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语文课内文言虚词训练
一、【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3.阁中帝子今何在?(《滕王阁序》)
4.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5.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6.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秋声赋》)
7.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
8.蚕从及鱼凫,开国何茫然。//青泥何盘盘(《蜀道难》)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二、【若】
1.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指南录后序》)
2.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报任安书》)
3.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
4.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6.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三、【者】
1.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兰亭集序》)
2.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3.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4.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5.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
6.客有吹洞箫者。(《赤壁赋》)
7.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8.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9.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10.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季氏将伐颛臾》)
11.曩者辱赐书。(《报任安书》)
12.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1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四、【因】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②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③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④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⑤不如因而厚遇之。
⑥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⑦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⑧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⑨相如因持璧却立……
⑩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五、【于】
①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③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④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⑤君幸于赵王。//不拘于时。//不能容于远近。//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⑥燕王欲结于君。//赵尝五战于秦。
⑦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⑧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⑨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⑩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六、【而】
1.某所,而母立于兹。
2.蟹六跪而二螯。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而闻者彰。
5、苟非吾之所有,虽毫毛而莫取。
6、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7、弃甲曳兵而走。
8、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9、秦以城求鐾而赵不许,曲在赵。
10、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11、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2、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3、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14、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15、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16、而耻学于师
七、【其】
1、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2、失其所与,不知。
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4、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5、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6、相如持其壁睨柱,欲以击柱。
7、吾知其难也 8、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9、吾其还也。
10、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13、怀其璧,从径道亡。
14、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八、【焉】
1、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3、吴之民方痛心焉。 4、犹且从师而问焉。
5、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6、焉用亡郑以陪邻 7、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
9、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10、盘盘焉,囷囷焉 11、将焉取之
12、置杯焉则胶
九、【之】
1、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2、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3、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4、之二虫又何知。
5、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6、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7、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3
1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13、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1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15、纵一苇之所如
1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17、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18、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19、苟以天下之大//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0、我之谓也
21、都督阎公之雅望
十【为】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草木为之含悲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4、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5、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6、吾属今为之虏矣。
7、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9、古人所为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10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11、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1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故深思高举自令见为?//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13、为赵宦令缪贤舍人。
1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十一、【乃】
1、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4、今君乃亡赵走燕。 5、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6、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7、无乃尔是过与
8、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十二、【与】
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3、则与一生彘肩 4、失其所与,不知
5、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6、吾与点也。
7、无乃尔是过与//是谁之过与
8、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9、秦伯说,与郑人盟
十三、【乎】
1、儿寒乎?欲食乎?、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其皆出于此乎?
4、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7、以吾一日长乎尔。
8、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9、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10、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十四、【且】
1、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且尔言过矣
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4、示赵弱且怯也。
5、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且为之奈何
8、若属皆且为所虏//而彼且奚适也。
9、姑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10、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1、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十五、【则】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4、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5、北虽貌敬,实则愤怒
6、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7、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8、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十六、【也】
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3、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4、谁得而族灭也?
5、吾其还也。 6、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7、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8、夫子之谓也
十七、【所】
1、某所,而母立于兹。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5、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6、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
7、而不知其所止。
8、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9、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十八、【以】
1、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2、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
3、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4、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5、敢以烦执事。 6、教以慎于接物。
7、以勇气闻于诸侯。 8、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9、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10、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11、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12、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13、洎牧以谗诛。 14、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15、以资政殿学士行。/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16、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17、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18、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9、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举以予人
20、敛赀财以送其行
2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22、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自见。
23、不赂者以赂者丧
24、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5、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2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27、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
28、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29、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30、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31、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3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
3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3
34、作《师说》以贻之
35、醉则更相枕以卧
36、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
37、几以捕系死
38、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39、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40、亦以明死生之大
41、去以六月息者也
42、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