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及其变化测试题带详解(北师大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及其变化测试题带详解(北师大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检测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 (2015•江西中考)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 A.中考考场的室温为 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 C.洗澡时淋浴水温为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 图 1‎ ‎2. 在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图1主要用来探究( )‎ A.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 B.蒸发的快慢与气压的关系 C.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 D.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3. 在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中,如图2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 确的是( )‎ ‎ A B C D 图2‎ ‎4. (2015•福建厦门中考)监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时要测量体温。若用如图3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 )‎ 图3‎ A. B. C. D. ‎ ‎5. 铺设柏油马路时,需要把沥青由固态熔化成液态,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的是( )‎ ‎ ‎ A B C D 图4‎ ‎6. (2015•山东泰安中考)以下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汇成潺潺流水 B.夏天,清晨草叶上出现晶莹的露珠 C.秋天,雨后泰山上出现缥缈的云雾 D.冬天,室内窗玻璃上出现美丽的冰花 ‎7. 用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 ) A.豆腐自身冻缩形成的 B.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 C.外界的冰扎进豆腐形成的 D.豆腐自身膨胀形成的 ‎8. 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用冰袋能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 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C.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 ‎9.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熔化 B.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 C.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的水蒸气 ‎10. 寒冷的冬季,在北方的窗户上会出现美丽的冰花,这是( ) A.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B.水蒸气的凝固现象 C.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D.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11. 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 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C.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12. ( 2015•湖北黄冈中考)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 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 B.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 C.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 D.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 图5‎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3. 常用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_____,它的单位是_____,用符号_____表示。在图5中,温度计甲的读数是_______℃,温度计乙的读数是______℃。‎ 图6‎ ‎14. (2015•山东烟台中考)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夏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 ‎15. 超市里正在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熔化时要_____,但温度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16. (2015•山西中考)如图6所示是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的现象,通过现象可以判定水_____(选填“正在”或“没有”)沸腾;杯口冒出“白气”,这是水蒸气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17. 烈日下,狗伸长舌头可增大唾液的______,快速喘气可加快唾液表面空气流速,从而加快唾液蒸发,而蒸发______热量,从而使狗感到凉快。‎ ‎18. 气锅鸡是云南的名菜之一,“舌尖上的中国”曾播放过。其做法是:将盛有小鸡块和佐料的气锅(如图7所示)放在盛有清水的汤锅之上,再放到火上蒸。为了保持鸡肉原汁原味,主要是蒸气通过气锅中间的气嘴将鸡蒸熟。汤汁是蒸气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后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图8‎ 图7‎ ‎19. 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该白霜的形成是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在形成白霜的过程中会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20. 如图8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此过程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放热”)。‎ ‎21. 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22. 刘娟同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妈妈做家务,她在一次消灭房间里的蚊子时,用的是气雾杀虫剂。