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配套江苏版教材) 第一单元 亲近文学
检测题
(90分钟 100分)
第一部分(共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诠(quán)释 裨(pí)益 锃(zèng)亮 七皱八褶(zhě)
B.反刍(chú) 折叠(dié) 嘈(cáo)杂 瘦骨嶙峋(xún)
C.纳(nà)凉 翕(xī)动 宁(níng)可 篝(gōu)火
D.浣(huàn)纱 找茬(chá) 霎(shà)时 死乞(qiè)白赖
2.下列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来,并在句子后面的括号里改正。(4分)
(1)我仍是不恢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
(2)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篮天。( )
(3)一个不想开门探寻的人,只能是一个精神上贫困哀弱的人,只能在门外无聊地徘徊。( )
(4)它的臀部和脊梁上长着一溜肉瘤,不过能挑得出来的暇疵也就这么点儿了。(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B.紧跟着又来了一个人,死乞白赖地纠缠着要做成这笔买卖,可是老太婆安恩摇摇头说:“这头奶牛是不卖的。”
C.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可理喻的。
D.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盛。
4.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课文《繁星》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巴金,原名李尧棠,其代表作品有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
B.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家。她创作的大量表现自己“零碎的思想”的短小清新的小诗,后来被收集在《寄小读者》和《再寄小读者》中。
C.《安恩和奶牛》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诗人约翰尼斯·延森,他在194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失去的天国》《国王的下台》等。
D.泰戈尔是印度诗人、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曾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诗集《飞鸟集》《罗摩衍那》等。
5.仿照下面的诗句,发挥想象,写一句意思相关、形式相似的话。(3分)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 !”
6.下面是某同学的习作《献给母亲的生日礼物》中的一段文字,其中画线的A、B两处有语病,请你指出病因并提出修改意见。(4分)
A母亲四十岁生日的时候,我的“金库”还算充分
。出于一个儿子对母亲的孝心,我准备给母亲买一件礼物,给她一个惊喜。因为是第一次给母亲买礼物,想来想去不知买什么好。那天,我在商场转了几圈,最后在化妆品柜台前停了下来。看着柜台里琳琅满目的化妆品,我的眼前不禁浮现出母亲那张为我日夜操劳而日渐苍老的脸。B经售货员介绍后,使我下决心买了其中最好的一瓶面膜。
(1)A处:
(2)B处:
7.综合性实践活动。(5分)
某中学七年级(1)班班委准备编一份“文学蓓蕾”手抄报,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为报纸设计两个栏目。(2分)
(2)假如委托你去聘请语文老师对审稿、编辑等工作予以指导和帮助,你打算怎样说呢?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3分)
第二部分(共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13分)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自度其足 (2)反归取之
(3)遽契其舟 (4)不亦惑乎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何不试之以足?
(2)是吾剑之所从坠。
10.分别用一个成语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大意。(2分)
11.【甲】【乙】两文从不同的角度告诉了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3分)
(二)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问题。(13分)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像的。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
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12.选文从哪几个方面对文学进行了阐释?(4分)
13.选文的中心是什么?(3分)
14.谈一谈你对“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的理解。(3分)
15.选文主要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
《汉字书法之美》自序
蒋 勋
汉字书法的练习,大概在许多华人心中都保有很深刻的印象。
以我自己为例,童年时期跟兄弟姐妹在一起相处的时光,除了游玩嬉戏,竟然有一大部分时间是围坐在同一张桌子写毛笔字。
写毛笔字从几岁开始?回想起来不十分清楚了。好像从懂事之初,三四岁开始,就正襟危坐,开始练字了。
“上”、“大”、“人”,一些简单的汉字,用双钩红线描摹在九宫格①的练习簿上。我小小的手,笔还拿不稳。父亲端来一把高凳,坐在我后面,用他的手握着我的手。
我记忆很深,父亲很大的手掌包覆着我小小的手。毛笔笔锋,事实上是在父亲有力的大
手控制下移动。我看着毛笔的黑墨,一点一滴,一笔一画,慢慢渗透填满红色双钩围成的轮廓。
父亲的手非常有力气,非常稳定。
我偷偷感觉着父亲掌心的温度,感觉着父亲在我脑后均匀平稳的呼吸。好像我最初书法课最深的记忆,并不只是写字,而是与父亲如此亲近的身体接触。
一直有一个红线框成的界线存在,垂直与水平红线平均分割的九宫格,红色细线围成的字的轮廓。红色像一种“界限”,我手中毛笔的黑墨不能随性逾越红线轮廓的范围,九宫格使我学习“界限”、“纪律”、“规矩”。
童年的书写,是最早对“规矩”的学习。“规”是曲线,“矩”是直线;“规”是圆,“矩”是方。
大概只有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吧!
