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2014-2015高二下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其中1-6题为单选,7-9题为多选,本题共9小题,每题4分,选不全得2分)
1.(4分)(2015春•周口期末)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
A. 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
B. 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C. 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
D. 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考点: 物理学史.
分析: 对于物理中的重大发现、重要规律、原理,要明确其发现者和提出者,了解所涉及伟大科学家的重要成就.
解答: 解:A、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故A正确.
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很好地解释了磁化现象.故B正确.
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不会出现感应电流.故C错误.
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楞次定律,即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故D正确.
故选:ABD
点评: 本题关键要记住电学的一些常见的物理学史.
2.(4分)(2015春•周口期末)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场中a点以初速度v0进入电场并沿虚线所示的轨迹运动到b点,如图所示,则从a到b过程中( )
A. 粒子一直做加速运动 B. 粒子的电势能一直在减小
C. 粒子加速度一直在增大 D. 粒子的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
考点: 电场线.
分析: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大致指向轨迹凹的一向,根据此可判断出电场力的方向以及电场力的做功情况,根据电场力做功可判断出动能、电势能的变化.粒子的加速度可通过比较合力(电场力)进行比较.
解答: 解:A、由图象知粒子受电场力向左,所以先向左左减速运动后向右加速运动,故A错误.
- 21 -
BCD、根据轨迹弯曲程度,知电场力的方向沿电场线切线方向向右,所以该电荷是正电荷.从a点到b点,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电势能先增加后降低,动能先变小后增大.根据电场线的疏密知道场强先小后大,故加速度先小后大,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通过轨迹的弯曲方向判断出电场力的方向,根据电场力做功判断出动能的变化和电势能的变化.
3.(4分)(2015春•周口期末)如图所示,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的电源与三个灯泡和三个电阻相接.只合上开关S1,三个灯泡都能正常工作.如果再合上S2,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电源输出功率减小 B. L1上消耗的功率增大
C. 通过R1上的电流增大 D. 通过R3上的电流增大
考点: 电功、电功率;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专题: 恒定电流专题.
分析: 由题,只合上开关S1,三个灯泡都能正常工作,再合上S2,并联部分的电阻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干路电流的变化.由于电源的内阻不计,电源的输出功率P=EI,与电流成正比.L1的电压等于并联部分总电压,并联部分的电压随着其电阻的减小而减小,分析L1上消耗的功率变化,判断通过R3上的电流变化.
解答: 解:A、只合上开关S1,三个灯泡都能正常工作,再合上S2,并联部分的电阻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知,干路电流增大.由于电源的内阻不计,电源的输出功率P=EI,与电流成正比,则电源输出功率增大.故A错误.
B、由于并联部分的电阻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并联部分分担的电压减小,L1两端的电压减小,其消耗的功率减小.故B错误.
C、再合上S2,外电路总电阻减小,干路电流增大,而R1在干路中,通过R1上的电流增大.故C正确.
D、并联部分的电压减小,通过R3上的电流将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要抓住并联的支路增加时,并联的总电阻将减小.同时要注意电源的内阻不计,电源的输出功率P=EI.
4.(4分)(2015•上海模拟)如图所示,在两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O为两电荷连线的中点,a、b两点所在直线过O点,且a与b关于O对称.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a、b两点场强相同
B. a、b两点电势相同
- 21 -
C. 将一负电荷由a点移到O点,电势能减小
D. 将一正电荷由a点移到b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考点: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场强度;电势.
专题: 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 据等量异号电荷的电场分布特点分析各点的场强关系,由电场线性质及电场的对称性可知ab及bc两点间的电势关系;由电势能的定义分析电势能的大小.
解答: 解:
A、如图所示,根据两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线的分布情况,由对称性可知,a、b两点场强相同;故A正确;
B、根据顺着电场线电势逐渐减小,可知,a点的电势高于两点电荷连线中垂面的电势,b的电势低于两点电荷连线中垂面的电势,而中垂面是一个等势面,所以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故B错误.
C、由上分析可知,a点的电势高于O点的电势,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小,则将一负电荷由a点移到O点,电势能增大,故C错误.
D、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正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大,则将一正电荷由a点移到b点,电势一直降低,电势能一直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该题考查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及等势面的分布,要求我们能熟练掌握并要注意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是降低的,同时注意等量异号电荷形成电场的对称性.
