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十校2015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注意: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都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A.水稻田 B.钱塘江 C.青海湖 D.大西洋
2.沪杭(上海至杭州)高铁建成通车,交通运输压力明显减轻的是
A.管道运输 B.长江水运 C.航空运输 D.城际公路
3.下列各地中,地壳最薄处在
A.青藏高原 B.华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塔里木盆地
4.下列水体中,更新周期最长的是
A.河流 B.湖泊 C.地下水 D.冰川
5.1月份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切断该气压带的是
A.海洋上的低压 B.陆地上的低压 C.陆地上的高压 D.海洋上的高压
6.下列人类活动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清洁生产 B.围湖造田 C.循环经济 D.伏季休渔
7.一般来说,城市中地价最高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 C.工业用地 D.市政用地
8.恐龙繁盛的时代是
A.太古代 B.元古代 C.古生代 D.中生代
9.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中较稳定的是
A.地形 B.气候 C.植物 D.动物
10.“2015年4月15日,近年来最强沙尘入京,多个监测站点PM10每小时浓度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达到重度污染。黄沙来袭,有市民表示:闻起来都是沙子的味道”。与沙尘暴天气密切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
据印度媒体2015年5月30日报道,热浪持续席卷印度大部,在过去三周中,极端高温已经导致印度超过2200人死亡。读图完成11~12题。
新德里
印度
巴基斯坦
北回归线
11.导致印度高温天气发生的气压带或风带最可能是
A.盛行西风带 B.副热带高压带
C.赤道低压带 D.东南信风带
12.印度半岛夏季盛行西南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海陆轮廓的影响
C.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D.板块运动的结果
7
大气平流层底部的臭氧层可以阻隔95%以上来自太阳辐射的紫外线,但在20世纪80年代后,科学家观测到南极上空在春季到初夏时会有臭氧层变薄的现象,称为臭氧空洞。由于南极地区的气温较北极低,北极地区上空的臭氧空洞不明显。据此完成13~14题。
13.南极发生臭氧空洞的时间约是每年的
A.3~6月 B.6~9月
C.9~12月 D.12~3月
14.影响南极地区气温比北极低的最主要因素是
A.海陆热力的差异 B.海水温度高低
C.气压带风带移动 D.太阳辐射强度
“天坑”是一种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的特殊地质景观,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喀斯特地貌分布地区的岩石主要属于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16.天坑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地壳运动 D.重力作用
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读我国部分地区及世界平均水资源利用率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图示四个区域降水最丰富的是
A.河西走廓 B.准噶尔盆地
C.黄河流域 D.塔里木盆地
18.图示区域水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的是
A.河西走廓 B.准噶尔盆地
C.黄河流域 D.塔里木盆地
110
天津
唐山
承德
沧州
衡水
保定
石家庄
邢台
邯郸
张家口
廊坊
北京
736
14
27
17
1
4
12
6
7
廊坊116(联系指数)
3
秦皇岛
读京津冀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图中数字)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下列城市中,与北京经济联系最不密切的是
A.邯郸 B.衡水
C.承德 D.秦皇岛
20.与河北其他城市比,廊坊的指数最高,关于其
原因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城市规模最大
B.产业结构最优
C.离北京的距离最近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0
10
20
30
40
50
6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0
人口密度(人/Km2)
城市人口比重(%)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年
人口密度
城市人口比重
右图为某国1970~2013年人口密度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该国国土面积约为181万Km2,读图完成21~22题。
7
21.2010年该国的城市人口约为
A.0.8亿 B.1.2亿
C.1.6亿 D.2.0亿
22.该国最可能是
A.日本 B.印度尼西亚
C.美国 D.中国
读美国和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完成23~24题。
23.与美国比,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是
A.石油消费比重过大 B.天然气消费比重大
C.以清洁能源为主 D.煤炭消费比重大
24.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我国今后可积极开发利用
A.煤炭、石油 B.核能、水能
C.石油、天然气 D.煤炭、水能
生活在新疆阿尔泰山区的牧民以转场的方式进行放牧(一年四季分别在不同的地域放牧)(如图所示)。读图完成25~26题。
25.①~④自然带的变化体现的分异规律属于
A.纬度地带性分异 B.经度地带性分异
C.垂直地带性分异 D.地方性分异
26.夏季牧民放牧的地点最可能在
A.① B.② C.③ D.④
因安第斯山而得名的安山岩是一种喷出岩。读南美洲简图,完成27~28题。
7
27.按成因分类,下列岩石与安山岩属于同一类的是
A.玄武岩 B.板岩
C.大理岩 D.石灰岩
28.①地气候终年干燥,控制该地的气压带为
