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增值课时检测(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
[名校模题]
1. (2015·南京一模)下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推测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
A.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
B.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
C.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
D.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促进细胞分裂
解析 由柱状图可知,正常培养时DNA含量为2n的细胞数多,经药物处理后,DNA含量为4n的细胞数多,即DNA完成了复制,但细胞数没有增加,即细胞不分裂,推测该药物可能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来抑制细胞正常分裂。
答案 C
2. (2015·哈尔滨模拟)依据细胞生理特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的( )
A.DNA自我复制的方式
B.是否出现星射线
C.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
D.自身的蛋白质合成的方式
解析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在末期时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并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将细胞分成两个子细胞,而动物细胞在分裂末期时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C项正确。
答案 C
3. (2015·泸州一模)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实验人员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下表所示:
实验人员
操作
取材
解离
漂洗
染色
压片
甲
根尖1~3 mm处
-
+
+
+
乙
根尖1~3 mm处
+
-
+
+
丙
根尖5~7 mm处
+
+
+
+
则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
A.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B.细胞分散但看不到染色体、染色体着色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C.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
D.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解析 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甲未解离,细胞相互重叠;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乙未漂洗,影响染色效果,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根尖5~7 mm处为伸长区,伸长区已失去分裂能力,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观察不到染色体。
答案C
4. (2015·聊城模拟)如图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细胞结构之间的距离变化关系示意图(图中a为细胞的半径)。图中能够正确表示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的位置变化曲线是( )
解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形成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在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分开的两条染色体被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最后两条染色体之间的距离是细胞半径的两倍,C表示正确。
答案 C
[必纠错题]
5. 图甲为细胞周期示意图,其中①②③代表间期连续的三个时期,④代表分裂期;G0期细胞表示分裂结束后细胞的去路之一,即细胞暂时不分裂,但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分裂能力。图乙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变化规律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完整细胞周期可用④→①→②→③表示
B.图甲中的③和④时期,相当于图乙中的bd段
C.细胞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D.体液免疫中的记忆细胞属于图甲中G0期细胞
易错提示 (1)细胞周期包括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以分裂间期为起点;
(2)细胞分化过程中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变化,而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解析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A错误。图甲中的③④时期表示G2期和分裂期,对应图乙中的bcde时段,B错误。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而非突变的结果;另外,细胞分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基因突变,C错误。体液免疫中的记忆细胞暂不分裂,但保持对抗原的记忆能力,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会迅速增殖分化,因此属于G0期细胞,D正确。
答案 D
[高考真题]
6. (2014·山东卷, 2)下列关于生命活动变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体积增大,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提高
B.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C.生长素浓度升高,植物细胞生长速度加快
D.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解析 细胞体积增大,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值减小,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降低;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增强;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二重性,浓度升高,植物细胞生长速度减慢;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尿液增多。
答案 D
7. (2014·上海卷, 8)在真核细胞中,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是启动细胞DNA复制的必需蛋白,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复制前复合体”形成,进而启动DNA复制。参照右图1所示的细胞周期,“复制前复合体”组装完成的时间点是( )
A.1 B.2
C.3 D.4
解析 图中G1期为DNA复制前期,S期为DNA复制期,而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是启动细胞DNA复制的必需蛋白,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复制前复合体”形成,进而启动DNA复制。据题意,就是在G1期与S期之间发挥作用,故选A。
答案 A
8. (2014·浙江卷, 5)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
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 )
A.G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TdR进入细胞核
B.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
C.G2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
D.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
解析 大量3H-TdR进入细胞核的是S期(DNA复制期,),A项错误;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将会使细胞周期缩短,S期变短,并且S期进行DNA的复制无核糖体的增生,B项错误;M期的前期核膜解体,末期核膜重新出现,故D项错误。组蛋白是指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与DNA结合的碱性蛋白质的总称。组蛋白与DNA结合后形成染色质,有利于染色体的形成,故C项正确。
答案 C
9. (2014·江苏卷, 12)右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
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
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
