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一中2015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吉林一中2015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吉林一中2015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 ‎ 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注释)‎ ‎1、“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意思是说:(在民主宪政的框架内)即使是两个魔鬼,也可以友好相处且相互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程度。这句格言形象、典型地概括了民主宪政的基本特点。民主宪政的关键和核心是 A.民主宪政可以提高公民的参与程度 B.民主宪政可以有效地限制权力 C.民主宪政可以改变人,使之友好相处 D.民主宪政可以将作恶减少到最低程度 ‎2、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内战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 ‎ ‎①解放劳动力 ②扩大国内市场 ③扩张领土 ④防止国家分裂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3、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国家是人民的国家,“人民……因有关法律和权利的一些共同的协定以及参与互利行动的愿望而结合在一起”。近代启蒙思想最能体现其主张的是( )‎ A.天赋人权   B.社会契约      C.三权分立    D.人非工具 ‎4、穆罕默德.阿里大力推行的文化改革没有起到的作用是( )‎ A.大大推动了埃及文化事业的发展 B.为埃及培养了自己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C.彻底动摇了埃及的封建思想 D.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5、东欧国家动荡不安的1989年, 法国在进行它的200周年国庆纪念活动, ‎7月14日, 他们用飞机洒下法国人引以为豪的“献给人类文明的礼物”, 这一礼物应该是( )‎ A.《人权宣言》 B.《拿破仑法典》 C.电影考贝 D.印象派名画 ‎6、你认为专制主义与民主思想两个体系最初的理论分歧是( )‎ A.国家是上帝的产物, 还是人们契约的产物 B.是继续封建割据, 还是实现统一 C.是否保障人的生命与安全 D.是实行君主制还是共与制 ‎7、日本“大化改新”仿照的是中国哪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  )‎ A.秦汉 B.隋唐 C.宋元D.明清 ‎8、梁启超说: “近五十年来, 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 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3‎ 与第二期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9、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请愿书》,其主要内容不包括(  )‎ A.军队不得强占民房驻兵 B.国王不得随意征收捐税 C.国王不得随意逮捕任何人 D.国王可依据戒严令逮捕公民 ‎10、之所以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由于它( )‎ A.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 ‎ B.使农民获得土地 C.动摇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 D.从根本上推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1、托马斯.阿奎那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这一理论学说产生的原因有,中世纪的西欧人们相信①上帝创造和指导宇宙万物的运动②国王的权力是由上帝通过教会授予的③与阿奎那个人经历有关(  )‎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12、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发布上谕:“至一切政治有关国计民生者,无论新旧,均需次第推行,不得因噎废食。……用特行申谕,嗣后内外臣工,务当清白乃心,一化新旧之见。”表明慈禧太后(  )‎ A.允许推行部分维新措施 B.告诫臣工和维新派划清界限 C.顽固守旧,拒绝维新变法 D.正式开始垂帘听政 ‎13、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克里米亚战败暴露农奴制弊端 ‎ B.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社会发展 C.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宣传推动 ‎ D.农奴反抗使农奴制陷入深刻危机 ‎14、以下有关为君权辩护思想的表述, 不准确的是( )‎ A、托马斯?阿奎那把理性引入神学, 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 B、马基雅维利从世俗权力的角度, 为新君主国进行论证 C、霍布斯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方法, 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 D、詹姆士一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提出“君权神授”学说, 为君权辩护 ‎15、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美11个国家。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团交涉,美、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12个国家。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九、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方为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有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3‎ ‎ ——摘编自王绍坊《中国外交史》、伊文成等主编《明治维新史》等 ‎1.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有何不同?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 ‎ ‎2.联系两国使团出访的史实,运用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主要差异。 ‎ ‎16、俄国成为“欧洲谷仓”和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出口 国,这主要得益于( )‎ A.彼得一世改革 B.废除农奴制改革 C.