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
东亚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在汉字的书写中。
最早的汉字书写学习,通常都包含着自己的名字。
很慎重地,拿着笔,在纸上,一笔一画,写自己的名字。仿佛在写自己一生的命运,凝神屏息,不敢有一点大意。一笔写坏了,歪了、抖了,就要懊恼不已。
我不知道为什么“蒋”这个字上面有“艹”。父亲说“蒋”是茭白,是植物,是草本,所以上面有“艹”。
“勳”的笔画繁杂(简体字为“勋”),我很羡慕别人姓名字画少、字画简单。当时有个广播名人叫“丁一”,我羡慕了很久。
羡慕别人名字的笔画少,自己写“勳”的时候就特别不耐烦,上面写成了“動②”,下面四点就忘了写。老师发卷子,常常笑着指我“蒋動”。
老师说:那四点是“火”,没有那四点,怎么“動”起来?
我记得了,那四点是“火”,以后没有再忘了写,但是“勳”写得特别大。在格子里写的时候,常常觉得写不下去,笔画要满出来了,那四点就点到格子外去了。
长大以后写晋人的“爨宝子③”,原来西南地方还有姓“爨”的,真是庆幸自己只是忘
了四点“火”。如果姓“爨”,肯定连“火”带“大”带“林”一起忘了写。
写“爨宝子碑”写久了,很佩服书写的人,“爨”笔画这么多,不觉得大,不觉得繁杂;“子”笔画这么少,这么简单,也不觉得空疏。两个笔画差这么多的字,并放在一起,都占一个方格,都饱满,都有一种存在的自信。X K b1. Co m
长大以后写书法,最不敢写的字是“上”、“大”、“人”。因为笔画简单,不能有一点苟且,要从头慎重端正到底。
现在知道书法最难的字可能是“一”。弘一④的“一”,简单、安静、素朴,极简到回来安分做“一”,是汉字书法美学最深的领悟吧!
大部分的人可能都忘了儿童时书写名字的慎重端正,一丝不苟。
随着年龄增长,签写自己的名字次数越来越多,越来越熟练,线条熟极而流滑。别人看到赞美说:你的签名好漂亮。但是自己忽然醒悟,原来距离儿童最初书写的谨慎、谦虚、端正,已经太远了。
父亲一直不鼓励我写“行”写“草”,强调应该先打好“唐楷”基础。我觉得他太迂腐保守。但是他自己一生写端正的柳公权《玄秘塔》,我看到还是肃然起敬。
也许父亲坚持的“端正”,就是童年那最初书写自己名字时的慎重吧!
(选自《汉字书法之美》,有删改)
【注】①九宫格:练习汉字书法用的方格纸,每个大格再用“井”字形交叉的线分成九个小格。②動:“动”的繁体字。③爨(Cuàn)宝子:人名。后文“爨宝子碑”是东晋碑刻。④弘一:人名。
16.文章回忆童年的汉字书法练习,主要写了哪两方面内容?“我”从中悟出了哪些道理?请分别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赏析文中画线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父亲的形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文章后,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对汉字书法之美有了哪些认识?请概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共40分)
20.作文。(共40分)
题目:悄悄的提醒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要写出真情实感,在内容和表达上有创意者,可获得加分。
七年级语文(上)(配套江苏版教材) 第一单元 亲近文学
检测题 参考答案
1.B(A.pí—bì。C.níng—nìng。D.qiè—qi。)
2.(1)恢 灰 (2)篮 蓝 (3)哀 衰 (4)暇 瑕(本题中产生错字的原因是同音或形近,因此需要我们掌握以下方法:①辨识同音字。同音字就是现代汉语里语音相同但字形、意义不同的字。对于常用的同音字,要随时留意它们经常和什么字在一起搭配使用,表示什么意思。另外,查阅字典找到一个字的读音时,看看还有什么字和它的读音相同。时间长了,记的字、词就多了。②辨识形近字。汉字中形近字比较多,运用时很容易混淆,如果我们了解了它们的特点,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了。因此,解题时要全神贯注,不能马虎了事,看走了眼。要注意每一个字的细微差别,有的局部有别,有的部首不同,有的形体相似,但读音差别甚大,如果对形近字不注意,就会念错写错。)
3.C(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4.A(B.“《寄小读者》和《再寄小读者》”是作者的通讯集。C.约翰尼斯·延森是丹麦小说家、诗人。D.泰戈尔的代表作是《吉檀迦利》,而不是《罗摩衍那》。)
5.示例:我并不软弱(或:我离不开脚下的土地)(解答本题可按三步操作:第一步是审清题目限制。这种限制一是表现在内容方面,一般的仿写题目都对话题进行限定。二是表现在形式方面,具体体现在句式和修辞手法上。句式相似,这首先就要求同学们研读例句,找出必须保留的格式。在这一点上,同学们要严格把关,尽量贴近原句式。其次还要找出必须要运用的修辞。第二步是研究自己可以发挥的空间,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具体方法是研读关键词,即就给定的话题,从多方面对词语进行思考。第三步是根据需要,打磨、检查句子,可从句子形式、修辞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入手。)