5.(4分)(2015春•周口期末)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的圆内,有方向为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带电粒子以速度v沿半径aO方向从a点射入磁场,又从c点射出磁场,射出时速度方向偏转60°,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是( )
A. B. C. D.
考点: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专题: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
分析: 电荷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画出轨迹,由几何知识求出半径.定圆心角,根据t=求时间
解答: 解:设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如图所示,
由几何知识得:∠OO′a=30°,
- 21 -
圆运动的半径:r==R,
由于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方向偏转了60˚角,
粒子完成了个圆运动,运动的时间为:
t==×=;
故选:B.
点评: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匀速圆周运动问题,关键是画出粒子圆周的轨迹,往往用数学知识求半径.
6.(4分)(2015•上海模拟)绝缘细线吊着一质量为m的矩形线圈,线圈有一部分处在图1所示的以虚线框为边界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如图2所示,若线圈始终保持静止,那么,细线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考点: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安培力.
专题: 电磁感应中的力学问题.
分析: 当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线圈中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形成感应电流;
当线圈的磁通量不变时,则线圈中没有感应电动势,所以不会有感应电流产生.
- 21 -
分析线圈的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求解.
解答: 解:磁感应强度在0到t0内,由于磁感应强度垂直纸面向里为正方向,则磁感线是向里,且大小增大.所以由楞次定律可得线圈感应电流是逆时针,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出下边框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向上,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线圈感应电流是不变的.
线框受重力、拉力和安培力,根据平衡条件得:
细线的拉力F=mg﹣F安=mg﹣BIL
由于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均匀增大,所以下边框所受安培力均匀增大,所以细线的拉力F随时间均匀减小.
磁感应强度在t0到2t0内,磁场不变,则没有感应电流,细线的拉力F=mg,
而在磁感应强度在2t0到3t0内,同理可知感应电流方向为正,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均匀减小,线圈感应电流方向是顺时针,
下边框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向下,所以细线的拉力F=mg+F安
由于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均匀减小,所以下边框所受安培力均匀减小,所以所以细线的拉力F随时间均匀减小.
故选C.
点评: 感应电流的方向由楞次定律来确定,而其大小是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结合闭合电路殴姆定律来算得的.
7.(4分)(2013•鼓楼区校级模拟)面积为S的两个电阻相同的线圈,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磁场中,图甲中是磁感应强度为B0的匀强磁场,线圈在磁场中以周期T绕OO′轴匀速转动,图乙中磁场变化规律为B=B0cos,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则( )
A. 两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规律相同
B. 两线圈中感应电动势达到最大值的时刻不同
C. 经相同的时间t(t>T),两线圈产生的热量不同
D. 从此时刻起,经时间,流过两线圈横截面的电荷量相同
考点: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通量.
分析: 先求出甲线圈的角速度,再根据φ=BScosωt求出其磁通量的表达式,根据φ=BS求出乙线圈磁通量的表达式,进行比较即可解题.
解答: 解:由于甲线圈在磁场中以周期T绕OO′轴作匀速转动,
所以其角速度为ω=,其磁通量为:φ=BScosωt=B0Scost,
乙线圈的磁通量为:φ=BS=B0Scos t,
所以量线圈在面积相同的情况下两者的磁通量的变化规律相同,那么两者实际产生的交流电是相同的,
- 21 -
因此两线圈中感应电动势达到最大值的时刻、两线圈中产生的交流电流的有效值、及任意时间内流过线圈截面的电量都是相同的,故A正确,B错误,
C、因它们的有效值相同,当经相同的时间t(t>T),两线圈产生的热量相同,故C错误.
D、由上分析可知,根据,可知,当经时间,两线圈横截面的电荷量相同,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系是能求出两线圈的磁通量的瞬时表达式,再根据表达式求解,难度适中.
8.(4分)(2015春•周口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1、L2、L3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与L1串联和接入u0=300sin(100πt)V的交变电压,副线圈接有L2和L3,三个灯泡均正常发光.则
( )
A. 副线圈输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B. 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2
C. 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之比为2:1
D. 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100V
考点: 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
专题: 交流电专题.
分析: 设每只灯的额定电流为I,因并联在副线圈两端的两只小灯泡正常发光,所以副线圈中的总电流为2I,由电流关系求出匝数比;由匝数比求电压关系.