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 D.斯托雷平土地改革 ‎17、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变法过程急于求成 B.变法内容贪大求全 ‎ C.这种变法不能推动社会进步 D.这是民族危机严重的反映 ‎18、日本没有把率领舰队粗暴踢开国门的佩里当作侵略者,反而把他塑造成英雄,民间每年都自发地举行纪念活动。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日本人没有民族意识 B.日本缺乏远见卓识 C.日本认为开国非常重要 D.日本崇拜对外侵略的人 ‎19、下图是关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一幅漫画,在“文明”的口号下,沙皇把大批反对者流放到西伯利亚,这说明1861年改革( )‎ ‎ ‎ A.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B.阻止了俄国近代化 C.没有给俄国带来变化 D.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20、列宁在评论1861年改革时说过;“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后来又高度评价道:“‎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对这两种评价的正确理解是( )‎ A.对立统一 ‎ B.失之偏颇 ‎ 3‎ C.相互矛盾 ‎ D.继承和发展 ‎2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的相同点不包括(  )‎ A、都创办了军事工业 B、都创办了民用工业 ‎ C、都改革了政治体制 D、都建立了新式海军 ‎22、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俄国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步骤。在这一改革中( )‎ ‎①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解放”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 ‎②司法改革随着《司法章程》的推行,法律得到普及 ‎③地方自治改革后,城市资产阶级代表在地方自治机关中占据主导地位 ‎④ 改革得到全国上下的一致欢迎和认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3、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亨利四世身着罪衣,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这就是“卡诺莎之辱”,又称“卡诺莎晋见”。这件事集中说明当时( )‎ ‎①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 ‎ ‎②宗教改革运动引起了欧洲的封建国王反对教会统治的斗争 ‎ ‎③封建王权与超越王权的教会争权夺利 ‎ ‎④德国并没有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出现了许多杰出的领袖级人物,其中被誉为“东方伏尔泰”的启蒙运动旗手是( )‎ A.吉田松阴 B.福泽谕吉 C.伊藤博文 D.木户孝允 ‎ ‎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注释)‎ ‎25、学界眼中的戊戌变法 ‎ ‎ 材料一: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 材料二:长时问来,关于戊戌变法是保守的观念,影响广泛而深巨。……近20年来,有学者认为:从中国近代化进程视角来看,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不可或缺的历史环节。……时下又流行一种意见,戊戌变法打断了洋务运动的进程,使中国丧失了一次走向近代化的机会,乃至指责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激进主义”的带头羊。‎ ‎——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 ‎ 问题:‎ ‎ (1)材料一把戊戌变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的理由是什么?‎ ‎ (2)据材料二,概括史学界对戊戌变法的评价先后有哪几种观点?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用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研究者观点不同的因素有哪些?‎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 学者 观点 3‎ 王加丰 ‎1873年,明治政府发布《地税改革条例》确立了近代土地税制度,最后从法律上废除了幕藩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地税改革废除了种种封建限制,促进了日本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日本农业开始走上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发展道路,并使政府得到稳定的财政来源。‎ 杰里·本特利(美)‎ 日本农民提供了支持明治工业化进程的大量国内资本。1873年的土地税占据了农民谷物收益的40%‎ ‎(1)据材料指出两位学者评价土地税改革的不同角度及支持依据。‎ ‎(2)上述两人对同一历史事物评价,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结论?‎ ‎27、材料1:三年来,泰西专以中国说,报章议论,公托义声,其分割之图,传遍大地,擘画详明,绝无隐讳。‎ ‎——《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2: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3: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2说明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上书的?反映了什么政治要求?‎ ‎(2)根据材料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政治思想有什么特点?应如何加以认识?‎ ‎28、维新变法运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是( )‎ A.《孔子改制考》 B.《变法通议》 ‎ C.《日本变政考》 D.《应招统筹全局折》‎ 3‎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答案】B ‎【解析】‎ ‎2、【答案】A ‎【解析】‎ ‎3、【答案】B ‎【解析】考查启蒙思想。“人民因……而结合”就反映了社会契约思想,选择B项。‎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阿里文化改革措施作用的理解能力。阿里政权是封建性质的政权,该政权推行的改革不可能彻底动摇埃及的封建思想,故选C。‎ ‎5、【答案】A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 法国纪念的是1789年7月14号开始的法国大革命, 其最伟大的成果是颁布《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也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成果, 但不是发表在1789年。