刘娟同学用这种杀虫剂喷洒了一会儿后,手明显感觉到盛杀虫剂的金属罐变凉了,她摇了摇金属罐,明显感觉到罐里有液体,她又通过阅读说明书得知这种杀虫剂是用一种极易挥发的化学原料和药物配制而成的。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金属罐变凉的原因。‎ ‎23. 端午节,小承和小冬帮妈妈煮粽子。煮粽子的水烧开后,小承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水剧烈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粽子煮熟;小冬则认为,水沸腾后应改用小火,盖上锅盖,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粽子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请写出理由。‎ 四、探究题(24、25每题10分,26题11分,共31分)|‎ ‎24. 小英和小芳同学分别在做“观察海波的熔化”‎ 实验,使用了如图9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英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9‎ ‎50‎ ‎51‎ 图9‎ ‎(1)海波的熔点是________℃,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处于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小芳同学实验时发现海波熔化时间短,不便于观察熔化时的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在不改变原来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请你告诉她一种延长海波熔化时间的方法。 ‎ ‎25. 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10甲所示。‎ ‎ ‎ 图10‎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 温度/℃‎ ‎91‎ ‎93‎ ‎95‎ ‎97‎ ‎99‎ ‎99‎ ‎99‎ ‎99‎ ‎99‎ ‎…‎ ‎(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________。‎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__℃,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_(填序号)。‎ ‎ ①得到可靠的结沦 ‎ ②减小实验误差 图11‎ ‎26. (2015•北京中考)小林做“碘的升华”实验时,用酒精灯直接对放有少量固态碘的碘升华管加热,如图11所示。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小林认为碘从固态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小红查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0 ℃,碘的沸点为184.25 ℃,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 ℃。根据这些资料,小红认为小林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林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 请针对小红的质疑,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可以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写出实验方案并简要说明。‎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检测题参考答案 ‎1. D 解析: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故A选项错误;冰箱保鲜室中的温度在左右,所以放在其中的矿泉水的温度也为左右,故B选项错误;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故C选项错误;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故D选项正确。‎ ‎2. A 解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速。判断本实验是研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的关系,要看清控制不变的量和对比变化的量分别是什么。在本题实验中,两物体具有相同的表面积,在相同的位置,表面空气流速是相同的,一个在树荫下,一个在阳光下,所以研究的是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3. D 解析:A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不正确。B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不正确。C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充分浸在被测液体中,没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使用方法正确,但读数方法错误。D图中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读数方法也正确。‎ ‎4. D 解析:由题图可知此时这支体温计的示数是,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体温计液柱不会自动下降回到玻璃泡内,所以用没有甩过的体温计测量人的体温,如果这个人的实际体温低于,读数停留在,示数仍然是;如果这个人的实际体温高于,体温计液柱上升,读数会高于,所以测量结果可能是D。‎ ‎5. B 解析:根据图像可知,A、C图像中有温度保持不变的线段,所以A、C图像分别是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B图像表示物质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上升,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D图像表示物质不断放出热量,温度降低,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沥青是非晶体,因此B图像符合沥青由固态熔化为液态的过程。‎ ‎6. A 解析:冰雪消融,是冰雪熔化成水的过程,该过程是吸热的,故A选项符合题意;露珠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过程是放热的,故B、C选项不符合题意;窗玻璃上出现美丽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该过程是放热的,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7. B 解析:用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一定质量的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冰再熔化成水,就形成了小孔。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 ‎8. C 解析:冰熔化时要从病人身体上吸收热量,从而可以降低病人的体温,故A选项正确;手上的水在遇到温度较高的包子时会发生汽化,而水在汽化时要吸收热量,使拿包子时不会太烫,故B选项正确;水银的凝固点较高,为-39 ℃,而寒冷地区的气温往往要低于-39 ℃‎ ‎,若使用水银温度计会因温度计内的水银发生凝固而无法测量气温,故C选项错误;在舞台上喷洒干冰时,干冰要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就是我们看到的白雾,故D选项正确。