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检测题(带详细解析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检测题(带详细解析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一单元 单元检测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连累(lěi)        剜心(wān)‎ 彤云(tónɡ) 央浼(měi)‎ B.泅水(qiú) 角隅(yú)‎ 歇憩(qì) 睨视(ní)‎ C.讥诮(qiào) 怂恿(sǒnɡ)‎ 滑稽(jī) 撮合(cuō)‎ D.娇嗔(chēn) 辗轧(yà)‎ 战栗(zhàn) 蠕动(rú)‎ ‎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消耗  庇祐  朔风  碎琼乱玉 B.祈祷 谗言 辖制 战战兢兢 C.干躁 蚱蜢 抿嘴 呐喊助威 D.盘旋 皱褶 磨蹭 撼天动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职业教育中,在岗位培训中,有些教师只是从概念到概念,从公式到公式,不去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诸如此类,问题不少。‎ B.在用钱问题上,要有计划,该用的用,不该用的坚决不用;要留有余地,力争做到寅吃卯粮。那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败家子作风要不得。‎ C.在这所山村小学里,他一干就是三十年,全身心扑在了学生们身上,他常说:“要有下辈子,还当孩子王!”王老师的这种好为人师的精神深深感动了那些纯朴的乡亲们。‎ D.面对那些家境贫寒而不得不离开校园的孩子,面对他们被迫放下书本时的愁容,我们不得虚与委蛇,做表面文章,而应该伸出真诚的援助之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煨桑是一种既古老又普遍的藏俗,有着固定的仪式:先把柏树枝和香草堆在山头或河岸的空地上,中间放上糌粑或五谷,然后洒上几滴水,点燃以祭祀神灵。‎ B.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C.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D.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禹贡》主要以山脉、河流和海洋为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区分为九州,不受当时诸侯割据形势的局限,把广大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分别阐述九州的山川、湖泽、土壤、物产等,是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 ②此后,主要论述疆域、政区建制沿革的著作不断涌现,除正史有地理志外,各省、府、州、县也多编有地方志 ③《山经》以山为纲,综述远及黄河和长江流域之外的广大地区的自然条件 ④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疆域地理著作 ⑤中国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是战国前后出现的《山经》和《禹贡》‎ A.④②③①⑤ B.④②③⑤①‎ C.⑤③①②④ D.⑤③①④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美”和“爱”构筑的理想王国 ‎       ——读《边城》‎ 沈从文先生的名作《边城》叙述了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一个山水如画的古渡头,有一户独处的人家,住着摆渡的老船工和外孙女。老船工年逾古稀,外孙女翠翠情窦初开。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都那么好,那么俊,都爱上了翠翠。大老托人说媒,老船工满心欢喜,可翠翠不高兴,翠翠对二老动了情。大老下船跌进了激流,二老也出走了,老船工在误会中大病一场,在风雨之夜归天了,只留下翠翠守在山水如画的古渡头。‎ 故事结束了,山依然青,水依然绿,人依然那么美。如果要用两个字来概括《边城》,那就是:“美”和“爱”。‎ 边城中无处不美,山美、水美、人美。“小溪流下去,绕山阻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是大片石头所为。静静的河水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可计数。”作者用简简单单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丽的桃源。在这样美的环境中孕育出来的人自然更美。“翠翠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抚养着她,教育着她。”翠翠天真善良,淳朴活泼,具有大自然赋予的活力。在读者面前,她是这样一个生动透明的“美”的形象,“美”的化身。忠厚善良的老祖父,五十年如一日撑船摆渡,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端阳龙舟,令人神往,他却忠于职守,寂寞地守着渡船。