‎ ‎6、【答案】 A ‎ ‎【解析】略 ‎7、【答案】B ‎【解析】‎ ‎8、【答案】A ‎【解析】略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权利请愿书》明确规定:国王不得根据戒严令任意逮捕公民。故D项符合题意。‎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由于它从根本上推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选D。‎ ‎11、【答案】A ‎【解析】‎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可知慈禧太后主张有关国计民生的改革措施可以逐步的、有选择性地推行,故选A项。‎ ‎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D ‎【解析】略 ‎15、【答案】1.不同:目的,中国清政府,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防止其扩大侵略权益;日本为了与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向西方学习。‎ 3‎ 成员,中国清政府聘用外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是海关、礼部等一般官员;日本以本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是政府部门的重要官员。‎ 态度:中国清政府统治集团重视不够,对近代化采取的是被动应对。‎ 日本统治集团高度重视,对近代化采取了主动接受,全面学习。‎ ‎2.中国学习西方主要限于器物层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中国近代化的倡导者是洋务派;日本近代化以明治政府为主导。中国未实现预期目标;日本基本完成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一些知识和产生不同结果的比较,既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也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 ‎1.出使目的、成员组成可直接从材料中找出,分析两国对待近代化的态度对学生来讲有点难度。‎ ‎2.主要从向西方学习的范围、领导者、目标的完成情况来进行比较。考查学生进行比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要求较高。‎ ‎16、【答案】D ‎【解析】‎ ‎17、【答案】C ‎【解析】‎ ‎1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在日本,人们认为美国强迫日本开国,给日本带来了富强,因此,日本每年都要自发地举行各种纪念活动,以纪念日本的开国。‎ ‎1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从图中的军人打着“文明的火炬”远征西伯利亚可以判断出,改革后的俄国仍然实行专制统治,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俄国的民主,这是1861年改革局限性的反映。‎ ‎20、【答案】A ‎【解析】‎ ‎21、【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1)经济方面 ‎①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包税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②促进经济发展、‎ a、农业方面,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农作物新品种。‎ b、工业方面,大力发展官办工厂,初步建立民族工业。‎ ‎(2)政治方面 确立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建立了国务会议和咨议会,建立了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 ‎(3)文化教育方面 实行开放政策,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 ‎(4)军事方面 改造旧军队,建立新式军队。‎ 与洋务运动相比,ABD都是相同点,而C不对,两者都维护当权者的封建统治,没有从根本上改革政治体制,因此符合题意。‎ 考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点评:比较型选择题是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人物、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在题干中一般有“相同点”“不同的”“共同”“相识”“区别”等提示语.‎ 3‎ ‎ 【方法小结】通过类比,对历史事件、人物和历史现象作比较分析,找出其相同点;通过对比较历史事件、人物和历史现象,确定其不同点,然后进行分析、归纳、概括、比较。解题时主要采用排除法。‎ ‎22、【答案】A ‎【解析】略 ‎23、【答案】D ‎【解析】‎ ‎24、【答案】 B ‎ ‎【解析】略 二、非选择题 ‎25、【答案】(1)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或跨出了中国近代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步)‎ ‎ (2)保守;近代化不可或缺的一环;激进。‎ ‎ 保守:借助儒家思想;单纯依靠皇帝;不敢反动群众。‎ 近代化一环:开国会定宪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宣传西方民主思想。‎ ‎ 激进: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缺乏改良的社会基础;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充分的思想动员。 ‎ ‎ (3)政治因素,时代发展,史学方法论(史学发展)。‎ ‎【解析】略 ‎26、【答案】(1)王加丰从土地税改革的积极作用进行评价。‎ 支持依据:废除了领主土地所有制,促进农业近代化。‎ 杰里·本特利从其消极影响进行评价。‎ 支持依据:加重农民困难(或牺牲农民利益)‎ ‎(2)作者评价的视角不同;作者的立场不同;选取的研究材料不同。‎ ‎【解析】‎ ‎27、【答案】(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要求:实行维新变法,以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2)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认识:进步性:体现了要求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局限性:反对顽固守旧思想,但不敢正面对抗,而是借用孔子名义,并企图把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结合起来,反映了其阶级本质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解析】‎ ‎28、【答案】D ‎【解析】略 3‎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