解答: 解:A、由题意可知:原线圈的频率f=50Hz,所以副线圈的频率也为50Hz,故A正确;
B、设每只灯的额定电流为I,因并联在副线圈两端的两只小灯泡正常发光,所以副线圈中的总电流为2I,原副线圈电流之比为1:2,所以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2:1,则有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之比为2:1,故B错误,C正确;
D、输入电压为300V,设灯泡的额定电压为U,则有副线圈电压为U,所以原线圈电压为2U,又因为原线圈与灯泡串联,所以3U=300V,解得:U=100V,所以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100V,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 本题解题的突破口在原副线圈的电流关系,难度适中.
9.(4分)(2015春•周口期末)如图所示,宽h=4cm的有界匀强磁场,纵向范围足够大,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内,现有一群正粒子从O点以相同的速率沿纸面不同方向进入磁场,若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均为r=10cm,则( )
- 21 -
A. 右边界:﹣8cm<y<8cm有粒子射出
B. 右边界:y<8cm有粒子射出
C. 左边界:y>8cm有粒子射出
D. 左边界:0<y<16cm有粒子射出
考点: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
专题: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
分析: 粒子垂直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当粒子的轨迹恰好与x轴方向的右边界相切时,y值正值达到最大;当粒子沿﹣y轴方向射入磁场时,粒子从磁场右边界x轴下方射出时,y的负值达到最大,根据几何知识求解.
解答: 解:A、B当粒子的轨迹恰好与x轴方向的右边界相切时,如图,根据几何知识得到:
y1==cm=8cm
当粒子沿﹣y轴方向射入磁场时,粒子从磁场右边界x轴下方射出时,则有:
y2=﹣=﹣8cm
所以右边界:﹣8cm<y<8cm有粒子射出.故A正确,B错误.
C、D由图可知,粒子只能x轴上方从左边界射出磁场,y的最大值为:y=8cm.
所以左边界:0<y<8cm有粒子射出.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是磁场中边界问题,关键是画出粒子的运动轨迹,运用几何知识求解.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
10.(4分)(2015春•周口期末)甲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是 100.50 mm.乙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 3.200(3.198﹣3.202) mm.
- 21 -
考点: 刻度尺、游标卡尺的使用;螺旋测微器的使用.
专题: 实验题.
分析: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
解答: 解: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0cm=100mm,游标尺上第10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10×0.05mm=0.50mm,所以最终读数为:100mm+0.50mm=100.50mm.
2、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3mm,可动刻度为20.0×0.01mm=0.200mm,所以最终读数为3mm+0.200mm=3.200mm,由于需要估读,最后的结果可以在3.198﹣3.202之间.
故答案为:100.50,3.200(3.198﹣3.202)
点评: 对于基本测量仪器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要了解其原理,要能正确使用这些基本仪器进行有关测量.
11.(10分)(2015春•周口期末)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将一铜片和一锌片分别插入同一只苹果内,就构成了简单的“水果电池”,其电动势约为1.5V,可是这种电池并不能点亮额定电压为1.5V,额定电流为0.3A的手电筒上的小灯泡.原因是流过小灯泡的电流太小了,经实验测定电流约为3mA.现有下列器材:
待测“水果电池”
电流表:满偏电流3mA,电阻约10Ω
电压表:量程0~1.5V,电阻约1000Ω
滑动变阻器R1:0~30Ω
滑动变阻器R2:0~3kΩ
开关、导线等实验器材
(1)本实验选用上面所示的实验原理图1,应该选用哪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 R2 .(填写仪器代号)
(2)在实验中根据电压表的示数U与电流表的示数I的值,得到U﹣I图象如上图2所示,根据图中所给数据,则“水果电池”的电动势E= 1.5 V,内电阻r= 500 Ω.
(3)若不计测量中的偶然误差,用这种方法测量得出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值与真实值相比较,电动势E 相等 (选填“偏大”或“相等”或“偏小”),内电阻r 偏大 (选填“偏大”或“相等”或“偏小”).
- 21 -
考点: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专题: 实验题.
分析: (1)通过水果电池的内阻大小,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
(2)U﹣I图线的纵轴截距表示电源的电动势,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水果电池的内阻.
(3)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使得路端电压存在误差,运用图象法分析误差.
解答: 解:(1)电源的内阻大约r==500Ω,若选用0~30Ω的滑动变阻器,移动滑片,电流基本不变,所以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R2.
