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地理课时训练(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资料,回答1~2题。
地区
经纬度
海拔(m)
1月均温(℃)
7月均温(℃)
甲
102°E,25°N
1 891
7.7
19.8
乙
113°E,28°N
68
4
32
1.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横断山区、江南丘陵
C.横断山区、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2.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成因是( )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答案】 1.D 2.A
【解析】 第1题,根据甲、乙所在经纬度,结合甲、乙两地的海拔可以判断,甲地纬度低,海拔较高,应为云贵高原;乙地位置偏东,海拔低,应为洞庭湖平原。第2题,从上题可知,甲为云贵高原,乙为洞庭湖平原,根据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较易得出正确答案为A项。
我国人均资源量少,因此科技兴国,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是我国的主要战略之一。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合理的是( )
A.开发黑龙江、新疆边远地区的荒地,种植水稻
B.在长江中上游山区、沿海滨海地区营造防护林
C.开发东南沿海滩涂,种植棉花
D.在黄土高原栽种茶树
4.在西部大开发中,下列利用自然资源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在沙漠边缘的荒漠草原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
B.西藏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大量种植亚热带经济作物
C.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D.利用新疆光照资源,种植水稻等作物
【答案】 3.B 4.C
7
【解析】 第3题,三江平原的一些荒地已停止开发,作为湿地资源加以保护;长江中上游山区营造防护林可防止水土流失,沿海滨海地区营造防护林可防止大风的危害;东南沿海地区宜发展水产养殖;江南丘陵红壤地区土壤呈酸性,适宜栽种茶树。第4题,沙漠边缘的荒漠草原地区的水资源十分有限,不适合大面积植树造林;西藏地区温度低,缺乏种植亚热带经济作物的热量条件。
下图为我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分布图,图中Ⅰ为海洋性气候区,Ⅱ为海洋性过渡气候区,Ⅲ为大陆性过渡气候区,Ⅳ为大陆性气候区。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图中甲地区气候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海洋性气候—地形、地势
B.海洋性过渡气候—经度位置
C.大陆性过渡气候—纬度位置
D.大陆性气候—地形、地势
6.下列关于各类气候区气候资源的评价,正确的是( )
A.Ⅰ类地区纬度低,太阳能资源最丰富
B.Ⅱ类地区雨热同期,适于谷物生长
C.Ⅲ类地区降水均匀,洪涝灾害少见
D.Ⅳ类地区气温年较差大,利于农作物生长
【答案】 5.A 6.B
【解析】 第5题,甲地区处于四川盆地,周围高山、高原环绕,受海洋气流影响时间长,阴雨天较多,气温变化和缓。第6题,Ⅱ类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于水稻等谷物生长。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
7.如副高控制区域位于图中位置,则雨带处于( )
A.南部沿海一带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8.当北方冷空气势力最强盛时( )
A.我国受副高控制最明显
B.我国锋面雨带出现在华北地区
C.锋面雨带已撤离我国大陆
D.台风蓄势待发
【答案】 7.B 8.C
【解析】 第7题,读图可知,副高脊线位于北回归线附近,锋面雨带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即长江中下游地区。另外从冷、暖空气交界地带也可确定雨带的位置。第8题,北方冷空气势力最强盛时,副高和雨带已撤离我国大陆。
下图为以塔里木盆地中的点O为中心向a、b、c三个方向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9~10题。
9.根据上图判断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A.a—① b—② c—③
B.a—② b—③ c—①
7
C.a—① b—③ c—②
D.a—③ b—② c—①
10.关于O点与a、b、c相连的三条线路上的地理事物,下列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Oa线沿线资源丰富,矿井广布、工业城市密集
B.Ob线沿线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因素是热量充足,气温年较差大
C.Oc线沿线地区地质条件脆弱,多地热和水力资源
D.Oa、Ob、Oc三条线路中河湖均位于内流区,水源不足
【答案】 9.B 10.C
【解析】 第9题,根据图中信息,塔里木盆地向北、向西、向东南分别是天山山地、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由此判断a—②、b—③、c—①。第10题,Oa、Ob两线沿线地区位于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不足,光照强烈但热量条件不理想,人口分布较少,工业城市密度小;Oc线沿线地区为青藏高原,地势崎岖,地质条件脆弱,多地热和水力资源;Oc线沿线有部分河湖属于外流区。
读图,回答11~12题。
11.H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12.E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区有( )
A.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
C.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
【答案】 11.B 12.C
【解析】 第11题,105°E穿越我国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地形区。第12题,40°N主要穿越我国的辽宁省、河北省、北京市、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7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干流区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据图示信息可推测,该河流( )
A.冬季无结冰现象 B.以雨水补给为主
C.水位季节变化小 D.下游径流量最小
14.与1985~2000年对比,该流域2000~2010年水体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蒸发量加大,下渗严重
B.耕地面积扩大,农田灌溉量增大
C.城镇规模过大,需水量增大
D.林地、草地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答案】 13.D 14.B
【解析】 第13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河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水位季节变化大,冬季结冰。因此D项正确。第14题,结合上题分析与图示可以看出,该地耕地面积扩展迅速,灌溉用水增多,导致河流水量减少,水体面积大量减少。
二、综合题(共44分)
15.黄河全长5 464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问题。(24分)
(1)甲流域开发的思路与田纳西河相似,都十分重视对水能资源进行________开发。乙处开发的方向主要受________因素的影响,其早期以________工业为主。丙河段易形成“________河”,除了该河段________因素外,乙处河段带来大量泥沙也是重要原因。
(2)黄河流域能源资源丰富,上、中、下游的优势能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黄河流域中游能源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4)黄河流域要将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能源产业结构上应作的调整是什么?
7
【答案】 (1)梯级 矿产资源(煤矿) 煤炭(采煤/资源型) 地上(悬) 地形
(2)水能 煤炭 石油
(3)有利条件:种类多,储量大,开采条件好;交通比较便利;市场广阔。注意事项:保护植被;保持水土;有计划地复垦;保护生态,防止地面沉降、塌陷;防治环境污染;修建能源外运通道。
(4)延长产业链;发展深加工,提高能源产品附加值;提供多样化能源。
【解析】 本题考查流域综合开发及开发中应注意的事项、能源产业结构的调整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第(1)问,甲流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因而甲流域开发的思路与田纳西河相似,应实行梯级开发。乙处煤炭资源丰富,早期工业以煤炭资源开发为主。丙河段流经华北平原,水流平稳,泥沙沉积,容易形成“地上河”。第(2)问,可从图上直接得出。第(3)问,从市场、资源、交通等方面分析黄河流域中游能源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事项一般指限制性因素,可从交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第(4)问,主要从提高利用率(如延长产业链)和附加值等方面分析。
16.读我国某区域图(图甲)及山区沿AB地形剖面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图中山脉是________的一部分,它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2)据图乙分析,沿该剖面山脉雪线分布规律为( )
A.西高东低 B.南高北低
C.东南高西北低 D.西南高东北低
(3)据图甲、图乙分析,该山区A侧与B侧相比较,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A侧发育的河流数量较多,流程较长,流域面积较大
B.B侧落差大,水能较丰富,流量较大
C.A侧冰川面积小,冰川融水少
7
D.山地降水B侧多于A侧
(4)图示山脉两侧主要的地形区是什么?
【答案】 (1)祁连山脉 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的分界线;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分界线);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界线;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2)D (3)A (4)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