过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热诚尽责,馈赠他,他却“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静静地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正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老船工显现出与众不同的“美”。边城中的人都那么美,慷慨好义的顺顺、热诚质朴的杨马兵……‎ 正由于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们,才形成了边城淳厚的民风,安静和平的空气。‎ 可是沈从文说:“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花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边城》中的“美”是集中通过“爱”来表现的。两性之爱、兄弟之爱、亲子之爱、朋友之爱。‎ ‎《边城》本来就是讲述翠翠的爱情,傩送放弃了碾坊,“意思还在渡船”。翠翠在傩送走后,静静地等待,“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他们的爱是纯洁无瑕、忠贞不渝的。天保、傩送兄弟情深,天保宁愿牺牲自己成全弟弟,傩送愿意代哥哥对歌。虽是爱情的竞争对手,却也襟怀磊落。顺顺对儿子的爱和赞赏也溢于言表,顺顺本是泅水的好手,待得傩送能氽水捉鸭子时,这作爸爸的便解嘲似的说:“好,这种事情有你们来作,我不必再下水和你们争显本领了。”老船工对翠翠的关心自然是无微不至的;老船工死后,杨马兵主动来照顾翠翠,以及老祖父与过河客、卖肉的争执谦让,都显示了边城人以诚相待、相互友爱的美好情怀。‎ ‎《边城》隽永的文字弥漫着边地山村的浓郁气息。在三十年代那喧嚣的都市阁楼上,沈从文无限深情地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原始自然的风俗画,画中是一个海市蜃楼般飘渺美丽的桃源,那是沈从文的梦中世界,理想王国。‎ ‎6.下列不属于作者对沈从文先生《边城》一文主旨概括的一项是(  )‎ A.文章的主旨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爱”与“美”。‎ B.文章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由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不同而形成的各有的一分哀乐。‎ C.《边城》中的“美”是集中通过“爱”来表现的。两性之爱、兄弟之爱、亲子之爱、朋友之爱。‎ D.文章中的“爱”与“美”是被一件事牵在一处,那就是讲述翠翠的爱情故事。‎ ‎7.以下不属于作者阐明《边城》“爱”与“美”所用的证据的一项是(  )‎ A.静静的河水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可计数。‎ B.翠翠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 C.正由于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们,才形成了边城淳厚的民风,安静和平的空气。‎ D.过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热诚尽责,馈赠他,他却“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 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 ‎8.对原文第三段中有关内容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溪流下去,绕山阻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这片大自然是美丽的桃源。‎ B.翠翠天真善良,淳朴活泼,具有大自然赋予的活力。在读者面前,她是这样一个生动透明的“美”的形象,“美”的化身。‎ C.老船工忠厚善良,五十年如一日撑船摆渡,忠于职守,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这也是个“美”的化身。‎ D.天保、傩送兄弟情深,天保宁愿牺牲自己成全弟弟,傩送愿意代哥哥对歌。虽是爱情的竞争对手,却也襟怀磊落。这也是“美”的化身。‎ 三、(12分,每小题3分)‎ ‎(2010·山东)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申甫传 汪 琬 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为童子时,尝系鼠媐①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道人遂去。‎ 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来河南山东间,无所得。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道人濒行,投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启视其书,皆古兵法,且言车战甚具。甫遂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 已而瘗②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刘翁,故颍州大侠也,门下食客数百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刘翁资遣甫之京师。