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中学2014-2015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南通中学2014-2015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南通中学2014-2015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图1和图2反映我国西汉时期与元朝分别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 ‎ ‎ 图1 图2‎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 ‎2.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自己封拜官职,因心怯,他将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以正常的样式封发,而改用斜封,上面的文字亦不敢用朱笔,改用墨笔。当时称“斜封墨敕”,这表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唐朝中枢机构的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3.西汉察举制和隋朝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原因是 ‎ A.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到一些德才兼备之士 ‎ B.自下而上的选拔方式扩大了统治基础 ‎ C.以儒家思想作为挑选人才的唯一标准 ‎ D.皇帝和高官主考的形式提高了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 ‎4.请你阅读下列有关图片的解说词,其中准确的是 ‎ 图1 图2 图3 图4 ‎ A.图l: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B.图2:《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图3:中华民国的建立,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D.图4:渡江战役的胜利,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5.历史课上,吴老师组织学生探讨《甲午战争是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课题,下列可以支持其观点的有:列强的侵略 11‎ A.使清政府由闭关到对外完全开放 B.由以资本输出为主转变为以商品输出为主 C.由以军事侵略为主转变为以经济侵略为主 D.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6. 五四运动中,学生的表现日益激进,胡适和蒋梦麟及联名发表《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文中写道:“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子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原来如此》)文中“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指的是 A. 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B.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C.袁世凯复辟帝制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7.久居中国的西方历史学家傅吾康,曾这样描述过自己亲身经历的一段历史:一种抵抗敌人到底的民族感和决心的浪潮弥漫了全中国。统一战线的口号首先克服了一切中国国内的纠纷。国民党政府监狱中所有的因共产主义或左派活动而被拘禁的人都释放了,其他逃亡到国外的人也回国为民族事业而听从分配。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国人的共同愿望 B.国民党承认了红军的合法地位 ‎ C.中华民族因抵抗外侮而空前团结 D.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8. 邓贤在《决定中国命运的700天》一书中这样描述:“(强渡黄泛区以后)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淮河岸边。渡口没有船,也没有桥,河水又深又急难以徒涉,尾随的追兵已经赶来,后卫阻击战全面爆发。紧急之中,司令员刘伯承亲自夜探淮河,经过寻访竟然找到一处当地人过河的浅滩,为大军开辟一条生路。”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 赢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取得了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9.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 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10.下面是某同学收集的历史图片。这些图片可用于研究 11‎ A.近现代民主政治的曲折历程 B.国共两党的分分合合 C.共和制度在中国的命运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11.《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2.2012年是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40周年。从右图漫画中,我们可以得出最主要的信息是 A.中美关系日益走向紧张 B.美国公开违背三个联合公报 C.揭示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 D.美国政府恪守“一个中国”原则 ‎13.“这种先把市民权赋予易管理的城市,再推广到全国的做法是罗马帝国别出心裁的扩张策略,他颠覆了征服者被同化的传统模式。正是通过这种方式,罗马征服者同化了被征 服者。”这句话的意思是 A.公民法的形成使罗马人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 B.万民法的推行使罗马人走向大规模对外扩张之路 C.公民法伴随着罗马人的扩张而不断对外传播 D.万民法的实施是罗马人扩张之后统治的需要 11‎ ‎14.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 A.君主制和议会制 B.君主制和共和制 C.立宪制和共和制 D.共和制和议会制 ‎15.19 世纪晚期,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被称为“绵羊脑袋”,德意志皇帝发出的第一道法令就是“致我的军队”。这一切表明 A.德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 B.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C.德国出现了历史的倒退 ‎ D.议会民主政治在德国没有发挥出任何有益的作用 ‎16.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的观点普遍被西方思想家政治家所认同,为避免“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西方政治家们采取的措施是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C.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建立分权制衡民主制度 17. ‎ 美国国家教育部门公布了一份“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共产党宣言》赫然在列,耐人寻味。《共产党宣言》最初是 A.第一国际成立宣言书 B.声援巴黎公社的倡议书 C.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 D.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总结性文件 ‎18.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有一段描述:局势是一天一天的更加混乱了……大规模的罢 工运动和关厂,使莫斯科、敖德萨和顿河流域的煤矿区陷于痉挛状态。…… 一方面受到民主派的攻击,另一方面又受到反动派的攻击,什么事也不能做。