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一中2014-2015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有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昆明一中2014-2015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有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昆明一中2014-2015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有解析)‎ ‎ ‎ 一、选择题 ‎ ‎1.(4分)(2015秋•昆明校级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一种元素可能形成多种氧化物,但同价态的氧化物只有一种 ‎  B. 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  C. 已知K2O、K2O2、KO2的名称依次是氧化钾、过氧化钾、超氧化钾,则BaO2的名称是过氧化钡 ‎  D. 由共价键形成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考点: 镁、铝的重要化合物;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分析: A.一种元素的同种化合价不一定只对应一种氧化物如:NO2、N2O4;‎ B.明矾的漂白原理是利用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性,漂白粉漂白原理是利用了次氯酸钙的强氧化性;‎ C.根据K2O2的名称是过氧化钾,则过氧根为O22﹣,据此分析;‎ D.共价键形成的物质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 解答: 解:A.一种元素的同种化合价不一定只对应一种氧化物如:NO2、N2O4,故A错误;‎ B.明矾的漂白原理是利用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性,漂白粉漂白原理是利用了次氯酸钙的强氧化性,两者的作用原理不相同,故B错误;‎ C.因为K2O2的名称是过氧化钾,则过氧根为O22﹣,所以BaO2的名称是过氧化钡,故C正确;‎ D.共价键形成的物质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 ‎ ‎2.(4分)(2015秋•昆明校级月考)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盐酸:Ca(OH)2+2H+═2H2O+Ca2+‎ ‎  B. 硫酸氢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溶液恰好呈中性:Ba2++OH﹣+SO42﹣+H+═BaSO4↓+H2O ‎  C. 少量Cl2通入FeBr2溶液中:2Fe2++Cl2═2Fe3++2Cl﹣‎ ‎  D. 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A.Ca(OH)2电离,应写成离子;‎ B.硫酸氢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溶液恰好呈中性,二者按2:1反应;‎ C.少量Cl2通入FeBr2溶液中,氯气仅氧化Fe2+;‎ D.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 解答: 解:A.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故A错误;‎ B.硫酸氢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溶液恰好呈中性,二者按2:1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2++2OH﹣+SO42﹣+2H+═BaSO4↓+2H2O,故B错误;‎ C.少量Cl2通入FeBr2溶液中,氯气仅氧化Fe2+,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故C正确;‎ - 13 -‎ D.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离子反应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明确离子的性质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易错点为B,注意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 ‎ ‎3.(4分)(2015秋•昆明校级月考)常温下经测定某溶液中离子只有Na+、CH3COO﹣、H+、OH﹣四种,且离子浓度大小的排列顺序为:c(CH3COO﹣)>c(Na+)>c(H+)>c(OH﹣),其可能的情形是(  )‎ ‎  A. 该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0﹣7mol/L ‎  B. 该溶液由0.1mol/L的CH3COOH溶液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混合而成 ‎  C. 该溶液由V‎1L c mol/L的CH3COOH溶液与V2Lc mol/L的NaOH溶液混合而成,且V1<V2‎ ‎  D. 在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可使溶液中离子浓度改变为:c(CH3COO﹣)>c(Na+)>c(OH﹣)>c(H+)‎ 考点: 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分析: 离子浓度大小的排列顺序为:c(CH3COO﹣)>c(Na+)>c(H+)>c(OH﹣),CH3COONa为强碱弱酸盐,其溶液呈碱性,混合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的溶质是CH3COONa和CH3COOH,且醋酸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 A.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 B.等物质的量的醋酸和NaOH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醋酸钠溶液呈碱性;‎ C.反应后溶质为醋酸和醋酸钠,则醋酸溶液体积应该稍大;‎ D.c(CH3COO﹣)>c(Na+)>c(OH﹣)>c(H+)中不满足电荷守恒.