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归去来兮辞 并序作业题含答案解析(人教必修五)》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二单元 回肠荡气的抒情 第4课 归去来兮辞 并序 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 ‎【基础梳理】‎ ‎1.字音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盘桓(huán)  ②窈窕(yǎo tiǎo)   ③遐观(xiá)‎ ‎④耘耔(yún zǐ) ⑤一稔(rěn) ⑥壶觞(shānɡ)‎ ‎⑦翳翳(yì) ⑧心惮(dàn) ⑨熹微(xī)‎ ‎⑩庭柯(kē)‎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①      ② ‎③ ④ ‎2.辨形组词 ‎① ② ‎③ ④ ‎3.词语解释 ‎(1)悟已往之不谏:劝止、挽回。‎ ‎(2)知来者之可追:补救。‎ ‎(3)恨晨光之熹微:天色微明。‎ ‎(4)眄庭柯以怡颜:斜视,这里有“随便看看”的意思;‎ ‎ 使脸上现出愉快神色。‎ ‎(5)审容膝之易安:明白、知道。‎ ‎(6)怀良辰以孤往:留恋、爱惜。‎ ‎(7)聊乘化以归尽:顺随自然。‎ ‎(8)乐夫天命:乐天安命,即乐于顺应天意,安于命运。‎ ‎4.名句默写 ‎(1)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___。‎ ‎(2)登东皋以舒啸,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 ‎(4)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答案 (1)泉涓涓而始流 (2)临清流而赋诗 (3)云无心以出岫 (4)悟已往之不谏 一、整体感知 ‎(一)实词 ‎1.通假字 ‎(1)乃瞻衡宇:通“横”,横木 ‎(2)景翳翳以将入:同“影”,日光 ‎2.古今异义 ‎(1)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父母以及其他有血缘关系的人。‎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2)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知心话。‎ 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3)将有事于西畴 古义:有农事。‎ 今义:指有事情。‎ ‎(4)既窈窕以寻壑 古义:深远曲折的样子。‎ 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5)于时风波未静 古义:指战乱。‎ 今义:常用来比喻不好的事件。‎ ‎(6)景翳翳以将入 古义:日光。‎ 今义:景色、光景。‎ ‎(7)或命巾车 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或许。‎ ‎(8)曷不委心任去留 古义:指生死。‎ 今义:离开留下。‎ ‎3.一词多义 悟 委 心 行 夫 引 就 ‎4.词类活用 ‎(1)或棹孤舟(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桨划。)‎ ‎(2)策扶老以流憩(名词活用为动词,拄着。)‎ ‎(3)乐琴书以消忧(名词活用为动词,弹琴、读书。)‎ ‎(4)园日涉以成趣(名词作状语,每天。)‎ ‎(5)审容膝之易安(动词活用为名词,容膝的小屋。)‎ ‎(6)携幼入室(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幼儿、儿童。)‎ ‎(7)悦亲戚之情话(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愉快。)‎ ‎(8)乐琴书以消忧(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9)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欢喜。)‎ ‎(10)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快。)‎ ‎(二)虚词 ‎1.之 ‎2.而 ‎3.以 ‎(三)文言句式 ‎1.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为”是“被”的意思 ‎2.问征夫以前路:状语后置句,应为“以前路问征夫”‎ ‎3.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句,应为“复驾言兮求焉”‎ ‎4.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状语后置句,应为“‎ 农人以春及告余,于西畴将有事”‎ ‎5.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句,应为“胡为乎遑遑欲之何”‎ ‎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句,应为“乐夫天命复疑奚”‎ ‎(四)翻译下列句子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译文:我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但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2.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译文:确实走入迷途大概还不算太远,已经认识到如今回去是对的,而以前的做法是错误的。‎ ‎3.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状语后置句)‎ 译文:问询行人前面已到了何处,遗憾的是天刚刚放亮。‎ ‎4.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译文:靠着南窗寄托傲然自得的心境,深知住在小屋里反而容易安适。‎ ‎5.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译文:云气自然而然地冒出山头,鸟飞累了也知道回还。‎ 深层探究 ‎1.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渊明不愿为官,试从文本中概括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 答案 原因一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原因二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原因三 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原因四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2.“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案 文句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用舟轻快、风吹衣的飘逸来表现自己归居田园的轻松愉快,形象而富有情趣,有很强的感染力。