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单元综合训练(二)
一、选择题
1.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会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对于非常重要的问题,公民大会可能进行两次投票,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诉。这说明雅典民主( )
A.范围狭窄 B.方式落后
C.性质原始 D.形式开放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任何人都可以……提出控诉”,体现了雅典民主制度中形式开放的一面,故D项正确。
2.(2018·桂林中学高三模拟,32)历史留下了无尽的讽刺:三十僭主(雅典历史上最残暴的统治者)恨苏格拉底入骨,但不敢杀他;雅典民主派却以绝对公平的陪审团,通过真正民主的程序,判处苏格拉底死刑。从苏格拉底案可判断( )
A.雅典民主政治不及僭主政治开明公正
B.公民普遍参与政治容易导致权力泛滥
C.雅典民主程序的公正体现了法律的公正
D.民主程序的公正并不能保证结果的公正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并未对两种政治进行比较好坏,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雅典民主派却以绝对公平的陪审团,通过真正民主的程序”并非谴责公民普遍参与政治容易导致权力泛滥,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雅典民主派却以绝对公平的陪审团,通过真正民主的程序,判处苏格拉底死刑”强调的是民主程序的公正并未保证结果的公正和法律的公正,故C项错误,D项正确。
3.(2017·洛阳三模,31)罗马法强调,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即使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这主要表明罗马法( )
A.维护公民平等 B.强调法律至上
C.限制公权滥用 D.追求司法公正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只是强调“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没有体现出维护公民的平等,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法律的至高无上,相反是在强调法律不能滥用,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即使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可以看出罗马法限制公权滥用,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追求司法公正,故D项错误。
4.(2017·山西高三第一学期期末,9)1640年,在英国的议会选举中,许多反对王党(查理一世及其追随者)的人士当选为议员,王党候选人则纷纷落选。这反映出英国当时( )
A.议员普遍具有反封建决心
B.君主政体走向崩溃的趋势
C.君主专制的统治出现危机
D.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确立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中“许多反对王党(查理一世及其追随者)的人士当选为议员,王党候选人则纷纷落选”,可知部分议员具有反封建思想,但不具有普遍性,故A项错误;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制仍属于君主政体,故B项错误;材料中“王党候选人则纷纷落选”,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国王专制统治的不满,故C项正确;君主立宪制建立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故D项错误。
5.(2017·太原二模,33)按照英国《权利法案》的设计:国王是国家元首,拥有行政权;上院代表是大贵族,由国王任命,可以否决下院通过的法律;下院代表是骑士和市民,由选举产生,握有国王征收新税计划的最终批准权。这表明当时英国( )
A.国王依然掌握实权
B.下院成为权力中心
C.资产阶级主导政权
D.形成三权分立机制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中国王拥有行政权,可以任命上院议员,可以提出征收新税的议案,可见英国国王依然掌握实权,故A项正确;上院可以否决下院通过的法律,说明下院不是权力中心,故B项错误;上院由贵族组成,且上院可以否决下院通过的法律,可见此时贵族主导政权,故C项错误;材料仅涉及国王的行政权与议会的立法权,未体现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故D项错误。
6.观察下表,英国19世纪前期经济结构的变化直接推动了英国( )
英国经济各部门的收入分布(单位:万英镑)
类别
农林渔牧
工矿建筑
商业运输
地产房租
1688年
1 930
990
560
250
1801年
7 550
5 430
4 050
1 220
1831年
7 950
11 710
5 900
2 200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殖民帝国的初创 B.光荣革命的发动
C.议会制度的改革 D.工业革命的开始
答案 C
解析 依据表格,英国19世纪前期经济结构的变化指的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提高政治地位,推动了1832年议会制度的改革,故C项正确。
7.(2018·泉州高考适应性练习,34)1796年正月初一,乾隆正式禅位嘉庆,但仍居养心殿掌控朝政;同年9月17日,华盛顿完成了第二届总统任期,发表《致合众国人民》,退出候选总统行列。这两者都( )
A.改变了历史发展进程
B.阻碍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C.体现了本国政体本质
D.推动了本国政体的创新
答案 C
解析 乾隆退位后仍掌控朝政,体现了君主专制的本质,而华盛顿担任两届总统后退出候选总统行列,则体现了民主共和的本质,故C项正确。
8.(2017·河南六市二模,32)费城制宪会议的代表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这表明代表们希望( )
A.建立有效和有限的政府
B.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
