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必修4附解析B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2018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必修4附解析B卷)》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由于轻信算命先生的话,甲某草率地进行了投资,最后血本无归,后悔不已。对于封建迷信,我们必须坚决予以抵制,这是因为 (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错误的思想意识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 ③具有封建迷信思想的人缺乏世界观 ④迷信思想是人脑凭空产生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2.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新的形势和任务对领导干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但无论从党的建设理论看,还是从实践看,能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都是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这是因为( )‎ ‎①不存在脱离正确世界观的方法论 ②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往往需要进行具体地分析 ③世界观是人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 ④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总是受到世界观的指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强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因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往往需要进行具体地分析,是因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总是受到世界观的指导,②④符合题意;错误的世界观决定错误的方法论,①说法错误;世界观人人都有,③说法错误,排除。故选D。‎ ‎3.人工智能研究团队指出,机器人会通过不断试错,记住那些能帮助它们完成某一任务的符号、单词和信号,并将这些信息存储在自己的循环神经网络中,从而学会了彼此合作和交流。‎ 随着研究人员提出的任务不断加码,语言也不断进化,最终,机器人学会了通过用不同的单词组成句子彼此交流,从而协同工作。这一研究表明( )‎ ‎①机器人彼此协同工作使其行为具有社会性 ②机器人自主学习能力是主动创造性的表现 ③对人的思维模拟使机器人具有了交流功能 ④人工智能的发展使人类不断获得自身的解放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4.2017年9月,全国新入学的中小学生使用“部编本”语文新教材。新教材一年级第一课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楷书大字,而不是字母aoe。专家解释,对刚走进学校的小朋友来说,一上来就学拼音比较难。把拼音学习推后一个月左右,能减少孩子的畏难情绪,培养认字读书的兴趣。这说明( )‎ ‎①意识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②人们能认识事物本质并根据需要加以利用 ③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④客观与主观总是统一的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意识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人们能认识事物本质并根据需要加以利用,故选项①②符合题意;选项③说法错误,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而客观实在性不属于意识的特点,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主观与客观统一,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5.中医将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情绪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称其为“七情”。在一般情况下,“七情”属于人的正常精神活动,但突然受到剧烈的精神刺激,或情绪活动过久,超过了人生理所能调节的范围,引起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便可导致疾病的发生。从哲学上看(  )‎ ‎①“七情”的产生是人们情绪变化的结果 ②“正常精神活动”和“致病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 ③我们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调控作用,合理调节自己的“七情” ④“七情”是否是致病因素是由人的情绪决定的 A. ‎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答案】A ‎6.“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通过对所处情景的描写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悲苦哀愁的境界。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所处情景是哀愁情绪的物质载体  ②哀愁情绪是所处情景的真实再现 ‎ ‎③哀愁情绪对所处情景具有决定作用 ④诗人的哀愁情绪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②选项表述错误,哀愁情绪是所处情景的主观反映。③选项表述错误,情绪作为意识不能起决定作用。题目中,李清照通过对所处情景的描写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悲苦哀愁的境界,其中,所处情景是哀愁情绪的物质载体,诗人的哀愁情绪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故①④选项入选。选B。‎ ‎7.象形文字是华夏文明的智慧结晶,是老祖宗们对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的一种传承。“靈”(灵的繁体)字就是一个缩影。“巫”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一竖代表联通天地,通达天地之人即为巫,三个口字代表念念有词,祈雨成功即为灵验。上述材料表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④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语言文字是老祖宗们对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的一种传承,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是人能动认识世界的形式,故①②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改造世界,故③与题意不符。④是强调意识的起源和形成过程,材料中强调的是意识对社会的反映,故④与题意不符。‎ ‎8.‎‎2017年11月2日 ‎,2017中国国际人工智能峰会在上海举行。有近400位行业高层出席本次峰会,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机器人以及无人驾驶领域的应用、技术突破及难点、未来发展运作模式等问题。关于人工智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仅仅是人的意识的模拟、物化和延长 ②具备人的思维器官的功能,具有意识 ③可以离开社会存在而产生和不断发展 ④没有创造性,不能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A.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9.要下好新时代社会发展这盘棋,必须正视新时代的新矛盾。唯有不回避当前社会仍存在的一系列结构性问题,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突出问题的复杂性,才有可能从社会发展走向社会全面进步。材料中的这一论断(  )‎ ‎①坚持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统一  ②坚持了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③坚持了真理的具体性与条件性的统一④坚持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这一论断坚持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统一,①正确;材料中的这一论断坚持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是坚持了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不选;材料并不涉及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③不选;正视新时代的新矛盾、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突出问题的复杂性,这一论断坚持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10.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述材料体现了(  )‎ ‎①理论探索总是走在实践探索之前  ②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 ‎③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没有止境 ④科学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11.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明确提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由此可见(  )‎ A.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B.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真理只有被推翻后,才能向前发展 D.求索真理的历程是与时俱进的过程 ‎【答案】D ‎【解析】以往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认定也是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的,并不是谬误,材料没有体现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A项不选;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说法错误,应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项不选;真理不能被推翻,C项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这表明求索真理的历程是与时俱进的过程,D项正确。