表现了作者乘舟返家途中轻松愉快的心情。‎ ‎3.本文的最后一段是怎样表达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的?‎ 答案 作者在结尾一段先紧承上段“吾生之行休”而自问,提出了“如何度过余生”这一关涉人生观的问题,接着自己作答。“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从反面表明作者不图富贵,不求成仙。“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从正面着笔,既言明了自己寄情山水的情怀,又展望了未来生活。“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总结全段,卒章显志,点出作者乐天知命、顺应自然的人生哲学。这一句话所宣扬的“乐天知命”的思想,一方面体现了作者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可贵思想和坚信自己的抉择无可怀疑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流露出某种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消极情绪和逃避现实、消极遁世的生活态度。‎ 三、技法迁移 情景交融 ‎[文本回顾]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云的无心出山,表明作者过去做官不是为了功名利禄;鸟的倦飞而知还,寄寓了作者厌倦官场生活,渴望归田的情感。又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田畴美景与作者参与农事的乐趣相得益彰,组成的是一幅情景和谐的图画。‎ ‎[技法点拨]‎ 情景交融,这种方式是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这种抒情方式一般可分为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抒哀情,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 ‎[技法运用]‎ ‎(2009·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江 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①声。‎ 注 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解析 本题重在考查对表达技巧的鉴赏。题干中已经提示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答题时就要分析诗中的“景”(重点是分析诗歌中诗人所用的意象)是什么,蕴含的“情”是什么。‎ 第2课时 测试与反馈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一稔(rěn) 轻飏(yánɡ) 熹微(xī)  眄庭柯(ɡài)‎ B.流憩(qì) 矫首(jiǎo) 出岫(xiù) 景翳翳(yì)‎ C.盘桓(huán) 窈窕(yǎo) 遑遑(huánɡ) 棹孤舟(diào)‎ D.耘耔(zǐ) 东皋(hào) 壶觞(shānɡ) 瞻衡宇(zhān)‎ 答案 B 解析 A项眄miǎn。C项棹zhào。D项皋ɡāo。‎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B.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C.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D.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答案 A 解析 A项“扶老”为古今异义词,古义,“拐杖”;今义,与“携幼”连用,表示老少一齐出来活动。其他三项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 ‎3.比较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②寓形宇内复几时 ③觉今是而昨非 ‎④富贵非吾愿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答案 B 解析 ①②句“形”,均指形体、身体。③句“非”形容词,“错误”;④句“非”,否定动词,“不是”。‎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C项虽:连词,虽然。A项连词,相当于“而”/介词,把。B项助词,取独/助词,的。D项介词,被/介词,为了。‎ ‎                   ‎ ‎5.下列各句中,按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②奚惆怅而独悲 ③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④复驾言兮焉求 ⑤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⑥田园将芜胡不归 A.①/②⑥/③④/⑤ B.①②/⑥/③/④⑤‎ C.①②/⑥/③④/⑤ D.①/②⑥/③/④⑤‎ 答案 D 解析 被动句/反问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 二、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生所资      生:维持 B.脱然有怀 脱然:轻快的样子 C.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寻:寻找 D.非矫厉所得 矫厉:勉强去做 答案 C 解析 此处应译为不久。‎ ‎                   ‎ ‎7.下列有关“以”字用法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耕植不足以自给 ②诸侯以惠爱为德 ③家叔以余贫苦 ‎④足以为酒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答案 B 解析 ①用来;②把;③因;④用来。‎ ‎8.下列语句不能分别表现陶渊明“想做官”而又“想辞官”的一项是(  )‎ A.①耕植不足以自给    ②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B.①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②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C.①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②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D.①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②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B项①不能表现“想做官”。‎ ‎9.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谋职,)于是我被委派到小县做官。