‎ ‎9. A 解析: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选项A正确。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加快了身体上汗液的蒸发,蒸发要吸热,从而使人体温度降低,感到凉爽,选项B错误。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凝华形成的,选项C错误。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选项D错误。‎ ‎10. D 解析:寒冷的冬季,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窗户玻璃时会发生凝华现象,变成小冰晶附着在玻璃上,形成美丽的冰花。选项D正确。‎ ‎11. C 解析:水蒸气液化是放热的,选项A错误;积雪也可以直接升华为水蒸气,选项B错误;水吸热汽化变成水蒸气,选项C正确;积雪吸热熔化成水,选项D错误。‎ ‎12. B 解析:干冰升华吸热,使食品温度降低,从而可以防止食品腐烂变质,A选项不符合题意;北方的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水结冰时放热,能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太低,B选项符合题意;夏天,洒在地面的水容易汽化吸热,从而降低周围的温度,C选项不符合题意;夏天,饮料中加冰块的目的是冰块熔化吸收热量,从而使饮料的温度降低,D选项不符合题意。‎ ‎13. 摄氏温度 摄氏度 ℃ -4 37.3 解析: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的是摄氏温度的意思,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温度计甲越往下数字越大,表示的是以下的温度,分度值是水银柱在以下4小格处(视线和水银柱的上表面相平),读数为。温度计乙分度值是,水银柱在以上3小格处,读数为。‎ ‎14. 液化 外侧 内侧 解析: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夏天,开空调的车内温度低于外部温度,外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侧;冬天,开空调的车内温度高于外部温度,车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侧。‎ ‎15. 吸热 不变 解析:冰是晶体,在海鲜的周围铺一层碎冰块,这样冰块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具有制冷作用,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16. 正在 液化 解析:水在沸腾前,由于烧杯下方水温高,气体热胀冷缩,所以水中下方的气泡较大,越向上气泡体积越小;在水沸腾后,烧杯中水温上下都相同,这时,在下方气泡受水的压强大,体积小,越向上受到水的压强越小,体积越大,所以从烧杯中水的气泡大小变化可以断定烧杯中的水正在沸腾。杯口冒出的“白气”是烧杯中冒出的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17. 表面积 吸收 解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狗伸长舌头可增大舌头上唾液的表面积,快速喘气可加快唾液表面空气流速,从而加快唾液的蒸发,由于蒸发过程中要吸收热量,从而使狗感到凉快。‎ ‎18. 放热 液化 ‎ ‎19. 凝华 放出 解析: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于的易拉罐时会凝华形成小冰晶,附着在易拉罐的底部外,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白霜,凝华过程要放出热量。‎ ‎20. 汽化 吸热 解析:制冷剂是一种易汽化和液化的物质,汽化是吸热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在冰箱的冷冻室中,制冷剂需要从待制冷的物体中吸收热量,才能达到制冷的效果,所以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 ‎21. 凝华 放出 凝固 ‎ ‎ 解析:冰箱冷冻室内温度很低,冷冻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华为霜附着在冰箱侧壁上,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放出热量。用湿抹布去擦时,抹布上的水遇到冰冷的冰箱冷冻室侧壁,发生了凝固现象,抹布会冻结在冷冻室的侧壁上。‎ ‎22. 当喷洒一会儿后,瓶内易挥发的化学原料在喷出时汽化,汽化要吸热,致使瓶子内温度下降,因而觉得变凉了。‎ ‎23. 小冬的想法更合理。因为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不论大火还是小火,只要能保持水沸腾,水的温度都相同且不变,而且小火烧还能节约能源。‎ ‎24. (1)48 固、液共存状态 (2)增加水的质量或增加海波质量或调小酒精灯火焰 解析:(1)从小英记录的数据可以看出,从第4分钟到第7分钟海波的温度保持在不变,这个温度就是海波的熔点,说明海波是晶体,此过程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2)由于采用水浴法加热海波,可以增加烧杯中水的质量或增大海波的质量或将酒精灯火焰调小,来延长加热时间。‎ ‎25.(1) (2)如图1所示 (3)99 停止加热 (4)①‎ 解析: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 图1‎ 所以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中正确的是B;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起来,即可得到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水在沸腾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在99 ℃不变,所以由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99 ℃,要想验证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停止加热,然后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若水停止沸腾,则说明水沸腾过程中需要继续吸热;在本实验中,进行多次测量并收集多组数据的目的是得到可靠的结论。‎ ‎26. 补充器材:大烧杯、水、石棉网、铁架台。‎ 向大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并固定在铁架台上,利用酒精灯隔石棉网加热至烧杯中的水沸腾,对固态碘进行水浴加热,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紫色碘蒸气,而并未出现液态碘。‎ 因为常温常压下,水沸腾时温度为100 ℃,低于固态碘熔点,所以碘在加热过程中不会熔化,由此可证明紫色碘蒸气是从固态直接变化而来。‎ 解析:为了避免固态碘发生熔化现象,必须控制碘的加热温度低于碘的熔点(113.60 ℃),可以仿照课本晶体熔化实验中海波的熔化实验装置,用水浴法加热,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低于常压下碘的熔点,即可避免固态碘熔化为液态、再由液态碘汽化为碘蒸气。‎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