(2)U﹣I图线的纵轴截距表示电源的电动势,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水果电池的内阻.
U﹣I图线的纵轴截距为1.5,知:水果电池的电动势E=1.5V,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r==500Ω;
(3)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使得路端电压存在误差,而电流没有误差,运用图象法分别在U﹣I图上由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1和修正误差后真实值作出的图线2,由图看出,电动势没有系统误差,即电动势值与真实值相等,内阻的测量值偏大.
故答案为:(1)R2 (2)1.5; 500 (3)相等;偏大.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实验误差的来源,会从U﹣I图线中获取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三、计算题
12.(8分)(2015春•周口期末) 一匀强电场,场强方向是水平的(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小球,从O点出发,初速度的大小为v0,在静电力与重力的作用下,恰能沿与场强的反方向成θ角的直线运动.求:
(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
(2)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其电势能与O点的电势能之差.
考点: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专题: 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 (1)因小球受重力及电场力的作用而做直线运动,故小球所受力的合力一定在其运动方向的直线上,由力的合成可求得合力的大小,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
- 21 -
(2)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小球向上运动的最大位移,得到静电力做功,即可求得电势能的差.
解答: 解:(1)设小球的电荷量为q,因小球做直线运动,则它受到的静电力FE和重力mg的合力必与初速度方向共线.如图所示,则有
mg=qEtanθ
由此可知,小球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设从O点到最高点的位移为x,则有 v02=2ax
运动的水平距离为 L=xcosθ
由上面公式可得静电力做功 W=﹣qEL=﹣cos2θ
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其电势能与O点的电势能之差△Ep=﹣W=cos2θ
答:
(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是.
(2)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其电势能与O点的电势能之差为cos2θ.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共线时,做直线运动,不共线时,做曲线运动,以及知道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13.(12分)(2015春•周口期末)如图(甲)所示,相距为2L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右侧接有定值电阻R,导轨电阻忽略不计,OO′的左侧存在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在OO′左侧L处垂直导轨放轩一质量为m、电阻为0.5R的金属杆ab,ab在恒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3L的距离,其速度与位移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v1、v2是已知值).求:
(1)ab在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3L的过程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q.
(2)ab即将离开磁场时,加速度的大小a
(3)整个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势Q.
考点: 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 21 -
专题: 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
分析: (1)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欧姆定律和电量公式结合求出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q.
(2)对金属杆ab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应用动能定理研究从L到3L的过程,表示出恒力F.对金属杆ab刚要离开磁场时进行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出等式求出加速度.
(3)运用动能定理研究由起始位置到发生位移L的过程,求出安培力做功.根据功能关系知道克服安培力做功求出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
解答: 解:(1)整个运动的过程中,磁通量的变化量为△Φ=B•2L•L=2BL2;产生的电量q==;
(2)ab杆在即将离开磁场前瞬间,水平方向上受安培力F安和外力F作用,ab杆在位移L到3L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F(3L﹣L)=;
解得:F=
ab即将离开磁场时,安培力大小为 F安=BI•2L=B•2L•=
设加速度为a,则 F﹣F安=ma
联立解得:a=﹣
(3)ab杆在磁场中发生L位移过程中,恒力F做的功等于ab杆增加的动能和回路产生的电能,由能量守恒定律得:FL=Q+
设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为Q1.则
Q1=Q
联立解得 Q1=
答:(1)ab在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3L的过程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q是.
(2)ab即将离开磁场时,加速度的大小a是﹣.
(3)整个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为.
点评: 本题考查导体切割磁感线中的能量转化规律;要能够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电路知识结合运用.电磁感应中动力学问题离不开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关于电磁感应中能量问题我们要从功能关系角度出发研究.
- 21 -
四、选修3-3、3-4、3-5每个模块均为30分,只选一个模块,做多个的按前面的计分.3-3选择题(共3小题,每题4分、有一个或多个选项,全部选对4分,部分选对2分)
14.(4分)(2003•南京一模)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不变,分子间平均距离减小,压强变大
B. 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不变,分子间平均距离减小,压强减小
C. 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分子间平均距离增大,压强增大
D. 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分子间平均距离减小,压强不变
考点: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专题: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
分析: 根据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标志,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则温度不变.分子间平均距离的变化分析气体体积的变化,分子间平均距离增大,体积的体积增大.根据气态方程分析压强的变化,判断哪些过程不可能发生.