‎ 解答: 解: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CH3COO﹣)>c(Na+)>c(H+)>c(OH﹣),溶液呈酸性,且溶液中存在c(CH3COO﹣)>c(Na+),如果溶质是醋酸钠,则溶液呈碱性,实际上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的溶质为CH3COOH和CH3COONa,‎ A.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溶液中醋酸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则抑制水电离,则该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0﹣7mol/L,故A正确;‎ B.0.1mol/L的CH3COOH溶液与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二者恰好反应生成CH3COONa,醋酸钠为强碱弱酸盐,其溶液呈碱性,而不是酸性,故B错误;‎ C.该溶液由V‎1L c mol/L的CH3COOH溶液与V2Lc mol/L的NaOH溶液混合而成,反应后溶质为CH3COOH和CH3COONa,则醋酸的体积应该大于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即:V1>V2,故C错误;‎ D.加入少量NaOH溶液,如果溶液中存在c(OH﹣)>c(H+),根据电荷守恒得c(CH3COO﹣)<c(Na+),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题目难度中等,根据溶液酸碱性结合溶质的性质确定溶液中的溶质,再结合电荷守恒来分析解答,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常常与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联合考查,确定离子浓度大小常常根据原子守恒、物料守恒及质子守恒解答.‎ ‎ ‎ ‎4.(4分)(2015•余姚市三模)高效能电池的研发制约电动汽车的推广.有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乙烷和氧气,其总反应式为:‎2C2H6+7O2+8KOH=4K2CO3+10H2O,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  )‎ - 13 -‎ ‎  A. 负极反应为:14H2O+7O2+28e﹣=28OH﹣‎ ‎  B. 放电过程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  C. 每消耗1molC2H6,则电路上转移的电子为14mol ‎  D. 放电一段时间后,负极周围的pH升高 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 电化学专题.‎ 分析: 在燃料电池中,负极上是燃料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C2H6+18OH﹣﹣14e﹣═2CO32﹣+12H2O,正极上是氧气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2H2O+O2+4e﹣═4OH﹣,根据电极反应可以确定电子转移情况以及电极附近溶液的酸碱性变化情况.‎ 解答: 解:A、在燃料电池中,负极上是燃料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在碱性电解质下为C2H6+18OH﹣﹣14e﹣═2CO32﹣+12H2O,故A错误;‎ B、根据总反应为:‎2C2H6+7O2+8KOH═4K2CO3+10H2O,可以知道放电过程中,消耗了氢氧化钾,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会减小,故B错误;‎ C、根据电极反应式:C2H6+18OH﹣﹣14e﹣═2CO32﹣+12H2O,每消耗1molC2H6,则电路上转移的电子数为14mol,故C正确;‎ D、根据负极反应:C2H6+18OH﹣﹣14e﹣═2CO32﹣+12H2O,放电一段时间后,该极上消耗氢氧根离子,所以负极周围的pH降低,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知识,注意书写电极反应时结合溶液的酸碱性分析,难度中等.‎ ‎ ‎ ‎5.(4分)(2015秋•昆明校级月考)脑白金可以调整人体生物节律,达到改善睡眠的作用,是一种良好的保健品.脑白金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对脑白金主要成分的推论正确的是(  )‎ ‎  A. 该物质有苯环属于芳香烃,1mol该物质能与5molH2加成 ‎  B. 其分子式为C13H15N2O ‎  C. 该物质不能与溴水反应 ‎  D. 该物质能发生水解反应并生成乙酸 考点: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 分子中含有肽键,可发生水解生成氨基和羧基,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氧化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含有N、O等元素,不属于烃,为烃的衍生物,故A错误;‎ B.由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3H16N2O2,故B错误;‎ C.该物质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分子中含有肽键,可发生水解生成氨基和羧基,其中一种产物为乙酸,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有机物的结构判断有机物含有的官能团,把握官能团的性质.‎ - 13 -‎ ‎ ‎ ‎6.(4分)(2014秋•上饶县校级月考)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开始时充入2mol C气体,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A和1mol B 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 ‎  A. 20% B. 40% C. 60% D. 80%‎ 考点: 化学平衡的计算.‎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 在相同的温度下,按化学计量转化到一边,对应成分的物质的量相同,平衡时各成分的百分含量相同,两平衡是等效平衡;‎ 据此计算从C开始进行反应,达相同的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10%,计算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 根据从A和B起始达平衡时,据此计算平衡时消耗n(A),得到A的转化率.