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中2015年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试卷(有答案)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1~30题,共60分,第Ⅱ卷为31~32题,共40分。全卷共计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卷)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计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图1
地形等高线(数值单位为m)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图1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海拔最大值可能为( )
A.220m B.240m
C.200m D.260m
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图2
2014年3月29日,全球数千个城市分别在当地时间20时30分至21时30分熄灯一小时,以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结合图2,回答第3~4题。
3.活动当天,图中四城市中熄灯最早的城市为( )
A.北京(116°E) B.里约热内卢(43°12′W)
- 10 -
C.新加坡(103°45′E) D.哥本哈根(12°34′E)
4.图中四城市自转线速度最大和最小的依次为( )
A.北京、里约热内卢 B.里约热内卢、北京
C.新加坡、哥本哈根 D.哥本哈根、新加坡
2011年3月初,我国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受某天气系统影响。下表为华北平原甲、乙、丙三地(同纬度)三天气象资料,读表完成5~6题。
表1 华北平原三地三天气象资料
地 点
甲
乙
丙
日 期
1
2
3
1
2
3
1
2
3
最高气温(℃)
12
0
2
12
3
3
12
13
4
最低气温(℃)
2
-7
-6
4
4
-5
4
5
-3
天 气
晴
阴雨
晴
晴
阴雨
晴
晴
阴雨
晴
5.该天气系统最可能为( )
A.冷锋 B.暖锋
C.高压(反气旋) D.低压(气旋)
6.3月2日丙地气温最高,原因是( )
A.受高压控制 B.受低压控制
图3
C.受暖气团影响 D.大气逆辐射强
读图3“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第7~8题。
7.关于洋流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
A.南半球中高纬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B.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C.中低纬大洋西侧为寒流,东侧为暖流
D.甲洋流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
8.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
A.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B.能使海洋污染范围不变,污染程度减轻
C.甲洋流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
D.乙海区附近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
- 10 -
读“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9~10题。
图4
9.上图所表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图中④所示地质构造可能形成的地貌是( )
A.褶皱山 B.风蚀地貌
C.河口三角洲 D.高地或谷地
2013年暑假,某校地理考察团从北京出发,沿京广铁路线一路向南到广州进行地理考察。完成第11~12题。
11.考察途中沿线自然地理景观的变化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12.北京到广州沿线植被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相比较,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如下表所示,回答13~14题。
表2 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人口人口年龄变化
0—14岁比重
15—64岁比重
65岁以上比重
全国
-6.29%
+4.38%
+1.91%
甲省区
-7.28%
+6.58%
+0.7%
13. 该数据反映我国( )
A.人口增长加快 B.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C.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D.劳动力仍较充足
- 10 -
14. 甲省区最可能是( )
A.广西 B.广东 C.河南 D.江西
表3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表,回答15~16题。
表3 我国各时期城市人口比重
时间
1949
1954
1978
1980
1990
1992
1996
2000
2002
2006
城市人口比重%
10.6
15.35
17.92
19.39
26.41
27.63
29.37
36.22
39.09
43.9
15.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升 B.中国的城市化速度落后于发达国家
C.我国己经完全实现了城市化 D.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6.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今后我国城市化的方向是( )
A.大城市的人口向西部转移 B.大城市的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
C.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转移 D.农村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
云南省已经成为我国最大出口型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其产品因类型丰富而远销新加坡及港、澳、台等地区。读图5,完成17~19题。
17.云南省蔬菜品种丰富,是得益于自然条件的( )
A.气温较高 B.地形起伏大
C.降水较丰沛 D.土壤较肥沃
18.春节前,从云南运往香港的蔬菜需要( )
- 10 -
A.采用保鲜技术 B.采用防冻措施
C.高速公路运输 D.清除农药残留
19.每年春节前,新加坡超市蔬菜三分之一来自云南,一半来自泰国和越南。与云南相比,泰国和越南抢占新加坡蔬菜市场的优势是( )
A.劳动力廉价 B.热量充足
C.品种众多 D.运输成本低
由我国“中德环保有限公司”承建的山西大同富乔垃圾焚烧发电厂,自2009年11月投产以来,根据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出具的报告,其二噁英排放为每立方米0.034纳克,不仅低于1纳克的国家标准,还低于0.1纳克的欧盟标准。厂区内听不到嗓音,闻不到臭味,见不到灰尘,烟囱放出白色的蒸汽,看上去更像个漂亮的公园。据此回答20~21题。
20.影响这类电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劳动力 B.原料 C.技术 D.环境
21.有关大力发展该类发电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城市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B.工业污染由城市转移到乡村
C.给城市其他功能区带来严重污染 D.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
读京沪高速铁路示意图,回答22~23题。
图6
22.相比较公路运输,下列属于京沪高速铁路的优势的是( )