解答: 解:A、B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不变,其温度不变,分子间平均距离减小,其体积减小,由PV=c得,压强增大,压强不可能增大.故A正确,B错误.
C、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温度升高,分子间平均距离增大,体积增大,由气态方程=c可知,压强P可能增大.故C正确.
D、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温度降低,分子间平均距离减小,体积减小,由气态方程=c可知,压强P可能不变.故D正确.
本题选不可能的,故选B
点评: 本题关键要掌握温度的微观含义: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标志,掌握气态方程,难度不大.
15.(4分)(2015春•周口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C. 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D. 物体的体积增大,分子势能不一定增加
考点: 布朗运动.
专题: 布朗运动专题.
分析: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运动,是由于小颗粒受到的液体分子撞击受力不平衡而引起的;
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热量自发地由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在外界的影响下,也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若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示斥力时,物体的体积增大,分子间距增大,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若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示引力时,物体的体积增大,分子间距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解答: 解: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运动,是由于小颗粒受到的液体分子撞击受力不平衡而引起的,所以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故A错误.
B、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故B正确.
C、热量自发地由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在外界的影响下,也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比如电冰箱,故C错误.
- 21 -
D、若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示斥力时,物体的体积增大,分子间距增大,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若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示引力时,物体的体积增大,分子间距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布朗运动、晶体的熔点、热力学第二定律和内能的知识,平时注意积累,基础题.
16.(4分)(2015春•周口期末)大气气流的升降运动会造成不同高度的温度变化,致使气象万变,万米高空的气温往往在﹣50℃以下,在研究大气现象时可反温度、压强相同的一部分气体人为研究对象,叫做气团,气团直径可达几千米,由于气团很大,边缘部分与外界的热交换对使个气团没有明显影响,可以忽略,用气团理论解释高空气温很低的原因,是因为地面的气团上升到高空的过程中( )
A. 剧烈膨胀,同时大量对外放热,使周围温度降低
B. 剧烈收缩,同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
C. 剧烈膨胀,气团对外做功,内能大量减少导致温度降低
D. 剧烈收缩,外界对气团做功,故周围温度降低
考点: 热力学第一定律;封闭气体压强.
分析: 地面的气团上升到高空的过程中压强减小,气团膨胀,对外做功,由于气团很大,边缘部分与外界的热交换对整个气团没有明显影响,可以忽略.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知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解答: 解:地面的气团上升到高空的过程中压强减小,气团剧烈膨胀,对外做功,W<0.由于气团很大,边缘部分与外界的热交换对整个气团没有明显影响,可以忽略,即Q=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W+Q得知,△U<0,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际应用,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掌握好热力学第一定律中顺利求解.
四、选修3-3、3-4、3-5每个模块均为30分,只选一个模块,做多个的按前面的计分.3-3计算题.
17.(9分)(2015春•周口期末)如图所示,导热材料制成的截面积相等,长度均为L=45cm的气缸A、B通过带有阀门的管道连接,初始时阀门K关闭,厚度不计的质量为m=24kg,面积S=20cm2光滑活塞C位于B内下侧,在A内充满压强PA=2×105Pa的理想气体,B内充满压强PB=1×105Pa的同种理想气体,忽略连接气缸的管道体积,室温不变,现打开阀门,求最终平衡时活塞向上移动的距离?
考点: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专题: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
分析: 根据题意求出气体的状态参量,气体发生等温变化,应用玻意耳定律列方程,然后求出活塞移动的距离.
解答: 解:设最终平衡时活塞向上移动x,A、B两部分压强变为PA′、PB′,
- 21 -
最终平衡时,对活塞:PA′S=PB′S,
对A气体,由玻意耳定律得:PALS=PA′(L+x)S,
对B气体,由玻意耳定律得:PBLS=PB′(L﹣x)S,
代入数据解得:x=15cm;
答:最终平衡时活塞向上移动的距离为15cm.
点评: 本题考查了求活塞移动的距离,分析清楚气体状态变化过程,应用平衡条件求出气体的压强,应用玻意耳定律可以解题.
