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训练(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训练(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训练(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 ‎[名校模题]‎ ‎1.(2015·绵阳质检)下图为人体神经系统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单向传递取决于轴突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B.脊髓缩手反射中枢受损时,刺激图中③处仍可产生正常的反射活动 C.如果①处受损则人体不能产生相应感觉,但是能够对图中刺激作出反应 D.被针刺后缩手和害怕被针刺而缩手都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非条件反射 解析 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单向传递取决于突触的结构和功能特点,而不是轴突,A项错误;当脊髓缩手反射中枢受损时,刺激图中③(传出神经纤维)仍可产生缩手反应,但这不能称为反射,只有完整的反射弧作出的反应才叫做反射,B项错误;①是把脊髓的信息传给大脑的,①处被破坏后,只会影响信息的上传,人体仍可在低级中枢(脊髓)的参与下对刺激作出反应,C项正确;被针刺后缩手属于非条件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害怕被针刺而缩手则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D项错误。‎ 答案 C ‎2.(2015·东城模拟)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B.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 C.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 D.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解析 a点受刺激时,膜外由于Na+内流导致其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而由于兴奋在突触处是单向传递,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由于刺激a点后,电表①②都发生了偏转,该实验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答案 D ‎3.(2015·贵阳模拟)下面表示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以及膜电位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轴突膜处于bc段时,钠离子大量内流,消耗ATP B.轴突膜处于ce段时,钾离子大量外流,不消耗ATP C.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D.A处只有在兴奋传到后才能合成神经递质 解析 图中bc段处于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此时钠离子大量内流,方式为协助扩散,不消耗ATP,A错误;图中ce段表示静息电位的恢复过程,此过程中钾离子大量外流,方式为协助扩散,不消耗ATP,B正确;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轴突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C错误;A处只有在兴奋传到后才能释放神经递质,D错误。‎ 答案 B ‎4.(2015·浙江联考)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下图1所示。图2表示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1中甲处的K+浓度比乙处低 B.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70 mV C.图2中若在a处给予适宜刺激,测量装置所测电压呈正值后呈负值 D.图2中若在c处给予适宜刺激的同时,b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测量装置所测电压先呈正值后恢复电位 解析 静息电位时K+外流导致内负外正,但是膜内侧K+浓度还是要高于外测。图2因没受到刺激而表现为静息电位,此时膜外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都是0,膜内任两点之间的电位差也是0。图2中a处受刺激后,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由a向b传导过程中,接近a处的外膜微电极处的电荷由正变负,所以所测电压先呈负值后呈正值。若在c处给予适宜刺激的同时,b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则两微电极中仅右侧微电极处的电荷由正变负,故所测电压呈正值,然后恢复电位。‎ 答案 D ‎[必纠错题]‎ ‎5.(2013·海南卷)关于细胞内外K+、Na+和Cl-的叙述,错误的是(  )‎ A.Na+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 B.人体血浆中K+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高 C.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 D.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 易错提示 细胞内K+浓度大于细胞外,Na+浓度正好相反,细胞外偏高;静息电位形成的原因是K+外流,动作电位是Na+内流形成的。‎ 解析 兴奋是通过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兴奋区与未兴奋区之间在局部电流的刺激下,打开了未兴奋区的Na+通道,使Na+内流,导致未兴奋区产生动作电位,所以A项正确。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K+通道打开导致K+外流,静息电位接近K+的平衡电位,故C正确。血浆渗透压由离子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组成,其主要取决于离子渗透压,与血浆中的Na+和Cl-浓度有关,D正确。在Na -K泵的作用下通过主动运输将K+运输到细胞内Na+运输到细胞外,这对维持多种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故B错误。‎ 答案 B ‎[高考真题]‎ ‎6.(2014·上海卷, 17)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  )‎ A.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 B.关闭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 C.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 解析 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不作用于突触前膜,故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没有消失,膜电位不发生显著变化,故A、D错误;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使得神径递质乙酰胆碱不能分解,所以就一直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故B错、C正确。‎ 答案 C ‎7.(2014·安徽卷, 6)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解析 喂食引起唾液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喂食和铃声多次结合刺激后,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为条件反射,其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含高级神经中枢),可见A项错误;因为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低级神经中枢)不可能在大脑皮层,可知两种反射的反射弧不可能相同,D项错误;食物引起味觉的产生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不属于反射,B项错误;铃声原本不能引起唾液分泌反射活动的发生,但喂食和铃声反复结合刺激后却形成了这种反射活动,说明此过程中相关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构成了新建立起的条件反射的反射弧,C项正确。‎ 答案 C ‎8.(2014·江苏卷, 11)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解析 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若该刺激很弱不能引起神经元兴奋或引起的是使神经元兴奋被抑制,则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不会被释放出来,A错误;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能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故B正确;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到达后膜,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C项错误;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是K+的外流。