C.建立分权制衡的中央政府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题干信息可以得出代表们希望建立有效和有限的政府,故A项正确;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只是材料部分意思的体现,故B项错误;建立分权制衡的中央政府也是材料部分意思的体现,故C项错误;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也是材料部分意思的体现,故D项错误。
9.(2018·全国Ⅰ卷高考模拟,33)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认为,通过一个从公民中挑选出来的机构,对公众的看法加以提炼和进行补充,以这些人的智慧,使他们能最清楚地了解真正国家利益之所在。因此,公众的声音会比他们自己直接表达更符合公共利益。这段话旨在说明( )
A.采用间接民主形式有诸多优势
B.代议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C.专业人士治国可避免多数暴政
D.国家实行代议制的可能性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公众的声音会比他们自己直接表达更符合公共利益”可知,麦迪逊认为间接民主具有一定的优势,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公众的声音会比他们自己直接表达更符合公共利益”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专业人士治国有利于明确国家利益,与能否避免多数暴政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表明代议制的意义,与其实行的可能性无关,故D项错误。
10.(2018·全国新课程高考仿真信息卷一,33)1889年,法国当局完成巴黎公社社员的政治大赦,还组织各种庆典,纪念历次革命的受害者,并建造埃菲尔铁塔和举办巴黎世界博览会。其用意是( )
A.适应市场需求 B.应对暴力革命
C.捍卫宪政民主 D.展现工业成果
答案 C
解析 “政治大赦”“纪念历次革命的受害者”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建造埃菲尔铁塔和举办巴黎世界博览会”是展示国力,均可以体现对宪政民主的捍卫,故C项正确。
11.(2018·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月考,33)1882年,俾斯麦提出烟草专利法,遭帝国议会否决。1883年,议会中各反对党攻击俾斯麦政府的军事开支。1887年,俾斯麦要求议会批准今后七年的军事预算草案,而议员们只同意批准三年经费,直到皇帝下令解散这届议会,重新选举组成新议会,七年军事预算提案才得以通过。这说明当时的德国( )
A.宪法规定的君主立宪政体遭到破坏
B.议会依法有效行使了对行政的监督权
C.民主意识增长,宰相无力控制议会
D.帝国议会只是君主专制的一块遮羞布
答案 C
解析 《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材料中皇帝的行为是符合宪法的,故A项错误;帝国议会否决俾斯麦提出的烟草专利法,只批准三年经费,说明议会行使了批准法案及财政预算的权力,未体现行政监督权,故B项错误;帝国议会虽被皇帝解散,但它行使了自己的权力,否决了宰相的法案和预算,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故D项错误。
12.(2018·云南昆明一中高三月考,35)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各国新党增多,老牌执政党地位不断下降。选民总数不稳定,持不同政治立场的投票人数越来越多。这说明( )
A.政府执政力受质疑
B.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发展
C.政党政治遇到危机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D.代议制民主进一步完善
答案 D
解析 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各国新党增多,老牌执政党地位不断下降,说明政党竞争日益激烈;选民中持不同政治立场的人数增多,说明民众的民主意识增强,综合起来说明欧洲各国代议制民主进一步完善,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17·德州一模,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文帝废除了刻面、割鼻、斩左右趾等刑罚,景帝时规定八十岁以上、八岁以下和孕妇等人应被审讯关押的,都不得加械具。平帝时规定,对“从坐”妇女免于拘捕和监禁,男子八十以上、七岁以下除非重罪,均可免刑或减刑。刑法中增加了一些新罪名,如“阿党”(诸侯有罪,傅相不举奏)与“附益”(中央朝臣外附诸侯),均为重罪。武帝时还制订了《酎金律》、《左官律》,来制裁诸侯在祭祀宗庙时贡金不合标准、舍弃朝廷而奉事诸侯等行为。在司法判决中,盛行以《春秋》的精神作为解释法律和作出判断的基本原则。许多经学大师纷纷以经解律,东汉时许慎、马融、郑玄等人各立门户,歧见增多,以至于朝廷出面规定了郑玄注经解律的正统地位。——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材料二 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公民,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从共和国后期到帝国前期,罗马由一个城邦国家变成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新的地区不断被并入它的贸易和交通体系中。罗马法也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以及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关系,基本内容主要是关于所有权和债权方面的规范,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罗马法虽然允许使用酷刑,但只是作为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措施,实施的前提包括:只针对死刑犯罪;没有其他手段发现真实;对犯罪的指控充分和适当。20岁以下与60岁以上者、孕妇和育儿母亲免予酷刑。
——摘编自于贵信《古代罗马史》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汉代和古罗马各自的法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国法制特点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一致的进步之处。
答案 (1)特点:汉代:宽法缓刑(或“逐渐废除某些酷刑”“逐渐废除某些肉刑”);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如答“儒家思想的影响日益加深”之类亦可酌情给分)。