18.(9分)(2010•上海二模)如图所示为竖直放置的、由粗细不同的两种均匀的玻璃管组成的U形管,细管的横截面积是粗管横截面积的一半,管内有一段水银柱,左管上端封闭,左管内气体柱长为30cm,右管上端开口与大气相通,管内水银面A、B、C之间的高度差均为h,且h长为4cm.气体初始温度为27℃,大气压强p0为76cmHg,求:
(1)当左侧细管中恰好无水银柱时,管内的气体压强;
(2)当左右两管水银面相平时,气体的温度.
考点: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封闭气体压强.
专题: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
分析: (1)连续的水银柱的同一高度,压强相等;连续的水银柱内高度相差h的液面的压强差为ρgh;
(2)先求解出封闭气体的气压和体积,然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列式求解.
解答: 解:(1)设左侧细管横截面积为S,左管内水银柱下降4cm,则右侧上升h1,
由液体不可压缩性:4×S=2S×h1
h1=2cm
所以管内的气体压强P′=P0﹣ρgh+ρgh1=76﹣4+2=74cmHg
(2)当左右两管水银面相平时,由(1)可知,两水银面在B下方1cm处,
初状态:气压P1=P0﹣ρgh=76﹣2×4=68cmHg 体积V1=l1×S=30S
末状态:气压P2=P0=76cmHg 体积V2=(l1+4)×S+1×2S=36S
由
带入数据
得到气体温度T2=402.4K
答:(1)当左侧细管中恰好无水银柱时,管内的气体压强为74cmHg;
(2)当左右两管水银面相平时,气体的温度为402.4K.
点评: 本题关键根据“连续的水银柱内高度相差h的液面的压强差为ρgh”的结论求解出封闭气体的气压,然后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列式求解温度.
- 21 -
五、选修3-3、3-4、3-5每个模块均为30分,只选一个模块,做多个的按前面的计分.3-4选择题(共3小题,每题4分、有一个或多个选项,全部选对4分,部分选对2分)
19.(2015•福安市校级模拟)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振动能量与振幅无关
B. 全息照相的拍摄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C. 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和观察者的运动无关
D. 医学上用激光做“光刀”来进行手术,主要是利用了激光的亮度高、能量大的特点
考点: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全反射;激光的特性和应用;* 爱因斯坦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分析: 振幅反映了振动的强弱;全息照相利用了激光的干涉原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
解答: 解:A、做简谐运动的物体,振幅反映了振动的强弱,振幅越大,振动的能量越大,故A错误;
B、全息照相的拍摄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可以记录光的强弱、频率和相位,故B正确;
C、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和观察者的运动无关,故C正确;
D、激光的亮度高、能量大,医学上常用激光做“光刀”来进行手术,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简谐运动的振幅、全息照相原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激光等,知识点多,难度小,关键是记住基础知识.
20.(2015春•周口期末)图甲为一列横波在t=0时的波动图象,图乙为该流中x=2m处质点P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波速为4m/s
B. 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C. 再过2.5s,质点P振动的路程为1.8cm
D. 再过0.5s,质点P的动能最大
考点: 横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专题: 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专题.
分析: 由波动图象读出波长,由振动图象读出周期,可求出波速.由振动图象上t=0时刻读出P点的速度方向,在波动图象上判断传播方向.并分析0.5s后P点的动能情况.根据时间与周期的关系,求出2.5sP点振动的路程.
解答: 解:
A、由图知,该波的波长为 λ=4m,周期为 T=1s,则波速v==4m/s.故A正确.
B、由振动图象知,t=0时刻,P点的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则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故B错误.
- 21 -
C、t=2.5s=2.5T.质点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是4A,则再过2.5s,P点振动路程为S=2.5×4A=10×0.2cm=2cm.故C错误.
D、再过时间t=0.5s=0.5T,P点又回到平衡位置,动能最大.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关键要把握理解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内在联系,读取基本的信息.知道质点做简谐运动时,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是4A.
21.(2015春•周口期末) 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实线所示,从此刻起,经0.1s波形图如图中虚线所示,若波传播的速度为10m/s,则( )
A. 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 这列波的周期为0.4s
C. t=0时刻质点a沿y轴正方向运动
D. 从t=0时刻开始质点a经0.2s通过的路程为0.4m
考点: 横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专题: 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专题.
分析: 由图读出波长,求出周期.根据时间t=0.1s与周期的关系,结合波形的平移,确定波的传播方向,再判断t=0时,质点a的速度方向.