‎ 答案 B ‎9.(2014·海南卷, 15)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 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解析 由图中突触的结构和神经节所在的位置可知,b为传入神经,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A正确;传入神经的胞体在灰质以外,‎ ‎ 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B正确;从a到d没有效应器,不能构成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说明有神经兴奋的传递,所以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D正确。‎ 答案 C ‎[拓展新题]‎ ‎10.(2015·延边检测)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 ‎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 ‎ 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 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 解析 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上双向传导,C错误。‎ 答案 C ‎11.下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若在B、E两点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电表,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刺激D点时将会使电表的指针发生两次摆动 B.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若C处缺乏递质受体则D处将无法得到从C传来的信息 D.刺激B点时相应部位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A←B→C 解析 刺激D点时神经冲动会向进行双向传导,由于突触的单向性,冲动不会到达B点,所以只能会使电表的指针发生一次摆动。C处为突触结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若C处缺乏递质受体则D处将无法得到从C传来的信息;刺激B点时相应部位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A←B→C。‎ 答案 A ‎12.(2015·安徽六校联考)如图为某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在Ⅱ处给予足够强的有效刺激,则在a处可检测到电信号 B.在b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在b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被酶分解 D.在Ⅱ处施加有效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非条件反射 解析 由图中神经节可以判断,Ⅱ位于传出神经上,a位于传入神经上,传出神经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不能传到传入神经,所以刺激Ⅱ处,a处检测不到电信号,故A错误;图中b处为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时,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故B正确;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其发挥作用后立即被酶降解,故C正确;反射活动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在Ⅱ处施加有效刺激虽然能引起屈肌收缩,但由于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故D正确。‎ 答案 A ‎13.(2015·济南模拟)已知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Cl-内流,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能正确表示突触前膜释放该种递质前、突触后膜接受该种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兴奋的传递方向的图示是(  )‎ 解析 突触前膜兴奋释放递质,膜内为正,膜外为负;突触后膜抑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 答案 B ‎14.(2013·安徽卷,30Ⅰ)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和。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和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下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1)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 ‎(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有波动,电位计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 其原因可能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 解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但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只能从突触前膜传递给突触后膜,因此在传出神经给予合适刺激不会将兴奋传递给传出神经;灌注某种药物后a电位计能记录到电位波动,在b电位计能记录到电位波形说明并非抑制神经纤维膜上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因此该药物应该是抑制突触兴奋的传递,所以可能是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也可能是突触前膜不能释放递质。‎ 答案 (1)方法和现象:刺激电位计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观察到电位计有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电位计未出现电位波动。(2)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突触前膜不能释放递质 ‎15.(2015·南昌联考)如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代表效应器的应为标号________,细胞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及膜内电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的1表示________,该结构可能由________(一种细胞器)形成,1中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图3中的Y来自图1中的A,图3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针刺破手指的皮肤,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具有使突触后膜产生________的作用,此反射属于________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是因为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作用,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授受高级中枢的控制。‎ 解析 (1)根据神经节的位置或突触A的结构可以推断①为感受器、②为传入神经、③为神经中枢、④为传出神经、⑤为效应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的膜外是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当细胞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迅速增加,Na+‎ 通过细胞膜快速内流,此时膜外变为负电位,膜内变为正电位。(2)图2为突触的结构示意图,1应为突触小泡,内有神经递质,该结构可能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3)图3中的Y来自脊髓,X来自大脑皮层。当针刺破手指的皮肤,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沿着神经纤维传导,当兴奋到达Y后,引起突触前膜释放出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并传导,最后引起肌肉收缩,此反射属于先天性的非条件反射。取指血手指并未缩回是因为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此时X释放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具有抑制作用,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这正好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高级中枢的控制。‎ 答案 (1)⑤ 对Na+的通透性迅速增加,Na+通过细胞膜快速内流;由负电位变成正电位 (2)突触小泡 高尔基体 神经递质 (3)兴奋 非条件 抑制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