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九门皆昼闭。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知事急,遂言甫于朝。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③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公、金公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而会武经略满桂败殁于安定门外。满桂者,故大同总兵官,宿将知名者也,以赴援至京师,愍帝方倚重之。既败,京师震恐。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众缒城出,未至芦沟桥,众窜亡略尽。甫亲搏战,中飞矢数十,遂见杀。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归,竟无理甫死者。距甫死数日,刘公复八路出师,趋遵化,独率麾下营娘娘山,遇伏发,督将士殊死战,逾一昼夜,诸路援兵不至,亦死之。(选自《尧峰文钞》卷三十四,有删改)‎ 注 ①媐(xī):嬉戏。②瘗(yì):埋藏。③窭(jù):贫穷。‎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人濒行     濒:临近 B.客州人刘翁廷传所 客:寄居 C.遽薄京师 薄:逼近 D.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卒:步兵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申甫失败原因的一组是(  )‎ ‎①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 ②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 ③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④权贵人俱不习兵 ⑤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 ⑥诸路援兵不至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申甫小时候曾路遇一位道人,道人通过狸鼠的游戏向申甫展示了八阵图的神奇,并打算传授给他。但由于年幼无知,申甫不愿意学习。‎ B.申甫学佛不成而改学道人所传兵书。颍州大侠刘廷传的数百门客虽然喜欢谈论兵法,‎ 却都赶不上申甫,申甫因此得到了刘廷传的赏识。‎ C.申甫到京师后屡遭挫折,后得到刘之纶、金声等人的举荐,被皇帝召见后授予京营副总兵的官职,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 D.在满桂兵败、朝廷遭遇危难之时,申甫亲自带兵上阵杀敌,身中数十箭,为国捐躯,最后却没有得到朝廷公正的待遇,令人叹惋 。‎ 题 号 ‎1‎ ‎2‎ ‎3‎ ‎4‎ ‎5‎ ‎6‎ 答 案 题 号 ‎7‎ ‎8‎ ‎9‎ ‎10‎ ‎11‎ ‎12‎ 答 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对 雪 杜 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①。‎ 注 ①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 ‎(1)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从全诗看,说说本诗的主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二、三两联,任选一联,分析作者通过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3)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5)________________,金块珠砾,____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 五、(12分)‎ ‎16.运用恰当的句式,把下面的语句加以组织,使话题更统一,表意更集中,句子更紧凑。(4分)‎ 武松、李逵、解珍和解宝都是《水浒传》里的英雄,《水浒传》中有武松景阳冈打虎的故事,有李逵杀虎报仇的故事,有解珍和解宝猎虎的故事。这些人物和故事都是典型的真实,不同于生活的真实。‎ ‎《水浒传》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现在,有些超市安装了监控摄像头,且在醒目处贴有“每一个摄像头都是一双监视你的眼睛”“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样让人很不舒服的标语。请你另拟一条标语,既能表达同样的意思,又能做到语言生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观察下面漫画,然后概述漫画的内容,并用一句话发表自己对此现象的评论。(不超过100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分析题 安 勇 老师年纪不大,但是位好老师,不光盯着分数不放,还强调素质教育。他经常在课堂上开展讨论,猜谜语,讲笑话,出一些脑筋急转弯什么的。