‎ ‎12.‎2017年10月16日,美中欧多国科学家宣布,通过全球约70个地面及空间望远镜从红外、X光、紫外和射电波等多个波段的观测,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并同时“看到”由这一壮观宇宙事件发出的电磁信号,但双中子星合并之后会变成了什么,依然没有答案。这表明(  )‎ ‎①认识受到实践水平的制约,实践工具的革新会推动认识发展 ②对某一事物真理性认识不会成为某代人的专利,它永远会昂首向前 ③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④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真理性认识必须在集体探索中才能发现 A. ‎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13.从漫画《经济头脑》可以看出 (  )‎ ‎①客观事物具有复杂性 ②真理具有客观多样性 ③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④价值选择会因人而异 A.①② B.①④ ‎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以漫画为载体,考查认识论及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漫画寓意的能力。漫画告诉我们,受各种因素影响,面对同一个事物或现象,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反映,进而会作出不同的行为选择,③④符合题意;①与题意无关。对于同一客观事物,真理只有一个,②说法错误。故答案选D。‎ ‎14.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为6.9%。在旧增长方式后继乏力、新增长方式尚未建立的关键转型时期,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向各方人士都有自己的研判。争议集中在中国经济是呈“U型”还是“L型”态势,这表明(  )‎ ‎①真理与谬误之间是相对的,互相包含和渗透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获得正确认识常常需要多次反复 ③由于主体的方法、知识水平等不同,认识具有差异性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重要标准之一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B ‎15.当保护主义思潮暗流涌动时,中国对外的投资却逆势上扬,屡创历史新高。给当地带来税收、就业等实实在在好处的同时,中国也以此告诉世界:江水百折,不改东流,世界经济不能从大海退回到湖泊。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事物是在曲折中发展的  ②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 ‎ ‎③必须经过从错误到正确的多次反复才能得到真理性认识④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 ‎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当保护主义思潮暗流涌动时,中国对外的投资却逆势上扬”这说明事物是在曲折中发展的,①正确;“中国也以此告诉世界:江水百折,不改东流”这说明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②正确;真理性认识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但“从错误到正确的多次反复”说法错误,③不选;材料没有体现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 ‎16.‎2017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要“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现也”。下列与习总书记引用语句所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 A.治理国家不以财富为利,应以仁义为利 B.履不必同,期于适足 C.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 D.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答案】D ‎【解析】习总书记寄语的意思是说,志向所趋,没有不能达到的地方,即使是山海尽头,也不能限制。强调意志的重要性,D项与其所蕴含哲理一致;A项强调义利观,与题意不符;B项强调坚持从实际出发,与题意不符;C项强调的是集体的力量和群众的智慧,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 ‎17.我国刚刚全面步入4G网络时代,还有很多手机用户没有感受到,5G又来了。2017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2020年启动5G网络商用。这表明(  )‎ ‎①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③新事物彻底否定旧事物 ④后出现的事物才是真正的新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18.近年来,随着微信、陌陌、QQ等一系列社交APP的火爆兴起,“指尖社交”逐步取代了“言语社交”。逢年过节,人们不再互相电话问候,一条群发信息就完成了节日祝福,亲友相聚,人们不再围桌闲话家常,“低头娱乐”就度过了团圆时间。手机的出现,本来是为了让沟通更便利,结果却使得人们更加孤单。这表明(  )‎ ‎①新事物的发展总是充满各种各样障碍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④任何事物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A.①③ B.②③ ‎ C.②④ D.①④‎ ‎【答案】B ‎19.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基本民生和社会正义,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种发展思想,是基于(  )‎ ‎①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④坚持群众观点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A.①③ B.②③ ‎ C.①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①错误;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党中央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正确;人民群众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并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③不选;坚持群众观点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所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基本民生和社会正义,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20.当前,我国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对物质文化社会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  )‎ ‎①我国社会发展出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②任何社会意识的产生都有其物质原因 ③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 ④党完成了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任务 A.①② B.①④ ‎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我国社会发展出现新的阶段性特征,任何社会意识的产生都有其物质原因,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排除③;材料说明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有了新的认识,不代表党完成了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任务,④排除。故选A。‎ ‎21.背街小巷环境治理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北京市东城区某街道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共同参与“家门口”街巷环境治理,实现“我的街巷我来管”,按照“一街多管家、一巷一管家”的原则,向小区公开招募“小巷管家”。这种新型的治理方式说明(  )‎ ‎①顺应群众期盼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我们在工作中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③街巷的治理要从实际出发,做到与时俱进 ④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A.①② B.②③ ‎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22.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记载:“黄帝,主德,女主象也。”现代史学家中也有人认为,黄帝生存的时代为母系氏族时期,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黄帝应该是女性。后来由于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在一些历史记载中黄帝被改为男性。这表明(  )‎ ‎①通过历史文本历史学家是可以还原历史的,从而揭示历史的本来面貌 ②纯粹客观的历史事实是不可知的,但可以通过考古等方式对历史事实进行验证 ③历史是已经发生的客观存在,历史文本的记载并不影响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④历史文本对同一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记录因不同的主观选择可能出现不同的观点 A.①② B.②③ ‎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历史文本属于意识的范畴,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历史文本不一定是对历史的真实反映,①是错误的;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地认识存在,②是错误的;物质决定意识,历史文本的记载并不影响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③适合题意;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历史文本对同一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记录因不同的主观选择可能出现不同的观点,④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23.