从A点下落至C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还必须求出 _________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g取9.8m/s2)
三、论述、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5
7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 (10分)放风筝是春天时大人、小孩都爱玩的一项有趣的体育活动,手上牵着线拉着风筝迎风向前跑,就可以将风筝放飞到高处.有一个小朋友将一只重为G=(3-4)N的风筝放飞到空中后,拉着线的下端以一定的速度匀速跑动时,线恰能与水平面成α=53°角保持不变,如图所示,这时小朋友拉住线的力为F=5 N.求风筝所受的风力F风的大小和方向(已知sin53°=0.8,cos53°=0.6).
14.(10分)某种型号的轿车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Pm=60 kW,汽车满载质量为m=1500kg,最高车速是vm=180 km/h,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g取10 m/s2.问:
(1)汽车所受阻力f与车的重力G的比值是多少;
(2)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以a=1.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则这一过程能维持的时间t有多长.
15(12分)、如图所示,图中的装置可测量子弹的速度,其中薄壁圆筒半径为R,圆筒上的a、b两点是一条直径上的两个端点(图中OO′为圆筒轴线)。圆筒以速度v竖直向下匀速运动。若某时刻子弹沿图示平面正好水平射入a点,且恰能经b点穿出。
(1)若圆筒匀速下落时不转动,求子弹射入a点时速度的大小;
7
(2)若圆筒匀速下落的同时绕OO匀速转动,求圆筒转动的角速度条件。
16、(13分)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两正对着的相同半圆光滑轨道,相隔一定的距离,虚线沿竖直方向,一小球能在其间运动,今在最高点A与最低点B各放一个压力传感器,测试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并通过计算机显示出来,当轨道距离变化时,测得两点压力差与距离x的图像如图,g取10 m/s,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的质量为多少?
(2)若小球的最低点B的速度为20 m/s,为使小球能沿轨道运动,x的最大值为多少?
7
新余市2014-2015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答案
一、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C
A
c
d
CD
bc
ad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把答案填在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1)(6,6);(2)1.96(每空3分)
12、 9.68 J. 2.31 J, C点的动能 (每空3分)
三、论述、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解:风筝受到重力G、风力F风和拉力F三个力的作用,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2分),
由平衡条件知:
F风x=Fcos 53°=5×0.6 N=3 N ……2分
F风y=Fsin 53°+G ……2分
=5×0.8 N+(3-4)N=3 N
F风==6N. ……2分
tan θ==
即θ=60°. ……2分
14、解:(1)汽车速度最大时,牵引力跟阻力平衡,则:Pm=fvm f=1200N……2分
则,比值 ……2分 即: ……1分
(2)汽车匀加速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F-f=ma ……1分
即,F=3000N ……1分
当汽车的功率达到Pm时,就不能继续维持匀加速运动,此时:Pm=Fv ……1分
其中:v=at ……1分
则,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s或约16.7s……1分
15、解析:(1)子弹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2R=v0t 2分
竖直方向:vt=gt2 2分
7
代入解得:v0= 2分
(2)圆筒转动的角度一定是2p的整数倍:
2np=tw (n=1、2、3、……) 2分
而下落时间:t= 2分
代入得:w=,n=1、2、3、…… 2分
16、(1)设轨道半径为R,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1)1分
对B点: ………(2)1分
对A点: ……(3)1分
由(1)(2)(3)式得:
两点压力差 ………(4)2分
由图象得:截距 得 ………(5)2分
(2)因为图线的斜率 得 ……(6)2分
在A点不脱离的条件为: ……(7)2分
由(1)(5)(6)(7)式得: ………(8)2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