用老师自己的话说,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老师在书上看到一道分析题,觉得很适合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就把题出给了同学们。分析题下面写着“答案见封底”,但老师自己也没看答案。他也想锻炼一下自己的发散思维,暗中和同学们比一比,老师还是有些童心的。另外,不看答案,游戏做着会更有意思些。‎ 分析题是这样的:大雨天,一个走在路上的男人,看见前面有一个女人没带雨具,怀里抱着孩子,胳膊上挎着包,就主动把自己的雨伞借给女人,接过孩子抱在怀里。请问,这个男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最先站起来的是班里的调皮鬼,他成绩不错,但经常搞一些恶作剧。他不直接回答,反问老师:“那个女人长得漂亮吗?”老师愣了愣,没明白他是什么意思,含糊其辞地说:“你就当她漂亮吧!”“因为那个女人长得漂亮,那个男人早就看上了她,却一直找不到机会,所以故意用这个办法套近乎。”‎ 教室里一阵大笑。‎ 数学课代表站起来说:“‎ 因为这是那个男人的职业,他借伞、帮女人抱孩子都要收费。前几天下大雨,铁路桥下一片汪洋,就有一个男人靠来回背人挣钱,一次收十块,不讲价。我计算了一下,如果天天下那样的雨,他很快就能成为万元户。”‎ 老师点点头:“同学们回答得都不错,还有没有其他的答案?”‎ 话音刚落,又有一个同学站起来,有些得意地说:“你们可能都忽略了女人胳膊上挎着的那个包,我想,那个男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为了取得女人的信任后抢东西。”‎ 一个女生站了起来,怯生生地说:“老师,那个男人会不会是搞推销的?”老师疑惑不解,用眼神鼓励她说下去。女生接着说:“那个男人是卖伞的,女人用了他的伞,就不得不买了。”‎ 老师等了一会儿,见没有人再站起来,笑笑说:“我也有一个答案,那个男人之所以这么做,因为他是那个女人的丈夫。你们想想有没有道理?”‎ 同学们哄堂大笑,纷纷说老师的答案最巧妙。但也有几个同学不服气,要求老师公布书上的答案。老师不想公布答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踊跃,锻炼思维能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类问题本来就不应该有什么正确答案。‎ 这时候,老校长走进了教室,他是被教室里的讨论声引来的。校长先对同学们说:“大家的发言都很好。”然后又对老师说:“不妨公布一下答案,我也想听听书上是怎么说的。”老师找到答案,大声地念道:“不为什么,因为那个男人的名字叫雷锋。他不仅把伞借给女人,最后还把她送回了家。”‎ 教室里一片大乱,同学们纷纷说这不可能,这不现实。调皮鬼喊得最响,他大声说:“那个女人的丈夫呢?如果一个陌生的男人送自己的老婆回家,他会怎么想?”‎ 校长听到答案后一直沉着脸,最后他抬起手示意同学们静一静,问身边的老师觉得这个答案怎么样。老师低下头,想了想说:“说实话,我也觉得这个答案不太现实,于情于理,都说不太通。”‎ 校长点点头说:“你们大概都不相信,二十年前,我也做过这样的事。不仅仅是我,那时候,很多人都做过如今我们看来不现实的事情。”‎ 教室里一片寂静,同学们都没有再说话,因为大家看到校长的脸上已经流下了两行泪水。‎ ‎1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本文主要围绕着一道分析题展开情节,突出了当今社会的教育、道德及社会风气等存在的问题。‎ B.四位同学对“分析题”的分析回答反映了他们都是一些善于思考、细心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人。‎ C.小说中出现了两次学生的“大笑”,这既反映了同学们对两次回答的认可,又在结构上前后照应。‎ D.年轻老师与他的学生对分析题的解答与标准答案相去甚远,令学生们沮丧、气愤,因此在教室里一片大乱。‎ E.文中的年轻老师从出题、答题到告诉答案,起着串联情节,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20.小说中回答问题的四位同学具有什么样的共同性格特点?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分析题”这个文章题目的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试分析小说中学生、年轻老师的答案与标准答案出现较大偏差的原因。结尾写了老校长流泪,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校长流泪”的认识。(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3.请以“又见花儿烂漫”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1)角度自选,(2)立意自定,(3)不得抄袭。‎ 答案 第一单元 中外小说 ‎1.B [B项睨nì。]‎ ‎2.C [C项躁—燥。]‎ ‎3.D [A项诸如此类:打比方、相比较,不合语境;B项寅吃卯粮:提前支出使用;C项好为人师:形容人不够谦虚,好以教育者自居。含贬义。]‎ ‎4.A [B句“反而”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超出预料,在文中起转折作用,不合语境,应改为表因果关系的“因而”;该句属关联词误用。C句“改善”缺宾语,“面部皮肤营养缺乏”,可在其后加“的状况”;该句属动宾搭配不当。D句“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包含两种结构,一是“都是靠电磁力来实现的”, 一是“都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取其一即可;该句属句式杂糅。]