6.(1)词语“充分”使用不当,可以改为“充实”。(2)缺少主语,可以删去“使”。(题干中已经交代了存在语病的语句,语病一般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六种。解答这类题,要对症下药,有针对性。修改病句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忠于原意的原则。修改病句要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每一个病句一般都包含双重意义,一是没有被正确表达出的句子的原意,二是已经表达出来的歪曲了原意的错误意思。修改病句时,应尽量分析并把握它所要表达的原意,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将错误的地方加以适当修改、调整。②从简不从繁的原则。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绝不改两处。③修改与造成语病的原因保持一致的原则。每一个病句,几乎都可以从语法、修辞、逻辑的角度来分析其造成语病的原因。这样,同一个病句,也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修改方法。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尽量保持原句结构。
7.(1)示例:名家简介 名篇介绍 名篇欣赏 文学新星 (2)示例:王老师,您好!您最近忙吗?我们班同学编了一份“文学蓓蕾”手抄报,想请您为我们把把关,提些意见,可以吗?(说话要注意称呼,说明意图,语言要流畅。)
8.(1)量长短 (2)同“返”,返回 (3)立即,匆忙 (4)迷惑,糊涂(解释时要注意根据语境正确判断文言词语所属的文言现象。)
9.(1)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鞋子呢?(2)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1)是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何不以足试之”
,并且本句是反问句,翻译时一定要把反问语气翻译出来。(2)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是”,指示代词,这儿,指楚人所刻之处;“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0.【甲】郑人买履 【乙】刻舟求剑(成语具有意义整体性的特点,在概括时要注意全面把握两文段的整体意思。)
11.做事不能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要善于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机动的对策。(解答本题,要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郑人买履》通过写郑人买鞋的故事,刻画了一个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的墨守成规的人物形象,告诉了我们:迷信信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刻舟求剑》通过写楚人刻舟求剑的故事,说明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效果,告诫我们:不要静止地看问题,而要用运动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2.选文从文学的特征、内涵、功能以及文学与现代人的发展的关系四个方面进行了阐释。(第一句讲特征,二至四句讲内涵,五至八句讲功能,九至十三句讲关系。)
13.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接受文学作品的熏陶,净化心灵,这是文学的功能,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
14.这句话一语破的,道出了对文学一无所知者的本质特征,深刻揭示了阅读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学历不等于修养,要提高修养,丰富情感,就须阅读文学作品。)
15.主要运用了排比、比喻,把文学的特点、功能阐释得淋漓尽致。(认真阅读文章,不难找出修辞手法。谈效果时要联系文章具体内容来谈。)
16.内容:父亲教“我”写毛笔字;“我”写自己名字的经历。道理:做人处事要“规矩”;做人处事要慎重端正,一丝不苟。(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归纳。从整篇文章来看,文章分前后两部分,前面讲的是父亲教“我”写毛笔字,后面写的是“我”练写自己名字的经历。从文中“童年的书写,是最早对‘规矩’的学习。‘规’是曲线,‘矩’是直线;‘规’是圆,‘矩’是方。大概只有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吧!”可以看出,最早的书写练习,让作者懂得做人处事要“规矩”,从文中“很慎重地,拿着笔,在纸上,一笔一画,写自己的名字。仿佛在写自己一生的命运,凝神屏息,不敢有一点大意。一笔写坏了,歪了、抖了,就要懊恼不已”一句可以看出,在书写名字的练习过程中,作者懂得了做人处事要慎重端正,一丝不苟。)
17.示例:画线句运用了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的手法,通过“一笔一画”“凝神屏息”等细节,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我”书写自己名字时的慎重和一丝不苟。(该句中有动作描写,如“很慎重地,拿着笔,在纸上,一笔一画,写自己的名字”,有神态描写,如“凝神屏息,不敢有一点大意。……就要懊恼不已”,这些描写可以看作是对作者写字时的细节描写,这些描写都体现了作者写自己名字时的慎重和一丝不苟。)
