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2015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5、3、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
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
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
理解应为
A.分封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 B.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
C.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 D.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
2.柳宗元在其《封建论》 中曾这样评论历史上一个时期的现象:“……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
不制其侯王。侯王虽乱,不可变也;国人虽病,不可除也。及夫大逆不道,然后掩捕而迁之,勒兵而夷之耳。
大逆未彰,奸利浚财,怙势作威,大刻于民者,无如之何。及夫郡邑,可谓理且安矣。”这一历史时期是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朝时期 C.西汉时期 D.唐朝中期
3.雍正二年九月,两广总督奏请广东开矿,世宗批谕:“悯念穷黎起见,渝尔酌量令其开采,盖为一二真实无产之民,许于深山穷符觅微利以糊口资生耳。……若招商开厂,设官征税,传闻远近,以至聚众藏奸,则断不可行。”材料反映了清政府的主要目的是
A.严格限制民间开矿 B.保证官方开矿垄断权
C.体恤社会下层百姓 D.防止地方出现变乱
4.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唐甄:“言,我之言也。名,我所称之名也。今人作述,必袭古人之文,官爵郡县,必反今世之名,何其猥而悖也,”他一生“不为应酬之文,意所欲言则言之。”材料可以看出他主张
A.冲破八股取士对人们思想的禁锢 B.提倡天赋人权和言论自由
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D.提倡“经世致用”思想
5.宋人陆九渊说:“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年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由此可推知苏格拉底和孔子、朱熹、王阳明思想的相通之处在于探讨
A.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问题 B.抽象意义上的哲学理论问题
C.人类的普遍道德标准问题 D.对宇宙人生的终极关怀问题
6.被民族主义和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而动员起来的新老社会利益集团,在高度一体化的政治体制中缺乏表达自身利益要求的合法性渠道,也难以找到可靠固定的集团代言人,于是就发生了间歇性的“参与爆炸”
7
。按照这种观点,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具有“参与爆炸”意义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7.1936 年,“(他们)建议共同发扬‘五四’的革命传统精神,号召一切爱国分子发动一个……大规模的启蒙运动。”后世学者评论说:“从政治观点出发,他们把五四运动……和爱国主义挂上了钩。……但是,任何熟悉欧洲启蒙运动的人都知道,将爱国主义连接到启蒙运动是何其荒谬的事。”这说明“他们”旨在
A.传播民族主义 B.推动政治变革
C.促进启蒙运动在中国的展开 D.唤起民众抗战与民主的觉醒
8.政府往往透过修筑铁路带动本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所采取的作法之一是对进口钢铁课征较高的关税,以保障本国钢铁工业的生产。民国以来,生产钢铁的汉冶萍公司仅于民国5至8年,获有盈余,其他时间都是亏损;11年,汉阳铁厂不堪亏损停工;14年,开办不久的大冶炼铁厂也停工。根据上述说明及历史背景,民国5至8年何以会有盈余?其长期亏损的主要原因为何?
A.盈∶因一战爆发,钢铁价格大涨;亏∶不平等条约束缚,关税不能自主
B.盈∶机器由国外进口,设备新颖;亏∶军阀混战,故无法继续修建铁路
C.盈∶因欧战爆发,钢铁价格大涨;亏∶军阀混战,故无法继续修建铁路
D.盈∶机器由国外进口,设备新颖;亏∶不平等条约束缚,关税不能自主
9.新中国在某一时期采取以下措施:“明确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三级所有制是现阶段人民公社的根本
制度;……不得侵犯社员个人所有的一切生活资料和小农具等生产资料;恢复社员的自留地,允许社员发展家庭副业和手工业生产,开放农村集市贸易。”上述措施实施的背景是
A.中共八大召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面对农村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实施“八字方针”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10.格拉斯在《再见,西方文化》中写道:如果有人问我现在的欧洲需要什么,我会说需要能不依赖他人自己形成想法的人,是能独立思考,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意愿思考的人,是能摆脱惯常的思维轨道,能用新的视角思考周围发生的事情的人。与材料中对“人”的认识持相似观点的思想家是
A.卢梭 B.薄伽丘 C.康德 D.马丁·路德
11.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甚至只要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滕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议案。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A.分裂割据的局面未完全消除 B.由各邦分享军事、外交大权
C.组织形式呈现联邦主义性质 D.体现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
7
12.学者钱乘旦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它似乎意味着现代化的结束……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完善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符合“越位”的典型事例有
A.奉行国家干预的政策 B.缩小贫富差距,建立福利国家
C.实践“伟大社会”纲领 D.建立欧洲共同体
13.“(清代)军机处值日章京……凡本日所奉谕旨,所递片单,均钞钉成册,按日递添,月一换。凡发交之折片,由内阁等处交还及汇存本处者,每日为一束,每半月为一包……均责成章京检覆无讹,按季清档,月折及各种存贮要件,收入柜中,值日者亲手题封,渭之‘封柜’也”。这说明军机处实质上