‎ ‎5.D [要注意各句隐含的与其他句相关的信息,借此将相关句并为一组,如⑤句明显依次统领③①两句。从②句“此后”“疆域”等词语可知,该句应在④之后。]‎ ‎6.B [“由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不同而形成的各有的一分哀乐”在文章中找不到依据。]‎ ‎7.C [“正由于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们,才形成了边城淳厚的民风,安静和平的空气”是议论的观点而不是论据。]‎ ‎8.D [“天保、傩送兄弟情深,天保宁愿牺牲自己成全弟弟,傩送愿意代哥哥对歌。虽是爱情的竞争对手,却也襟怀磊落”不属于第三段的内容。]‎ ‎9.D [卒:通“猝”,仓促。]‎ ‎10.C [A项代词,代“八阵图”/助词,放在时间副词后,凑足音节,无实义。B项介词,向/介词,对。C项介词,凭借……(的身份)/介词,凭借。D项代词,代申甫/语气副词,大概。]‎ ‎11.B [④是说权贵们不懂用兵。⑥是申甫死后的情况。]‎ ‎12.C [应是被皇帝召见后,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然后被授予京营副总兵的官职,事件有时间的先后。]‎ ‎13.(1)申甫到了嵩山,又碰到了原先(或“以前”)年幼时遇见的道士,请求学习他的兵法,用对待老师的礼节侍奉他。‎ ‎(2)申甫多次凭借他的兵法拜谒(或“拜见”)许多高官大臣,经常不被听从、信任(或“相信”)。‎ ‎(3)于是权贵们争相责怪申甫,又讥讽刘之纶、金声不懂鉴察人(或“不了解人”“不会用人”)。‎ 解析 (1)注意“复”“故”的翻译,“师”名词作状语,“事”名词作动词。(2)注意“数”“干”的翻译,“见”表被动。(3)注意“咎”“讥”“知”的翻译。‎ 参考译文 申甫是云南人,崇尚侠义并且有口才。孩童时,常常在道路上拴着老鼠嬉戏。有个道人经过这里,教申甫做游戏。就让他捡拾道路旁的瓦石,在地上按四方设置,投放老鼠在中间,老鼠多次逃亡不能出来。不久引诱野猫到来,野猫想从中获取老鼠,也终究不能进入,野猫、老鼠相互抵抗了很长时间。道人于是悄悄告诉申甫说:“这就是所说的八阵图,你也想学它吗?”申甫当时还是小孩,不懂得他的话,立即回答说:“不愿意。”道人于是离开了。‎ 明朝天启初年,申甫正在学习佛学,在河南山东间往来,没有学到东西。申甫到了嵩山,又碰到了原先(或“以前”)年幼时遇见的道士,请求学习他的兵法,用对待老师的礼节侍奉他。道人临走时,把一卷书抛给他,就急速告别离开了,不知去向。打开看那本书,都是古代的兵法,并且车战解说得非常完备。申甫就留在山中,学习了一年多,不再学习佛学了。‎ 不久将那本书埋藏在嵩山下,出游到颍州,寄居在州人刘廷传家里。刘翁是原来颍州的大侠客,门下宾客有数百人,都喜欢谈论兵法,然而没有一个人赶得上申甫的。刘翁出资让申甫到京师。申甫多次凭借他的兵法拜谒许多高官大臣,经常不被听从、信任。愍帝即位,北兵从大安口入侵,很快逼近京师,京师九门都在白天关闭着。在这时庶吉士刘之纶、金声知道事情紧急,于是向朝廷举荐申甫。愍帝召见(他)到偏殿,用温和恳切的诏谕慰劳(他),申甫感动而泣,在殿墀下叩头,大声说:“臣不才,愿意用死来报效。”于是立刻任命刘公做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凭借御史的身份做参军,而申甫做了京营副总兵,然而没有把兵权给申甫,听凭他自己招募士兵。过了三日,招募的士兵稍微聚集,率领的都是市中不懂得用兵器的穷人的子弟,但申甫所传授的本领,又是战车方面的,仓促不能做成。就选择日子部署那些士兵,没有时间演练。在当时,有权势的人都不学习兵法,(那些人)和刘公、金公的(意见)多次不一致,又嫉妒申甫出身平民却被提拔任用,(他们)谋划先把当前的大敌击退,就日夜传下兵符,督促申甫决战,然而恰巧武经略满桂在安定门外被打败战死。满桂是原来大同总兵官,出名的良将,因为救援赶到京师,愍帝正倚仗看重他。满桂已经战败,京师震惊害怕。申甫没有办法,痛哭,在夜间带领自己的部众用绳索从城墙上出来,还没有到芦沟桥,部众就逃跑了大部分。申甫亲自奋力战斗,被数十支飞箭射中,最终被杀。于是权贵们争相责怪申甫,又讥讽刘之纶、金声不懂鉴察人(或“不了解人”“不会用人”)。等到逃亡的士兵被带领回来时,竟然没有人理会申甫的死亡。在申甫死后数日,刘公又带领八路军队出师,奔向遵化,独自率领部下在娘娘山扎营,遭遇埋伏发生战斗,督促将士殊死战斗,经过一昼夜,各路援兵不到,也战死了。‎ ‎14.(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亲人命运的深切关怀(深沉的忧思)(忧国忧民)而又无能为力的苦闷心情。‎ ‎(2)第二联通过对天气、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了时局的混乱和危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第三联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樽无绿”中“绿”指酒)和以虚写实的方法,以幻作真(“炉存火似红”),写出生活的艰辛和作者内心的苦闷。‎ 解析 (1)作此诗时,国家正处于动乱之中,战场上战斗异常惨烈,困居长安的诗人一心救国却苦无机会,一腔烦闷无处排遣,借用典故“书空”,只能以手在空中划字,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亲人命运的深切关怀(深沉的忧思)(忧国忧民)以及无能为力的苦闷心情。‎ ‎(2)颔联“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通过对天气、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正面写出题目。