解答: 解:AB、由图读出波长λ=4m,则波的周期为T==0.4s,再据0.1秒的波形图可知,该波只能向做传播,根据波形的平移可知,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负方向,故A错误,B正确.
C、波x轴负方向传播,由上下坡法可知t=0时,a处的质点速度沿y轴负方向.故C错误.
D、从t=0时刻经0.2s时,0.2s=,所以该质点的路程为2A=0.4m,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本题要理解波的图象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一个波长,波的图象重合.利用波形的平移或上下坡法是研究波动图象常用的方法.
五、选修3-3、3-4、3-5每个模块均为30分,只选一个模块,做多个的按前面的计分.3-4计算题
22.(2015春•周口期末)如图所示,质量为m=0.5kg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4.5kg的平台上,随平台上、下做简谐运动.设在简谐运动过程中,二者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400N/m,振幅为A=0.1m.试求:
(1)二者一起运动到最低点时,物体对平台的压力大小;
(2)二者一起运动最高点时,物体对平台的压力大小.(取g=10m/s2)
- 21 -
考点: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专题: 简谐运动专题.
分析: (1)先对整体分析求解加速度,然后对m分析求解平台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
(2)同样先对整体分析求解加速度,然后对m分析求解平台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
解答: 解::(1)振幅为A=0.1m,当到最低点时,对整体,有:kA=(M+m)a;
对m,有:N﹣mg=ma;
联立解得:N=mg+=9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对平台的压力也为9N;
(2))二者一起运动最高点时,对整体,有:kA=(M+m)a;
对m,有:mg﹣N=ma;
联立解得:N=mg﹣=1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对平台的压力也为1N;
答:(1)二者一起运动到最低点时,物体对平台的压力大小为9N;
(2)二者一起运动最高点时,物体对平台的压力大小为1N.
点评: 本题关键是明确整体做简谐运动,然后结合平衡条件、牛顿第二定律和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列式分析,不难.
23.(2012•山东)如图所示,一玻璃球体的半径为R,O为球心,AB为直径.来自B点的光线BM在M点射出,出射光线平行于AB,另一光线BN恰好在N点发生全反射.已知∠ABM=30°,求
①玻璃的折射率.
②球心O到BN的距离.
考点: 光的折射定律.
专题: 压轴题;光的折射专题.
分析: ①根据几何关系找出光线BM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利用折射定律可求出玻璃体的折射率.
②根据几何关系求出临界角的正弦值,便可求出球心O到BN的距离.
- 21 -
解答: 解:①已知∠ABM=30°,由几何关系知入射角i=∠BMO=30°,折射角β=60°由n=
②由题意知临界角C=∠ONB,sinC=,则球心O到BN的距离d=RsinC=.
答:①玻璃的折射率为.
②球心O到BN的距离为.
点评: 该题考察了折射定律得应用,要求要熟练的记住折射定律的内容,求折射率时,一定要分清是从介质射向空气还是由空气射入介质;再者就是会用sinC=来解决相关问题.
六、选修3-3、3-4、3-5每个模块均为30分,只选一个模块,做多个的按前面的计分.3-5选择题(共3小题,每题4分、有一个或多个选项,全部选对4分,部分选对2分)
24.(2015春•周口期末)以下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正确的是( )
A. 卢瑟福用实验得出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B. 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C. 重核的裂变过程质量增大,轻核的聚变过程有质量亏损
D. 自然界中含有少量的14C,14C具有放射性,能够自发地进行β衰变,因此在考古中可利用14C测定年代
考点: 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衰变速度;原子核的结合能.
分析: 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比结合能越大时,原子核越稳定;重核的裂变与轻核聚变都有质量亏损,根据质能方程有能量释放;半衰期具有统计规律,半数发生衰变是针对大量的原子核.
解答: 解:A、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A错误.
B、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故B正确.
C、裂变和聚变过程都有质量亏损,释放能量.故C错误.
D、半衰期是固定不变的,故在考古中可利用14C来测定年代,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质能方程、半衰期等知识点,关键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难度不大.
25.(2015春•周口期末)如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发现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因为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空间范围
B. 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C. 射线甲由α粒子组成,每个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 21 -
D. 链式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
考点: 光电效应;粒子散射实验.