‎ 解答: 解:在相同的温度下,按化学计量转化到一边,根据方程式‎2A(g)+B(g)⇌‎2C(g),可知,2molA和1molB完全转化,可得n(C)=n(A)=2mol,故从C开始进行反应,达相同的平衡状态,需要C的物质的量为2mol,对应成分的物质的量相同,所以说明两平衡是等效平衡;‎ 若开始时只充入2mol C,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设生成A物质的量x ‎ ‎2A(g)+B(g)⇌‎2C(g),‎ 起始量(mol) 0 0 2‎ 变化量(mol) x 0.5x x 平衡量(mol) x 0.5x 2﹣x 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x+0.5x+2﹣x=2+2×20%,‎ x=0.8mol;‎ 若开始时只充入了2mol A和1mol B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状态消耗A物质的量=2mol﹣0.8mol=1.2mol,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100%=60%,‎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计算应用,主要是等效平衡状态的分析判断和计算,掌握计算方法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 ‎ ‎7.(4分)(2015秋•昆明校级月考)有镁、铝混合粉末‎25.5克,将它完全溶于600ml 5mol/L的盐酸溶液中,若要使沉淀质量达到最大值,则需加入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 ‎  A. 1000 ml B. 500 ml C. 1500 ml D. 100 ml 考点: 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分析: 加入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要使产生的沉淀的质量最大,则沉淀为氢氧化镁与氢氧化铝,此时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根据钠离子与氯离子守恒计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所需体积.‎ 解答: 解:要使产生的沉淀的质量最大,则沉淀为氢氧化镁与氢氧化铝,此时溶液为NaCl溶液,‎ 根据钠离子与氯离子守恒可知:n(NaOH)=n(NaCl)=n(HCl)=‎0.6L×5mol/L=3mol,‎ - 13 -‎ 所以需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5L=1500mL,‎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反应的计算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酸碱恰好中和时沉淀质量最大及氢氧化铝能溶于强碱时解答本题的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 ‎ 二、选择题 ‎8.(16分)(2015秋•昆明校级月考)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l>C>N>O>H (用元素符号表示).‎ ‎(2)写出X、Y、Z、L可形成的两种具有18电子的分子的化学式 H2O2、N2H4等 ‎ ‎(3)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L同一主族,Se原子比L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Se的原子序数为 34 ,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 H2SeO4 .‎ ‎(4)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写出最简单的氨基酸的结构简式 H2NCH2COOH .‎ ‎(5)用M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NaHCO3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附近生成一种难溶物R.写出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Al﹣3e﹣=Al3+ (只写第一步反应);生成难溶物R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Al3++3HCO3﹣═Al(OH)3↓+3CO2↑ .‎ 考点: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分析: 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M是Al;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且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X、Y、Z、L分别是H、C、N、O.‎ ‎(1)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所有元素中H原子半径最小;‎ ‎(2)H、C、N、O可形成的具有18电子的分子的化学式为:H2O2、N2H4、C2H6、CH3OH;‎ ‎(3)结合三、四周期容纳元素种数确定与氧原子序数之差,进而计算Se的原子序数;结合硫酸的化学式书Se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 ‎(4)最简单的氨基酸为H2NCH2COOH;‎ ‎(5)用Al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NaHCO3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生成难溶物R,为氢氧化铝,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铝离子,铝离子再与碳酸氢根发生水解反应反应得到Al(OH)3与二氧化碳.‎ 解答: 解: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M是Al;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且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X、Y、Z、L分别是H、C、N、O.