先写黄昏时的乱云,次写旋风中乱转的急雪。这样就分出层次,显出题中那个“对”字,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待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 颈联“瓢弃樽无绿”句中以酒的绿色代替酒。“炉存火似红”也没有柴火,剩下来的是一个空炉子。这里,诗人不说炉中没有火,而偏偏要说有“火”,而且还下一“红”字,写得好像炉火熊熊,满室生辉,然后用一“似”字点出幻境。明明是冷不可耐,明明是炉中只存灰烬,由于对温暖的渴求,诗人眼前却出现了幻象:炉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照得眼前一片通红。这样的无中生有、以幻作真的描写,非常深刻地挖出了诗人此时内心世界的隐秘。‎ ‎15.(1)草色遥看近却无 (2)赢得生前身后名 (3)沉舟侧畔千帆过 (4)濯清涟而不妖 ‎ ‎(5)鼎铛玉石 弃掷逦迤 解析 所考内容,取材广泛,注意“濯”“铛”的写法。‎ ‎16.(《水浒传》里的)英雄武松、李逵、解珍和解宝打虎、杀虎、猎虎的故事,都是典型的真实,不同于生活的真实。‎ 解析 需对提供的信息加以整合。这段话说的都是《水浒传》中的英雄与虎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在艺术上又有其共同点。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用一个句子把意思表达出来。‎ ‎17.每一个角落都在录像中,请您美美地微笑。‎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生动的能力。解题时应注意:一是要有提醒的作用,特别是要点出“摄像头”的存在;二是应在语气、用词及表达委婉上下工夫。‎ ‎18.这幅漫画表现了当前居高的房价,使人们逐渐沦为房奴的现象。房价过高增加了百姓生活的成本,降低了人民生活质量,房价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最大的民生问题。‎ ‎19.BD [B项,“热爱生活”错;D项,“沮丧、气愤”错。]‎ ‎20.四位同学都善于思考,思维活跃,积极回答问题;但性格中都有自私、冷漠、提防、猜疑的一面。‎ 解析 ‎ 本题考查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四位同学都是主动回答问题的,且回答的角度各有侧重,可见他们思维活跃,肯动脑,善思考。但这些回答不论是说这个男人是套近乎、要收费、抢东西还是搞推销,都将其行为世俗化、功利化了。如此以己度人,足以折射出他们性格中自私、冷漠、提防、猜疑的一面。‎ ‎21.一语双关:①实指:老师出了一道分析题,小说围绕分析题展开情节。②虚指:借“分析题”分析了当今社会的素质教育、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等问题。‎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题目含义的能力。这篇作品的题目是“分析题”,从表层看,这就是老师为活跃课堂气氛、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而出的一道分析题;但最后老校长的介入,将学生引向了对社会世态人心的分析,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可见“分析题”一语双关。‎ ‎22.①标准答案显示的是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价值观,而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价值观不断受到影响并发生变化,社会上一种急功近利、自私、冷漠的思想也影响了老师和学生。②老校长见证并经历了人与人之间由互相帮助、关爱,到相互提防猜疑的社会风气的变化,内心充满感伤;老校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看到了教育的现状,深感忧虑,“流泪”表现了他深切的责任感。‎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能力。解答此题第一问时,考生要注意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对学生、老师的答案进行分析,这样自然就能分析出原因,比如商品经济的冲击,人们观念的改变等。在结尾部分,“校长流泪”既是因为他对现实社会中助人为乐的美德的缺失感到忧伤,也是因为从这位老师和同学们对过去那个年代人与人真诚互助的不相信中感到了教育下一代仍然任重而道远,对此十分忧虑。而校长的这种忧伤与忧虑,是其真情的流露,令人深思。同时,“流泪”也表现了他高度的责任感。‎ ‎23.写作指导 第一,题目本身隐藏着一个审题最重要的要素,那就是“又见”,潜台词的意思是“不是第一次花儿烂漫”,而是“又见”一次了。第二,“花儿”,既可作实解,也可作虚解。作实解,这里的“花儿”就是自然之花,可以描述时序更替,可以写大自然之美,等等。作虚解,“花儿”代表“青春”“成功(或成绩)”等等。‎ 写好该题目,关键还是要体现“又见”,没有“又见”的过程,至少是不甚切题。写好该题目,重点是内容要充实,因为题目本身比较空泛,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角度,空乏抒情,那只能是无病呻吟。‎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