分析: 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所有正电荷都集中在很小空间;光电效应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根据左手定则可知,射线甲带负电;链式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
解答: 解:A、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的几乎全部质量和所有正电荷主要集中在很小的核上,否则不可能发生大角度偏转,该处要强调“所有正电荷主要集中在很小的核上”.故A错误.
B、光电效应实验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故B正确.
C、根据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偏转,结合左手定则可知,射线丙带正电,由α粒子组成,每个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故C错误.
D、链式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掌握α粒子散射现象的意义,理解光电效应的作用,认识裂变与聚变的区别.同时掌握左手定则的应用.
26.(2007•天津)如图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以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最容易表现出衍射现象的光是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
B. 频率最小的光是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
C. 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D. 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
考点: 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光电效应.
分析: 本题考查了波尔原子理论:从高轨道向低轨道跃迁时减少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去;所有的激发态都是不稳定的,都会继续向基态跃迁,故辐射光子的种类为.C=λγ,故波长越大,频率越短.波长越大,越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只有入射光子的能量大于金属的逸出功才会发生光电效应.
解答: 解:核外电子从高能级n向低能级m跃迁时,辐射的光子能量△E=En﹣Em=hγ,
故能级差越大,光子的能量也越大,即光子的频率越大,
根据γ=可知频率越大,波长越小,
- 21 -
又波长越大,越易发生明显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由图可知当核外电子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时,能级差最小,所以放出光子的能量最小,频率最小,波长最大,故最易发生衍射现象,故AB错误.
当电子从n=4向低能级跃迁时,跃迁的种类有4→3,4→2,4→1,3→2,3→1,2→1.即可以辐射光的种类为==6种,故C错误.
电子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E=E2﹣E1=﹣3.4ev﹣(﹣13.6)ev=10.2ev>6.34ev
而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光子的能量大于等于电子的逸出功,
故可以发生光电效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所有的难题实际都是又一个一个的简单的题目复合而成的,所以在学习中不能好高骛远,贪大贪难,解决了基础题,拔高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六、选修3-3、3-4、3-5每个模块均为30分,只选一个模块,做多个的按前面的计分.3-5计算题
27.(2005•武汉二模)篮球运动是一项同学们喜欢的体育运动,为了检测篮球的性能,某同学多次让一篮球从h1=1.8m处自由下落,测出篮球从开始下落至第一次反弹到最高点所有时间为t=1.3s,该篮球第一次反弹从离开地面至最高点所用时间为0.5s,篮球的质量为m=0.6kg,g取10m/s2.求篮球对地面的平均作用力(不计空气阻力).
考点: 动量定理;牛顿第三定律.
专题: 动量定理应用专题.
分析: 由自由落体规律可知篮球落地时的速度;同理由竖直上抛运动可知球反弹时的速度;由动量定理可求得篮球受到的平均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对地作用力.
解答: 解:篮球从h1处下落的时间为t1,触地时速度大小为v1,弹起时速度大小为v2.
则有:…①
…②
球弹起的速度大小为:v2=gt2=10×0.5m/s=5m/s…③
球与地面作用时间为:△t=t﹣t1﹣t2=0.2s…④
球触地过程中取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有:…⑤
即:
代入数据得: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球对地面的平均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39N.
答:篮球对地面的平均作用力为39N.
点评: 本题考查动量定理的应用,注意在作用过程中重力一直参与,故不能忽略了重力的冲量.
- 21 -
28.(2015春•周口期末)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长为L的长木板,上表面水平粗糙,一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的滑块静止在长木板左端,给滑块一个瞬时冲量使其获得向右的初速度V,滑块恰好到达长木板右端并相对长木板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滑块到在长木板右端时的速度;
(2)滑块与长木板上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考点: 动量守恒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
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 (1)对两物体进行分析,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求得共同的速度;
(2)在整个滑动过程中只有摩擦力做功;根据功能关系可求得动摩擦因数.
解答: 解:规定向右为正方向
(1)滑块从左到右过程系统动量守恒,有:
mv=(M+m)V1
得:V1=
(2)滑块从左到右过程只有滑动摩擦力做负功,根据能的转换与守恒定律有:
μmgL=mv2﹣(M+m)v12
解得:μ=
答:(1)滑块到在长木板右端时的速度为
(2)滑块与长木板上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
点评: 本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及功能关系的应用,要注意明确动量守恒的条件,同时注意动量守恒定律中的方向性;要明确正方向.
-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