A.灵活性好 B. 运输量大
C.运费低 D.造价低
23.京沪高速铁路将全线尽可能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其目的主要是为了( )
- 10 -
A.有利于提高铁路的速度 B.不与其它铁路交叉,可以提高速度
C.节省中国东部地区宝贵的土地资源 D.架桥比较便宜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也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图7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
图7
24.有关全球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
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
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加,东半球相反
25.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
A.澳大利亚 B. 中亚 C.北非 D.西亚
读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比较(2002年)表。完成26-27题。
表4 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比较(2002年)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hm2/人)
0.31
0.21
0.10
0.02
0.07
0.05
0.10
- 10 -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hm2)
4 916
5 872
5 870
7 044
6 207
6 175
4 885
26.人均谷物产量最高的是( )
A.上海 B.黑龙江 C.吉林 D.浙江
27.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该地区增加粮食产量的合理途径应该是( )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大面积采用大棚技术,提高复种指数
C.增加劳动力,精耕细作 D.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
富士康科技集团主营计算机、通讯、消费电子等产品的研发制造,1988年进入中国大陆。从过去偏安深圳,到现在散布全国,2012年,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基地已超过31个,其中,2012年开工建设的富士康新总部在上海落成,并承担贸易、科技总部职能。目前,这家拥有120万工人的全球最大代工企业将会快速“变形”:用3年时间投入100万机器人代替部分手工制造。结合图8回答28~30题。
图8
28.富士康从过去偏安深圳,到现在散布全国,是主要因为转入区具有( )
A.工业基础雄厚 B.矿产资源丰富
C.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D.劳动力和土地价格廉价
29.在不久的将来,富士康在全国集中四大分布区中,最可能专注于研发和电子商务的地区为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0.富士康投入机器人代替部分手工制造,其主要有利影响是( )
- 10 -
A.提高产品质量 B.降低劳动强度
C.缓解用工短缺状况 D.减轻环境污染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计56分)
31.读图9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4分)
图9
(1)澳大利亚的热带雨林气候与世界上绝大部分热带雨林气候相比,分布的纬度更高还是更低?原因什么?(4分)
(2)澳大利亚西北部一月和七月分别盛行西北风、东南风。从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两个方面说明该地区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向对该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6分)
一月:
七月:
- 10 -
(3)悉尼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和上海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相比较,哪个城市季风特征更典型?原因是什么? (4分)
32.(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图10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图10
(1)分析三江平原农业生产的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6分)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6分)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分)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10分)
- 10 -
深圳市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
高一地理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计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A
C
A
C
B
A
A
D
C
B
D
B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A
D
B
C
B
C
B
D
B
D
D
B
C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计40分)
二、非选择题:(2道小题,共计40分)
31.(10分)
(1)更高(2分);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2分)。
(2)一月:澳大利亚大陆夏季比海洋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1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北风(1分);来自海洋的西北风比较湿润(1分)。
七月:澳大利亚大陆冬季比海洋降温快,形成高压中心(1分);处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1分);从内陆吹来的东南风相对干燥(1 分)。
(3)上海
原因: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亚欧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差异相对较小(1分)。
32.(26分)
(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2分)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2分)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2分)
(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3分)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3分)
(3)土壤肥沃(肥力高);(2分)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2分)
(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答出其中1项得2分,答出其中5项即可得满分10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小题总分不得超过10分。)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