‎ ‎(1)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所有元素中H原子半径最小,故原子半径:Al>C>N>O>H,故答案为:Al>C>N>O>H;‎ ‎(2)H、C、N、O可形成的具有18电子的分子的化学式为:H2O2、N2H4、C2H6、CH3OH,故答案为:H2O2、N2H4等;‎ ‎(3)Se与O同一主族,Se原子比O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即电荷数相差8+18=26,则Se的原子序数为8+26=34,其最高价为+6,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2SeO4,‎ 故答案为:34;H2SeO4;‎ ‎(4)最简单的氨基酸的结构简式为:H2NCH2COOH,故答案为:H2NCH2COOH;‎ ‎(5)用Al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NaHCO3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生成难溶物R,为氢氧化铝,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铝离子,铝离子再与碳酸氢根发生水解反应反应得到Al(OH)3‎ - 13 -‎ 与二氧化碳,故阳极发生的第一步电极反应式:Al﹣3e﹣=Al3+;生成难溶物R的离子反应方程式:Al3++3HCO3﹣═Al(OH)3↓+3CO2↑,‎ 故答案为:Al﹣3e﹣=Al3+;Al3++3HCO3﹣═Al(OH)3↓+3CO2↑.‎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元素的推断、半径比较、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原电池、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等,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根据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结合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进行推断.‎ ‎ ‎ ‎9.(16分)(2015秋•昆明校级月考)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D装置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防止倒吸 .‎ ‎(2)若A为30%H2O2溶液,B为MnO2,C盛有氢硫酸(H2S)饱和溶液,旋开F后,C中出现浅黄色浑浊的现象,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S+O2=2S↓+2H2O .‎ ‎(3)若A为浓盐酸,B力KMnO4,C中盛有KI淀粉溶液,旋开F后,C中的现象是 ‎ 溶液变蓝 ;继续通气体于C中,足够长的时间后,发现C中溶液的颜色消失,这是因为在溶液中I2能被Cl2氧化为HIO3(强酸),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5Cl2+I2+6H2O═10Cl﹣+2IO3﹣+12H+ .‎ ‎(4)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有AICl3溶液,旋开F,足够长的时间后,C中的现象是 有白色沉淀生成 ,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3NH3•H2O═Al(OH)3↓+3NH4+ .‎ ‎(5)若B为块状大理石,C为C6H5ONa溶液,实验中观察到溶液变浑浊,则 ‎①酸A不宜用下列的 C .(填序号)‎ A.HCl B.HNO‎3 C.H2SO4 D.CH3COOH ‎②然后向烧杯中加入沸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变澄清 .‎ 考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分析: (1)如生成气体极易溶于C中液体,则D可起到防止倒吸作用;‎ ‎(2)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氧气氧化性强于硫,能够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单质;‎ ‎(3)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与碘化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碘遇到淀粉变蓝;氯气过量会把碘单质氧化为碘酸盐,依据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书写离子方程式;‎ ‎(4)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生成氨气溶于水呈碱性,与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5)若B为块状大理石,C为C6H5ONa溶液,二者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与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沉淀,结合二氧化碳的制备解答;‎ 苯酚低温时溶解度小,温度超过68度能够与水混溶.‎ 解答: 解:(1)如生成气体极易溶于C中液体,则C中液体上升,因C的球形部分体积较大,当C中液体脱离液面时,由于自身重力作用可回落到C中,从而可起到防止倒吸作用,‎ 故答案为:防倒吸;‎ ‎(2)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氧气氧化性强于硫,能够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单质,反应的方程式:2H2S+O2=2S↓+2H2O;‎ - 13 -‎ 故答案为:2H2S+O2=2S↓+2H2O;‎ ‎(3)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与碘化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碘遇到淀粉变蓝;‎ 氯气过量时,过量的氯气会将碘单质氧化生成碘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l2+I2+6H2O═10Cl﹣+2IO3﹣+12H+;‎ 故答案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5Cl2+I2+6H2O═10Cl﹣+2IO3﹣+12H+;‎ ‎(4)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有AlCl3溶液,旋开F,AB中浓氨水中溶解氧化钙放热,氨气挥发出来,通入氯化铝溶液中足够长的时间后,反应生成白色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氢氧化铝难溶于氨水溶液,C中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 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Al3++3NH3•H2O═Al(OH)3↓+3NH4+.