古罗马:适用范围和内容因时而变(或“罗马法逐渐发展完善”);对酷刑的限制严格(或“酷刑只是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措施”)。
(2)背景:汉代:鉴于秦亡的教训,缓和社会矛盾,奉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汉初诸侯势力发展,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古罗马:伴随着扩张,罗马统治区域扩大,需要处理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国内外贸易的发展。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进步:适应现实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减少或限制酷刑,对老幼及妇女给予一定照顾,体现出人道的一面。
14.(2017·汕头一模,41)阅读有关美国政体及评价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七部酋,分东西两路,而公举一大酋总摄之……议事听讼,选官聚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徇同,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周乎!——(1842年)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以前曾被(法国)君主体制视作奇闻的美国各项创制,应当成为共和政体的法国的学习对象……美国社会呈现的画面覆有一层民主的外罩,透过这层外罩随时可以看到贵族制度的遗痕。——(1848年)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材料三 国会是资产阶级和地主控制的,因为按照宪法规定,必须有一定财产的人才享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最高法院曾多次帮助美国资本家宣布罢工为非法,残酷地镇压革命的工人……它所宣布的自由意味着种植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意味着剥夺的自由。
——(1958年)中国历史教科书《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四 (美国政体)意味着一种有限的政府,即政府只能拥有和行使人民同意授予它的权力,并只能为人民同意的目的去施政。
——(1996年)美国法学家路易斯·亨金《宪政·民主·对外事务》
根据以上一则或多则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答案 观点:考生能结合材料提炼出明确的观点。
材料:考生能结合材料进行论证说明。
史实:考生引用史实准确,选取运用恰当。
论证:考生能围绕观点加以论证,不偏离观点,逻辑性较强。
提升:考生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概括规律、形成认识等。
示例一:观点:鸦片战争后,传统夷夏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论述:鸦片战争后,以魏源为代表的部分士大夫阶层主张“师夷长技”,向国人介绍西方的地理、政治。材料一中魏源了解到美国的联邦制、总统制、人民主权(部酋、大酋总、皆自下始)等美国民主政治的零星状况。使用中国传统的政治观念(周政)进行主观理解。体现了对美国政体的肯定,冲击了传统的夷夏观念,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潮流。
示例二:观点:19世纪中叶,法国学术界对美国民主既有批判也有借鉴。
论述:法国大革命后,法兰西政局动荡,民主与专制激烈斗争,材料二中托克维尔从美国民主政治出发,对法国现实政治进行了批判。认识到美国共和制应是法国的学习对象,但也批判了美国民主中的贵族政治的痕迹。表达了贵族制度必然衰落和民主平等势不可挡的主观愿望。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示例三:观点:新中国成立初期历史教科书对美国政体存在一定偏见。
论述:20世纪50年代,两极格局形成,冷战对抗加剧。美国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政策,中美关系恶化。50年代末受国内“左”倾思潮影响,为了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材料三中历史教科书对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等进行了批判,具有一定偏见。这反映了政治环境影响历史评价。
示例四:美国政体优越性与局限性兼具。
论述:美国民主制度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材料一中魏源从民本思想的角度肯定了美国民主制度的优越性。材料四中当代美国政治家亦肯定美国宪政中的人民主权原则。美国政体也存在局限性,例如保留了大量贵族政治的痕迹(如精英政治)。同时,美国民主也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黑人和工人的权利得不到保障。美国民主既有优越性也有局限性。这反映了民主制度必须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示例五:历史认识受时代背景、政治立场、个人身份、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影响。
论述:面对民族危亡,魏源通过介绍西方以期抵御外侮,救亡图存;托克维尔眼见法国革命后政治动荡的社会现实,通过探讨美国民主的优劣表达对自由平等的诉求;而50年代的中国受国内外形势影响,侧重批判美国政治的弊端;当代美国政治家从美国的价值观念出发,颂扬了美国宪政民主的优越性。以上反映了不同时代、立场、身份、价值观下的多元历史认识。
解析 首先要明确观点,可以根据四则材料单独提取观点,也可以对四则材料进行综合提取观点,但综合材料提取观点难度较大,建议根据一则材料提取观点,然后结合史实,进行论证。以材料一为例,提炼观点: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变化,然后进行论证,鸦片战争后,部分士大夫阶层看到了自己的落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他通过《海国图志》向国人介绍西方的地理、政治制度,这是中国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打破,迈开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其他三则材料采用同样的方法提炼观点,展开论述。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