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一中2015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卷面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纵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一直是传统主流经济政策。但随着农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商业也在打压中“自强不息”发展起来,一方面不断冲击着统治者的固有经济政策;另一方面,统治者也逐渐主动给予“宽容对待”。下列对统治者“宽容对待”的认识和理解,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事实上是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破产的鲜明体现
B.是古代中国统治不力,统治者不得已而为之
C.是商业发展、商人地位不断提高冲击的结果
D.是古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必然结果之要求
2.1945年成立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董事长由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兼任,下属85家企业几乎囊括了纺织业的所有部门,享受着低息贷款、官价外汇、低价美棉等政策。1947年公司上交财政及税利达4378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3.2﹪,并将部分盈利充作军用。该公司的经营:
A.使官僚资本的膨胀受到抑制 B.促进了国民政府统治的日益巩固
C.导致民营纺织业的发展困难 D.得益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3.德国学者韩博天说:“中国政府经常运用一种‘试点’的方法,即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功的地方经验会被吸收到中央的政策中,继而在全国推广。”这种方法最能体现在:
①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
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A. 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4.《山乡巨变》中的亭面糊与老婆的一段对话,他老婆说:“搭帮共产党,好不容易分了几丘田,还没有作热,又要归公了。”他说:“这不叫归公……。我们单干了一世,发财没有?还不是年年是个现路子,今年指望明年好,明年还是一件破棉袄。”据此材料,该政策最可能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农业生产合作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下图漫画描绘了一个全身穿着中国货的外国人叫嚣着抵制中国货。对此认识最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借人权等对中国指手画脚 B.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出口增加
C.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不利的国际环境 D. 经济全球化导致贸易纠纷增多
6.晚清时期某一画报刊记载说:“男女有别,中国为重,而其等级之所判,直将霄壤,泰西各国不然……美妇有名玛丽,现赴某轮船经理一切,而其夫亦在该船为大管,夫妇共事一船,而又女先乎男,《易·系辞上》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于此事可谓铁板注解。”从中可以看出 :
A.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传统观念 B. 女性优于男子符合中国传统的阴阳之道
C.国人消除了男尊女卑旧观念 D.该画报是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
7.马克思在19世纪说道,“在今天,工业的霸权带来商业的霸权,但在真正的手工制造业
时期,却是商业的霸权带来工业的优势。当时殖民制度所起的主要作用即由于此。”下列史实能佐证马克思观点的是:
9
①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②17世纪上半叶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③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④“日不落帝国”建立推动了工业革命发生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④
8.“人类文明的进步过程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既是无法避免的,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代价。”下列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历史现象是:
①明清闭关政策 ②义和团运动 ③世界市场形成 ④斯大林模式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9.有学者发现,设计、加工、营销各环节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创造的附加值是不同的,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设计、销售环节的收益越来越大。下图是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时期的经济活动的工业附加值曲线图。其中反映西方工业化初期状况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当千百万人面临饥饿的时候,反而减少粮食的生产。整个想法,在人道主义者们看来几乎等于是神经错乱。”据此本材料评价的最可能是:
A.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C.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上世纪30年代美国的
11.有人评论一种经济现象,认为它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对于材料中这种经济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这种现象典型的代表国家有美国和德国 ②这现象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密切相关
③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④推动近代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建立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④
12.以下文字反映了不同时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开垦荒地是增加粮食—个重要而且完全现实的来源,也是最容易做到和最迅速的办法。”
②“要尽量实现农民的流转自由和尽量发展小工业,给在小私有制和小商业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资本主义一点自由。”
③ “必须使我国各地区毫无例外地都布满国营农场,它们在向国家缴纳粮食方面不仅能够代替富农而且能够代替个体农民。”
④“责成每一个粮食所有者,必须在本法令公布一周内,把超过播种田地和自己到下次收获前的定额消费量的全部余粮呈报交售。”
A.②④③① B.④①③②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13.1967年7月,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在一次讲话中说:“在经济秩序中,这样一个时代已经到来,在美国巨大的生产能力、贸易能力不受到伤害的同时,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崛起了,以至成为使美国感到极为不舒服的竞争对手。”这些话:
A.说明法国已足以与美国相抗衡 B.与当时的历史事实基本相符