A.盛行西风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读2006~2014年我国东部某省人口增长率变化图,完成29~30题。
机械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
0
-0.5
-1.0
-1.5
-2.0
-2.5
0
0.5
1.0
1.5
2.0
2.5
2008
2012
(年)
自然增长率(‰)
机械增长率(‰)
29.图示时期该省人口总数达到最高值的年份是
A.2008 B.2010
C.2012 D.2014
30.推断2010年以来该省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
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产业的升级和转移
B.经济发展水平下降
C.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D.城镇房价增长较快
坡 度
甲
地层倾斜
活动断层
陡坡区
顺向坡面
断层影像
自然灾害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地理信息技术运用到防灾减灾上的频率越来越大,读GIS分层图,完成31~32题。
31.根据右图可以推断出正在分析的地质灾害
最可能为
A.火山喷发 B.地震
C.滑坡 D.洪涝
32.一位年轻研究员不小心把完整的图示弄丢
了,现在需要制作出完整的图示,他需要
填补的“甲”最可能是
A.坡面起伏状况 B.坡向 C.坡面侵蚀 D.地层厚度
读“世界某地农业生产状况示意图”,完成33~34题。
0
20
40
60
80
100
(%)
畜牧业
种植业
商品率
33.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34.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有
A.商品率高 B.以种植业为主
7
C.科技水平低 D.生产规模小
读“俄罗斯远东四地区l990~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示意图”,完成35~36题。
出生人数
0
20
40
60
-20
(万人)
死亡人数
增长人数
甲
乙
丙
丁
35.1990~2010年期间,下列地区中人口净迁出
人数最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6.人口数量变化对远东地区带来的影响有
A.铁路交通压力增大
B.环境人口容量变小
C.促进矿产资源开发
D.劳动人口数量减少
红腹滨鹬有迁徙习性,常在沙滩、沿海滩涂及河口觅食。读红腹滨鹬迁徙路径示意图,完成37~38题。
37.近几年来,经停渤海湾的红腹滨鹬数量锐减,且分布
区域趋于集中,推测其原因主要是
A.滩涂湿地锐减
B.全球气候变暖
C.人工捕杀增多
D.空气质量下降
38.红腹滨鹬在澳洲越冬期间,浙江省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①
定位记录点
聚落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28ºN
121ºE
有一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在我国某山区从①地向⑦地骑行。车上配有北斗导航定位系统(BDS),每30秒自动接收定位一次。假设全程使用力气维持不变,车速变化完全受坡度左右。读图完成39~40题。
39.骑行中可见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可能有
A.苹果、红枣
B.香蕉、菠萝
C.茶叶、柑橘
D.大豆、甜菜
40.下列路段中,相对最平坦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⑥~⑦
7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磷酸盐是摩洛哥经济的重要支柱,储量为1100亿吨,约占世界储量的 75 %。
材料二:非洲西北部摩洛哥略图。
拉巴特
丹吉尔
大西洋
地中海
32°N
28°N
甲
乙
丙
城市
山脉
河流
(1)图示城市多沿 ▲ 和 ▲ 分布。
(2)甲洋流按性质分属于 ▲ ,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主要有 ▲ 。
(3)丹吉尔冬季的气候特征是 ▲ ,主要原因是受 ▲ 控制。
(4)磷酸盐按自然资源的性质分属于 ▲ ,按资源的可再生状况分属于 ▲ 。
(5)乙、丙两地的自然带分别属于 ▲ 、 ▲ 。
42.读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①
②
甲
(1)沿图示铁路线自东向西自然植被景观逐渐由森林,过渡到 ▲ 、 ▲ ,影响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2)甲城市有“日光城”的美誉,主要原因是 ▲ 。
(3)我国跨区域的资源调配大型工程中①表示的是 ▲ ,②表示的是 ▲ ,其中①工程对输入地的积极影响主要有 ▲ 、 ▲ 。
7
(4)我国西部地区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导致该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 。
金华十校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调研考试
高一地理(B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都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D
B
D
C
B
A
D
A
C
B
C
C
A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B
B
C
B
B
D
B
C
D
A
C
C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
/
/
/
答案
C
B
B
A
A
D
A
B
C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10分)
(1)沿海 沿河(2分)
(2)寒流 降温减湿(2分)
(3)温和多雨 盛行西风带(2分)
(4)矿产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2分)
(5)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分)
42.(10分)
(1)草原 荒漠 水分(3分)
(2)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1分)
(3)西电东送 南水北调 缓解能源紧张的状况;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4分)
(4)土地荒漠化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2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