18.示例:①文章通过记叙父亲教“我”写毛笔字这件事,体现了父亲是一个关爱孩子、懂得教育的人。②文章通过记叙父亲终生写端正的毛笔字这件事,体现了父亲是一个具有正直、慎重、执着等优秀品质的人。(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注意题干中“结合文章内容”的要求,要结合原文中的有关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文中写父亲主要写了两件事,一是父亲教“我”写毛笔字,二是父亲不鼓励“我”写“行”写“草”,自己坚持写端正的《玄秘塔》。从前一事件可看出父亲“关爱孩子、善于教育”,从后一事件可看出父亲“做人端正、慎重、执着”。)
19.情感:①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或“对汉字书法之美的赞叹”);②对父亲的敬爱(或“怀念”
)。认识:(示例)书法的线条让我认识颇深,纵观古今书法,线条大抵给人三种美感:分别是阳刚之美、阴柔之美和中和之美。文中作者父亲的端正书法,就是中和之美,而草书是阴柔之美。书写汉字是在写生命,一笔一画间,都是对美好生命的虔诚礼赞,抑扬顿挫的笔法,是自我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柔软的笔触与粗糙的纸面所碰撞出的激情,那是自我内心深处灵魂的呐喊。(本题第一问可结合第16题作答,从对父亲的抒写,可以看出作者对父亲的敬爱之情;从自己对名字的练习,可以看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第二问可结合文章内容,从汉字的形式美和内在美谈自己的认识,只要言之有理,语句通顺即可。)
20.思路点拨:“悄悄的提醒”这一命题生活气息浓郁,给同学们以温馨之感,题意明确﹑清晰﹑简单﹑明了,同学们看到命题后,会情不自禁地产生强烈的写作冲动。写作时审题应该没有难度,同学们不乏这类生活积累,应该能从生活的记忆中撷取有关的场景作为写作素材﹐表现“我”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润物细无声”之类关爱时的真情实感。“提醒”这一题眼是行文的重点﹐同学们应该以具体充实的材料表现出“提醒”这一重点,“提醒”并不是空泛的说教,“提醒”可以是有声的语言,也可以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举止行为﹑肢体语言,“提醒”可以是别人提醒“我”,也可以是“我”提醒别人,选材面非常宽泛,一句忠告﹑一张纸条﹑一个眼神﹑一种手势皆属“提醒”之列。“提醒”是“我”在人生路上经受挫折时的指路明灯,是面临艰险时汲取的力量,是获取荣誉后的一帖清醒剂。“悄悄”是题目中的修饰词,同学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它不是指“提醒”的言行在语气或语势方面的轻重强弱﹐而是指不狂﹑不放﹑不张﹑不扬的氛围。“悄悄”与“提醒”紧密相连﹑丝丝入扣,行文中应写出“提醒”的对象、“提醒”的缘由、“提醒”的方式、“提醒”的经过、“提醒”的内容、“提醒”给“我”的感受及其结果。应该说,这一命题很切合同学们的生活实际,同学们就是在不断的“提醒”中逐步成长起来的,“提醒”是一腔真情﹑一份关爱。这一命题同学们还是有内容可写的,可谓有人可写﹑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
例文:
悄悄的提醒
喧嚣与繁杂,成了这个时代的通病;炒作与呵斥,演绎了诸多的新闻;悄悄的提醒,来得实在正是时候;心灵鸡汤,抚慰了一颗躁动的心。你悄悄地提醒我,我悄悄地提醒你。让我们真正和谐地奔向美好的明天!你的真诚,是那么感人;你的善意,是那么体贴;你的美德,是那么高尚;你的一个悄悄的提醒,是那么神奇。
不需要三令五申,不需要大张旗鼓,不需要声嘶力竭,也不需要十二道金牌,更不需要强力推进……只需要你——悄悄的提醒,就足够改变我的命运。
在我迷茫的时候,你一个眼神,充满了鼓励;在我失意的时候,你一个开心的笑容,传递了信心;在我失败的时候,你一条短信,燃起了我的激情……悄悄的提醒,胜过那雷霆万钧。
小时候,我顽皮地下河洗澡,妈妈大声地喊我回家,并悄悄地提醒我——“不要做水鬼的孩子!”这句话在我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痕。
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下大雨,我的油纸伞被风吹得转来转去。忽然间,我的伞戳破了同伴的油纸伞,我吓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时候父亲悄悄地提醒我——“快去,与那位同学把伞换了。”这句话在我的心里播下了善良的种子。
中考前夕,一次上体育课,我不小心把脚扭了,老师把我背到医院,同学们也纷纷来看望我,面对紧张的复习,我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候班主任悄悄地提醒我——“相信自己,你能行。”这句话在我的心田上绽放出一朵盛开的莲花。
贪污腐败,是缺乏有人悄悄的提醒——党纪国法之外的一个悄悄的提醒;失去理智,是缺乏有人悄悄的提醒——冲动就要受到惩罚的悄悄的提醒;心生邪念,是缺乏有人悄悄的提醒——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悄悄的提醒。
忠诚于事业,忠实于家庭,忠贞于爱情,忠爱于大自然,钟情于人生——让我们互相多一点悄悄的提醒!
【简评】提醒是一种启迪、关爱、提示,是一种温馨。作者发自内心地呼喊:多一点提醒。这不正是我们的心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