克伦斯基总理亲自到共和国临时议会来过两次……会众无动于衷地听他说下去,并且不时用冷嘲热讽来打断他的话。根据上下文,判断 处省略是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工兵代表苏维埃 ‎ C.罗曼诺夫王朝 D.人民委员会 ‎19.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人高调主张“日本可以说不”,西方普遍流传“日本威胁论”,美国学者还写了一本书叫《日本:世界第一》。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 A.日本政治和社会开始右倾化 B.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C.中国改革开放引起西方警惕 D.美国全球战略重点转向亚太 ‎20.“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 11‎ 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该会议的召开 A.标志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B.预示着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 C.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 D.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 二、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5小题,其中21题12分,22题15分,23题12分,24题11分,25题10分,共60分)‎ ‎21.(12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纵观古今中外政治文明历史——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如何协调、对政府的权力是放纵还是制约,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美国独立之初,只是一个13个州的松散联盟,为邦联制。由于各州各自为政,比如:南北方各州可以制定不同的关税政策,这成为英国攻击美国的软肋;而各州发行货币等政策也造成了国家经济秩序的动荡,最终引发了谢司起义。 ‎ 材料三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规定,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军事、外交专有权,而教育和治安是州专有权,征税是联邦与州共有的权力;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税额,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此项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在全体自由人民,但不包括未被课税的印第安人,另外再加上所有其他人口之五分之三;……参议院由每州的州议会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 回答问题:‎ ‎(1)指出材料一中所涉及的周代政治制度,结合所学分析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4分)‎ ‎(2)概括材料二中美国的地方政治制度,结合所学分析其不足之处。(2分)。‎ ‎(3)根据材料三,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宪法中处处都有多方妥协的痕迹,请从材料中加以概括。(2分。)‎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应如何认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4分)‎ ‎22.(15分)阅读下列材料: ‎ ‎ 材料一 (雅典)“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大会每月约举行4次,在公民大会中,容许有充分的发言自由。 ‎ ‎ 材料二 (雅典)议事会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30岁以上的公民一生可当选两次,每次任期一年。这表明一个雅典人自18岁成为公民起,要参政12年后才具备担任公职人员的资格。‎ 材料三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 11‎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 ——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 回答问题:‎ ‎(1)请根据材料一至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7分)‎ 项目 雅典民主政治 中国君主专制 地理环境 基本特点 决策机构或人 对后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为近代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奠定了哪些原则。(3分)‎ ‎(3)请指出材料四引自哪个文件?依据材料四内容分析当时中华民国的政体?与材料三相比,材料四的突出特点是什么?(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政体的发展趋势。(2分)‎ ‎23.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天,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 材料二 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有人担心这个政策会不会变,我说不会变。核心的问题,决定的因素,是这个政策对不对。如果不对,就可能变。如果是对的,就变不了。‎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 材料三 澳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回归后七年中有四年的GDP增长幅度达到双位数,2006年本地生产总值创下历史新高,人均达28436美元。澳门治安状况良好,各族群体和睦相处,人们安居乐业。……香港回归十年间,已先后有世界银行年会、世界会计师大会、《财富》全球论坛、世贸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 11‎ 等一系列重大国际活动在香港成功举办。1997年外国公司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或地区办事处的数量是2514家,而截至去年十二月已有3845家……‎ ‎——腾讯网《陈佐洱向欧洲介绍“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澳门》(2007年)‎ 材料四 “一国两制”方针在港澳的成功实践,是全世界公认的,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启示性意义。……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一国两制”方针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一国两制”方针实践上,香港走出第一步,许多困难是过去从未遇到的,这些经验都可以在交流交往中提供给台湾同胞,以便今后做得更好、设计得更好。‎ ‎——《访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2011年)‎ 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设想有何相同点,又有何发展?(4分)‎ ‎(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港澳在回归后取得的成绩说明了什么?指出“一国两制”构想与港澳问题、台湾问题之间的关系。(4分)‎ ‎(4)综合以上材料,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一国两制”的认识。(2分)‎ ‎24. (11分)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人们虽然不愿意承认华盛顿和莫斯科的首要地位,但最终还是勉强承认了……但是,冷战在愈演愈烈地进行数年之后,到1953年开始减弱。一个原因是在晚年变得越来越多疑和强硬的斯大林于1953年4月去世了。他的较年轻的继承者准备缓和国外的冷战和国内的独裁统治。与此同时,在美国,新的艾森豪威尔政府正在取代杜鲁门政府。这也有助于国际形势的“缓和”,因为艾森豪威尔能在朝鲜缔结和约,而杜鲁门则会由于国内的政治原因而认为这样做是极为困难的。 ‎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比起一个美国在决定全球事务方面继续拥有比其他任何国家更大的影响的世界来,一个美国不占首要地位的世界将是一个更加充满暴力、更为混乱、更少民主和经济增长更困难的世界。维持美国在国际上的首要地位……也是保障自由、民主、开放经济和国际秩序在这个世界上继续存在下去的关键。 ‎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1997年)‎ 材料三 冷战结束,制造出观察家称之为“单极的世界”或“一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但是,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面问题,美国比十年前更占优势,可是够讽刺的是,权力也更加分散。因此,美国能够运用来改造世界其他地区的力量,实际上也减弱了。 ‎ ‎——[美](前国务卿)基辛格《大外交》‎ 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冷战”在美国一方的具体表现。试说明二战后初期的人们为什么会勉强承认“华盛顿和莫斯科的首要地位”? (4分)‎ ‎(2)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关史实,概括并评析材料二中布热津斯基的观点。(3分)‎ ‎(3)‎ 11‎ 基辛格认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实际呈现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4分)‎ ‎25.【中外历史人物评价】(10分)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 ‎ 材料二 贞观十八年,当内奔的突厥请求在内地安置时,唐太宗不顾群臣的反对同意了,并解释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他强调 “自古贵中华、贱夷狄,而今四海一家,就应该“胡、越一体”。 ‎ ‎——《资治通鉴》卷一九七 贞观十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北狄世为寇乱,今薛延陀倔强,须旱为之所。朕熟思之,唯有二策,选徙十万,击而掳之,百年无患,此一策也;若随其来请,结以婚姻,亦足三十年安静,此一策也。 ‎ ‎——《贞观政要》‎ 材料三 表格内是康熙帝在不同时期写的三首诗。‎ 滇 平 中秋日闻海上捷音 瀚 海 洱海昆池道路难,捷书夜半到长安。‎ 未衿干羽三苗格,乍喜征输六诏宽。‎ 天末远收金马隘,军中新解铁衣寒。‎ 回思几载焦劳意,此日方同万国欢。‎ 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 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 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 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四月天山路,今朝翰海行。‎ 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 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 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回答问题:‎ ‎(1)根据秦朝疆域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加强北部边防的措施。(2分)‎ 11‎ ‎(2)结合材料二说明唐太宗的民族观是什么?材料二中提到处理民族问题的方式有哪些?(3分)‎ ‎(3)根据材料三,康熙帝在治理多民族国家方面有哪些突出贡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秦始皇、唐太宗相比,康熙面临的民族问题有何不同?(4分)‎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三位帝王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效果有何相似之处?(1分)‎ 11‎ ‎2014-2015第二学期高二文科历史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B C D ‎ D C B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D A B D C A B C ‎ ‎ 二、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5小题,共60分)。‎ ‎21.(12分)‎ ‎(1)分封制;(1分)诸侯在领地内有很大独立性,王室衰微;(2分)推行郡县制。(1分)‎ ‎(2)邦联制;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2分)‎ ‎(3)中央与地方的妥协;大州与小州的妥协。(2分)‎ ‎(4)地方权力过大易导致社会动荡,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1分)‎ 中央过度集权不利于地方自主发展。(1分)‎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应有机结合。(2分)‎ ‎22.(15分)‎ ‎(1)(7分)‎ 项目 雅典民主政治 中国君主专制 地理环境 多山、多岛、环海 大河、平原 基本特点 人民主权 皇权至上 决策机构或人 公民大会 皇帝 对后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主权在民”原则;机构“分权”;公职人员“选举”产生;权力“监督”机制。(任意3点即得3分)‎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主权在民。(3分)‎ ‎(4)由君主专制制度向民主政治制度发展。(2分)‎ ‎23.(12分)‎ ‎(1)变化:由军事对峙到和平统一。(2分)‎ ‎(2)相同: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平统一。(2分)‎ 发展: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观点(或明确提出在大陆和台湾分别实行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政策的稳定性(或长期不变)。(2分)‎ ‎(3)说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1分)‎ 11‎ 关系:“一国两制”方针是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的;首先在港澳问题上成功实践;港澳“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可以为台湾提供借鉴。(3分)‎ ‎(4)认识:“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了港澳的回归;“一国两制”方针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创新。(2分)‎ ‎24.(11分)‎ ‎(1)表现:政治:杜鲁门主义;经济:马歇尔计划;军事:北约的成立。(3分)‎ 原因:二战后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或“冷战”阴影下各国需要美苏支持,以维护国家利益)。(1分)‎ ‎(2)观点:维持美国首要地位是世界和平稳定的关键。(1分)‎ 评析:观点实质是建立单极世界,试图独霸全球。冷战结束,美国不断插手别国事务与地区争端,使世界形势更紧张。(2分)‎ ‎(3)特点:呈现“一超多强局面”。(1分)‎ 原因: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1分);欧盟成立,实力增强;日本极力争常;俄罗斯国际地位改善;中国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欧日俄中主张推进多极化进(任意2点得2分)‎ ‎25.(10分)‎ ‎(1)北击匈奴、设置郡县、修筑长城等(答出其中2点即得2分)。‎ ‎(2)“四海一家”、“胡越一体”(或民族团结1分)。‎ 迁徙、和亲(2分)。‎ ‎(3)贡献: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打败沙俄侵略。(3分)‎ 康熙帝还面临中华民族与侵略势力(中外)之间的矛盾。(1分)‎ ‎(4)三者都妥善处理了民族关系,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1分)‎ 11‎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