‎ ‎(5)①若B为块状大理石,C为C6H5ONa溶液,二者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与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沉淀,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不能使用稀硫酸,应为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物硫酸钙,附着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故选:C;‎ ‎②苯酚低温时溶解度小,温度超过68度能够与水混溶,所以加入沸水后,苯酚溶解度增大,溶液变澄清;‎ 故答案为:溶液变澄清.‎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分析应用,熟练掌握物质性质是解题关键,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 ‎ ‎10.(16分)(2015秋•昆明校级月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定量测定装置,其中B是底面积为‎100cm2,高‎20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其他夹持装置已略去.‎ I.甲同学用这套装置测出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他的操作过程是:‎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加入液体C,调整A的高度,使B中液面位于刻度‎15cm处;③将过量的铁粉平铺在加热板上(加热板上的铁粉可与B容器中的气体充分接触),盖紧容器;④通电加热铁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A的高度使A、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的刻度.‎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操作①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盖紧B的盖子,向A中加水,使A中的水面高于容器B中的水面,放置一段时间,若A中的液面不下降,则证明其气密性良好 ‎ ‎(2)在此实验中下列物质不能用来代替铁粉的有 B .‎ A.红磷B.木炭C.铜粉 ‎(3)操作④结束后,装置B中液面的刻度最接近 12 cm(填整数)‎ Ⅱ.乙同学用此装置测定铁在氯气中燃烧产物的化学式.他的操作与甲不同处是:将操作③中的铁粉的质量改为lg,并在容器B中充入氯气后(开始时B中液面刻度位于‎15cm处),再盖紧容器B.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可用下列装置中的 A .‎ - 13 -‎ ‎(2)下列试剂中适合用做液体C的有 C ‎ A.水 B.烧碱溶液 C.饱和食盐水 D.石灰水 ‎(3)实验结束后,液面在刻度‎9.2cm处.若将当时的实验条件近似看做标准状况,计算生成物FeClz中z的值 2.9 (保留1位小数).‎ 考点: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分析: Ⅰ、(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活塞开关,增大压强,看A中液面的变化分析判断气密性;‎ ‎(2)木炭和氧气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3)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圆筒状玻璃容器中的空气的体积是:‎100cm2×‎15.0cm=‎1500cm3,氧气的体积是:‎1500cm3×=‎300cm3,氧气耗尽后,B中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00cm3﹣‎300cm3=‎1200cm3;‎ Ⅱ、(1)实验室利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备氯气,据此选择装置;‎ ‎(2)装置是为了测定铁和氯气反应后反应的氯气体积,所以液体C不能和氯气反应或不能吸收氯气较多分析;‎ ‎(3)装置图可知B是底面积为‎100cm2,高‎20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开始液面为‎15cm,实验结束后,液面在刻度‎9.2cm处,氯气反应导致升高的高度=‎15cm﹣‎9.2cm=‎5.8cm,消耗氯气体积=‎5.8cm×‎100cm2=‎580cm3,铁粉的质量改为lg,计算物质的量,利用铁元素和氯元素物质的量之比确定z值.‎ 解答: 解:Ⅰ、(1)在操作①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盖紧B的盖子,向A中加水,使A中的水面高于容器B中的水面,放置一段时间,若A中的液面不下降,则证明其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盖紧B的盖子,向A中加水,使A中的水面高于容器B中的水面,放置一段时间,若A中的液面不下降,则证明其气密性良好;‎ ‎(2)红磷、铜和氧气反应不能生成气体,可以代替铁粉;木炭和氧气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用于代替铁粉,故答案为:B;‎ - 13 -‎ ‎(3)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圆筒状玻璃容器中的空气的体积是:‎100cm2×‎15.0cm=‎1500cm3,氧气的体积是:‎1500cm3×=‎300cm3,氧气耗尽后,B中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00cm3﹣‎300cm3=‎1200cm3,则操作④结束时,与装置B中液面最接近的刻度是:‎1200cm3÷‎100cm2=‎12cm,‎ 故答案为:12;‎ Ⅱ、(1)实验室利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备氯气,固体+液体气体,选择装置A,‎ 故答案为:A;‎ ‎(2)装置是为了测定铁和氯气反应后反应的氯气体积,所以液体C不能和氯气反应或不能吸收氯气较多,选项中烧碱溶液,石灰水是碱溶液可以吸收氯气发生反应,不符合题目要求,水和饱和食盐水想比,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性小,所以最好选择C,‎ 故答案为:C;‎ ‎(3)装置图可知B是底面积为‎100cm2,高‎20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开始液面为‎15cm,实验结束后,液面在刻度‎9.2cm处,氯气反应导致升高的高度=‎15cm﹣‎9.2cm=‎5.8cm,消耗氯气体积=‎5.8cm×‎100cm2=‎580cm3,铁粉的质量改为lg,计算物质的量,利用铁元素和氯元素物质的量之比确定z值,‎ ‎2Fe+zCl2=2FeClz;‎ ‎2 z z=2.9‎ 故答案为:2.9.‎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空气中氧气含量方面的知识,气体测定方法,装置特征分析判断,解答时要注意测定氧气含量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题目难度中等.‎ ‎ ‎ ‎11.(14分)(2015秋•昆明校级月考)有机物A是一种重要的药用物质,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6,C、H含量为分别为65.1%、6%;‎ A中含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支链.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列转换,其中A、E互为同分异构体,且都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F是含有三个六元环的化合物,K、I是酯化反应的产物.已知烯烃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列反应:‎ - 13 -‎ ‎(1)写出A的分子式 C9H10O3 ,A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醇羟基和羧基 ;‎ ‎(2)写出B、K的结构简式:B  、K  ;‎ ‎(3)写出A→L的化学方程式 +H2O ,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 ‎(4)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M,其苯环上有两个间位取代基,且能与三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M在稀硫酸存在下水解生成X和Y,其中Y是饮用假酒致人失明、甚至死亡的元凶.请写出M的结构简式:  .‎ 考点: 有机物的推断.‎ 分析: A中C、H元素原子个数分别为=9、=10,O原子个数==3,‎ 则A的分子式为C9H10O3;A中不饱和度==5,苯环的不饱和度是4,所以还含有一个双键,A中含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支链,A在一定条件下能失去一个水分子生成L,L中含有一个六元环和一个四元环,则A的结构简式为,L为,A反应生成B,B能发生题给信息的氧化反应,则B中含有碳碳双键,A发生消去反应生成B,B为,B、E是同分异构体,则B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E为,E失去两分子水生成F,F是含有三个六元环的化合物,F为;K、I是酯化反应的产物,B生成的C和D都是醛,C、D被氧化生成G、H,G、H是羧酸,K中含有16个C原子、4个O原子,则G、A以1:1反应生成 - 13 -‎ K,则C为,G为,D为OHCCHO,H为HOOCCOOH,K为,H和A以1:2反应生成I,I为,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中C、H元素原子个数分别为=9、=10,O原子个数==3,‎ 则A的分子式为C9H10O3;A中不饱和度==5,苯环的不饱和度是4,所以还含有一个双键,A中含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支链,A在一定条件下能失去一个水分子生成L,L中含有一个六元环和一个四元环,则A的结构简式为,L为,A反应生成B,B能发生题给信息的氧化反应,则B中含有碳碳双键,A发生消去反应生成B,B为,B、E是同分异构体,则B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E为,E失去两分子水生成F,F是含有三个六元环的化合物,F为;K、I是酯化反应的产物,B生成的C和D都是醛,C、D被氧化生成G、H,G、H是羧酸,K中含有16个C原子、4个O原子,则G、A以1:1反应生成K,则C为,G为,D为OHCCHO,H为HOOCCOOH,K为 - 13 -‎ ‎,H和A以1:2反应生成I,I为,‎ ‎(1)A的分子式为C9H10O3,A的结构简式为,A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醇羟基和羧基,故答案为:C9H10O3;醇羟基和羧基;‎ ‎(2)B的结构简式为、K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3)A的结构简式为、L为,A发生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生成L,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反应方程式为+H2O,‎ 故答案为:+H2O;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4)A为,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M,其苯环上有两个间位取代基,且能与三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M能水解说明含有酯基,M水解生成X和Y,Y是饮用假酒致人失明、甚至死亡的元凶,则Y为CH3OH,Y为,则M为 - 13 -‎ ‎,‎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断以及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正确判断A结构简式是解本题关键,再结合反应条件、生成物分子式或结构特点进行推断,难点是同分异构体判断,题目难度中等.‎ ‎ ‎ - 13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