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检测题(附解析粤教沪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检测题(附解析粤教沪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检测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 B.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低些 ‎2. (2015·湖北宜昌)如图1所示,同学们自制了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图1‎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3. 在一些城市的公路旁,常见到一种监测噪声的设备。当有汽车行驶过来时,设备上显示的数字会发生变化,这个数字的单位应该是(  ) A. Hz B. dB C.km/h D.km ‎4. “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B.“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 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 ‎5. 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D.航天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6.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7. (2015·山东烟台)如图2所示是音叉和长笛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 )‎ ‎ ‎ ‎ 音叉 长笛 ‎ 图2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 ‎8.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X K b1. Co m B.两名航天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9.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乐谱中,“2”音比“5”音的音调低 B.用力敲打鼓面,鼓面的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 C.在渔船上安装声呐设备,利用超声波来探测鱼群 D.用棉花团堵住耳道,就听不清外界的声音,说明声音不能在棉花中传播 ‎10. 用钢琴和手风琴演奏同一首曲子,听起来感觉不同,其原因是(  ) A.钢琴和手风琴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B.钢琴和手风琴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C.钢琴和手风琴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D.钢琴和手风琴发出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 ‎11. (2015·山东威海)近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 A.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 B.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D.晚八点半以后停止跳广场舞,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12. (2015·武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速的大小只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B.超声波和次声波统称声音 C.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只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 D.声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13. 如图3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中传播;还可以观察到紧挨音叉的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是由_____产生的。‎ 图3‎ ‎14. (2015·南京)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_________产生的,是通过________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15. 小明在听音乐时,将音响的声音放得很大,妈妈告诉他将音量调小些。从乐音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要使声音的______降低;从环保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要在______处减弱噪声;同时依据声音的_______小明还可以分辨出是哪位歌手在演唱。‎ ‎16. 中医经常通过“望、闻、问、切”四步诊法来诊断患者的病情。其中______是最早利用声音诊断病情的例子。医生还经常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其中听诊器是运用了声音_____(选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胶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 ‎17. (2015·福建厦门)有人形容歌手李健嗓音清澈,辨识度极高,这是指李健声音的___________比较独特;李健自弹自唱时不断移动手指按压吉他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___________。‎ ‎18. (2015·江西)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4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 图4‎ 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①________,②________。‎ ‎19. 在春天的花丛中,人们经常能够看见蝴蝶的身影。某种蝴蝶的翅膀在4 s内振动了24次,频率是________Hz,人类__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20. “无声手枪”上的消声装置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小孩在放鞭炮时常捂住耳朵,这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一般要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这是为了在______中减弱噪声。‎ 三、简答题(每题3分,共6分)‎ ‎21. 平时我们在电视上看到敲击乐的表演,现在给你同样的玻璃瓶若干个,水,线和一根小木棒。要求你用以上的器材自制一敲击乐器并进行演奏,并说出你这样做的原理。‎ ‎22. 在一次校园歌咏比赛时,小鹏同学发现女生的声音尖而细,男生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你能告诉他这是为什么吗?‎ 四、实验探究题(23题9分,24、25题每题12分,25题6分,共39分)‎ ‎23. 小丽等同学在做声音能不能在液体中传播的探究实验。‎ 如图5所示,将通电的音乐芯片密封在小塑料袋里,用细线悬挂在水中。‎ 图5‎ 请你思考回答:‎ ‎(1)实验过程中,小丽等同学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音乐芯片发出的声音。‎ ‎(2)小丽观察水面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声音______在液体中传播。‎ ‎(4)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能不能作为发声物体在振动的证据?