C.说明欧共体的成立步履维艰 D.证明经济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14.“欧洲各国辛辛苦苦赚回美元和英镑,然后又毫无代价地拱手返回给发行这些货币的国家,就好像小孩子们玩游戏一样,赢家同意将赚回的筹码奉还给输家,游戏却继续进行。”出现上述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C.关贸总协定的确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5.2011年,欧洲某时报在评价某一组织时说它“
9
正面临一个十字路口,一条道路通向政治影响深远的进一步融合,另一条通往无序瓦解的暗谷。如果半个世纪的融合以突然解体告终,欧洲经济和政治版图将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动荡。”这个组织最可能是:
A.北约 B.华约 C.欧盟 D. 苏联
16.时人有云:治国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该思想的渊源可追溯到:
A.儒家的“为政以德”思想 B.法家的“以法治国”思想
C.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D.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
17.朱熹曾解释过“存天理,灭人欲”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明代李贽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由此可见,李贽的批判主要忽视了:
A.时代背景的复杂性 B.思想内容的辩证性
C.历史发展的曲折性 D.人物评价的特殊性
18.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历史特征。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的科学文化领域的成就的是:
①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②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③战争中开始出现火药武器
④出现了技术先进的灌钢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9.陈旭麓先生说:“时代变了,道光帝浑然不觉,结果脚随之跟入新时代,而头脑却依旧留在旧时代。在专制社会中,旨意决定一切。道光帝由此断送了机会。”对这段话最好的理解是:
A.皇权专制延缓中国近代化历程 B.封建自然经济是君主专制的基础
C.中国社会历史悠久、结构牢固 D.自给自足心态滋生封闭保守观念
20.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但不同的因素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相同的。下面的图示表明 :
A.民主革命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成为推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最主要的动力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和社会性质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直线上升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为中国近代化进程铺设了道路,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1.某一史学家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对题干所述“当时事件”的相关理解和认识,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渔”胜过于“鱼”,学习西方,要讲究策略
B.尽管不够全面和彻底,但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C.从中可看出,作者对“当时事件”评价不太高
D.折射出了“当时事件”学习西方认识上的偏差
22.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
9
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对以上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A.中国古代社会有民本思想而无民权思想 B.古今中外的思想有相通可借鉴之处
C.此时孙中山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享” D.欧美等西方国家是民权思想的发源地
23.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下列有关这些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使中国革命获得成功。
③戈尔巴乔夫提出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否定
④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4.美国总统约翰逊正在讨论赫鲁晓夫下台后的苏联局势时,得知一突发消息。为此,美国方面称“这一天是整个自由世界最黑暗和最悲哀的一天”,同时表示了美国保卫自己和盟国的强大力量和无比决心。文中这一“突发消息”最可能是:
A.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 B.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
C.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D.华沙条约组织宣告成立
25.“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该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旨在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B.构筑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C.使人开始摆脱基督教神学统治 D.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26.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都:
A.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的舆论准备 B.标志着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形成
C.确保了资本主义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D.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27.“在古代……西方人敢于展示自己,既敢于展示自己的思想,又敢于展示自己的裸体。中国就知道穿衣服,给思想穿衣服。穿衣服总比脱衣服容易。西方鞭挞自己的黑暗,所以得到了光明。它的思想在驰骋。我们歌颂自己的光明,结果带来千年的黑暗。”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在思想方面的依据最可能是:
A.人文主义 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 存天理,灭人欲
C.因信称义 致良知 D.人文主义 存天理,灭人欲
28.“一定时期的思想和文化是对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下列文化现象与所反映政治经济对应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文艺复兴后基督教神学受到冲击——启蒙及生物进化思想形成
B.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卢梭倡导君主立宪制
C.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
D.大一统时代,市民阶层壮大——句式灵活的楚辞产生
29.科学史家丹皮尔说过:“地位仅次于天使的人类本是从宇宙的中心地球上俯览万物的,而今却变成了围绕着千万颗恒星之一旋转的一个偶然的小行星上面有机发展锁链中的一环。”他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基于:
A.相对论弥补了对宏观世界认识的不足,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B.进化论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和密切相关的,人类并不比其他生物更“尊贵”.
C.日心说改变了对宇宙的看法,从而否定了人是“万物之灵”.
D.经典力学将天地运动统—起,因而人类不该俯视万物.