②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自己的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曾经出仕做官,都是为了谋生糊口而役使自己。‎ 三、类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归田赋 张 衡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①‎ ‎。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②。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③。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鯋鰡④。‎ 于时曜灵俄景⑤,系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将廻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注 ①徒临川以羡鱼:《淮南子·说林训》曰:“临川流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用此典表明自己空有佐时的愿望。黄河水清,古人认为这是政治清明的标志。②蔡子:战国时燕人蔡泽;唐生:即唐举,战国时梁人。蔡泽游学诸侯,未发迹时,曾请唐举看相,后入秦,代范雎为秦相。③王雎(jū):鸟名。即雎鸠。鸧鹒(cānɡ ɡēnɡ):鸟名。即黄鹂。颉颃(xié hánɡ):鸟上下飞翔的样子。④鯋鰡(shā liú):“鯋”古同“鲨”,“鰡”古代一种吹沙小鱼。⑤曜(yào)灵:日,古时日、月、星均称“曜”。俄:斜。景:同“影”。‎ ‎10.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明略以佐时      佐:匡扶 B.俟河清乎未期 俟:依靠 C.尔乃龙吟方泽 方:大的 D.虽日夕而忘劬: 劬:劳苦 答案 B 解析 “俟”,等待。‎ ‎1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游都邑以永久 ②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B.①谅天道之微昧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①触矢而毙 ②虽日夕而忘劬 D.①于焉逍遥 ②苟纵心于物外 答案 D 解析 A项通“已”,已经/介词,用。B项助词,的/动词,去,往。C项表因果关系/表转折关系。D项都是介词,在。‎ ‎                   ‎ ‎12.下面六句话中,全都能表现“归田之乐”的一组是(  )‎ ‎①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②原隰郁茂,百草滋荣 ③仰飞纤缴,俯钓长流 ④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 ⑤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 ⑥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A.②③⑤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①④⑥‎ 答案 A 解析 ①是归田的想法。⑥是议论句,不表现归田之乐。排除这两项即可。‎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用典故是此赋的一大特色,这些典故虽然词句短、内涵大,但却给人以晦涩之感。‎ B.“关关嘤嘤”“交颈颉颃”,形象地描绘了田园山林那种和谐欢快、神和气清的景色。‎ C.“触矢而毙,贪饵吞钩”,既反映了作者野外捕获猎物的悠闲之情,又颇含自戒之意。‎ D.这篇小赋虽然篇章短小精悍,却准确地表现了张衡在仕途遇到挫折后归隐田园之志。‎ 答案 A 解析 这些典故词句短小、内涵大是优点,平添了丰富的内容,但并不“晦涩”,多是人们熟悉的典故。‎ ‎1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正是仲春二月,气候温和,天气晴朗。高原与低地,树木枝叶茂密,杂草滋长。‎ ‎②只要我置身于世人之外,哪管它荣耀与耻辱的所在。‎ 参考译文 在京都做官时间已长久,没有高明的谋略去辅佐君王。只在河旁称赞鱼肥味美,要等到黄河水清还不知是哪年。想到蔡泽的壮志不能如愿,要找唐举去相面来解决疑题。知道天道是微妙不可捉摸,要跟随渔夫去同乐于山川。丢开那污浊的社会远远离去,与世间的杂务长期分离。‎ 正是仲春二月,气候温和,天气晴朗。高原与低地,树木枝叶茂密,杂草滋长。鱼鹰在水面张翼低飞,黄莺在枝头婉转歌唱。河面鸳鸯交颈,空中群鸟飞翔。鸣声吱喳,美妙动听。逍遥在这原野的春光之中,令我心情欢畅。‎ 于是我就在大湖旁高唱,在小丘上吟诗。向云间射上箭矢,往河里撒下钓丝。飞鸟被射中毙命,鱼儿因贪吃上钩。天空落下了鸿雁,水中钓起了游鱼。‎ 不多时夕阳西下,皓月升空。嬉游已经极乐,夜来还不知疲劳。想到老子的告诫,就该驾车回草庐。弹奏五弦琴指法美妙,读圣贤书滋味无穷。提笔作文,发挥文采,述说那古代圣王的教范。只要我置身于世人之外,哪管它荣耀与耻辱的所在。‎ 四、语言运用(10分)‎ ‎15.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两位我国古代诗人的名句,仿写句子。要求结构一致。(5分)‎ 生活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陶渊明说,生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白居易说,生活是“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的闲适 辛弃疾说,生活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痛苦 ‎16.陶渊明归耕田园,回到了他心灵的港湾——温暖的家。请结合下面两则材料提供给我们的信息,概括“家是什么”。(30字以内)(5分)‎ 材料一 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位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富翁。当警察说要扶他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富翁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那是我的房子。”富翁说。‎ 材料二 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他本来有一个40口人的大家庭,可战争使他亲人离散,父母、兄弟姐妹、妻儿几乎全在战火中丧生。当他历尽艰险找到5岁的女儿时,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有家了”。‎ 答案 示例:家不等于房子,只有拥有亲人,拥有亲情、温暖和关爱,才能称得上“家”。‎ ‎【四字头】四做字头形态变,两个短竖写中间,四竖间距一样宽,上开下合形要扁。‎ 罒 罒 罗 罗 罡 罡 罪 罪 蜀 蜀 盛        ‎ 年 不 重 来 ‎,‎ 一 日 难 再 晨 ‎。‎ 及 时 当 勉 励 ‎,‎ 岁 月 不 待 人 ‎ ‎。‎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