A.防止了大臣专权 B.强化了君主专制
C.取代了内阁权力 D.扩大了统治基础
14.据清人记载:“景德……业制陶器,利济天下。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骛。”这一记载最主要的价值在于表明了
A.景德镇已成为著名的“瓷都” B.景德镇出产的奖品制作精美
C.景德镇的官窑生产规模很大 D.制瓷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5.以下是1925年清华学校大学部招生考试的部分试题:“(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有何异同?(2)中国国会为何有两院?……(6)试详论独裁制与委员制利弊。……(8)试择要批评民国十二年公布之宪法。”下列相关推断正确的是
A.命题者质疑实行两院制 B.清华学校关注考生公民素养
C.公众批评《临时约法》 D.北洋政府实行君主立宪制
16.清代乾隆年间,学者洪亮吉曾言:“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视六十年以前增十倍焉,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或者曰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闲廛未尽居也,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至矣……故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由此分析洪亮吉人口论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认识到人口激增会带来社会动乱 B.发现了清代人口增长的客观规律
C.肯定了人口多是国家富强的前提 D.意识到盛世之下隐藏着人口危机
17.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中说,某次侵华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次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7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俄战争
18.1911年12月日本《朝日新闻》刊登的一封信写到:“一旦共和政府建立起来,人民的捐税负担会比现在更重。甚至就这一点而言,共和政府也不可能统治中国。中国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如何筹措外债使国家免于破产。”材料表明
A.中国政治民主化缺乏经济基础 B.日本为干涉中国内政制造舆论
C.实业救国是共和政府必然的选择 D.中华民国的建立缺乏社会基础
19.某学者评价说:“中国统帅部以大量兵力集中淞沪,既削弱了华北抗日战争,又未保住京沪杭地区;而上海、南京失守,长江门户洞开,对武汉和华中腹地威胁很大。”这一观点
A.赞扬了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 B.认为淞沪会战的战略意义不大
C.认为集中力量进行淞沪会战 D.主张以牺牲华北来确保华中
20.中共中央决定:从1961年1月起,降低全国企业利润留成比例,由13.2%降到6.6%,并严格规定了企业留成的使用方向。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A.节约经费发展生产 B.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C.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D.制止铺张浪费行为
21.随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及欧洲联盟的东扩,西方文明的影响还在扩大。但这两个东扩还不太一样。前者是战略性的,后者更加偏重于制度性,欧洲人的脑子里还有罗马帝国的影子。这主要反映了
A.欧洲两种社会制度的激烈对抗 B.美国对西欧控制的强化
C.西欧人实现欧洲统一的历史情结 D.西方文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
22.平等一直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机会均等,就是否定任何特权,大家有相等的机会自由竟争;结果平等,就是平均分配各种价值,按照人头分配或按需分配。关于机会均等和结果平等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世纪中期英国重视结果平等 B.斯大林时期强调了机会均等
C.今天美国体现了机会均等和结果平等的调和 D.科举制度重视的是结果平等
23.《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由材料内容可知
A.普鲁士在联邦中享有特殊地位 B.帝国实行联邦制,立法权属于皇帝
C.宪法强调保护各邦的合法权利 D.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
24.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
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 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
7
C.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52分)
25.(25分)现代专利制度是以申请人对发明创造的公开换取法律给予的保护。是现代经济技术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议会中,从詹姆士一世开始,新兴资产阶级就尝试采用立法形式代替国王授权。到1623年,英国《垄断法规》终获通过。该法规第1条宣布此前以特许令等方式授予的所有垄断因为与本国法律冲突而无效,其中当然包括国王以“钦赐”形式颁布的特许垄断权。《垄断法规》第6条规定了一种新的垄断权,由此成为现代专利制度之滥觞:前述任何宣告不应扩展到今后授予的任何专利和特权,它们应就任何种类的新产品在本国的独家实施或制造授予其第一个真正发明人,为期14年或以下,在此期间他人不得使用。此权利的授予不得有违法律,也不得在国内通过抬高物价的方式危害国家,或破坏贸易,或带来普遍不便。
——刘银良《知识产权法》