30.18世纪中期以后,欧美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它文艺作品。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这些作品在风格上属于: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6分,第32题12分,第33、34题为选做题12分,共计40分。)
9
31.(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祸恶疾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注:约成书于汉代)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饱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但“中国梦” 在无数矢志于民族复兴的仁人志士心中从未泯灭过。梦想不灭,希望永在。“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
—— 节选自《梦在前方,路在脚下》
材料三: 2013年3月,在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简洁、务实的讲话,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总书记的讲话也是一场实现中华民族“中国梦”的全民动员令。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梦”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产生“中国梦”的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前期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 (6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共十四大以来采取了哪些举措?(6分)
3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人在技术(包括军事技术在内)、经济和行政上的成就远优于亚非地区的人民。籍着这些成就,欧洲人能够让亚非地区的人民在世界市场上享有他们的成品,大量工业生产的利益,改进了生产力,较佳的保健教育、内政上的安全、以及改善了的行政。欧洲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行政者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地区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
材料二: 欧洲人籍着滥用他们军事上的优势,并且受他们工业家渴求廉价原料所推动,以及为他们的大量生产找市场,欧洲国邦的政府把亚非地区独立的人民拉到他们的轴心里去,在经济上剥削他们,挫折其本土经济的成长和民族的生活,否认他们自决的天然权利,攻击他们的文化,并且把他们暴露在所谓西方文明的罪恶之下。
-----以上选自《殷海光文集》
依据中国近代前期的有关史实论证上述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论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考生在第33、34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33.(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定国是诏》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的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
9
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日本维新以来,崇尚西学,仿效西法,一变其积习,而焕然一新,甚至于改正朔,易服色,几与欧洲诸国无异。盖其意以为非此不足与之抗衡也,然日本自此财用益绌,帑藏益虚,国债积至巨万,外强中槁,难持久远。……其实所学西法,亦徒袭皮毛,未得其精,而已嚣然自足矣。 ——王韬(1828——1897)《弢园文录外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内容,指出中日改革的主要异同点?(9分)
(2)材料三认为日本“所学西法,亦徒袭皮毛,未得其精”。你是否赞同,依据史实说明理由。(3分)
34.(12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事万邦共荣之乐……亦为朕所拳拳服膺者。前者,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一一《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二: 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规定,国民政府正式收复南沙群岛并划归广东省管辖。90年代,中国领导人在访问南海周边国家时,多次阐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1992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此后又批准了《公约》,宣布了中国大陆领海的部分基线和西沙群岛的领海基线,发布了领海基点。1998年中国颁布《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中国有了覆盖所有管辖海域的基本法律。1987—1996年,先后对南海海域进行油气物探调查。2004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获准进行南海海域勘探。
请回答:
(l)根据材料一举出诏书中为战争辩解的内容并给出你的评价。(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对南海问题采取的措施及其世界意义。
(6分)
密封线内请勿答题
姓名
姓名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______ 考号_______ ______
临川一中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答题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9
答案
二.非选择题(40分)
31.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2)
(3)
3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9
考生在第33、34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33. □ 34. □ (12分)
(1)
(2)
临川一中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5 DCDCB 6----10 ABDCD 11---15 ACBDC
16---20 CBCAD 21---25 ABACD 26---30 DDABC
二.非选择题(40分)
31.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古代中国梦:建立一个天下为公、各得其所、和谐共生的大同社会。原因:小农经济初步成长;封建国家大一统局面基本形成;儒学主张日益成为社会共识。 (任答2点即可)
(2)有利条件:对政治近代化的贡献: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对经济近代化的贡献: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思想近代化的贡献: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生活近代化的贡献:促进了社会习俗的除旧布新。(任答3点即可6分)
9
(3)举措:政治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如加入WTO等)。文化上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社会生活上关注民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等等。(任答3点即可6分)
3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核心提示:材料一:观点:欧洲人推动了亚非地区的现(近)代化进程(文明进程)
史实: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推动中国思想科学化、政治民主化。
材料二:观点:欧洲人的侵略导致亚非沦为殖民地,成为欧州的原料基地和商品市场.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史实:西方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摧毁中华文明等。
33.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相同点:都面临遭受西方殖民侵略的相同背景;都以自强为目的;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且都是有选择性学习;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近代化进程。(3分。言之成理、答出3点即可)
不同点:日本改革的推行者更加强势,日本天皇掌权,而中国光绪帝无实权;日本改革更加全面与彻底,涉及到政治制度各个层面,而清政府改革没有从实质上触动封建制度与文化;日本向西方学习的选择性更明确,军国主义色彩极其浓厚;结果中国失败,但也传播了民主和救亡图存的思想,推动了思想解放,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列强之一,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给东亚及世界和平造成伤害,也给其自身造成困局。(6分。言之成理、答出3点即可)
(2)不同意:明治维新全面深刻学习西方的近代文明,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体现在:经济上,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政治上,确立起了民主制度;思想上,传播了西方近代文化。(3分)
同意:主要体现在:政治上,天皇掌握重权,议会形同虚设;思想上,推行愚民政策,灌输天皇崇拜思想;军事上,倡导武士道精神。(3分)
3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辩解:战争的目的是为自己的生存和东亚的安定;停战的理由是为了保全日本人民的生命安全。(4分)评价:说明他们对战争的认识具有双重性,对战争给被侵略国与日本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认识不足。(言之有理即可2分)
(2)举措:恢复行使对南沙群岛的主权;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加强海洋立法;进行经济开发。(4分一点一分)
意义:有利于区域稳定和世界和平;为解决邻国领土争端提供了新原则。(2分)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