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
解析 图示为动物细胞分裂的中期,甲为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倍增,前期移向细胞两极,A错误;乙为染色体,组成成分为DNA和蛋白质,丙为纺锤丝,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二者差异很大,故B项正确;由于有同源染色体存在,并且染色体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可以判断该图像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故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等,C项错误;该时期核膜已解体,故D项错误。
答案 B
[拓展应用]
10.(2015·菏泽模拟)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某种动物的分裂期细胞与G1期(DNA复制前期)细胞融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复制
B.融合细胞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2倍
C.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
D.融合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
解析 分裂期细胞内存在促进染色质凝集的物质,细胞融合后,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便会开始凝集,凝集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由于无法实现DNA的解螺旋,染色体也无法完成复制,即此时融合细胞内DNA的含量为G1期细胞的3倍,融合后细胞的细胞周期会重新调整运转。
答案 C
11. 下图表示一个二倍体植物(2N=4)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示意图。其中表示正确的图示是( )
解析 有丝分裂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每一极都有同源染色体,A错;由题意可知,该植物是二倍体,所以有丝分裂后期每一极有四条染色体,C图错;细胞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体,D图错误。
答案 B
12. 下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①细胞在显微镜下可清晰地看到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B.图②细胞可发生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图③所示的时期,细胞内的高尔基体的活动显著加强
D.图④所示的时期,细胞中的DNA数目不变,但染色体数量加倍
解析 图①~④所示的细胞分别表示处于分裂中期、间期、末期和后期的细胞,判断的依据是细胞的形态变化及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以上选项中C错误,在细胞分裂末期,动物细胞是依靠细胞膜内陷缢裂,将细胞质分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的。高等植物细胞的分裂末期,才在高尔基体的参与下,形成细胞板并进一步扩展成细胞壁。
答案 C
13. (2005·原创新)将DNA分子双链用3H标记的蚕豆(2n=12)根尖移入普通培养液(不含放射性元素)中,再让细胞连续进行有丝分裂。根据如图所示判断在普通培养液中的第三者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标记情况依次是( )
A.12个b
B.6个a,6个b
C.6个b,6个c
D.b+c=12个,但b和c数且不确定
解析 在普通培养液中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DNA分子中仅有1条链被标记,故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时,每条染色体的2条染色单位中仅有1条染色单体具有放射性,在有丝分裂后期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即第二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具体放射性的染色体数目不能确定,所以在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仅有1条染色单体具有放射性,有的染色体无放射性,但二者之和肯定为12。
答案 D
14.(2015·烟台检测)下面是有关细胞分裂的四个图像,甲图是某二倍体(2n=6)植物根尖分生区的显微照片。请据图作答:
(1)乙和丙是某同学根据甲图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等特点而绘制的示意图,乙和丙是否正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A、B两个细胞对应于丁图的时期分别是________(填小写字母)。
(3)图丁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图丁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4)观察到的生长点细胞中,大多数细胞处于________期,原因是________。
(5)若丁图对应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则CD段对应的时期为________。
(6)若丙图细胞所代表的动物基因型为AaBb,则该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________。
解析
(1)甲图为植物根尖有丝分裂图像,其中任何一个细胞的分裂都符合有丝分裂的特点;乙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像,所以不正确;丙图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像,且染色体数目和甲图细胞中不符,应为6条。(2)A、B两个细胞分别为有丝分裂中期和后期的图像,A细胞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B细胞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因此应分别对应丁图的c、d。(3)图丁中的AB段是细胞分裂间期的S期,属于DNA合成时期;CD段是每条染色体DNA减半的时期,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使一条染色体变成了两条染色体。(4)由于细胞分裂间期远远长于细胞分裂期,因此观察时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5)CD段发生了着丝点的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这一行为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6)一个精原细胞实际只能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但可能性却有4种,要注意仔细区分。
答案 (1)不正确,分裂方式不对(因为甲图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而乙图表示的是减数分裂);细胞形态不对(甲图是植物细胞,而丙图表示的是动物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对 (2)c、d (3)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 着丝点分裂 (4)间 间期的时间最长 (5)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6)AB,ab或Ab,aB(缺一项不可)
15.下图为某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段是________。
(2)图乙为细胞________分裂________期图像。该时期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2号染色体的遗传信息来自父方,那么与其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为________号,其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__段,图丙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__段。
(5)请根据图甲画出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目的变化曲线,并绘出图乙上一个时期的动物细胞分裂的图像。
解析 据图判断细胞分裂方式⇒确定相应区段对应的时期⇒据图乙图像和图丙数量关系⇒确定相应时期并与甲图区段对应⇒
各个时期的主要特征及数量变化。首先注意图甲的纵坐标是核DNA的数目,根据分裂前后数目的变化,可以判断这个分裂是有丝分裂。图中的a~c为间期,c~d为前期,d~e为中期,e~f为后期,在有丝分裂整个过程中都有同源染色体。图乙细胞是着丝点分裂,细胞的每一极都含有同源染色体,所以是有丝分裂后期。因为2号和6号是复制后的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形成的,所以2号和6号完全一样。绘曲线图时要注意纵坐标含义及数值(1或2),下降的时期是后期不是末期;绘中期图像时要注意同源染色体及着丝点的位置。
答案 (1)a~h (2)有丝 后 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
(3)6 它们是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分离形成的
(4)e~f c~e (5)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