‎2017年7月1日,习近平主席庆香港回归20年的讲话24次谈“一国两制”。习近平主席强调:“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目的,一方面是以和平的方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另一方面就是为了促进香港发展,保持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这两方面,香港回归祖国20年的发展变化得到了很好的证明。“一国两制”构想(  )‎ ‎①适应了香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②决定了香港的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 ‎③推动香港生产方式和香港同胞思维方式的变化 ④是衡量香港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主要尺度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24.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注重根据形势变化加强预调微调和预期管理,为经济稳定增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加强“预调微调和预期管理”的依据是( C )‎ ‎①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认识、利用规律有利于提高人们活动的预见性 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A.①② B.①④ ‎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25.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幸福作出多种阐释。比如,有的人对于幸福的追求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而有些人对于幸福的追求则是“灯红酒绿,醉生梦死”。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价值观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价值观对个人的成长具有导向作用 ③价值判断以价值选择为基础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A.①② B.②④ ‎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价值观的社会历史性,①不选;“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幸福作出多种阐释”这说明价值观对个人的成长具有导向作用,②正确;价值选择要以价值判断为基础,③错误;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这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大会一致同意,在党章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大会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求全党必须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这一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并长期坚持、不断发展。 ‎ 结合材料 ,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的认识。(16分)‎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对《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修正。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修正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适应新形势,将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得以实现。③要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章程》的修正体现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发挥高度的建设热情紧密结合。‎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是高考制度恢复四十周年。四十年来,无数个令人感奋的高考故事,已经积淀为深刻的集体记忆,实践证明,高考制度符合国情,焕发了我国科教事业的生机活力,选拔了千百万优秀学子。这既是普通人实现梦想、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更是培育人才、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制度支撑。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招生制度从定向招生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从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到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再到改变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四十年来,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 教育部决定,到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更好地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破解科学性、公平性等时代课题。因为实现中年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 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谈谈应如何看待四十年来我国高考制度的变革。(18分)‎ ‎【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着高考制度不断进行改革。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证明,高考制度符合国情,焕发了我国科教事业的生机活力。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四十年来,招生制度及方式的变化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四十年来,高考制度随着时代的变化始终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17.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公路网络尤其是高速公路网络的不断扩大和完善促进了汽车需求的上升和汽车产业的发展,也激发人们自驾游的热情。2016年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9440万辆,汽车行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4.5%。与此同时,2016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为40824人,比上年增加了4646人。人车、路车矛盾越来越突出。‎ 超速、疲劳驾驶、乱并道、应急车道违规占用等是导致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因疲劳驾驶造成的交通死亡事故,有60%以上是因睡眠不足3.5小时引发的。专家提示,驾驶员每天的行车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每次连续驾驶车辆两个小时后应该停车休息一下。高速公路不仅仅承担了经济命脉的作用,也是关乎万千家庭生命和幸福的庞大的经络。‎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带来的影响,并说明专家提示的合理性。‎ ‎【答案】①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发展具有普遍性。公路网络尤其是高速公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把交通事业和经济发展紧紧联系起来,即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又带动汽车产业和旅游业等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稳步增长。②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要坚持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交通事业、汽车产业、旅游业蓬勃兴起,经济发展形势向好,与此同时带来的人车、路车矛盾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③事物的发展首先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量的积累会引起事物朝着不利的方向发生质变时,必须防微杜渐,重视量的积累。专家的提示告诉我们,疲劳驾驶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罪魁祸首,驾驶员集中精力的时间是有限的,保证一定时间的休息是十分必要的,这是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将不再满足于产品的品质,而是更加追求产品的突破性和创新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品质、创品牌。对于工匠精神,大多数人都会用“专注”“坚持”“一丝不苟”这样的字眼去解释这一精神。但是提到新工匠精神,或许很多人会感到陌生,因为全民在打造工匠精神的时候,往往只注意到品质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创新的重要性。新的工匠精神更加注重产品的突破性和创新性,强调产品应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强调创造而非制造。‎ 联系材料 ,说明新工匠精神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答案】①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②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③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思维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突破成规陈说,善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境界。④新工匠精神强调创新,注重产品的突破性和创新性,弘扬新工匠精神助推供给侧改革,更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