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时测试(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1~2题。
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迁入国
数量(万人/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7
德国
21.1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印度尼西亚
18.0
英国
13.6
菲律宾
14.4
澳大利亚
8.3
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2.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答案】 1.A 2.C
【解析】 第1题,从表中数据看出,人口迁出国均为发展中国家,人口迁入国均为发达国家。第2题,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即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工资水平高,吸引大量的人口迁入。
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三个新卫星城之一,其定位是京津城际发展走廊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近年来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读亦庄城镇人口构成比例图,完成3~4题。
8
3.亦庄新增城镇人口的主要来源包括( )
①中心城区迁出人口 ②本地区原有农业人口 ③来京务工人员 ④外国留学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影响亦庄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生态环境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答案】 3.C 4.A
【解析】 第3题,从题干可知,该区域并非是高校集中的区域,因而外国留学生较少。第4题,该地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受经济因素影响,人口大量迁入。
读表,回答5~6题。
全国前五位人口流入大省(区)的前五大人口流出地排序表
5.M省(区)的人口流入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区)最有可能是( )
8
A.福建 B.海南
C.山东 D.广西
6.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灾害 B.经济因素
C.人口政策 D.宗教信仰
【答案】 5.C 6.B
【解析】 第5题,从表格中省区特征分析,“人口流入与流出省区之间”往往在地理位置上邻近。因此推断,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江苏等省的人口可能大量流入山东。第6题,经济因素是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因素。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长11 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7~8题。
7.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
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8.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人均耕地减少
【答案】 7.A 8.C
【解析】 第7题,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在增加,意味着我国人口的流动规模在增大;东部沿海地区人口比重增加表明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而不是中、西部地区人口在减少。第8题,近年来我国人口大规模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即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中、西部地区人口的迁入。
读下表,完成9~10题。
8
9.北京市( )
A.人口基数大,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大
B.人口死亡率高,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C.迁入人口多,制约了该市经济发展
D.迁入人口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10.该年份四省(市、区)中为人口迁出区的是( )
A.海南 B.北京
C.上海 D.新疆
【答案】 9.D 10.A
【解析】 第9题,由表中数据可知,北京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很低,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数量为1 492.7万×0.7‰≈1.04万,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并不大;北京市迁入人口数量约为36.3万-1.04万=35.26万,人口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大量迁入北京市,促进了北京市经济的发展。第10题,根据“迁入人口数=年净增人口-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即可算出四省(市、区)迁入人口数,其中海南省的人口迁移数量为负值,说明海南省人口迁出量大于迁入量,为人口迁出区。
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1~12题。
8
11.2005~2010年( )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1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答案】 11.C 12.B
【解析】 第11题,图中显示贵州迁出人口比重大于四川,但贵州人口总量远少于四川,故四川的迁出人口数量仍多于贵州;同理,上海的迁入人口数量少于广东;浙江迁入人口比重远高于江苏,故浙江人口增长率高于江苏;图中信息并不能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状况。第12题,由图可知,皖、赣、黔等省迁出人口比重较大,而迁出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这会加速人口老龄化进程;人口迁移延缓了迁入人口比重较大的沪、京、津等地区的老龄化进程;迁入到沪、京、津等地的人口多分布于城市,故提高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回答13~14题。
13.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
①三峡库区移民迁往东部沿海 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 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 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
8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4.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
A.人口密度 B.人口容量
C.人口构成 D.人口素质
【答案】 13.D 14.B
【解析】 第13题,三峡库区移民迁往东部沿海主要是工程移民;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都是受自然灾害、生态环境退化、环境污染等环境因素影响;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主要是受政治、经济因素影响。第14题,一个地区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有限度的,如果人口数量超过人口容量就会引发资源短缺,产生环境问题,进而影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
二、综合题(共44分)
15.目前“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以我国四川省为例,该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但人口分布不均,以平武至盐源一线为界,东西人口差异悬殊。四川许多地方的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等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6分)
(1)试比较川东和川西的人口分布情况。
(2)“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四川民工流动,主要流往何地?为什么?
(4)人口流动对流出地有什么影响?
(5)近年来,很多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回家乡,你觉得应如何吸收这些劳动力?
【答案】 (1)川东地区人口稠密,主要分布在盆地中;川西地区人口稀疏,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谷地中。
(2)“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现象是由大量民工外出务工或经商引起的。
8
(3)四川民工主要流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因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有较多的就业机会,有较好的工资待遇,有更好的发展条件,对民工有较强的吸引力。
(4)促进了流出地与外界的经济和文化交流;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和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但也因此造成人才外流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5)给出优惠政策,让回乡民工自主创业;发展当地经济,吸收回乡农民工参加工作;政府出面组织培训农民工。(言之有理即可)
16.(2015·洛阳一模)依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8分)
材料一 下表为2010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地区构成情况和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表。
材料二 下图为“某年我国重点地区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
8
(1)概括我国目前人口流动呈现出的主要特点。
(2)分析人口大量流动给流入地区带来的影响。
【答案】 (1)从内地流向沿海;从农村流向城市;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以青壮年男女为主(流动人口男性比重高于女性)。
(2)有利影响: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等。 不利影响:居住条件差;交通拥挤;社会治安变差;流动人口管理困难;就业困难;环境问题突出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其影响等知识。(1)由材料一可以总结出人口主要从内地流向沿海、从农村流向城市、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材料二可以总结出流动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特点。(2)人口流动对迁入区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而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居住、交通、就业等社会生活方面。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