材料二 1850年,全世界有10个国家建立了专利制度。1883年,世界第一个有关专利的国际公约《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签署;1884年正式生效。后又多次修订。1967年,51个国家共同签订《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1970年正式生效。1970年,多个国家参加签订《专利合作条约》,1978年正式生效。1971年,巴黎联盟成员国在斯特拉斯堡会议上通过《斯特拉斯堡协定》,建立《国际专利分类系统》。1985年4月1日,中国正式实施专利法。1992年和2000年两次对专利法修改。迄今,中国已加入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等几乎所有与专利有关的国际公约和条约。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其中包括《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知识产权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中货物、服务、知识产权的三大支柱之一。2006年,全世界已有18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专利制度。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编制的《专利制度发展概要》
材料三 很久以来,专利制度被认为是富裕国家的食粮,贫穷国家的毒药。据统计,目前占世界人口97%的发展中国家,只拥有世界3010的专利,而占世界人口2.5%的发达国家,却拥有世界97%的专利,专利占有的不对称,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鸿沟不但不会缩小,反而很可能将越拉越大。
——霍剑《专利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及负面效应法律研究》
(1)《垄断法规》后来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专利法,据材料一归纳其“现代意义”之所在。并说明此法规能在当时英国顺利通过的历史条件。(8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19世纪中期以来现代专利制度发展呈现出的基本特征,并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10分)
7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我国加强专利制度建设的因素有哪些?我国应如何更好的应对材料三述及的不利局面?(7分)
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根据罗辉《西欧中世纪教会婚姻法的理论与实践》整理的旧教婚姻法
婚礼方式
内 容
鼓励用宗教仪式
没有证人,无须家长或封建主同意,甚至不公开举行婚礼而形成秘密婚姻也可
材料二 下面是根据史仲文、胡小林《世界近代前期宗教史》整理的新教婚姻法
婚礼方式
内 容
可以用世俗仪式
需要家长同意并到政府去登记,必须举行公开的家长参加的婚礼,并且一定要有公证人。
提取材料一、二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的知识从结婚条件和社会影响方面加以分析说明。
27.(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梁 启 超 言 论
1899年
“故今日议保全中国,惟有一策,曰尊皇而已。”
“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
1902年
“而所以唤起民族精神者,势不得不攻满洲……中国以讨满为最适宜之主义。”
1906年
“中国今日……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又不如开明专制……开明专制,实立宪之过渡也,立宪之预备也。”
——摘编自《梁启超文集》
材料二 夫国体本无绝对之美,而惟以已成之事实为其成立存在之根源……惟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苟变其国体为君主,而丧乱遂可以免也?
——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1915年8月)
(1)学界多用“流质多变”形容梁启超思想的变化。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先后提出的思想主张。(5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梁启超发表该文章的时代背景。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梁启超“流质多变”的思想中坚守不变的政治理念。(10分)
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2015、3、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C
D
A
C
C
D
A
C
C
C
D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7
B
D
B
D
C
A
B
B
D
C
A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52分)
25.(1)现代意义:专利权授予告别王权走向法治(法律与制度授权);
新技术与市场结合,激励技术创新。 (4分)
条件:大宪章开创法律至上,王权有限的精神;
议会制约王权的历史传统;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自然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影响大增。(4分)
(2)特征:日益国际化;各国不同步、不均衡。(4分)
原因:产业革命与工业化浪潮的推动;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发达国家实行技术垄断。(6分,任答3点即可)
(3)因素: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对外开放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科教兴国战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法制化建设增强。(5分,任答3点即可)
应对:制定切合国情的专利战略,鼓励模仿创新、自主创新;
善用国际专利规则保障自身发展等。(2分,任答1点,言之成理即可)
26. (12分)
信息:材料一体现了中世纪的欧洲,教会势力是婚姻的主导力量;材料二表明新教婚姻的主导力量是政府和家长。(4分)
说明:中世纪教会的婚姻法对结婚条件的限制相对较轻,而新教婚姻法则对结婚条件的限制相对高,表明世俗权力的增强;中世纪教会的婚姻法鼓励以宗教仪式结婚,表明教会企图控制世俗权力,而新教婚姻法强调对世俗权力的重视,削弱了封建教会的权力,宣扬了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精神,增强了当时人们的法制观念,有利于社会的整体进步。(8分)
27.(15分)
(1)主张:保皇,兴民权;革命排满;实行开明专制,向立宪过渡。(6分)
(2)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袁世凯复辟帝制;民主共和观念渐人人心。(5分,只要答出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三点即可。)
理念:追求民主;救国救民。(4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