简述你对此的见解。‎ ‎24. 很多同学有过疑问“声音具有能量吗?它具有的能量与声音的响度和频率是不是有关呢?”某同学对其中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6所示:为一个圆筒,它的一端用剪成圆片的挺直的纸(纸的中间剪一圆孔)粘牢,另一端用塑料薄膜包住并绷紧,用橡皮筋扎牢。为一只点燃的蜡烛。完成下表中的内容。‎ 图6‎ 探究内容 探究“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探究“声能与响度是否有关”‎ 小孔距烛焰的距离 ‎3 cm 做法 观察内容 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小王等同学从图书资料中获知,空气中的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并将收集到的信息记录在下表中。请你根据表格中的信息思考回答问题:‎ 空气的温度t/℃‎ ‎-10‎ ‎0‎ ‎10‎ ‎20‎ ‎30‎ ‎40‎ 声音速度/(m·s-1)‎ ‎324‎ ‎330‎ ‎336‎ ‎342‎ ‎348‎ ‎354‎ ‎(1)在图7所示的坐标中,用描点的方法画出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图线。‎ 图7‎ ‎(2)根据图表中的信息,分析、论证空气中的声速与温度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7中绘出的图线判断或预测,当气温为________℃时空气中声速为339 m/s;我国北部边陲小镇漠河冬天的最低气温达零下52.5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 ________m/s。‎ ‎(4)超音速时代始于1947年10月14日。这一天,在加利福尼亚沙漠的上空,美国空军上校C·伊格尔“突破了音障”。在12 000 m的高空,C·伊格尔上校尽量减少油箱中的燃料,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能飞得更高一些,因为越往高飞,声速越低。最后,他加大节流阀,将他的飞机加速到了速度超过那个高度的声速293 m/s。于是,当他的飞行速度达到294 m/s时,就实现了超音速飞行。根据小王探究的结论,简单说明“越往高飞,声速就越小”的原因。‎ ‎26. 小伟所在的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 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槽中的水,发现溅起了水花。 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置于烧瓶中,轻轻摇一摇烧瓶,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子中的响声比原来小得多。 实验三:把自行车支起来,一只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拿着硬纸片,让纸片的一头伸到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先慢慢转,这时可以听到纸片的“轧轧”声;再加快转速,纸片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会变高;当转速达到一定程度时,纸片就会尖叫起来了。(要特别注意安全,不要把手伸到辐条中) 以上三个实验中,能表明发声体在振动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另外两个实验分别表明:(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检测题参考答案 ‎1.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所以A不正确;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所以B正确;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所以C 不正确;“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指让人们的说话声要小些,在物理学中,我们是用响度来表示声音的大小,所以“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响度小些,所以D不正确。故选B。‎ ‎2. A 解析:声音有三个基本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由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决定;音色表示声音的品质,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本题中用力敲击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的玻璃瓶时,玻璃瓶和水振动发声,水的高度不同,玻璃瓶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A选项正确。‎ ‎3. B 解析:因为监测噪声的设备是用来测定噪声的等级的,而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所以监测噪声的设备上数字的单位是分贝(dB)。当附近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噪声增大,所显示的数据将增大。‎ ‎4. B 解析:“呼麦”中高音、低音是指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呼麦”中的声音是声带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呼麦”中高音和低音都不是超声波或次声波,故C错误;“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等,故D错误。故选B。 ‎ ‎5. C 解析: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雷声就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所以选项A正确;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人在岸上的说话声先通过空气传播到水里,然后再由水传给鱼,鱼听到声音被吓跑,所以选项B正确;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钢管是固体,所以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钢管传来的,所以选项C不正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选项D正确。故选 C。 ‎ ‎6. D 解析:“闻其声而知其人”说的是听到声音就可以知道是哪个人,音色指的是声音的特色,不同人的音色是不同的,根据不同的音色可以辨别是哪个人,A不正确;敲锣时用力越大,锣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锣声响度越大,与音调无关,B不正确;“禁鸣喇叭”是指不让汽车发出声音,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C不正确;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能清除人体内的结石,D正确。故选D。‎ ‎7. C 解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频率在波形上显示为排列的密集程度;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在波形上显示为偏离平衡位置的距离。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在波形上表现为波的形状不是单一的。从图中可看出这两列声波振动的频率、振幅相同,波的形状不是单一的,则音调、响度相同,音色不同。故C选项正确。‎ ‎8. A 解析:“高声语”是指大声说话,指的是响度,生活中把“高低”和“大小”说混了,故A错误;太空中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航天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故B正确;喇叭发出的声具有能量,能使烛焰摇动,故C正确;不同的乐器演奏,即使音调和响度都相同,我们也能分辨出来,这就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故选A。 ‎ ‎9. D 解析:根据所学音乐知识,在五线谱中,“2”音比“5”音的音调低是正确的;声音的响度是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声呐是利用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探测物体所在位置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播声音,所以声音不能在棉花中传播的说法是错误的。‎ ‎10. C 解析: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声音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所以我们是根据音色来分辨出钢琴和手风琴发出的声音。选项C正确。‎ ‎11. D ‎ ‎ 解析:调节音响的音量,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不是改变音调,A选项错误;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选项错误;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是监测噪声的大小,没有阻断噪声的传播,C选项错误;停止跳广场舞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D选项正确。‎ ‎12. D 解析: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故A选项错误;通常,将人类能听到的声称为声音,将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统称为声,故B选项错误;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故C选项错误;声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故D选项正确。‎ ‎13. 空气 振动 解析: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这是由于右边音叉的振动,在空气中激起向周围传播的声波,从而使左边的音叉振动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从这个实验我们知道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14. 振动 空气 声源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舞曲声是由扬声器纸盆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舞曲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5. 响度 声源 音色 解析:调节音量时,喇叭的振幅发生改变,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将音响声音调小,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同歌手的声带特征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所以可以通过音色辨别不同的歌手。‎ ‎16. 闻 传递信息 响度 解析:中医中的“望、闻、问、切”四步诊法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音;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其中的“闻”是声音传递信息的典型应用。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断,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胶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胶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响度。‎ ‎17. 音色 音调(频率) 解析: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重要依据,李健嗓音的辨识度高,是指李健声音的音色比较独特;按压吉他琴弦的不同位置,是通过改变弦的长度来改变弦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琴声的音调。‎ ‎18. 响度 频率 解析:声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音调、响度和音色,声音的响度大小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 ‎19. 6 不能 解析:蝴蝶的翅膀在4 s内振动了24次,==6 Hz。人类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 Hz~20 000 Hz。6 Hz不在人类听觉频率范围内。‎ ‎20. 人耳 传播过程 解析:手枪的消声器可以使枪射击时发出的声音减小,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堵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屏障、树林可以吸收声音和反射声音,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1. 器材:玻璃瓶四个、水、木棒。 演奏过程:玻璃瓶中倒入不同量的水,用木棒敲击,就能发出:dou.1 ruai.2 mi.3 fa.4。 这样做的道理是: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2. 一般女生的声带薄而窄,气流冲击声带发声时,声带振动较快,但是振幅不大,所以,音调高,响度小,听起来尖而细;而男生的声带厚而宽,发声时振动较慢,但振幅较大,所以,音调低,响度大,听起来低沉而有力。‎ ‎23.(1)能 (2)水面在振动 (3)能 (4)能 实验中观察到水面在振动,从而可以判定发声的音乐芯片在振动,即这种现象可以作为发声体在振动的证据。‎ ‎24.‎ 探究内容 探究“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探究“声能与响度是否有关”‎ 小孔距烛焰的距离 ‎3 cm ‎3 cm 做法 拍动塑料膜 轻拍、重拍塑料膜 观察内容 烛焰是否摆动 烛焰摆动幅度是否改变 拍一次或每次拍的快慢相同 解析:在探究“声音是否具有能量”时,可拍动塑料膜,观察烛焰是否摆动,若烛焰发生摆动,则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探究“声能与响度是否有关”,要控制声音的频率不变、声源到烛焰的距离不变,轻拍和重拍塑料膜,观察烛焰摆动幅度是否改变,若发生改变则说明声音的能量与响度有关。‎ ‎25.(1)如图1所示 图1‎ ‎(2)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温度每升高10 ℃,声速增加6 m/s)‎ ‎(3)15 298.5‎ ‎(4)离地面越高的高空,气温越低。根据探究结论“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知越高的地方声速越小。‎ ‎26. 实验一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解析:实验一,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能溅起水花,说明音叉发声时在振动。实验二,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瓶中,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被排出一部分,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子中的响声比原来小得多,原因是介质减少,传声效果减弱,没有介质,声音就不能传播,所以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实验三,车轮的转动引起纸片的振动,车轮转动越来越快,纸片振动越来越快,纸片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音调越来越高。‎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